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3506发布日期:2019-06-29 01:41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坐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坐垫。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面临的工作及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工作越来越忙碌。据调查显示现在大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原因在于人们往往因为工作忙碌,而无法顾及自身健康,导致身体质量呈直线下降,基于此,人们研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康复设备。

但现有技术中的康复设备大多功能单一、体积较大,无法满足使用者同时进行多项治疗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坐垫,使用者仅需坐在坐垫上即可完成磁疗、高周波治疗和远红外治疗等治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坐垫,包括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内设有磁疗层、高周波治疗层和远红外治疗层,所述坐垫本体的外侧设有插座,所述磁疗层、高周波治疗层和远红外治疗层分别与所述插座电连接,所述磁疗层包括磁疗线圈组,所述高周波治疗层包括用于输出高周波的电极片,所述远红外治疗层包括远红外加热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磁疗层还包括第一光电隔离器,所述第一光电隔离器设置于所述磁疗线圈组与所述插座之间,所述磁疗线圈组、第一光电隔离器和插座依次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远红外治疗层还包括第二光电隔离器,所述光电隔离器设置于所述远红外加热片与所述插座之间,所述远红外加热片、第二光电隔离器和插座依次通过导线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磁疗线圈组包括两个磁疗线圈,两个所述磁疗线圈通过导线串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磁疗线圈包括:呈长方体状的矽钢片、设置于所述矽钢片的外表面的绝缘护套层和绕设于所述绝缘护套层表面的漆包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远红外加热片包括盘绕设置的碳纤维丝,所述远红外加热片的侧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插座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坐垫本体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的上表面设有皮革层,所述皮革层的上表面嵌设有多个锗石,所述插座设置于所述上盖的侧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磁疗层嵌设于所述下盖的内部,所述下盖的表面呈方形,两个所述磁疗线圈关于所述下盖的表面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高周波治疗层和远红外治疗层层叠设置于所述磁疗层和上盖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多功能坐垫还包括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与所述插座通过连接线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机包括控制器和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磁疗层、高周波治疗层和远红外治疗层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主机还包括高周波驱动模块,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高周波驱动模块与所述高周波治疗层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主机还包括遥控器和设置于控制主机的外表面的显示屏,所述遥控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并可实现通讯。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坐垫,通过在坐垫本体内设置磁疗层、高周波治疗层和远红外治疗层,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坐在坐垫上即可完成磁疗、高周波治疗和远红外治疗,本实用新型将多种治疗设备的集成于一个坐垫上,多项治疗可同时或连续不间断进行、提高了治疗效果且可提高接受治疗者治疗时的舒适度,此外,通过一台设备实现多种治疗功能节约了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远红外治疗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高周波治疗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磁疗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插座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盖;2、远红外治疗层;3、高周波治疗层;4、磁疗层;5、下盖;6、插座;7、碳纤维丝;8、电极片;9、磁疗线圈;10、远红外加热片引出线;11、热敏电阻引出线;12、电极片引出线;13、磁疗线圈引出线;14、锗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坐垫,包括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内设有磁疗层4、高周波治疗层3和远红外治疗层2,所述坐垫本体的外侧设有插座6,所述磁疗层4、高周波治疗层3和远红外治疗层2分别与所述插座6电连接,所述磁疗层4包括磁疗线圈组,所述高周波治疗层3包括用于输出高周波的电极片8,所述远红外治疗层2包括远红外加热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坐垫本体内设置磁疗层4、高周波治疗层3和远红外治疗层2,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坐在坐垫上即可完成磁疗、高周波治疗和远红外治疗,本实用新型将多种治疗设备的集成于一个坐垫上,多项治疗可同时或连续不间断进行、提高了治疗效果且可提高接受治疗者治疗时的舒适度,此外,通过一台设备实现多种治疗功能节约了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磁疗层4还包括第一光电隔离器,所述第一光电隔离器设置于所述磁疗线圈组与所述插座6之间,所述磁疗线圈组、第一光电隔离器和插座6依次通过导线电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光电隔离器,实现了“电—光—电”转换,信号单向传输,实现磁疗功能并输出电压。此外,所述远红外治疗层2还包括第二光电隔离器,所述光电隔离器设置于所述远红外加热片与所述插座6之间,所述远红外加热片、第二光电隔离器和插座6依次通过导线电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光电隔离器,实现了“电—光—电”转换,信号单向传输,实现远红外治疗功能并输出电压。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磁疗线圈组包括两个磁疗线圈9,两个所述磁疗线圈9通过导线串联,所述磁疗线圈9包括:呈长方体状的110X35mm的矽钢片、设置于所述矽钢片的外表面的塑胶绝缘护套层和绕设于所述绝缘护套层表面的0.2Φ漆包线(每组线圈240Ω),所述磁疗层4嵌设于所述下盖5的内部,所述下盖5的表面呈方形,两个所述磁疗线圈9关于所述下盖5的表面的轴线对称设置,如此,可保证所述磁疗层4所产生的磁场可相对均匀的布置于所述坐垫的上表面,进而提高磁疗的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远红外加热片包括盘绕设置的2.8米长和1K的碳纤维丝7,所述远红外加热片的侧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插座6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插座6与控制器连接并可实现通讯。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所述远红外加热片的温度,并将所检测到的温度值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所反馈的温度值实现对远红外加热片的工作状态的控制,从而使得所述远红外加热片工作时的温度值始终处于一定范围内,保证治疗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坐垫本体包括上盖1和下盖5,所述上盖1的上表面设有皮革层,所述皮革层的上表面嵌设有多个锗石14,所述插座6设置于所述上盖1的侧部,所述高周波治疗层3和远红外治疗层2层叠设置于所述磁疗层4和上盖1之间,通过设置皮革层和锗石14,可提高坐垫整体的舒适性,同时,锗石14的远红外线放射率92.1%,波长8-10μm,为人体最适的吸收频率和波长,远红外线辐射可深深的侵入人体,吸附人体内的有毒物质和重金属并分解,达到排毒养颜的作用,此外远红外线可与人体细胞产生共鸣效应,形成热反应,使微血管扩张,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解除疲劳,进而提高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坐垫的治疗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坐垫还包括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与所述插座6通过连接线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机包括控制器和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磁疗层4、高周波治疗层3和远红外治疗层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器选用单片微控制器,本实施例以单片微控制器作为核心,实现对磁疗层4、高周波治疗层3和远红外治疗层2的控制,通过设置定时器,可实现控制磁疗层4、高周波治疗层3和远红外治疗层2的工作时长、定时关闭。

此外,所述控制主机还包括高周波驱动模块,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高周波驱动模块与所述高周波治疗层3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高周波驱动模块驱动所述高周波治疗层3进行治疗工作。所述控制主机还包括遥控器和设置于控制主机的外表面的显示屏,所述遥控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并可实现通讯,通过设置遥控器和显示屏,从而实现人机交互,通过显示屏显示工作时间及各个部分的输出电压值,以方便工作人员了解多功能坐垫的工作状态。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座6选用七芯雷莫插座6,如图6所示,所述插座6包括:远红外加热片引出线10、热敏电阻引出线11、电极片引出线12和磁疗线圈引出线13,从而实现远红外治疗层2、高周波治疗层3以及磁疗层4与控制主机的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