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科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2007发布日期:2019-04-29 12:2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齿科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科牵引装置,尤指一种增加安装时的效率,并且安装后能更加稳固的齿科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按,爱美是人的天性,而现代人除了化妆之外,也有利用微整形之类的方式,来让自己更加好看,其中,利用牙套来整理牙齿,让自己外观更加整齐好看则是一种最常用的方式。

而所谓的牙套就是利用黏合于牙齿上的固定件,再配合钢绳或是弹性绳体的力量,使牙齿相互靠近或是改变位置,藉此来让牙齿的形状更加美观,甚至可以调整人的脸形。但是人的口腔内是一个相当狭小并且潮湿的空间,因此导致医师于安装时相当的困难,而习用的固定件其中一种为类似香菇头的固定端,但此种固定端于安装时较为麻烦,对于医师安装时或是患者自行回家替换绳体时,都是相当的不方便,并且安装后还很容易松脱,因此如何能使安装时更加有效率并且不易松脱,即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故,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利用弯折部来使安装更加简便,并且运用延伸部及第一卡勾件使其固定的更加完整的齿科牵引装置。

本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弯折部来使弹性组件安装时能更加简便,并经由延伸部及第一卡勾件让弹性组件不容易脱离。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新型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齿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体;一贴合面,贴合面界定于座体的一侧处;一固定件,固定件设于座体上,并位于背离贴合面的一侧处;一弯折部,弯折部界定于固定件上,供固定件弯曲;一第一卡勾件,第一卡勾件界定于固定件上,并位于背离座体的一端处;一卡掣部,卡掣部界定于固定件上,并位于弯折部及座体之间;及一延伸部,延伸部界定于固定件上,并位于弯折部及第一卡勾件之间。

进一步的改进,座体上具有复数穿孔。

进一步的改进,卡掣部供卡掣至少一弹性组件。

进一步的改进,第一卡勾件包括有一第一圆弧部及一第一平面部,第一平面部连接于固定件的一端处,而第一圆弧部形成于第一平面部的一侧处。

进一步的改进,固定件上具有一辅助件,辅助件位于弯折部上。

进一步的改进,辅助件的一端处界定有一第二卡勾件。

进一步的改进,第二卡勾件包括有一第二圆弧部及一第二平面部,第二平面部连接于辅助件的一端处,而第二圆弧部形成于第二平面部的一侧处。

进一步的改进,贴合面上具有一黏合件,供黏合一牙齿上。

进一步的改进,座体上形成有至少一斜面部。

采用上述结构,用户可利用黏合件将座体黏合于牙齿上,并经由穿孔让黏合件透出,藉此增加其黏合的效果。再将弹性组件固定于固定件上,而由于固定件具有弯折部,因此弹性组件会卡掣于卡掣部上,并且由于延伸部配合第一卡勾件的第一平面,能使弹性组件不容易滑落,而第一圆弧部则可辅助弹性组件更容易滑入卡掣部内。辅助件则可辅助另一角度的弹性组件卡掣,并利用弯折部配合辅助件使弹性组件卡掣于卡掣部上,再让运用第二平面部配合辅助件使弹性组件不容易脱离,而第二圆弧部则是辅助弹性组件卡掣入卡掣部上,利用上述的方式,能改善习用安装不方便以及容易脱落的问题,而且具有方向性,能让安装更加快速。而斜面部则可因应牙齿的形状作调整,藉此更加贴合于牙齿面上。

藉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的固定件安装不方便以及容易松脱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图之A-A线剖视图。

图3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黏合示意图。

图4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6为本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为本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座体、1,贴合面、11,斜面部、12,穿孔、13,固定件、2,弯折部、21、21a,卡掣部、22、22a,延伸部、23,第一卡勾件、3、3a,第一圆弧部、31,第一平面部、32弹性组件、4、4a,黏合件、5,辅助件、6a,第二卡勾件、7a,第二圆弧部、71a,第二平面部、72a,配合件、8a,牙齿、9。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通过附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至5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齿科牵引装置,包括:

一座体1、一贴合面11、一固定件2、一弯折部21、一第一卡勾件3、一卡掣部22、一延伸部23、一弹性组件4、一黏合件5、一斜面部12、复数穿孔13。其相对位置为,贴合面11界定于座体1的一侧处,而固定件2由座体1延伸形成,并且位于背离贴合面11的一侧处,而固定件2背离座体1的一端处延伸形成有第一卡勾件3,而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勾件3包括有一第一圆弧部31及一第一平面部32,第一平面部32连接于固定件2上,而第一圆弧部31形成于第一平面部32的一侧处,且座体1、固定件2、及第一卡勾件3为一个一体成形的金属件。弯折部21形成于固定件2上,即可使固定件2呈现一L型的形状,卡掣部22界定于座体1及弯折部21之间,可卡掣弹性组件4,延伸部23则界定于弯折部21及第一卡勾件3之间。复数穿孔13形成于座体1上,用以配合黏合件5使贴合面11黏合于牙齿9上,而斜面部12形成于座体1背离贴合面11的一侧处,其弧度与贴合面11相同,能使座体1更加贴合牙齿9。

藉由上述的说明,已可了解本技术的结构,而依据这个结构的对应配合,更可达到利用弯折部21及卡掣部22使其更加容易安装,并且利用第一卡勾件3配合弯折部21让弹性组件4不容易脱落,而详细的解说将于下述说明。

采用上述构件组构时,由图中可清楚看出,使用者须先将座体1的贴合面11配合黏合件5黏贴于于牙齿9上,其中黏合件5为一种黏胶,而斜面部12可让座体1更贴合牙齿9表面的形状,黏合后的黏合件5会经由穿孔13处透出,可使座体1更加完整的黏合于牙齿9上。接着再将一弹性组件4沿着第一卡勾件3的第一圆弧部31套于固定件2上,其中的弹性组件4为一种具有弹性的绳体,当弹性组件4套于固定件2上时会卡掣于卡掣部22上,并且固定件2可经由弯折部21及延伸部23的配合,对弹性组件4造成一种阻挡效果,让弹性组件4更加完整的卡掣于卡掣部22上不易滑动,而就算当弹性组件4于固定件2上滑动时,还可利用第一卡勾件3的第一平面部32阻挡,来使弹性组件4不会脱落于固定件2外,如此即可达到安装方便并且不容易松脱的效果。

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6、7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为大同小异,仅于弯折部21a上形成有一辅助件6a,辅助件6a的一端处形成有第二卡勾件7a,并且第二卡勾件7a包括有一第二圆弧部71a及一第二平面部72a,第二平面部72a连接于辅助件6a的一端处,而第二圆弧部71a形成于第二平面部72a的一侧处。因此当使用者已经将第一卡勾件3a的一侧套入弹性组件4a时,可再利用辅助件6a再套入一弹性组件4a,即为将弹性组件4a经由第二圆弧部71a套入,因为卡掣于卡掣部22a的另一侧处,并且运用第二平面部72a使弹性组件4a不会脱落,如此使用者即可于卡掣部22a上套入另一方向之弹性组件4a用以连接配合件8a,于本实施例中,配合件8a为钉于牙龈上的骨钉,但其并不设限,也可为另一种形态的牙套。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是以,本实用新型的齿科牵引装置可改善习用的技术关键在于:

利用第一卡勾件3配合弯折部21让使用者方便安装,并且运用第一卡勾件3及延伸部23使弹性组件4不容易松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