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0909发布日期:2019-04-05 20:0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手术中对跟骨骨折进行复位的器械,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85%~90%为关节内骨折,跟后骨关节面多受累。跟骨骨折多为跟骨轴向的暴力导致,高空坠落、车祸等是常见的致伤因素。较多患者骨折累及距下关节面,关节面的不平整及Boiller角和Gissane角的改变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同时跟骨的畸形状态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胫距关节撞击、腓侧副韧带撞击综合征,足跟上抬乏力等。因跟骨及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局部软组织覆盖质量差,故治疗困难,且后遗症多,预后较差。在跟骨骨折治疗中需要进行手术,手术的目的是恢复跟骨宽度、跟骨结节关节角和跟骨交叉角,矫正翻转畸形。跟骨手术切开复位由Morestin 首先倡导,方法是经跟骨外侧切口,撬起塌陷骨折块进行复位。目前,该方法已经成为治疗移位跟骨骨折的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其优点是骨折可达到解剖复位,能可靠地固定复位骨折块,允许早期功能锻炼。但该方法术中软组织剥离广泛,损伤较大,存在切口边缘坏死、感染、后关节面骨折块坏死等并发症,目前正在被新的闭合复位内固定方法所取代。

在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时,由于跟骨骨折后常常会发生关节面塌陷,跟骨的宽度变大,同时跟骨的高度压缩,在跟骨骨折复位中需要同时进行矫形,因此闭合复位需要多种器械从跟骨两侧和底部进行夹持,需要多人配合操作,复位时间长且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迄今为止,这种情况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制约了跟骨骨折闭合复位治疗的实施和广泛开展,迫切需要予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这种联合复位器可以同时对跟骨宽度增大和跟骨高度降低进行复位,减小跟骨骨折闭合复位操作的难度,提高复位手术的效果,达到跟骨骨折全方位复位的目的。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它包括左钳杆、右钳杆、下顶杆、复位组合轴、水平轴,左钳杆和右钳杆分别由钳头和钳把组成,钳头和钳把之间有轴孔,左钳杆和右钳杆交叉放置,左钳杆和右钳杆的钳头和钳把分别左右水平相对,它们的轴孔上下垂直相对,复位组合轴的上部是垂直的轴杆,下部为两个平行相对的立板,两个立板上分别有相对的水平轴孔,左钳杆和右钳杆的轴孔套装在复位组合轴上部的轴杆上,左钳杆和右钳杆的轴孔与复位组合轴的轴杆为转动配合,水平轴安装在复位组合轴下部的水平轴孔中,下顶杆的前端是顶板,下顶杆的后部是压杆,顶板和压杆之间有轴孔,复位组合轴下部的水平轴与下顶杆前部的轴孔为转动配合连接。

上述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所述复合组合轴的轴杆的杆体上部有两个克氏针固定孔,两个克氏针固定孔的轴线平行,两个克氏针固定孔的轴线与复合组合轴的水平轴孔垂直,两个克氏针固定孔的前端开口朝向左钳杆和右钳杆的钳头方向。

上述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所述左钳杆和右钳杆的钳头上分别有多个加压孔,多个加压孔沿着左钳杆和右钳杆的钳头的长度方向均布,加压孔的前端在左钳杆和右钳杆的钳头相对侧面上开口,加压孔内放置有加压球和弹簧,加压球的前部位于加压孔的开口处外侧,弹簧位于加压球后方的加压孔内,弹簧与加压球为压紧配合。

上述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所述左钳杆和右钳杆的钳头相对侧面上分别有压板,压板上有多个圆孔,多个圆孔分别与加压孔相对,圆孔的直径小于加压球的直径,压板由螺钉固定在左钳杆和右钳杆的钳头相对侧面上,加压球的前部伸出圆孔外。

上述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它还有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上端通过转动轴分别与左钳杆和右钳杆的钳把相连接,两个连接杆的下端分别通过转动轴与下顶杆的左右两侧相连接。

上述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所述左钳杆和右钳杆的钳把上分别固定有轴座,下顶杆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轴座,轴座由底板、直板组成,两个直板垂直焊接在底板上,两个直板的板面平行,两个直板的板面上有相对的轴孔,四个轴座的底板分别由螺钉固定在左钳杆和右钳杆的钳把上、以及下顶杆的左右两侧,两个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为平板形状,平板上有轴孔,两个连接杆的两端平板位于轴座的两个直板之间,轴座直板的轴孔与连接杆平板的轴孔相对,转动轴穿在相对的轴孔中,两个连接杆与转动轴为可转动连接。

上述跟骨骨折联合复位器,所述连接杆的中部有套管结构,套管两端的连接杆分别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套管内孔中的两端分别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套管内孔两端分别与连接杆的两端为螺纹配合连接,旋转套管,套管两端的连接杆向相反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左钳杆和右钳杆可以围绕复位组合轴进行左右合拢的夹持动作,对跟骨的宽度变形进行左右加压矫形;下顶杆可以通过复位组合轴的水平轴进行上下摆动,向上加压,纠正跟骨高度。在上述矫形过程中,加压结构可以使钳头对跟骨实施均匀加压,避免对跟骨的损伤;连接杆结构可以使跟骨的两侧加压和下部加压联动进行,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是跟骨复位治疗的首创,解决了目前跟骨骨折治疗中复位操作的难题。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对跟骨宽度增大和跟骨高度降低进行复位矫形,减小跟骨骨折闭合复位操作中的器械和操作人员,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配合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复位矫形的效果,达到了跟骨骨折全方位复位的目的,受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欢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复位组合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加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连接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左钳杆1、右钳杆2、下顶杆3、复位组合轴4、水平轴5、钳头6、钳把7、轴杆8、立板9、水平轴孔10、顶板11、压杆12、克氏针固定孔13、加压孔14、加压球15、弹簧16、压板17、连接杆18、轴座19、底板20、直板21、转动轴22、套管23、克氏针2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左钳杆1、右钳杆2、下顶杆3、复位组合轴4、水平轴5,以及加压结构、连接杆结构组成。

图1、2显示,左钳杆1和右钳杆2分别由钳头6和钳把7组成。钳头6和钳把7之间有轴孔,左钳杆1和右钳杆2交叉放置,左钳杆1和右钳杆2的钳头6和钳把7分别左右水平相对,它们的轴孔上下垂直相对,左钳杆1和右钳杆2通过轴孔安装在复位组合轴4上。左钳杆1和右钳杆2可以围绕复位组合轴4进行左右合拢的夹持动作,对跟骨的宽度变形进行左右加压矫形。

图3显示,复位组合轴4的上部是垂直的轴杆8,下部为两个平行相对的立板9,两个立板9上分别有相对的水平轴孔10,水平轴5安装在复位组合轴4下部的水平轴孔10中。

图1、2、3显示,左钳杆1和右钳杆2的轴孔套装在复位组合轴4上部的轴杆8上。下顶杆3的前端是顶板11,下顶杆3的后部是压杆12,顶板11和压杆12之间有轴孔,复位组合轴4下部的水平轴5与下顶杆3前部的轴孔为转动配合连接。下顶杆3可以通过复位组合轴4的水平轴5进行上下摆动,向上加压,纠正跟骨高度。

图3显示,复合组合轴4的轴杆8的杆体上有两个克氏针固定孔13,两个克氏针固定孔13的轴线平行,两个克氏针固定孔13的轴线与复合组合轴4的水平轴孔10垂直,两个克氏针固定孔13的前端开口朝向左钳杆1和右钳杆2的钳头方向。复合组合轴4通过克氏针24与跟骨进行固定连接,使得复位器固定在克氏针24上进行各种操作。

图1、4显示,本实用新型在左钳杆1和右钳杆2的内侧面上有加压结构,在矫形过程中,加压结构可以使钳头6对跟骨实施均匀加压,避免对跟骨的损伤。

加压结构包括加压孔14、加压球15、弹簧16。在左钳杆1和右钳杆2的钳头6上分别有多个加压孔14,多个加压孔14沿着左钳杆1和右钳杆2的钳头6的长度方向均布。加压孔14的前端在左钳杆1和右钳杆2的钳头6相对侧面上开口,加压孔14内放置有加压球15和弹簧16,加压球15的前部位于加压孔14的开口处外侧,弹簧16位于加压球15后方的加压孔14内,弹簧16向前压紧加压球15,加压球15对钳头6侧面接触的跟骨进行加压。

图4显示,加压球15在工作中既要有对外部的压力,又不能从加压孔14中脱出,就需要对加压球15进行约束。本实用新型的约束部件是压板17,压板17分别由螺钉固定在左钳杆1和右钳杆2的钳头6相对侧面上,压板17上有多个圆孔,多个圆孔分别与加压孔14相对,圆孔的直径小于加压球15的直径,加压球15的前部伸出圆孔外。

图1、5显示,连接杆结构可以使跟骨的两侧加压和下部加压联动进行,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连接杆结构包括两个连接杆18,两个连接杆18的上端通过转动轴22分别与左钳杆1和右钳杆2的钳把7相连接,两个连接杆18的下端分别通过转动轴22与下顶杆3的左右两侧相连接。

图1、5显示,连接杆18与左钳杆1和右钳杆2以及下顶杆3分别采用轴座19和转动轴22相连接。轴座19由底板20、直板21组成,两个直板21垂直焊接在底板20上,两个直板21的板面平行,两个直板21的板面上有相对的轴孔。四个轴座19的底板20分别由螺钉固定在左钳杆1和右钳杆2的钳把7上、以及下顶杆3的左右两侧,两个连接杆18的两端分别为平板形状,平板上有轴孔,两个连接杆18的两端平板位于轴座19的两个直板21之间,直板21的轴孔与连接杆18平板的轴孔相对,转动轴22穿在相对的轴孔中,两个连接杆18与转动轴22为可转动连接。手术中,当左钳杆1和右钳杆2向中间合拢时,连接杆18就会向下带动下顶杆3的压杆12向下移动,顶杆3前部的顶板11通过水平轴5向上移动,对跟骨底部施压,达到跟骨的两侧加压和下部加压联动进行的效果。

图1、5显示,连接杆18的中部有套管结构,用于调节连接杆18的长度,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要。套管23两端的连接杆18分别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套管内孔中的两端分别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套管内孔两端分别与连接杆18的两端为螺纹配合连接,旋转套管23,套管23两端的连接杆18向相反方向移动,用于调节连接杆18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自跟骨结节向下外侧植入两枚克氏针24,克氏针24通过复合组合轴4的轴杆8的克氏针固定孔13与跟骨固定连接。

将左钳杆1和右钳杆2的钳头6内侧面对准跟骨的两侧面进行夹持,向中间夹紧左钳杆和右钳杆2的钳把7,对跟骨两侧面施压,使跟骨恢复正常宽度。

同时向下压下顶杆3的压杆12,下顶杆3的顶板11通过水平轴5向上移动,对跟骨底部施压,使跟骨恢复正常高度。

跟骨的宽度和高度恢复正常后,以接骨板或螺钉微创固定骨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