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置针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0076发布日期:2019-09-20 21:51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留置针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留置针固定带。



背景技术:

留置针是临床上普遍使用的输液器械,目前,建议单次静脉输液超过4小时者或是输液时间超过3天以上使用留置针,同时,留置针可以有效的防止“滑脱或移位”现象,并大大的减少了因为反复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疼痛,所以越来越多病人愿意使用留置针,而且留置针的使用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因此,病房留置针使用率越来越高。

然而,留置针目前多用医用敷贴辅以胶带加以固定,医用敷贴用来固定针头导管,胶带用来固定肝素帽管,缺点是长时间使用后,留置针敷贴容易出现卷边的现象,粘贴不牢固,造成留置针脱落、针眼渗血,且每次都需要用医用敷贴和胶带一起使用,增加护士工作负担;因此急需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固定性能好的留置针固定带,对提高护理效率、医疗质量和安全将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留置针固定带,使用方便,留置针不易移位,安全性高,同时对病人皮肤伤害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留置针固定带,包括留置针固定贴、连接带,连接带对称设置于留置针固定贴的上下两端,所述留置针固定贴包括第一离型纸层、基材层、第二离型纸层,基材层包括圆形聚氨酯薄膜和设置于圆形聚氨酯薄膜外侧的无纺布,基材层与第二离型纸层之间设有圆环形吸水棉,圆形聚氨酯薄膜与第二离型纸层的接触面涂布医用压敏胶,圆形聚氨酯薄膜与第一离型纸层的接触面为光面,无纺布与第一离型纸层的接触面为光面;所述连接带包括设置于留置针固定贴上端的第一连接带、设置于留置针固定贴下端的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的长度为d1,第二连接带的长度为d2,d2=2*d1。

上述一种留置针固定带,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均为无纺布材质,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与基材层为一体设计,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的上下表面均为光面,第一连接带的一端设有圆绒面魔术贴,第一连接带的另一端设有粘刺面魔术贴,第二连接带的一端设有圆绒面魔术贴,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设有粘刺面魔术贴。

上述一种留置针固定带,其中,所述第一离型纸层、第二离型纸层、基材层均为长方形结构。

上述一种留置针固定带,其中,所述第一离型纸层的中部设有波浪形切口。

上述一种留置针固定带,其中,所述第二离型纸层的一侧设有弧形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能够有效、稳定的固定留置针,避免了留置针滑脱或移位的现象,其中第二连接带还能够固定肝素帽管,节省了资源,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为高弹性无纺布材质,透气性好,从整体上减少了病人因使用留置针所带来的痛苦,增强了留置针使用的舒适度,确保了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既保证了留置针的固定效果,又避免了对留置针的过分挤压;此外本实用新型使用范围广,既可以用于手掌,也可以用于手臂,适合不同类型的病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基材层与连接带示意图;

图4为第二离型纸层示意图;

图5为圆环形吸水棉示意图;

图中:1-留置针固定贴,2-连接带,3-第一离型纸层,4-基材层, 5-第二离型纸层,6-圆形聚氨酯薄膜,7-无纺布,8-圆环形吸水棉, 9-第一连接带,10-第二连接带,11-波浪形切口,12-弧形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留置针固定带,包括留置针固定贴1、连接带2,连接带2对称设置于留置针固定贴1的上下两端,所述留置针固定贴1包括第一离型纸层3、基材层4、第二离型纸层5,基材层4 包括圆形聚氨酯薄膜6和设置于圆形聚氨酯薄膜外侧的无纺布7,圆形聚氨酯薄膜透明防水,方便观察留置针情况,无纺布有吸收性、且不易卷边、脱落,提高病人的舒适性,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基材层4与第二离型纸层5之间设有圆环形吸水棉8,圆环形吸水棉比较亲肤柔软,能提高病人的舒适性,且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吸收病人的汗液;圆形聚氨酯薄膜6与第二离型纸层5的接触面涂布医用压敏胶,圆形聚氨酯薄膜6与第一离型纸层3的接触面为光面,无纺布7 与第一离型纸层3的接触面为光面;所述连接带2包括设置于留置针固定贴上端的第一连接带9、设置于留置针固定贴下端的第二连接带 10,第一连接带9的长度为d1,第二连接带10的长度为d2,d2=2*d1;第二连接带的长度是第一连接带的两倍,第二连接带可以用来固定肝素帽管,省去了以往需要用胶带固定肝素帽管的步骤,减轻了护士的负担,更加快捷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带9、第二连接带10均为高弹性无纺布材质,具有良好的弹性,适合于不同病人使用;第一连接带9、第二连接带10与基材层4为一体设计,第一连接带9、第二连接带10 的上下表面均为光面,第一连接带9的一端设有圆绒面魔术贴,第一连接带9的另一端设有粘刺面魔术贴,第二连接带10的一端设有圆绒面魔术贴,第二连接带10的另一端设有粘刺面魔术贴;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可以环绕手掌或手臂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型纸层3、第二离型纸层5、基材层4均为长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型纸层3的中部设有波浪形切口11,第二离型纸层5的一侧设有弧形片12;波浪形切口和弧形片使得离型纸方便揭开,有效保护圆形聚氨酯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型纸层、第二离型纸层为涂有硅油防粘剂的纸;能有效保护基材层、且剥离轻松。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上设有透气通孔;利用透气通孔可提高连接带的透气性,提高舒适度。

使用时,将第二离型纸层从弧形片处剥开,将圆形聚氨酯薄膜的胶粘面贴于留置针处,按压平整,将第一离型纸层从波浪形切口处轻轻剥离,使之与基材层分离,将第一连接带环绕手掌或手臂固定,再将第二连接带环绕手掌或手臂固定,其中,将肝素帽管固定于第二连接带内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