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输液管报警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1469发布日期:2019-05-24 21:43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医用输液管报警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输液管报警电路。



背景技术:

当人生病到医院后,很多人采用输液治疗。为防止药水滴完造成回血,需要时刻注意输液管内的药水剩余量,如果病人有陪护人员,陪护人员可以关注输液管内的药水剩余量,并及时通知护士。但是如果此时没有陪护人员,且输液的是老年人,视力不太好,无法看清输液管内的药水剩余量,如何帮助这部分病人在药水滴完后,及时通知护士,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输液管报警电路,能够在输液瓶内的药水滴完后自动发出报警声,及时通知病人或陪护人员找护士更换输液瓶或起针,无需人工监视输液瓶内的药水,以避免输液瓶内的药水滴完后没有及时发现而造成回血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输液管报警电路,包括电阻R1、R2、R3、R4、R5、R6,电位器RP1,电容C1、C2、C3、C4、C5,发光二极管LED1、LED2,光敏二极管V1,三极管BG1,集成电路IC1、IC2,开关K1、K2,电池E和扬声器SW;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和光敏二极管V1对应安装在输液管两侧;

其中,电阻R1接在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和地之间,电阻R2接在三极管BG1的基极和集成电路IC1的3脚之间,电阻R3、R4和电容C3串联接在三极管BG1的集电极和地之间,电阻R5接在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和集成电路IC2的3脚之间,电阻R6接在三极管BG1的基极和地之间;电容C1的正极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负极接地,电容C2接在集成电路IC1的5脚和地之间,电容C4接在集成电路IC2的5脚和地之间,电容C5接在三极管BG1的发射极和地之间;电位器RP1接在光敏二极管V1的正极和地之间;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接三极管BG1的集电极,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接地;光敏二极管V1的正极接集成电路IC1的2脚和6脚,负极接三极管BG1的集电极;集成电路IC1的1脚接地,3脚接集成电路IC2的4脚,4脚和8脚接三极管BG1的集电极,集成电路IC2的1脚接地,2脚和6脚接在电阻R4和电容C3的之间,7脚接在电阻R3和电阻R4之间,8脚接三极管BG1的集电极;开关K1接在电池E的正极和三极管BG1的集电极之间,开关K2和扬声器SW串联接在三极管BG1的发射极和地之间。

本实用新型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过电路处理后进行报警,当输液瓶内的药水滴完后会自动发出报警声,以便及时通知病人或陪护人员找护士更换输液瓶或起针,无需人工实时监视输液瓶内的药水是否滴完,有效地避免了在输液时出现回血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适合无陪护的老年病人输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医用输液管报警电路,包括电阻R1、R2、R3、R4、R5、R6,电位器RP1,电容C1、C2、C3、C4、C5,发光二极管LED1、LED2,光敏二极管V1,三极管BG1,集成电路IC1、IC2,开关K1、K2,电池E和扬声器SW,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和光敏二极管V1对应安装在输液管两侧,可采用夹持的方式,将二极管LED1和光敏二极管V1夹持输液管两侧,也可采用黏贴的方式或其他方式,所述集成电路IC1、IC2的型号均为NE555定时器;所述三极管BG1为PNP管型,型号为9014,所述光敏二极管V1的型号为2CU;

其中,电阻R1接在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和地之间,电阻R2接在三极管BG1的基极和集成电路IC1的3脚之间,电阻R3、R4和电容C3串联接在三极管BG1的集电极和地之间,电阻R5接在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和集成电路IC2的3脚之间,电阻R6接在三极管BG1的基极和地之间;电容C1的正极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负极接地,电容C2接在集成电路IC1的5脚和地之间,电容C4接在集成电路IC2的5脚和地之间,电容C5接在三极管BG1的发射极和地之间;电位器RP1接在光敏二极管V1的正极和地之间;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接三极管BG1的集电极,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接地;光敏二极管V1的正极接集成电路IC1的2脚和6脚,负极接三极管BG1的集电极;集成电路IC1的1脚接地,3脚接集成电路IC2的4脚,4脚和8脚接三极管BG1的集电极,集成电路IC2的1脚接地,2脚和6脚接在电阻R4和电容C3的之间,7脚接在电阻R3和电阻R4之间,8脚接三极管BG1的集电极;开关K1接在电池E的正极和三极管BG1的集电极之间,开关K2和扬声器SW串联接在三极管BG1的发射极和地之间。

工作原理:由于输液管是一根透明塑料管,当管内无药水时,光线只在管壁内,只有少量的光线会透过输液管;而当管内有药水时,其剖面相当于凸透镜,能使光线透过输液管并聚成一束,本实用新型就是将该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过电路处理后进行报警。本实用新型以发光二极管LED1作为发光源,光敏二极管V1作为接收元件,集成电路IC1,电位器RP1,电容C2组成施密特触发器,集成电路IC2,电阻R3、R4,电容C3、C4组成多谐振荡器。

工作时,闭合开关K1、K2,电路开始工作,当输液管内有药水时,发光二极管LED1发出的光线投射到光敏二极管V1,V1接收到信号呈低阻态,集成电路IC1的2脚和6脚为高电平,3脚输出低电平,集成电路IC2的4脚也为低电平,多谐振荡器不工作,发光二极管LED2不发光,同时三极管BG1的基极也为低电平,三极管BG1截止,扬声器SW不发声。当输液管内没有药水了,发光二极管LED1发出的光线投射不到光敏二极管V1,V1呈高阻态,集成电路IC1的2脚和6脚为低电平,3脚输出高电平,集成电路IC2的4脚也为高电平,多谐振荡器开始工作,集成电路IC2的3脚输出脉冲,发光二极管LED2开始闪烁,同时三极管BG1的基极为高电平,三极管BG1导通,扬声器SW发声,这样病人或陪同人员就知道输液管没有药水了,及时通知护士更换输液瓶或起针,有效地防止了输液过程中出现回血的现象。

为防止深夜使用声音报警影响到其他病人,可将开关K2断开,扬声器SW不工作,只进行光报警。

为防止护士不能马上赶到,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和光敏二极管V1安装在输液管上部,只要输液管上部无药水,报警电路就会开始报警,由于在此处没药水时开始报警到药水完全滴完大约需要3分钟左右,护士有足够时间处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