一种CT检查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0268发布日期:2019-06-05 22:59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一种CT检查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CT检查防护罩。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CT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式,在做CT检查时,为了减少射线对患者的伤害,常用铅衣来防护非检查部位,但是在使用铅衣防护时存在诸多弊端:

1、铅衣防护范围有限,仅限于防护患者的身体,导致患者的头部、手和脚等部位防护不全;

2、铅衣直接穿着在身上,其重量很大且穿着不方便,不适合孱弱的小孩和老人使用;

3、铅衣使用起来不够灵活,不方便在露出需检查部位的同时对非检查部位进行遮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达到全面防护、适合孱弱的小孩和老人使用且使用灵活的CT检查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由两块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板体和两块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二板体构成的方形的框架、两块等高度前后排布的第一遮挡防护层和两块等高度左右排布的第二遮挡防护层,两块所述第一遮挡防护层和两块第二遮挡防护层均水平设于框架的内腔的上部,所述第一遮挡防护层位于第二遮挡防护层的上方,每块所述第一遮挡防护层由第一铅布和若干第一支撑条构成,若干所述第一支撑条沿左右方向设置且沿前后方向排布固定在第一铅布上,每根所述第一支撑条的两端均固设有第一滑块,两块所述第一板体的内侧的上部均水平设置有第一滑槽,两条所述第一滑槽相对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滑块均可滑动安装于其所在侧的第一滑槽内,每块所述第二遮挡防护层由第二铅布和若干第二支撑条构成,若干所述第二支撑条沿前后方向设置且沿左右方向排布固定在第二铅布上,每根所述第二支撑条的两端均设有第二滑块,两块所述第二板体的内侧的上部均水平设置有第二滑槽,两条所述第二滑槽相对设置,每个所述第二滑块均可滑动安装于其所在侧的第二滑槽内,所述方形的框架由铅质材料制成。

在使用时,首先让患者躺在检查床上,然后将框体罩在患者身上,然后滑动第二支撑条,对第二铅布进行展开或收折,使两块第二铅布的外侧边缘紧靠其所在侧的第一板体,使两块第二铅布的内侧边缘分别位于患者需要检查的部位的左右边缘的正上方;然后滑动第一支撑条,收折或展开第一铅布,使两块第一铅布的外侧边缘紧靠其所在侧的第二板体,使两块第一铅布的内侧边缘分别位于患者需要检查部位的前后边缘的正上方;此时,两块第一遮挡防护层的内侧边缘和两块第二遮挡防护层的内侧边缘围成的区域在患者身体上的投影即为患者需要检查部位的区域,而患者身上的非检查部位受到铅布的遮挡和保护,能对患者身体的非检查部位达到全面地保护;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通过罩盖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保护,不需要穿着,重力也不会作用在患者身体上,非常适合孱弱的小孩和老人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非常灵活地调整两块第一遮挡防护层和两块第二遮挡防护层的内侧边缘的位置,方便露出患者身上不同的需要检查部位的区域,同时对非检查部位进行遮盖,使用起来十分灵活方便。

进一步,所述第一铅布的左右边缘均紧贴框架内腔的左右侧面,所述第二铅布的前后边缘均紧贴框架内腔的前后侧面。使第一铅布和第二铅布与框架之间的间隙更小,减少了从第一铅布和第二铅布射入框架内腔内的射线。

进一步,两块所述第一铅布的相离端均固定在其所在端的第二板体上,两块所述第二铅布的相离端均固定在其所在端的第一板体上。在使用时,不用移动和调整两块第一铅布的相离端和两块第二铅布的相离端,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进一步,若干所述第一支撑条均匀分布在第一铅布上,若干所述第二支撑条均匀分布在第二铅布上。使第一遮挡防护层和第二遮挡防护层看起来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两块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板体1和两块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二板体2构成的方形的框架、两块等高度前后排布的第一遮挡防护层和两块等高度左右排布的第二遮挡防护层,两块所述第一遮挡防护层和两块第二遮挡防护层均水平设于框架的内腔的上部,所述第一遮挡防护层位于第二遮挡防护层的上方,每块所述第一遮挡防护层由第一铅布3和若干第一支撑条 4构成,若干所述第一支撑条4沿左右方向设置且沿前后方向排布固定在第一铅布3上,每根所述第一支撑条4的两端均固设有第一滑块 5,两块所述第一板体1的内侧的上部均水平设置有第一滑槽6,两条所述第一滑槽6相对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滑块5均可滑动安装于其所在侧的第一滑槽6内,每块所述第二遮挡防护层由第二铅布7和若干第二支撑条8构成,若干所述第二支撑条8沿前后方向设置且沿左右方向排布固定在第二铅布7上,每根所述第二支撑条8的两端均设有第二滑块9,两块所述第二板体2的内侧的上部均水平设置有第二滑槽10,两条所述第二滑槽10相对设置,每个所述第二滑块9均可滑动安装于其所在侧的第二滑槽10内,所述方形的框架由铅质材料制成。

对于两块第一铅布3、两块第二铅布7和框架的尺寸设置需满足:两块第一铅布3中,在其中任一块完全展开,另一块完全收折时,两块铅布能够完全封闭整个框架的内腔,在使用时,人体的整个身长位于两块第一铅布3完全收折时的内侧边缘在检查床上的投影之间;两块第二铅布7中,在其中任一块完全展开,另一块完全收折时,两块铅布能够完全封闭整个框架的内腔,在使用时,人体的左右体宽位于两块第二铅布7均完全收折时的内侧边缘在检查床上的投影之间。

在使用时,首先让患者躺在检查床上,然后将框体罩在患者身上,然后通过第二滑块9在第二滑槽10内的滑动,滑动第二支撑条8,对第二铅布7进行展开或收折,使两块第二铅布7的外侧边缘紧靠其所在侧的第一板体1,使两块第二铅布7的内侧边缘分别位于患者需要检查的部位的左右边缘的正上方;然后通过第一滑块5在第一滑槽 6内的滑动,滑动第一支撑条4,收折或展开第一铅布3,使两块第一铅布3的外侧边缘紧靠其所在侧的第二板体2,使两块第一铅布3 的内侧边缘分别位于患者需要检查部位的前后边缘的正上方;此时,两块第一遮挡防护层的内侧边缘和两块第二遮挡防护层的内侧边缘围成的区域在患者身体上的投影即为患者需要检查部位的区域11,而患者身上的非检查部位受到铅布的遮挡和保护,能对患者身体的非检查部位达到全面地保护;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通过罩盖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保护,不需要穿着,重力也不会作用在患者身体上,非常适合孱弱的小孩和老人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非常灵活地调整两块第一遮挡防护层和两块第二遮挡防护层的内侧边缘的位置,方便露出患者身上不同的需要检查部位的区域,同时对非检查部位进行遮盖,使用起来十分灵活方便。

所述第一铅布3的左右边缘均紧贴框架内腔的左右侧面,所述第二铅布7的前后边缘均紧贴框架内腔的前后侧面。使第一铅布3和第二铅布7与框架之间的间隙更小,减少了从第一铅布3和第二铅布7 射入框架内腔内的射线。

两块所述第一铅布3的相离端均固定在其所在端的第二板体2 上,两块所述第二铅布7的相离端均固定在其所在端的第一板体1上。在使用时,不用移动和调整两块第一铅布3的相离端和两块第二铅布 7的相离端,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若干所述第一支撑条4均匀分布在第一铅布3上,若干所述第二支撑条8均匀分布在第二铅布7上。使第一遮挡防护层和第二遮挡防护层看起来更加美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