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美容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2024发布日期:2019-06-14 23:03阅读:8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的美容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美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美容床。



背景技术:

美容床是一种在美容工作中进行辅助躺卧的装置,在美容场所得到广泛的应用,美容床为美容院、女子会所、美体按摩会所、SPA常见家具之一,现有的美容床包括床板和底架,床板安装在底架的上方,美容是一种改变原有的不良行为和疾病,使之成为文明的、高素质的、具有可以被人接受的外观形象有活动和过程,或为达到此目的而使用的产品和方法。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20780377.3,发明创造名称为折叠美容床,包括面框,面框下面装设支承脚,面框上面铺装床面,面框分为前后两段,中间以铰链连接,其特征在于:床面的前部底面与面框前部之间以拉铰斜撑连接,该拉铰斜撑包括铰接床面的上板,铰接面框的下板,上板套接入下板内。

但是现有的美容床还存在着不具备对美容者的脸部进行蒸汽补水,不具备调节床把的高度和不方便调节床垫的高度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多功能的美容床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的美容床,以解决现有的美容床不具备对美容者的脸部进行蒸汽补水,不具备调节床把的高度和不方便调节床垫的高度的问题。一种多功能的美容床,包括左床垫,可加热箱结构,可调节床把结构,可调节杆结构,右床垫,床板,储放瓶,搅拌碗,支撑板,底板,托盘,安装杆,真空吸盘,底轮和握把,所述的左床垫横向螺栓安装在床板上部的左侧;所述的可加热箱结构放置在底板上侧的右部;所述的可调节床把结构螺栓安装在支撑板的前部;所述的可调节杆结构螺栓安装在右床垫右侧的下部;所述的右床垫轴接在左床垫的右端;所述的床板横向螺栓安装在支撑板的上端;所述的储放瓶放置在托盘上部的左侧;所述的搅拌碗放置在托盘上部的右侧;所述的支撑板的下端由左至右依次螺栓安装在底板的上侧;所述的托盘放置在底板上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杆设置在底轮的内侧,并分别轴接在底板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真空吸盘分别螺栓安装在安装杆的下端;所述的底轮螺栓安装在底板下侧的四角处;所述的握把螺栓安装在床板左端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加热箱结构包括水箱,加热管,进水管,抽水泵,阀门,雾液喷头和出水管,所述的加热管镶嵌在水箱的内壁上;所述的进水管设置在水箱的内部,并在上端与抽水泵的进水口处螺纹连接;所述的抽水泵螺栓安装在水箱内部的右上侧;所述的阀门安装在出水管的上侧;所述的雾液喷头套接在出水管的上端;所述的出水管的下端与抽水泵的出水口处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床把结构包括放置把,滑盒,滑槽,翼形螺钉,滑杆和刻度线,所述的放置把横向螺栓安装在滑杆的上端;所述的滑槽分别纵向开设在滑盒前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钉分别贯穿滑槽安装在滑杆前部下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滑杆分别纵向插接在滑盒的内部;所述的刻度线分别纵向刻画在滑盒前部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杆结构包括套管,螺栓螺母,螺栓孔,下连接轴,连接杆和上连接轴,所述的套管安装在上连接轴的下端;所述的螺栓螺母贯穿套管螺纹连接在螺栓孔内;所述的螺栓孔由上至下依次开设在连接杆前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下连接轴安装在连接杆的下端;所述的连接杆插接在套管的内侧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水箱放置在底板上部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滑盒后部的中下侧与支撑板前部的中间位置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下连接轴的上端与右床垫下侧的右部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上连接轴的下端与床板上部的右侧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进水管的下端胶接有脱脂棉过滤芯。

优选的,所述的抽水泵具体采用电压为12V的微型吸水泵。

优选的,所述的加热管具体采用蛇形紫铜电热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套管,螺栓螺母,螺栓孔和连接杆的设置,有利于方便调节连接杆插接在套管内的高度,进而方便调节右床垫的高度。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放置把的设置,有利于减轻使用者手臂的酸痛感,同时阻挡使用者摔落到地面上。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滑盒,滑槽,翼形螺钉和滑杆的设置,有利于方便调节滑杆在滑盒内的高度,进而调节放置把的高度。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加热管的设置,有利于对倒入水箱内的矿泉水液进行加热。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脱脂棉过滤芯的设置,有利于对水箱内的矿泉水液进行过滤杂质。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轮和握把的设置,有利于握持握把进行推拉该美容床,进而方便移动该美容床。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储放瓶,搅拌碗和托盘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取拿或使用。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抽水泵,进水管,出水管和雾液喷头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对美容者进行脸部蒸汽使其进行补水,进而方便美容者脸部对产品的使用与吸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加热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床把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左床垫;2、可加热箱结构;21、水箱;22、加热管;23、进水管;231、脱脂棉过滤芯;24、抽水泵;25、阀门;26、雾液喷头;27、出水管;3、可调节床把结构;31、放置把;32、滑盒;33、滑槽;34、翼形螺钉;35、滑杆;36、刻度线;4、可调节杆结构;41、套管;42、螺栓螺母;43、螺栓孔;44、下连接轴;45、连接杆;46、上连接轴;5、右床垫;6、床板;7、储放瓶;8、搅拌碗;9、支撑板;10、底板;11、托盘;12、安装杆;13、真空吸盘;14、底轮;15、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的美容床,包括左床垫1,可加热箱结构2,可调节床把结构3,可调节杆结构4,右床垫5,床板6,储放瓶7,搅拌碗8,支撑板9,底板10,托盘11,安装杆12,真空吸盘13,底轮14和握把15,所述的左床垫1横向螺栓安装在床板6上部的左侧;所述的可加热箱结构2放置在底板10上侧的右部;所述的可调节床把结构3螺栓安装在支撑板9的前部;所述的可调节杆结构4螺栓安装在右床垫5右侧的下部;所述的右床垫5轴接在左床垫1的右端;所述的床板6横向螺栓安装在支撑板9的上端;所述的储放瓶7放置在托盘11上部的左侧;所述的搅拌碗8放置在托盘11上部的右侧;所述的支撑板9的下端由左至右依次螺栓安装在底板10的上侧;所述的托盘11放置在底板10上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杆12设置在底轮14的内侧,并分别轴接在底板10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真空吸盘13分别螺栓安装在安装杆12的下端;所述的底轮14螺栓安装在底板10下侧的四角处;所述的握把15螺栓安装在床板6左端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加热箱结构2包括水箱21,加热管22,进水管23,抽水泵24,阀门25,雾液喷头26和出水管27,所述的加热管22镶嵌在水箱21的内壁上;所述的进水管23设置在水箱21的内部,并在上端与抽水泵24的进水口处螺纹连接;所述的抽水泵24螺栓安装在水箱21内部的右上侧;所述的阀门25安装在出水管27的上侧;所述的雾液喷头26套接在出水管27的上端;所述的出水管27的下端与抽水泵24的出水口处螺纹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床把结构3包括放置把31,滑盒32,滑槽33,翼形螺钉34,滑杆35和刻度线36,所述的放置把31横向螺栓安装在滑杆35的上端;所述的滑槽33分别纵向开设在滑盒32前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钉34分别贯穿滑槽33安装在滑杆35前部下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滑杆35分别纵向插接在滑盒32的内部;所述的刻度线36分别纵向刻画在滑盒32前部的左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杆结构4包括套管41,螺栓螺母42,螺栓孔43,下连接轴44,连接杆45和上连接轴46,所述的套管41安装在上连接轴46的下端;所述的螺栓螺母42贯穿套管41螺纹连接在螺栓孔43内;所述的螺栓孔43由上至下依次开设在连接杆45前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下连接轴44安装在连接杆45的下端;所述的连接杆45插接在套管41的内侧下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水箱21放置在底板10上部的右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滑盒32后部的中下侧与支撑板9前部的中间位置螺栓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下连接轴44的上端与右床垫5下侧的右部螺栓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上连接轴46的下端与床板6上部的右侧螺栓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进水管23的下端胶接有脱脂棉过滤芯231。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抽水泵24具体采用电压为12V的微型吸水泵。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加热管22具体采用蛇形紫铜电热管。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使用者平躺在左床垫1和右床垫5上,根据使用的舒适度拧松螺栓螺母42,调节连接杆45插接在套管41内的长度,然后拧紧螺栓螺母42,根据使用者的身形拧松翼形螺钉34,根据刻度线36更精确的滑动滑杆35在滑盒32内的长度,进一步拧紧翼形螺钉34,其次把矿泉水液倒进水箱21内,打开加热管22的电源,对矿泉水液进行加热五分钟,然后关闭加热管22的电源,开启抽水泵24的电源,打开阀门25,水箱21内的矿泉水液通过进水管23流入出水管27内,从雾液喷头26喷出矿泉水液,把雾液喷头26对准美容者的脸部进行脸部蒸汽,使用结束后,关闭阀门25,关闭抽水泵24的电源,移动该美容床时,将真空吸盘13从地面上拔起,握持握把15推拉该美容床,使底轮14进行移动。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