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6130发布日期:2019-06-13 16:00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PICC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PICC导管。



背景技术:

如图6-9所示为现有技术的PICC导管;其包括导管本体10、第一连接头20、第二连接头30。导管本体10插入于第一接头20中;第一接头10外侧形成两个导槽,两个导槽位于第一接头相反的两侧;每个导槽中形有凹陷部。第二接头30上形成有对于所示导槽的插杆,插杆的前端形成有对应于所述凹陷部的凸起部;当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结合在一起时,插杆插入导槽中,凸起部卡入凹陷部中,由此第一接头、第二接头紧固地结合在一起。

由于每个PICC导管的佩戴周期很长,而且PICC导管的插管位置不允许洗澡,所以,PICC导管的外表面上的导槽与插杆的缝隙中会存留血渍、汗渍、患者体表脱落的皮肤细屑等,非常难于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便于清理表面污垢的PICC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PICC导管,其包括导管本体、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导管本体的第二端插入于第一接头的第一端,第二接头的第一端的钢管和钢管台插入于第一接头的腔体的第二端内;

第一接头的腔体内形成有内螺纹,在腔体的第一端环绕腔体形成有一圈向内凸出的内沿;

第二接头的第一端的钢管台的外围上形成有外螺纹;钢管台的第一端向第一接头方向延伸地形成有卡子;卡子包括倾斜的凸齿和水平的连接杆,凸齿的上端位于连接杆的上方;卡子与钢管台中心的钢管之间形成有预定距离;第二接头的凸齿卡持在第一接头的内沿上;第二接头的钢管台的外螺纹与第一接头的腔体的内螺纹啮合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卡子为多个。所述多个卡子环绕所述钢管台均匀分布。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PICC导管,消除了现有PICC导管的第一接头的导槽和第二接头的插杆,因此,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外周面上没有连接接缝,不会藏污纳垢,便于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PICC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PICC导管的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的结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PICC导管的第一接头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PICC导管的第二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PICC导管的第二接头的卡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的PICC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的PICC导管的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的结合示意图;

图8为现有技术的PICC导管的第一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现有技术的PICC导管的第二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PICC导管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PICC导管,其包括导管本体10、第一接头20、第二接头30,导管本体10的第二端插入于第一接头20的第一端,第二接头30的第一端的钢管33和钢管台31插入于第一接头20的腔体21的第二端内;这些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本申请的PICC导管与现有的PICC导管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接头20的腔体内形成有内螺纹,在腔体的第一端环绕腔体21形成有一圈向内凸出的内沿22。

第二接头30的第一端的钢管台31的外围上形成有外螺纹;钢管台31的第一端向第一接头20方向延伸地形成有卡子32;卡子32包括倾斜的凸齿32a和水平的连接杆32b,凸齿32a的上端位于连接杆32b的上方;卡子32与钢管台31中心的钢管33之间形成有预定距离,以为连接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时,卡子向下弯曲而插入凸沿围绕形成的空间时为凸齿向下运动提供空间;第二接头的凸齿32a卡持在第一接头20的内沿22上;第二接头30的钢管台31的外螺纹与第一接头20的腔体21的内螺纹啮合在一起。

卡子32为多个,多个卡子32环绕钢管台31均匀分布。

在根据患者的需要在后端截断导管本体后,就可以将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连接在一起。将第二接头插入第一接头的第二端,凸齿越过内沿后卡持在内沿上,这样可以防止通过螺纹结合在一起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松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