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方便携带的神经内科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9022发布日期:2019-04-13 01:02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方便携带的神经内科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内科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方便携带的神经内科治疗仪。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如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即四肢麻木、无力,以及重症肌无力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病的诊治,目前市场上的神经内科治疗仪不方便携带,在使用的时候也不方便,且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方便携带的神经内科治疗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神经内科治疗仪不方便携带,在使用的时候也不方便,且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方便携带的神经内科治疗仪,包括机体、第一转轴、套环和固定带,所述机体的右侧设置有储物槽,且储物槽的下方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方设置有面板,所述第一转轴安装于机体的下方,且第一转轴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折叠板,所述第一折叠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折叠板,所述第二折叠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三转轴,且第三转轴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折叠板,所述第三折叠板的下方设置有卡块,且第三折叠板的上方设置有拉杆,所述套环的内侧设置有模块,且模块的中间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下方安装有耳机,所述固定带固定于套环的上方,且固定带的上方设置有头套。

优选的,所述机体、第一转轴、第一折叠板、第二转轴、第二折叠板、第三转轴和第三折叠板构成折叠机构,且机体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折叠板旋转连接,第一折叠板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折叠板旋转连接,第二折叠板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三折叠板旋转连接。

优选的,所述面板与机体为滑动连接,且面板的面积大小等于储物槽的面积尺寸。

优选的,所述卡块包括固定块、卡块转轴、卡扣、卡环和旋钮,且固定块的左侧设置有卡块转轴,卡块转轴的左侧卡扣,卡扣的中间设置有卡环,卡环的中间设置有旋钮,并且卡扣通过卡块转轴与固定块旋转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旋转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的数量为五个,且5个固定带均匀为绕在头套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方便携带的神经内科治疗仪:

1.通过卡扣与固定块的旋转,然后将卡扣插入卡环,再通过旋转旋钮就可以方便的将该装置固定起来,然后通过拉动拉杆,就可以携带该装置;

2.第三折叠板与第二折叠板旋转,第二折叠板与第一折叠板旋转,第一折叠板与机体旋转,这样就可以打开该装置,然后将折叠机构折叠翻转到机体的下方,折叠机构就可以对机体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方便对机体的使用;

3.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旋转可以方便的调节耳机的位置,方便使用耳机,让使用该装置的时候变的轻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局部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储物槽,3、滑槽,4、滑块,5、面板,6、第一转轴,7、防护垫,8、第一折叠板,9、第二转轴,10、第二折叠板,11、第三转轴,12、第三折叠板,13、卡块,1301、固定块,1302、卡块转轴,1303、卡扣,1304、卡环,1305、旋钮,14、拉杆,15、套环,16、模块,17、第一旋转轴,18、第一连接杆,19、第二旋转轴,20、第二连接杆,21、耳机,22、固定带,23、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方便携带的神经内科治疗仪,包括机体1、储物槽2、滑槽3、滑块4、面板5、第一转轴6、防护垫7、第一折叠板8、第二转轴9、第二折叠板10、第三转轴11、第三折叠板12、卡块13、拉杆14、套环15、模块16、第一旋转轴17、第一连接杆18、第二旋转轴19、第二连接杆20、耳机21、固定带22和头套23,机体1的右侧设置有储物槽2,且储物槽2的下方设置有滑槽3,机体1、第一转轴6、第一折叠板8、第二转轴9、第二折叠板10、第三转轴11和第三折叠板12构成折叠机构,且机体1通过第一转轴6与第一折叠板8旋转连接,第一折叠板8通过第二转轴9与第二折叠板10旋转连接,第二折叠板10通过第三转轴11与第三折叠板12旋转连接,通过第一折叠板8与机体1旋转,第二折叠板10与第一折叠板8旋转,第三转轴11与第二折叠板10旋转,可以将该折叠机构翻转变形,让该折叠机构支撑作用,方便对该装置的机体1进行支撑,滑槽3的内部设置有滑块4,滑块4的上方设置有面板5,面板5与机体1为滑动连接,且面板5的面积大小等于储物槽2的面积尺寸,关闭面板可以保护储物槽2内的物品,避免在携带该装置的时候让储物槽2内的物品掉落,第一转轴6安装于机体1的下方,且第一转轴6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垫7,防护垫7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折叠板8,第一折叠板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转轴9,第二转轴9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折叠板10,第二折叠板10的右侧设置有第三转轴11,且第三转轴11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折叠板12,第三折叠板12的下方设置有卡块13,且第三折叠板12的上方设置有拉杆14,卡块13包括固定块1301、卡块转轴1302、卡扣1303、卡环1304和旋钮1305,且固定块1301的左侧设置有卡块转轴1302,卡块转轴1302的左侧卡扣1303,卡扣1303的中间设置有卡环1304,卡环1304的中间设置有旋钮1305,并且卡扣1303通过卡块转轴1302与固定块1301旋转连接,通过卡扣1303与固定块1301旋转,再将卡扣1303插入卡环1304内,然后旋转旋钮1305就可以完成对该装置的收纳固定,然后可以通过抓取拉杆14,方便的携带该装置,套环15的内侧设置有模块16,且模块16的中间设置有第一旋转轴17,第一旋转轴17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8,且第一连接杆1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旋转轴19,第一连接杆18与第二连接杆20旋转连接,这样可以方便的调节耳机21的位置,方便使用,第二旋转轴19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0,且第二连接杆20的下方安装有耳机21,固定带22固定于套环15的上方,且固定带22的上方设置有头套23,固定带22的数量为五个,且5个固定带22均匀为绕在头套23的外侧,这样可以让套环15更加牢固的固定在患者的头部,然后方便进行治疗。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多功能方便携带的神经内科治疗仪时,首先将该装置固定在所需要的地方,然后旋转旋钮1305,将卡扣1303从卡环1304中抽出,然后通过卡扣1303与固定块1301旋转,第三折叠板12通过第三转轴11与第二折叠板10旋转,第二折叠板10通过第二转轴9与第一折叠板8旋转,第一折叠板8通过第一转轴6与机体1旋转,这样就可以打开该装置,然后将折叠机构折叠翻转到机体1的下方,折叠机构就可以对机体1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这样可以方便该装置的使用,在固定好该装置之后,可以将套环15固定到患者的头部,然后启动该装置,5个固定带22和头套23可以更加牢固的将该装置固定在患者的头上,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可以通过旋转第一连接杆18和第二连接杆20,第二连接杆20通过第二旋转轴19与第一连接杆18旋转,第一连接杆18通过第一旋转轴17与模块16旋转,这样就可以方便的调整耳机21的位置,就可以方便的时候该装置,在使用结束后,可以将套环15放置在储物槽2内,然后通过滑块4在滑槽3内滑动,就可以关上面板5,再将折叠机构折叠关上,通过卡块固定,再抓取拉杆14就可以方便的携带该装置,这就是该多功能方便携带的神经内科治疗仪的使用过程,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