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1115发布日期:2019-07-03 03:48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留置针。



背景技术:

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家长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面对患儿这一特殊群体,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和患儿的舒适成为护士及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留置针成功使用的标志和推广的前提。

常规的留置针一般包括一个穿刺针头、一个敷贴、一个正压接头。在使用时,将穿刺针头与正压接头连接,针头插入后,利用敷贴将穿刺针头与正压接头固定好。每次进行输液只需要将正压接头与输液管连接即可,使用非常方便。但常规的留置针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是正压接头与穿刺针头的后部对患儿的皮肤具有一定的压迫,导致舒适性差,长期留置的情况下极易压出血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进行保护的新型留置针。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留置针,包括第一敷贴、第二敷贴、正压接头和穿刺针,所述第一敷贴的一面为粘贴面,另一面设置有一个缓冲垫;所述第二敷贴的一面为粘贴面,且第二敷贴的大小足以将第一敷贴、正压接头和穿刺针覆盖;所述穿刺针由针体和连接头构成,所述连接头的两侧设置有压紧片。

优选的,所述缓冲垫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棉垫层、中间板层和外棉垫层。

优选的,所述外棉垫层远离中间片层的一面上设置有小棉带,所述小棉带与外棉垫层之间构成穿过孔,所述穿过孔的大小足以供正压接头穿过。

优选的,所述缓冲垫的面积在3-8平方厘米之间。

优选的,所述中间板层为PVC塑料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防止穿刺针的连接头和正压接头对皮肤的压迫,舒适性强,具有极好的保护效果。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先将第一敷贴粘贴在输液下针点附近,将正压接头和穿刺针的连接头组装好后,利用针体在下针点处入针。入针后保证连接头和正压接头处于缓冲垫上。然后再利用第二敷贴将穿刺针和正压接头进行固定。利用缓冲垫对穿刺针的连接头及正压接头进行衬垫,防止硬质的正压接头和连接头压迫损伤皮肤,舒适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图1-3所示的一种新型留置针,包括第一敷贴1、第二敷贴2、正压接头4和穿刺针,所述穿刺针也就是留置针的主体部分,由针体5 和连接头6构成,为了使穿刺针固定的更加的稳定,所述连接头6的两侧设置有压紧片7。所述第一敷贴1的一面为粘贴面,用于与皮肤粘接,另一面设置有一个缓冲垫3,缓冲垫可以就是一个小棉垫,通常面积在 3-8平方厘米之间,足以将穿刺针的连接头6和正压接头4垫住即可。所述第二敷贴2的一面为粘贴面,用于与皮肤粘接,且第二敷贴2的大小足以将第一敷贴1、正压接头4和穿刺针覆盖。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敷贴1主要用于安装缓冲垫3,第二敷贴2作为对穿刺针和正压接头4固定的主要部件。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先将第一敷贴1粘贴在输液下针点附近,将正压接头4和穿刺针的连接头6组装好后,利用针体5在下针点处入针。入针后保证连接头6和正压接头4处于缓冲垫3上。然后再利用第二敷贴2将穿刺针和正压接头4进行固定。利用缓冲垫3对穿刺针的连接头6及正压接头4进行衬垫,防止硬质的正压接头4和连接头6压迫损伤皮肤,舒适性更强。

为了起到更好的缓冲效果,本实用新型更好的做法是,所述缓冲垫 3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棉垫层8、中间板层9和外棉垫层10。也就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垫3有内外两层棉垫,并且两层棉垫之间还设置一层相对较硬的中间板层9,中间板层9可将压力更加均匀的分散,配合内外两层棉垫层进行缓冲,保护效果更好。所述中间板层9的材料选择,可以为PVC塑料板、薄木板等,或是其他相对较硬的材质,能够起到将力分散的作用即可。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外棉垫层10远离中间片层的一面上设置有小棉带11,所述小棉带11与外棉垫层10之间构成穿过孔,所述穿过孔的大小足以供正压接头4穿过。使用时,正压接头4穿设在小棉带11下方的穿过孔内,除第二敷贴2外,本实用新型还利用小棉带11对正压接头4进行二次固定,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正压接头4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