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定高强度缝线的铆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3739发布日期:2019-04-13 00:39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固定高强度缝线的铆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固定高强度缝线的铆钉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运动医学领域,铆钉是重要的内固定装置之一,目前临床应用主要为进口产品,除了价格昂贵外,各种产品尚有诸多缺点,亟待改进。目前进口的同类产品主要的问题为:1、固定缝线的数量较少,一般仅可固定4股的2号fiberwire(纤维丝)缝线或者2股的5号爱惜邦缝线;2、由PEEK材料制成的铆钉在安装过程中易出现铆钉折断现象;3、对于骨质疏松病人,尚存在铆钉固定强度不足,容易拔出失效;4、同类的进口铆钉一般仅局限于肩袖修补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固定高强度缝线的铆钉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固定高强度缝线的铆钉装置,包括一主钉和两枚锁定钉,所述主钉包括一柱状的主钉体,主钉体的顶面相对的两端上都具有一倾斜设置的锁定通孔,两枚锁定钉分别穿过对应的锁定通孔后呈“八”字型设置,所述主钉体的下部具有一缝线通孔,所述主钉体的顶面的中部还安装有一压紧螺栓,该压紧螺栓的底部延伸至缝线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主钉体的下部为圆锥形状,所述主钉体上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倒齿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主钉体的外侧壁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外侧壁以及将两个第一外侧壁过渡连接的第二外侧壁,所述缝线通孔的两个开口分别位于第一外侧壁上,所述第二外侧壁都设置有倒齿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侧壁为光滑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侧壁为平面,所述第二外侧壁为外凸的圆弧曲面。

进一步的,两枚锁定钉分别从主钉体的顶面延伸至两个第二外侧壁外。

进一步的,两枚锁定钉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钉所述锁定钉、主钉体和压紧螺栓均由钛合金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主钉体的顶面为圆弧曲面形状,主钉体的顶面上的两个锁定通孔分别设置于圆弧曲面相对的两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缝线通孔为椭圆形通孔,该椭圆形通孔的长半轴沿主钉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固定高强度缝线的铆钉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铆钉装置由主钉和两枚交叉锁定钉组成,具有更强的抗拔出能力,对于严重骨质疏松病人,交叉锁定钉可固定到对侧骨皮质,外侧壁上的倒齿结构可以有效防止铆钉拔出失效;而且适用范围更广泛,可用于肩袖修补中的外排固定,也可用于交叉韧带重建中胫骨端的加强固定。

2.增加铆钉尖端的椭圆形缝线通孔的容积,可容纳8股以上的2号fiberwire缝线。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铆钉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主钉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主钉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主钉的仰视图。

图5示出了锁定钉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压紧螺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高强度缝线的铆钉装置,该铆钉装置包括一主钉1和两枚锁定钉2,其中主钉1包括一柱状的主钉体10,主钉体10的顶面相对的两端上都具有一倾斜设置的锁定通孔100,使得两枚锁定钉分别穿过对应的锁定通孔100后呈“八”字型设置,所述主钉体10的下部具有一缝线通孔102,所述主钉体10的顶面的中部上还安装有一压紧螺栓3,该压紧螺栓3的底部延伸至缝线通孔102内。其中缝线通孔102沿垂直主钉体10的轴线方向设置,压紧螺栓3从主钉体10的顶面沿主钉体10轴线方向延伸至缝线通孔内(在主钉体10的顶面开设一个与缝线通孔102连通的螺孔,压紧螺栓3则螺接在该螺孔上,根据缝线通孔102内缝线的多少,可以旋转压紧螺栓3来调节压紧螺栓3对缝线挤压的松紧度),穿过缝线通孔102的高强度缝线被压紧螺栓3的底面压住从而固定在主钉体上。该铆钉装置由主钉1和两枚交叉设置的锁定钉2组成,其具有更强的抗拔出能力,特别是对于严重骨质疏松病人,交叉设置的锁定钉2可固定到对侧骨皮质内,可有效防止铆钉装置拔出而失效。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主钉1、两枚锁定钉2和压紧螺栓3都优选采用医用钛合金材料制成(例如Ti-6Al-4V),使其强度优于由现有由PEEK材料制成的铆钉,在保证强度符合要求的前提下,缝线通孔102的尺寸也可以更大,使其能够穿过更多的缝合线,如在本实施例中,缝线通孔102为椭圆形通孔,该椭圆形通孔的长半轴沿主钉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短半轴则垂直与长板轴。在主钉体的最大直径为5mm,而椭圆形的缝线通孔102的长轴和短轴尺寸可以达到3mm和1.5mm,能够容纳8股以上的2号fiberwire缝线。

参考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钉体10的下部为圆锥形状,所述主钉体10上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倒齿结构104,其中圆锥形状的主钉体下部是为了便于在术中主钉体10的插入,而倒齿结构104则是防止主钉体10具备抗拔出的功能,倒齿结构104可以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直接在主钉体10上形成,以使该主钉体10固定至骨骼上后更加的稳固。

参考图4,所述主钉体10的横截面为类似直边椭圆形状,主钉体10的外侧壁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外侧壁10a以及将两个第一外侧壁过渡连接的两个第二外侧壁10b,即两个第一外侧壁10a和两个第二外侧壁10b为其围成类似直边椭圆形状的4个侧面,其中所述缝线通孔102的两个开口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外侧壁10a上,而倒齿结构104则设置在第二外侧壁上。其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外侧壁10a为光滑面,以防止缝线损伤。

而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外侧壁10a为平面,所述第二外侧壁10b为外凸的圆弧曲面,以便于该主钉体10在术中的插入。参考图3和图4,其中每个第二外侧壁两侧端上都具有自上而下间隔设置的多个倒齿结构104,倒齿结构的外周缘为与第二外侧壁10b外凸弧度相同的弧形形状,因此该倒齿结构104具有更好的抗拔出性能。

参考图1-图4,在本实施例中,两枚锁定钉2分别从主钉体10的顶面延伸至两个第二外侧壁外10b,以使锁定钉2不会对缝线造成干扰。而两枚锁定钉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优选为60°,使其具备更广的适用性,如可用于肩袖修补中的外排固定,也可用于交叉韧带重建中胫骨端的加强固定。

参考图1和图2,所述主钉体10的顶面为圆弧曲面形状,主钉体10的顶面上的两个锁定通孔100分别位于临近圆弧的两端上,使得锁定钉2穿过锁定通孔100后,锁定钉2的顶帽不高出主钉体的最高点,即不高出圆弧曲面,能够降低对软组织的激惹。

参考图5,其中锁定钉2为自攻螺钉,其整个杆身上都具有螺纹,锁定钉2的钉头则采用内梅花形或者内六角螺帽设计。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