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用静脉留置针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1419发布日期:2019-05-24 21:43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精神科用静脉留置针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神科用静脉留置针保护套。



背景技术:

为减轻病人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临床输液较好的方法是采用静脉留置针。但在精神科患者使用中,由于精神科病人的特殊性,一旦出现过激行为或不能控制自己时,易存在以下问题:比如,用于固定留置针软管的透明敷料开胶、散脱,造成软管移位脱出,而针尾器也极易暴露在外发生污染,产生的不良后果,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同时也加大了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现有技术中,静脉留置针输液存在多种固定留置针的方法,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844237U】的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精神科用静脉留置针保护套架,但是现有的固定方法或装置普遍存在固定操作麻烦、不便于观察等缺陷,当需要对患者进行再次输液时,容易造成二次伤害,难以得到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精神科静脉留置针固定操作麻烦、易造成二次伤害的缺陷,提出一种精神科用静脉留置针保护套,采用手套状结构设计,并对掌背部及掌心部、手腕部进行相应的设计,提高操作便捷性,结构设计巧妙,实用价值高。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精神科用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包括由防水外层、弹性中层和透气内层组成的手套状罩体;所述罩体包括手腕部和手掌部,所述手掌部包括掌心部和掌背部,所述掌心部设置有缺口,所述掌背部设置有与静脉留置针对应的观察部;所述手腕部设置有开口,且所述开口与所述缺口连通,另外在手腕部开口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带,通过掌心部缺口、手腕部开口及固定带的设计,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穿戴,且能够避免触碰创口,结构设计新颖,实用性强;

所述观察部为向上凸起的弓形结构,用以形成对穿刺部位的保护空间,观察部包括边缘连接部以及弓形窗口部,所述边缘连接部包括固定连接段和活动粘结段,所述固定连接段与掌背部一体式连接,所述活动粘结部通过尼龙粘扣与掌背部相连,活动粘结部的边缘还设置有方便将观察部与掌背部粘结或打开的撕耳,通过观察部与掌背部的连接方式,可以很方便的将其打开或关闭,以便于对留置针的观察与保护,操作使用方便;当需要再次对患者输液时,直接撕开观察部的粘结段即可,不需要将整个保护套摘下,并且活动粘结段还可以对输液管起一定的固定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手背部的弹性中层和透气内层之间还设置有多个磁石颗粒,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活化细胞和消退炎症的作用,有利于输入的药液快速流通至全身。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部的表面还设有多个通气孔,以保证穿刺部位的空气流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为魔术贴、弹性带或纱布中的任一种,以便于对手腕部的固定,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手腕部的内侧设置有海绵软垫层,以保护手腕,避免固定带的压力过大对手腕造成压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采用手套状设计形式,并采用分层结构设计提高舒适度及透气效果,通过在手腕部设置与掌心部的缺口连通的开口,方便佩戴,在输液结束时,将保护套在静脉留置针外部粘好,可保护固定的透明敷料,使其不易松脱、卷边,保证静脉留置针在有效时间内固定稳妥;而且,在掌背部设计观察部及其独特的连接方式,以便于对留置针的观察与保护,操作使用方便,当在此需要对患者输液时,直接撕开观察部的粘结段即可,不需要将整个保护套摘下,并且活动粘结段还可以对输液管起一定的固定作用,有效减轻患者活动时引起的疼痛及托管现象,有效防止躁动或神志不清的精神科患者拔管,使精神科患者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感觉舒适、自在,本方案结构设计巧妙,可有效减少精神科患者痛苦,降低医务人员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保护套掌背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保护套掌心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观察部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精神科用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包括由防水外层、弹性中层和透气内层组成的手套状罩体,具有拇指孔3和手指孔4;所述罩体包括手腕部1和手掌部2,所述手掌部2包括掌心部22(图2)和掌背部21(图1),所述掌心部22设置有缺口23,所述掌背部21设置有与静脉留置针对应的观察部24;参考图2,所述手腕部1设置有开口11,且所述开口11与所述缺口23连通,另外在手腕部1开口1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带12,通过掌心部缺口23、手腕部开口11及固定带12的设计,可以很方便的进行配戴,且能够避免触碰创口,结构设计新颖,实用性强;参考图1和图3,所述观察部24为向上凸起的弓形结构,用以形成对穿刺部位的保护空间,观察部24包括边缘连接部25以及弓形窗口部26,所述边缘连接部包括固定连接段(图3中观察部边缘的左侧部分)和活动粘结段(图3中观察部边缘的右侧部分),所述固定连接段与掌背部一体式连接,所述活动粘结部通过尼龙粘扣27与掌背部21相连,则通过观察部24与掌背部21的连接方式,可以很方便的将其打开或关闭,以便于对留置针的观察与保护,另外,在活动粘结部的边缘还设置有撕耳251,以进一步提高操作便捷性;当需要再次对患者输液时,直接撕开观察部24的粘结段即可,不需要将整个保护套摘下,并且活动粘结段还可以对输液管起一定的固定作用。

其中,所述观察部同样包括三层结构,从外至内依次为防水层、支承层及具有杀菌和防感染的保护层,防水层、支承层和保护层的厚度均为1.5mm,且其均采用透明材质,防水层和支承层的材质均为PE(聚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乳胶和聚氨酯中的任意一种,方便取材且成本低。

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手背部21的弹性中层和透气内层之间还设置有多个磁石颗粒,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活化细胞和消退炎症的作用,有利于输入的药液快速流通至全身,为保证穿刺部位的空气流通,所述观察部24的表面还设有多个通气孔241,另外在手腕部1的内侧设置有海绵软垫层,以保护手腕,避免固定带的压力过大对手腕造成压力。

为便于对手腕部的固定,提高操作便捷性,所述固定带12为魔术贴、弹性带或纱布中的任一种,本实施例不仅可以对手背部的穿刺部位进行保护,当为其他部位时,可采用同样的缺口与开口及其固定方式的设计构思,提高操作便捷性及固定保护效果,本方案结构设计巧妙,实用价值高,具有广泛的推广普及价值。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