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器针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4974发布日期:2019-04-09 22:22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射器针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射器针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医疗中用来抽吸或注射液体气体的工具,医疗上可以透过皮肤注射药物,吸取各种体液诊治病情。在使用时,注射器前面的针头孔上都会安有由针和针栓组成的针头,一般在使用注射器后医护人员都会取下针头,因为针头属于锐利物品,且将注射器和针头进行分离时需要用双手进行操作,这样既操作不便,还容易出现医护人员的手被针头刺伤的情况,对医护人员的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注射器针头分离装置,以解决将注射器和针头进行分离时,医护人员手被针头刺伤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射器针头分离装置,包括收容箱,所述收容箱为敞口设置,收容箱包括前侧板,所述前侧板的顶部设有避让口;避让口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块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与避让口的侧壁转动连接,活动板与活动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活动板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位于活动板与避让口转动连接的一侧,把手位于收容箱外。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其有益效果为:使用时,将注射器的针栓放置在间隙处,针头位于收容箱内,使两个活动板卡入针栓与针头孔连接处之间的位置,捏动把手,使把手相互靠拢,把手相互靠拢时,带动活动板绕侧壁转动,活动板远离侧壁的一侧向收容箱内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活动板将针栓从针头孔上拔下,针栓掉落至收容盒中,这样完成了针栓与注射器本体的分离,无需医护人员使用双手对注射器和针头进行分离,避免了医护人员被针头刺伤的情况。

以下是对基础方案的优化:

进一步,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纹。因为在天气较热的情况下,人手上难免会带有汗液,为避免汗液造成的打滑,所以在把手上设置防滑纹。

进一步,所述活动板与前侧板之间连接有使活动板复位的扭簧。因为把手带动活动板移动过后,需要手动调整活动板的位置才能继续下次使用,而在活动板与侧壁之间设置扭簧,通过扭簧的弹力使活动板移动到原来的位置,使操作过程变得简单。

进一步,所述收容箱的顶部设有遮挡板。其目的是,在活动板将针栓拔出时,针栓难免会出现弹出收容箱的情况,所以在收容箱的顶部设置遮挡板,防止针栓弹出收容箱。

进一步,所述活动板的上方设有引导板,引导板与避让口的侧壁固定连接,引导板的顶部为向间隙处倾斜的斜面。其目的是通过引导板向间隙处倾斜的的斜面,方便将注射器放置到活动板之间的间隙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射器针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收容箱1、引导板2、把手3、活动板4、间隙5、前侧板6、遮挡板7。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

一种注射器针头分离装置,包括收容箱1,收容箱1为敞口设置,收容箱1的顶部设有遮挡板7,遮挡板7的宽度与收容箱1的宽度相同,遮挡板7的长度小于收容箱1的长度,收容箱1包括前侧板6,前侧板6的顶部设有避让口;避让口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块活动板 4,活动板4的一侧与避让口转动连接,且活动板4与侧壁之间连接有扭簧,活动板4的正上方设有引导板2,引导板2与避让口的侧壁焊接,引导板2的顶部为向间隙5处倾斜的斜面,两个活动板4正对的一侧之间留有间隙5,活动板4与避让口转动连接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3,把手3上设有防滑纹,把手3位于收容箱1外。

使用时,将注射器通过引导板2放置在间隙5处,使两个活动板4卡入针栓与针头孔连接处之间的位置,用拇指与食指捏动把手3,使把手3相互靠拢,把手3相互靠拢时,带动活动板4绕转动连接处转动,活动板4转动时远离转动连接处的一侧向收容箱1内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活动板4将针栓从针头孔上拔下,针栓掉落至收容盒中,松开把手3时,活动板4因为扭簧的弹力移动到原处。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