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膀胱测压硅胶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0354发布日期:2019-06-14 22:48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双腔膀胱测压硅胶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腔膀胱测压导管,尤其是一种利用硅胶导尿管改进制成的一次性临床双腔膀胱测压硅胶导管。



背景技术:

尿动力学检查是泌尿外科临床工作常规检查项目,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本质是一种下尿路尿液储、排过程中病理生理学解释的检查方法,见“魏坤.关于Laborie 尿动力分析仪测试尿道内压力的稳定性改进[J].医疗医疗装备,2013,28(3):12-14.”;尿动力学是评估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重要指标之一,见“Negro C L,Muir G H. Chronic urinary retention in men:how we defineIt,and how does it affect treatment outcome[J].British Journal of Urology International,2012,110(11):1590-1594. ”和“Lewis J M,Yalla S V,Stanitski K E,et,al.Spectrum of urodynamic abnormalities and renal function changes in adult men with non -neurogenic urinary retention[J].Neurourology andUrodynamics,2012,31(4):544-548.”;尿流动力学导管主要由膀胱测压管、直肠球囊测压管、灌注泵管、测压连接管等几部分连通构成,膀胱双腔测压导管是尿流动力学检查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常用导管,但现有尿动力导管为PEBAX材料的嵌段聚醚酰胺树脂导管,成本较高,患者经济负担较重,据文献报道,见“刘正清,郭立丽,姚启盛等. 两种尿动力学测压导管的比较[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4):474-476.”,PEBAX材料膀胱测压导管经消毒处理,反复使用,存在医院感染的风险,PEBAX材料膀胱测压导管费用高,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见“林长明,邵恩明,张元飞等.尿潴留患者利用保留尿管尿动力检查的应用讨探[J].罕少疾病杂志2011,18(6):26-28.”;目前使用的普通PEBAX材料双腔膀胱测压导管没有显影线,其在影像尿动力检查过程中,X线透视下导管显影不清,不易判定和调整尿动力导管置入膀胱深浅功能,判断与膀胱颈尿道内口部位解剖结构关系的作用和膀胱储排尿过程中导管的动态变化。PEBAX材料双腔膀胱测压导管质地较硬,弹性弱,若反复消毒使用,导管易发生曲折,为患者置管易造成尿道损伤,增加患者痛苦,为了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特别是降低尿动力学检查引发泌尿系感染发生率,解决以上不足,迫切需要对双腔硅胶导尿管进行改进,并用于膀胱压力容积测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腔膀胱测压硅胶导管,以进一步降低尿动力导管的临床应用成本,避免医院临床感染风险,解决前列腺增生患者置管困难的问题, 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能够识别导管位置以及膀胱储排尿过程中导管的动态变化。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双腔膀胱测压硅胶导管,包括无菌导尿包、无菌剪刀、一次性无菌头皮针和8F无菌双腔硅胶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打开所述无菌导尿包,将所述无菌剪刀、所述一次性无菌头皮针和所述8F无菌双腔硅胶导尿管置于包内,戴无胶手套用包内10ml注射器通过单向阀将3ml空气注入导尿管气囊,球囊充盈后,在球囊侧孔处,沿导管纵轴方向剪开气囊,暴露球囊口;然后,将硅胶导尿管气囊的单向阀剪去作为膀胱压力传感器接口,将硅胶导尿管的集尿袋连接口剪去三厘米,然后剪断一次性头皮针连接座和软管连接处,将头皮针连接座插入硅胶导尿管集尿袋连接口作为膀胱双腔测压管的灌注泵出水口,构成双腔膀胱测压硅胶导管即时用于双腔膀胱临床测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腔膀胱测压硅胶导管的测压孔位于导管端头上方处与膀胱压力传感器接口相连通;灌注泵出水口位于导管端头下方处与灌注泵管连接口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8F无菌双腔硅胶导尿管的管壁上标注有导管刻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灌注出水口的灌注泵管连接口通道内有导丝,从导管端部到导管根部末端的管壁内植入显影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腔膀胱测压硅胶导管即时用于双腔膀胱临床测压是将硅胶双腔膀胱测压导管插入尿道及膀胱,抽出导丝,排尽残余尿后,将导管的膀胱压力传感器接口与连接膀胱测压传感器连接管衔接,灌注泵管连接口衔接灌注泵管,实现膀胱压力容积测定。

实施上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硅胶导管用于双腔膀胱临床测压方法,与现有使用PEBAX材料膀胱测压导管对临床患者进行双腔膀胱测压方法相比,使用硅胶双腔膀胱测压导管进行双腔膀胱测压,硅胶导管制作简单成本低,对于前列腺肥大患者的插管顺应性强,置管成功率高,避免了反复置管导致尿道黏膜损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优于嵌段聚醚酰胺树脂材料双腔膀胱测压导管;硅胶双腔膀胱测压导管含有显影线并在X线下较普通PEBAX材料显现清楚,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能够识别导管位置以及膀胱储排尿过程中导管的动态变化;每个硅胶膀胱测压导管均为现用现作,不存在尿动力膀胱测压管的重复使用现象,降低了医院感染的风险;硅胶双腔膀胱测压导管和嵌段聚醚酰胺树脂材料双腔膀胱测压导管对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和逼尿肌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

总之硅胶双腔膀胱测压导管成本低,临床置管操作简单方便,均为一次性使用,同时降低了尿动力学检查引发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和患者经济负担,正常使用,不但能够满足临床患者的完全期膀胱压力容积普通测定,而且能够清晰准确进行影像尿动力检查,并获得较准确的结果,是较理想的尿动力学膀胱测压导管,因而较适合于临床应用。

附图说明

图 1是本双腔膀胱测压硅胶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使用本硅胶膀胱测压导管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和逼尿肌稳定性的测试曲线图。

图3是使用现有PEBAX材料膀胱测压导管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和逼尿肌稳定性的测试曲线图。

图中:1:灌注出水口;2:显影线;3:测压孔;4:标注刻度;5:导丝显影线;6:膀胱压力传感器接口;7:灌注泵管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实施本实用新型上述所提供的一种双腔膀胱测压硅胶导管的技术方案,包括无菌导尿包、无菌剪刀、一次性无菌头皮针和8F无菌双腔硅胶导尿管;所述8F无菌双腔硅胶导尿管含有灌注出水口1、显影线2、测压孔3、导管刻度4、导丝5、膀胱压力传感器接口6膀胱压力传感器接口7。

其中,该硅胶导管的构成是打开上述无菌导尿包,将上述无菌剪刀、上述一次性无菌头皮针和上述8F无菌双腔硅胶导尿管置于包内,再戴无菌手套后用包内的10ml注射器通过单向阀将3ml空气注入导尿管气囊,待球囊充盈后,再在球囊侧孔处,沿导管纵轴方向剪开气囊,暴露出球囊口后,将硅胶导尿管气囊的单向阀剪去作为膀胱压力传感器接口,将硅胶导尿管的集尿袋连接口剪去3厘米,然后剪断一次性头皮针连接座和软管连接处,将头皮针连接座插入硅胶导尿管集尿袋连接口作为膀胱双腔测压管的灌注泵管连接口,构成双腔膀胱测压硅胶导管即时用于双腔膀胱临床测压。

实施上述一种双腔膀胱测压硅胶导管,其中的双腔膀胱测压硅胶导管测压孔3位于导管端头上方处与膀胱压力传感器接口6相连通;灌注泵出水口1位于导管端头下方处与灌注泵管连接口7相连通。

实施上述一种双腔膀胱测压硅胶导管,其中的8F无菌双腔硅胶导尿管的管壁上标注有导管刻度4。

实施上述一种双腔膀胱测压硅胶导管,其中的灌注出水口1到灌注泵管连接口通道7内有导丝5,从导管端部到导管根部末端的管壁内植入显影线2。

实施上述一种双腔膀胱测压硅胶导管,其中的双腔膀胱测压硅胶导管即时用于双腔膀胱临床测压是将硅胶双腔膀胱测压导管插入尿道及膀胱,抽出导丝,排尽残余尿后,将导管的膀胱压力传感器接口与连接膀胱测压传感器连接管衔接,灌注泵管连接口衔接灌注泵管,实现膀胱压力容积测定。

在使用硅胶双腔膀胱测压导管前,将硅胶双腔膀胱测压导管与PEBAX材料双腔膀胱测压导管进行模拟膀胱压力容积测试对比,两种导管均采用Laborie Triton 尿动力检测仪,两种导管分别灌注300ml生理盐水,膀胱压力容积测试结果显示:达到膀胱压曲线上限,两种导管的膀胱压和逼尿肌曲线波幅一致,硅胶双腔膀胱测压导管和PEBAX材料双腔膀胱测压导管对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和逼尿肌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

应用上述硅胶双腔膀胱测压导管,主要一是硅胶双腔膀胱测压导管为一次性导管,制作简单,价格低廉,降低了患者耗材费用支出,同时降低了尿动力学检查引发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二是硅胶双腔膀胱测压导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柔软,对患者无刺激性;三是硅胶双腔膀胱测压导管导头、管体设有显影线,便于在X光下定位,适合影像尿动力检查使用;四是管体、导头滑爽,具有良好的顺应性,内置导丝比普通硅胶导管有韧性,对于前列腺肥大患者插管顺畅;五是硅胶双腔膀胱测压导管用于尿动力学检测中,同PEBAX材料双腔膀胱测压导管对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和逼尿肌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可获得准确的尿动力学结果,适合于临床应用,并具有实用的推广应用价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