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梗患者用多功能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2991发布日期:2020-09-29 09:28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梗患者用多功能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床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心梗患者用多功能护理床。
背景技术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患者经过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也不能完全缓解,常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现象。心梗最初是在欧美国家较为常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污染,我国的心梗患者人数已经成上升态势。心梗给患者带来了生活中的诸多麻烦。心梗患者由于常常会伴随着很多的后遗症,例如心梗导致的呼吸不畅、发热等症状。心梗患者需要卧床进行休息,并需要人进行护理,现有的病床只能供患者躺倒休息,但是心梗患者也要进行吃喝拉撒睡,而心梗患者本身活动也不方便,这就造成了很大的问题,增大了对心梗患者的护理难度。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梗患者用多功能护理床,其方便了对心梗患者进行护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梗患者用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床板下方的四根支撑腿,四根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均设置有自锁万向轮,所述床板上设置有用于供患者在床上进行方便的坐便部,所述床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患者背部的背部支撑部和用于抬升患者双腿的双腿支撑部;所述坐便部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集便盒、第二集便盒、水泵、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喷头、水箱、第一管道、第二管道、螺纹环套和挡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在床板上方,所述第一集便盒嵌设固定在床板和第一支撑板内,所述第一支撑板内插接有供堵住第一集便盒进口的堵板,所述第一管道连通在第一集便盒的底部,所述第二管道连通在第二集便盒的顶部,所述螺纹环套共同螺纹连接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外部,所述水泵和水箱设置在床板下方,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连通在水泵的入水端,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端伸入到水箱内部,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连通在水泵的出水端,所述第二水管的另一端伸入到第一集便盒内部,所述第二水管在位于第一集便盒内部的一端连通有喷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利用心梗患者用多功能护理床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床板上设置的背部支撑部能够支撑患者的背部,并能进行调节角度;床板上设置的坐便部能够供患者进行方便,患者不需要下床就能进行方便,在进行方便时,患者可以打开第一集便盒开口处的堵板,然后向第一集便盒内方便,方便之后,可以启动水泵,水泵将通过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从水箱内抽水,并利用第二水管端部的喷头对第一集便盒进行水洗,当第二集便盒积满时,可以拧动螺纹环套将第二管道和第二集便盒拆卸清洗;床板上设置的双腿支撑部可以抬升患者双腿,防止患者腿部发生水肿;因此,心梗患者用多功能护理床,其具有良好的对心梗患者进行护理的功能。进一步地,所述背部支撑部包括第二支撑板、匚字形板、弧形板、锁紧螺母以及锁紧螺栓,所述第二支撑板铰接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铰接轴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床板上固定有匚字形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侧面固定有弧形板,所述匚字形板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弧形板表面具有衡量第二支撑板角度的刻度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支撑患者背部的第二支撑板的角度时,转动铰接的第二支撑板,然后拧紧铰接轴上的锁紧螺母对第二支撑板进行锁定,为了增大锁定效果,可以拧紧匚字形板上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使得锁紧螺母端部抵触在弧形板上,以增大锁定效果,弧形板上的刻度线能方便操作者观察第二支撑板的角度。进一步地,所述双腿支撑部包括第三支撑板、滑块、螺杆和铰球,所述第三支撑板铰接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板在靠近床板的一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移连接有滑块,所述床板上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铰球固定在螺杆的一端,所述螺杆通过铰球与滑块之间球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抬升患者的双腿时,可以转动双腿支撑部中的螺杆,螺杆将推动第三支撑板沿其铰接轴转动,在螺杆推动第三支撑板抬升时,滑块将会在滑槽内滑移,双腿支撑部调节第三支撑板较为简单、稳定。进一步地,所述床板的端部还设置有餐桌部,所述餐桌部包括水平板、卡套、固定杆、第一磁性块和第二磁性块,所述卡套固定在水平板上,所述固定杆固定在床板上,所述第一磁性块固定在固定杆端部,所述卡套上开设有供固定杆插入的卡槽,所述卡套的卡槽槽底固定有第二磁性块,所述床板上还开设有供防止水平板和卡套的放置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餐桌部中的水平板可以用来用餐,且水平板和固定杆之间方便组装和拆卸,水平板在拆卸之后可以放置到床板上的放置槽内,这样可以不占据空间。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隐藏式的扣手,所述挡板的端面上固定有第三磁性块,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固定有第四磁性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隐藏式扣手能方便操作者拉动挡板,第三磁性块和第四磁性块使得挡板能够在关闭第一集便盒的开口时将第一集便盒的开口稳定的密封,能防止异味散出。进一步地,所述床板的底面固定有两块挂板,所述水箱放置在两块挂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箱放置在挂板上,使得水箱可以灵活移动,方便了向水箱内加水。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上开设有窥视口,所述水箱在窥视口处固定有透明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过窥视口处的透明板,操作者能够观测到水箱内的水位,以便于及时向水箱内加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表面还涂覆有一层防污涂层,所述防污涂层由如下方法制备: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50-62份、聚四氟乙烯20-25份、丙酮38-44份、乙腈8-10份、丙磺内酯8-12份、丙烯酸6-10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8份、二甲基亚砜4-6份、去离子水适量;s1、清洗第一支撑板:用去离子水对第一支撑板的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风干;s2、制作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四氟乙烯、丙酮、乙腈、丙磺内酯和丙烯酸混合搅拌均匀后,将混合溶液加热至42-48℃,然后保温3-4h;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2得到的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冷却至30-35℃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二甲基亚砜,混合均匀后之后再将溶液加热至60-65℃,保温处理1-2h,得到耐磨损涂层溶液;s4、涂覆:将第一支撑板整体浸入到s3得到的耐磨损涂层溶液之中,将耐磨损涂层溶液连同第一支撑板共同加热到35-42℃后保温处理50-100min;s5、烘干:将s4得到的第一支撑板在40-44℃的烘箱内烘制2-3h。进一步的,所述s2中在加热时利用氩气作为保护气体进行加热。进一步的,所述s4中得到的第一支撑板在42℃的烘箱内烘制2.5h。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心梗患者用多功能护理床,其具有良好的对心梗患者进行护理的功能,在对心梗患者进行护理时,可以通过背部支撑部调节患者的背部角度,通过坐便部能方便患者进行方便,通过双腿支撑部能够灵活调节患者的双腿高度,通过餐桌部能够方便患者进行用餐。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图1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为图3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6为图5中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剖视图之一;图8为图7中f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剖视图之二;图10为图9中g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板;11、支撑腿;110、自锁万向轮;2、坐便部;3、背部支撑部;4、双腿支撑部;21、第一支撑板;22、第一集便盒;23、第二集便盒;24、水泵;25、第一水管;26、第二水管;27、喷头;28、水箱;220、第一管道;230、第二管道;221、螺纹环套;29、挡板;31、第二支撑板;32、匚字形板;33、弧形板;34、锁紧螺母;35、锁紧螺栓;330、刻度线;41、第三支撑板;411、滑块;412、滑槽;42、螺杆;420、铰球;5、餐桌部;51、水平板;52、卡套;12、固定杆;120、第一磁性块;520、第二磁性块;521、卡槽;13、放置槽;290、隐藏式扣手;291、第三磁性块;292、第四磁性块;14、挂板;280、窥视口;281、透明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心梗患者用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板1以及固定在所述床板1下方的四根支撑腿11,四根支撑腿11对称固定设置在床板1的底面,并且在四根支撑腿11的底部均设置有自锁万向轮110,自锁万向轮110不仅能够转动还能具有自锁功能;为了方便对心梗患者进行护理,在床板1上设置有用于供患者在床上进行方便的坐便部2,同时在床板1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患者背部的背部支撑部3和用于抬升患者双腿的双腿支撑部4。如图1至图10所示,其中坐便部2包括第一支撑板21、第一集便盒22、第二集便盒23、水泵24、第一水管25、第二水管26、喷头27、水箱28、第一管道220、第二管道230、螺纹环套221和挡板29,其中第一支撑板21固定在床板1上方,而第一集便盒22嵌设固定在床板1和第一支撑板21内,第一集便盒22具有开口,可供患者进行方便,为了在不方便的时候堵住第一集便盒22的开口,在第一支撑板21内插接有供堵住第一集便盒22进口的堵板,堵板能防止患者衣物被污染;为了方便的将患者的污秽物收集,将第一管道220连通在第一集便盒22的底部,将第二管道230连通在第二集便盒23的顶部,并将螺纹环套221共同螺纹连接在第一管道220和第二管道230的外部,拧动螺纹环套221可以实现第一管道220和第二管道230之间的拆卸,能方便取下第二集便盒23;为了对方便后的第一集便盒22进行清洗,将水泵24和水箱28设置在床板1下方,并将第一水管25的一端连通在水泵24的入水端,将第一水管25的另一端伸入到水箱28内部,将第二水管26的一端连通在水泵24的出水端,将第二水管26的另一端伸入到第一集便盒22内部,同时在第二水管26在位于第一集便盒22内部的一端连通有喷头27;当利用心梗患者用多功能护理床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床板1上设置的背部支撑部3能够支撑患者的背部,并能进行调节角度;床板1上设置的坐便部2能够供患者进行方便,患者不需要下床就能进行方便,在进行方便时,患者可以打开第一集便盒22开口处的堵板,然后向第一集便盒22内方便,方便之后,可以启动水泵24,水泵24将通过第一水管25和第二水管26从水箱28内抽水,并利用第二水管26端部的喷头27对第一集便盒22进行水洗,当第二集便盒23积满时,可以拧动螺纹环套221将第二管道230和第二集便盒23拆卸清洗;床板1上设置的双腿支撑部4可以抬升患者双腿,防止患者腿部发生水肿;因此,心梗患者用多功能护理床,其具有良好的对心梗患者进行护理的功能。如图1至图10所示,其中背部支撑部3包括第二支撑板31、匚字形板32、弧形板33、锁紧螺母34以及锁紧螺栓35,为了调节患者躺卧时背部的角度,将第二支撑板31铰接在第一支撑板21上,并在第二支撑板31的铰接轴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34用于锁定第二支撑板31;为了增大对第二支撑板31的锁定程度,在床板1上固定有匚字形板32,在第二支撑板31的侧面固定有弧形板33,并且在匚字形板32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34;为了衡量第二支撑板31的角度,在弧形板33表面具有衡量第二支撑板31角度的刻度线330;当需要调节支撑患者背部的第二支撑板31的角度时,转动铰接的第二支撑板31,然后拧紧铰接轴上的锁紧螺母34对第二支撑板31进行锁定,为了增大锁定效果,可以拧紧匚字形板32上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34,使得锁紧螺母34端部抵触在弧形板33上,以增大锁定效果,弧形板33上的刻度线330能方便操作者观察第二支撑板31的角度。如图1至图10所示,其中双腿支撑部4包括第三支撑板41、滑块411、螺杆42和铰球420,其中第三支撑板41铰接在第一支撑板21上,在第一支撑板21靠近床板1的一面开设有滑槽412,在滑槽412内滑移连接有滑块411,在床板1上螺纹连接有螺杆42,将铰球420固定在螺杆42的一端,并且螺杆42通过铰球420与滑块411之间球铰接,当需要抬升患者的双腿时,可以转动双腿支撑部4中的螺杆42,螺杆42将推动第三支撑板41沿其铰接轴转动,在螺杆42推动第三支撑板41抬升时,滑块411将会在滑槽412内滑移,双腿支撑部4调节第三支撑板41较为简单、稳定。如图1至图10所示,为了方便患者用餐,在床板1的端部还设置有餐桌部5,其中餐桌部5包括水平板51、卡套52、固定杆12、第一磁性块120和第二磁性块520,其中卡套52固定在水平板51上,卡套52采用两个,固定杆12固定在床板1上,且固定杆12采用两个,同时在卡套52上开设有供固定杆12插入的卡槽521,为了保证固定杆12插接的稳定,将第一磁性块120固定在固定杆12端部,在卡套52的卡槽521槽底固定有第二磁性块520,利用第一磁性块120和第二磁性块520的吸附力来保证固定杆12插接到卡套52后的稳定性;为了方便收纳水平板51,在床板1上还开设有供防止水平板51和卡套52的放置槽13;因此,餐桌部5中的水平板51可以用来用餐,且水平板51和固定杆12之间方便组装和拆卸,水平板51在拆卸之后可以放置到床板1上的放置槽13内,这样可以不占据空间。如图1至图10所示,为了方便控制挡板29的启闭,在挡板29的上表面开设有隐藏式的扣手,隐藏式扣手290能方便操作者拉动挡板29;为了增大挡板29闭合时的牢靠性,在挡板29的端面上固定有第三磁性块291,并在第一支撑板21上固定有第四磁性块292,第三磁性块291和第四磁性块292使得挡板29能够在关闭第一集便盒22的开口时将第一集便盒22的开口稳定的密封,能防止异味散出;同时在床板1的底面固定有两块挂板14,将水箱28放置在两块挂板14上,水箱28放置在挂板14上,使得水箱28可以灵活移动,方便了向水箱28内加水;同时在水箱28上开设有窥视口280,并在水箱28的窥视口280处固定有透明板281,透过窥视口280处的透明板281,操作者能够观测到水箱28内的水位,以便于及时向水箱28内加水。除此之外,需要强调的是:背部支撑部3中第二支撑板31的角度调节范围在0-90°;双腿支撑部4中第三支撑板41的角度调节范围在0-30°;第一集便盒22嵌设固定在床板1的方式是采用在第一集便盒22上固定固定块,将固定块和床板1之间螺纹连接锁紧螺栓35来固定,采用这样的方式方便了第一集便盒22的拆卸。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支撑板21的表面还涂覆了一层防污涂层,下面解释涂覆防污涂层在第一支撑板21表面的原因。因为患者在进行方便时,要在第一支撑板21上进行,长久下来第一支撑板21常常会积累很多污渍,为了方便清理第一支撑板21,在第一支撑板21的表面还涂覆有一层防污涂层,并提供了一种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具有制备流程短,制备方法简单的特点,其中防污涂层由如下方法制备: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56份、聚四氟乙烯23份、丙酮38份、乙腈9份、丙磺内酯9份、丙烯酸8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份、二甲基亚砜5份、去离子水适量;s1、清洗第一支撑板21:用去离子水对第一支撑板21的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风干;s2、制作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四氟乙烯、丙酮、乙腈、丙磺内酯和丙烯酸混合搅拌均匀后,将混合溶液加热至44℃,然后保温3.5h,且在加热时利用氩气进行保护;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2得到的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冷却至33℃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二甲基亚砜,混合均匀后之后再将溶液加热至63℃,保温处理1.4h,得到耐磨损涂层溶液;s4、涂覆:将第一支撑板21整体浸入到s3得到的耐磨损涂层溶液之中,将耐磨损涂层溶液连同第一支撑板21共同加热到40℃后保温处理60min;s5、烘干:将s4得到的第一支撑板21在42℃的烘箱内烘制2.5h。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污涂层的制备,其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58份、聚四氟乙烯24份、丙酮38份、乙腈9份、丙磺内酯9份、丙烯酸8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份、二甲基亚砜5份、去离子水适量;s1、清洗第一支撑板21:用去离子水对第一支撑板21的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风干;s2、制作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四氟乙烯、丙酮、乙腈、丙磺内酯和丙烯酸混合搅拌均匀后,将混合溶液加热至44℃,然后保温3.5h,且在加热时利用氩气进行保护;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2得到的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冷却至33℃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二甲基亚砜,混合均匀后之后再将溶液加热至63℃,保温处理1.4h,得到耐磨损涂层溶液;s4、涂覆:将第一支撑板21整体浸入到s3得到的耐磨损涂层溶液之中,将耐磨损涂层溶液连同第一支撑板21共同加热到40℃后保温处理60min;s5、烘干:将s4得到的第一支撑板21在42℃的烘箱内烘制2.5h。实施例4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污涂层的制备,其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60份、聚四氟乙烯25份、丙酮40份、乙腈9份、丙磺内酯9份、丙烯酸8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份、二甲基亚砜5份、去离子水适量;s1、清洗第一支撑板21:用去离子水对第一支撑板21的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风干;s2、制作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四氟乙烯、丙酮、乙腈、丙磺内酯和丙烯酸混合搅拌均匀后,将混合溶液加热至44℃,然后保温3.5h,且在加热时利用氩气进行保护;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2得到的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冷却至33℃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二甲基亚砜,混合均匀后之后再将溶液加热至63℃,保温处理1.4h,得到耐磨损涂层溶液;s4、涂覆:将第一支撑板21整体浸入到s3得到的耐磨损涂层溶液之中,将耐磨损涂层溶液连同第一支撑板21共同加热到40℃后保温处理60min;s5、烘干:将s4得到的第一支撑板21在42℃的烘箱内烘制2.5h。实施例5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污涂层的制备,其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61份、聚四氟乙烯21份、丙酮38份、乙腈9份、丙磺内酯9份、丙烯酸8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份、二甲基亚砜5份、去离子水适量;s1、清洗第一支撑板21:用去离子水对第一支撑板21的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风干;s2、制作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四氟乙烯、丙酮、乙腈、丙磺内酯和丙烯酸混合搅拌均匀后,将混合溶液加热至44℃,然后保温3.5h,且在加热时利用氩气进行保护;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2得到的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冷却至33℃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二甲基亚砜,混合均匀后之后再将溶液加热至63℃,保温处理1.4h,得到耐磨损涂层溶液;s4、涂覆:将第一支撑板21整体浸入到s3得到的耐磨损涂层溶液之中,将耐磨损涂层溶液连同第一支撑板21共同加热到40℃后保温处理60min;s5、烘干:将s4得到的第一支撑板21在42℃的烘箱内烘制2.5h。实施例6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污涂层的制备,其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52份、聚四氟乙烯20份、丙酮40份、乙腈10份、丙磺内酯9份、丙烯酸8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份、二甲基亚砜5份、去离子水适量;s1、清洗第一支撑板21:用去离子水对第一支撑板21的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风干;s2、制作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四氟乙烯、丙酮、乙腈、丙磺内酯和丙烯酸混合搅拌均匀后,将混合溶液加热至44℃,然后保温3.5h,且在加热时利用氩气进行保护;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2得到的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冷却至33℃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二甲基亚砜,混合均匀后之后再将溶液加热至63℃,保温处理1.4h,得到耐磨损涂层溶液;s4、涂覆:将第一支撑板21整体浸入到s3得到的耐磨损涂层溶液之中,将耐磨损涂层溶液连同第一支撑板21共同加热到40℃后保温处理60min;s5、烘干:将s4得到的第一支撑板21在42℃的烘箱内烘制2.5h。实施例7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污涂层的制备,其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62份、聚四氟乙烯25份、丙酮43份、乙腈8份、丙磺内酯9份、丙烯酸8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份、二甲基亚砜5份、去离子水适量;s1、清洗第一支撑板21:用去离子水对第一支撑板21的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风干;s2、制作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四氟乙烯、丙酮、乙腈、丙磺内酯和丙烯酸混合搅拌均匀后,将混合溶液加热至44℃,然后保温3.5h,且在加热时利用氩气进行保护;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2得到的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冷却至33℃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二甲基亚砜,混合均匀后之后再将溶液加热至63℃,保温处理1.4h,得到耐磨损涂层溶液;s4、涂覆:将第一支撑板21整体浸入到s3得到的耐磨损涂层溶液之中,将耐磨损涂层溶液连同第一支撑板21共同加热到40℃后保温处理60min;s5、烘干:将s4得到的第一支撑板21在42℃的烘箱内烘制2.5h。实施例8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污涂层的制备,其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55份、聚四氟乙烯22份、丙酮43份、乙腈8份、丙磺内酯9份、丙烯酸8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份、二甲基亚砜6份、去离子水适量;s1、清洗第一支撑板21:用去离子水对第一支撑板21的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风干;s2、制作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四氟乙烯、丙酮、乙腈、丙磺内酯和丙烯酸混合搅拌均匀后,将混合溶液加热至44℃,然后保温3.5h,且在加热时利用氩气进行保护;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2得到的防污涂层预制备液冷却至33℃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二甲基亚砜,混合均匀后之后再将溶液加热至63℃,保温处理1.4h,得到耐磨损涂层溶液;s4、涂覆:将第一支撑板21整体浸入到s3得到的耐磨损涂层溶液之中,将耐磨损涂层溶液连同第一支撑板21共同加热到40℃后保温处理60min;s5、烘干:将s4得到的第一支撑板21在42℃的烘箱内烘制2.5h。对实施例1-8中喷涂有防污涂层的第一支撑板21进行表面硬度和剥离强度的测试,为了便于比较,所有实施例的数据基于实施例1的数据进行归一化。表1表面硬度剥离强度实施例1100%100%实施例298%95%实施例396%97%实施例498%96%实施例597%96%实施例698%99%实施例795%95%实施例896%97%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