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无菌压力输液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1413发布日期:2019-05-24 21:43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无菌压力输液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器具,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的输液贴。



背景技术:

输液贴是专用于医院病人输液时固定针头及输液导管用的医用条形胶带,广泛用于临床。但目前的输液贴只能起到固定作用,而拔针后按压穿刺点需要人工完成,对于儿科病人、肢体障碍病人、意识不清病人等在无家属陪伴时,不能自行按压,此时护士在忙碌的工作中还需要为病人按压穿刺点五分钟甚至更长时间,不仅给病患带来不便,也会浪费护士的宝贵时间。

目前,临床上给予输液时固定针头及输液导管的医用条形胶带常用的方式是:1、穿刺针入静脉血管,见回血后,外连接输液装置。2、连接完毕后即在穿刺点上方皮肤覆盖原始的薄膜输液贴,以固定穿刺针/留置针和输液导管。3、输液或抽血完毕后,需要用手固定输液贴,同时拔除穿刺针或留置针,为防止穿刺点出血,还需要用外力按压穿刺点上方的输液贴,5分钟以上。

可见,目前传统输液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输液贴没有压力作用,只有黏贴作用,甚至固定作用也非常有限;

(2)穿刺针或留置针拔针后,穿刺点的按压过程需要外界施以压力,人工完成,但对于无按压能力或按压条件的病人(如儿科患者哭闹不配合治疗,肢体障碍患者,昏迷患者且无家属陪伴时),需要医护人员按压穿刺点大于5分钟,浪费了人力物力;

(3)对于动脉穿刺取血的情况下,拔针后需要按压更长时间(10分钟以上),更需要人力去完成按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医护人员更有效更省时的完成工作,同时方便病患人员,本实用新型在原有输液贴的基础上改良为一体式无菌压力输液贴,能够起到有效固定、方便、省时、省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一体式无菌压力输液贴,包括普通输液贴和固定在普通输液贴下面的消毒海绵,所述普通输液贴上面设置有弹力粘膏,所述弹力粘膏的一端端部与所述普通输液贴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弹力粘膏下面覆盖有防水纸,所述防水纸和所述弹力粘膏之间设置有固定于所述弹力粘膏的“3M”水胶体敷料;所述弹力粘膏的两端相对于所述普通输液贴加长;所述“3M”水胶体敷料的中心点相对于所述消毒海绵的中心点更靠近于所述弹力粘膏和所述普通输液贴的固定连接端;

所述“3M”水胶体敷料用于在所述弹力粘膏向其非固定连接端方向拉伸后,位移至所述消毒海绵上方并在所述弹力粘膏的作用下向所述消毒海绵施压。

其中,所述弹力粘膏的长度为8-10cm。

其中,所述普通输液贴的长度为5-6cm。

其中,所述弹力粘膏与所述普通输液贴通过缝合固定连接,且缝合线距离所述消毒海绵的中心点3-4cm。

其中,所述“3M”水胶体敷料的中心点相对于所述消毒海绵的中心点平移距离为1cm-2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穿刺部位预防感染、固定完好、按压有效的一体式无菌压力输液贴,其与“普通输液贴”相比较,不仅能起到有效固定的作用,而且方便操作、省时省力,拔除针头后穿刺点可直接代替人工按压,节约人力及时间,对于儿科病人、肢体障碍病人、意识不清病人等在无家属陪伴时尤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体式无菌压力输液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层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层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层结构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层结构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层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层结构的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体式无菌压力输液贴将防水纸部分撕开的状态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体式无菌压力输液贴将防水纸完全撕开的状态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体式无菌压力输液贴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普通输液贴,2:消毒海绵,3:弹力粘膏,4:“3M”水胶体敷料,5:防水纸,6:缝合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效果,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无菌压力输液贴,包括下层结构和上层结构,下层结构和上层结构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下层结构包括普通输液贴1和消毒海绵2,上层结构包括弹力粘膏3、“3M”水胶体敷料4和防水纸5。

如图2至图4所示,下层结构由普通输液贴1和固定在普通输液贴1下面中间的消毒海绵2构成,消毒海绵2用于直接覆盖于创口。

如图3至图7所示,上层结构包括弹力粘膏3,弹力粘膏3下面覆盖防水纸5,弹力粘膏3与防水纸5之间设置有固定在弹力粘膏3中间的“3M”水胶体敷料4,“3M”水胶体敷料4的尺寸为1.5cm×1.5cm。“3M”水胶体敷料4通过压膜技术与弹力粘膏3固定连接。

弹力粘膏3的长度为8-10cm,普通输液贴1的长度为5-6cm,弹力粘膏3的两端相对于普通输液贴1加长,以能够将弹力粘膏3覆盖。

弹力粘膏3的一端端部与普通输液贴1的一端端部以缝合技术固定为一体,缝合线6距离消毒海绵2中心点3-4cm。“3M”水胶体敷料4的中心点相对于消毒海绵2的中心点更靠近于缝合线6(即更靠近于弹力粘膏3和普通输液贴1的固定连接端),且一般情况下“3M”水胶体敷料4的中心点相对于消毒海绵2的中心点平移距离为1cm-2cm。

如图8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体式无菌压力输液贴,其使用过程如下:

穿刺针拔除后,正对穿刺点位置处覆盖下层结构的普通输液贴1,并使消毒海绵2覆盖创口;固定后揭开上层结构中弹力粘膏3下面的防水纸5并撕下,露出“3M”水胶体敷料4,见图8和图9。手持弹力粘膏3的非固定端并向外拉伸,拉伸至将“3M”水胶体敷料4中心点位移到大概在普通输液贴1下面消毒海绵2中心点的上方,利用“3M”水胶体敷料4压住消毒海绵2;同时保持对侧弹力粘膏3弹力的情况下,将弹力粘膏3固定于皮肤上,见图10。此时,弹力粘膏3的弹力和“3M”水胶体敷料4的压力共同作用,对消毒海绵2下面的创口保持按压状态,无需另外人工按压止血。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的具体变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