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支气管阻塞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1731发布日期:2019-05-24 21:44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腔支气管阻塞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气管阻塞器,特别涉及一种双腔支气管阻塞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单肺通气主要是为了让一侧全肺萎陷,给外科手术一个良好的视野和操作空间。置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和应用支气管封堵器是临床上单肺通气最常应用的两种方法,对比两种插管方法支气管封堵器具有技术操作难度较小,导管放置和定位耗时较短,支气管、声带、咽喉等受损害的并发症较少等优点。以上优点使得支气管封堵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支气管阻塞器是以隔离肺为目的的一种新型产品,在肺癌、纵膈肿瘤、食道癌、胸部大动脉瘤等必须进行开胸手术时有广泛的用途。其具有1、插管简单;2、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临床需要;3、较双腔支气管插管损伤小;4、分隔双肺彻底;5、术后进入ICU无需换管;6、术中可在堵塞管直接吸痰及施行持续正压通气等多项优点而受到麻醉医生的广泛应用。一般情况下,支气管堵塞器包括拥有套囊及套囊充气管的堵塞导管和多通道接头的堵塞导管通道组成。Coopdech 支气管阻塞器、Cohen Flexitip 支气管阻塞器以及国产维利支气管阻塞器等均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支气管阻塞器。

目前临床中多见支气管阻塞管在管径8.0~8.5号导管内置管,限制了其在女性、低体重患者、小儿等特殊人群的应用。原因是在使用内径较小的导管时,置入纤支镜或吸痰时阻力大。尤其是同时置入纤维支气管镜与支气管阻塞器时,缺乏有效的操作空间,在其引导定位过程,可能因气管导管内径过细而导致其折断。甚至过细的管径可能导致支气管封堵器和纤维支气管镜无法同时进入气管导管内或者在应用时出现相互绞缠相互干扰的现象,从而限制了纤维支气管镜在较细导管内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目前临床中多见支气管阻塞管在管径8.0~8.5号导管内置管,限制了其在女性、低体重患者、小儿等特殊人群的应用的缺陷,提供一种双腔支气管阻塞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腔支气管阻塞器,由一个双腔支气管封堵导管通道和一个多通道接头阻塞导管通道组成,所述多通道接头阻塞导管通道安装于双腔支气管封堵导管通道的一端,所双腔支气管封堵导管通道具有主腔通道和副腔通道两个通道,所述主腔通道为正常通气通道,所述副腔通道置于所述主腔通道内,且所述副腔通道的两端均位于主腔通道的外侧,所述副腔通道的一端连接有支气管封堵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副腔通道的一端置于主腔通道前外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副腔通道与主腔通道相接两侧分别设置有副腔出口活瓣装置和副腔入口活瓣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通道接头阻塞导管通道外侧壁设置有一支气管封堵管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由于有两个管腔,可以将支气管封堵器的管腔与通气的单腔气管隔离开,避免了封堵器与纤维支气管镜的相互干扰。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患者呼吸、循环的稳定,为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的恢复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同时避免了女性、低体重患者、小儿等特殊人群不能有效的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或者因被迫使用较粗气管导管而增加咽喉损伤等副作用的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腔支气管封堵导管通道;2、多通道接头阻塞导管通道;3、主腔通道;4、副腔通道;5、副腔出口活瓣装置;6、副腔入口活瓣装置;7、支气管封堵管;8、支气管封堵管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腔支气管阻塞器,由一个双腔支气管封堵导管通道1和一个多通道接头阻塞导管通道2组成,多通道接头阻塞导管通道2安装于双腔支气管封堵导管通道1的一端,所双腔支气管封堵导管通道1具有主腔通道3和副腔通道4两个通道,主腔通道3为正常通气通道,副腔通道4置于主腔通道3内,且副腔通道4的两端均位于主腔通道3的外侧,副腔通道4的一端连接有支气管封堵管7。

副腔通道4的一端置于主腔通道3前外侧壁。副腔通道4与主腔通道3相接两侧分别设置有副腔出口活瓣装置5和副腔入口活瓣装置6。多通道接头阻塞导管通道2外侧壁设置有一支气管封堵管固定装置8,用于固定支气管封堵器导管。

具体的,本支气管阻塞器包括两部分,一个是长约60-65 cm、外径 2.8~3.3mm的支气管阻塞导管和一个多通道接头阻塞导管通道组成。本产品上段由一个多通道接头阻塞导管通道及导管上端开口。其中多通道接头阻塞导管外侧壁有一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支气管封堵管以固定位置用。于导管接口处下端5cm处主管腔外一内径约5mm副腔,于套囊下端2cm处主管腔外出口,支气管封堵导管穿梭其中。副腔进出口均由单侧活瓣构成。

该装置由于有两个管腔,可以将支气管封堵器的管腔与通气的单腔气管隔离开,避免了封堵器与纤维支气管镜的相互干扰。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患者呼吸、循环的稳定,为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的恢复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同时避免了女性、低体重患者、小儿等特殊人群不能有效的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或者因被迫使用较粗气管导管而增加咽喉损伤等副作用的发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