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胰肠吻合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9088发布日期:2019-09-20 21:42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胰肠吻合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胰肠吻合组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是目前治疗胰头肿瘤、胆总管下段肿瘤、十二指肠肿瘤等壶腹周围肿瘤的标准术式。该手术步骤复杂、涉及范围大、手术时间长且术后并发症多,围手术期病死率曾超过5%。其中,胰肠吻合则是本手术方式的关键所在,其本质是实质性器官与空腔器官之间的吻合。胰腺质地柔软脆弱,且分泌富含各种消化酶的胰液,一旦发生胰痿,则胰酶被激活,胰液则将成为具有强腐蚀性的消化液而滞留在腹腔中,进而腐蚀血管、肠管,造成致死性后果。目前,即便在专业的胰腺中心,胰痿发生率也高达5%-40%。胰痿可引起腹腔出血、感染和胃排空障碍等严重并发症,故如何避免发生胰痿则一直是胰腺外科医师追求的目标。这其中,如何有效地预防胰痿是顺利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核心所在。至今,已有50多种胰肠吻合方式的报道,但仍无一种方式能完全避免胰痿,故而胰肠吻合也有“世纪魔鬼之吻”的称号。

胰肠吻合的首要前提条件是:胰肠断端与空肠的机械连接,进而最终达到生物愈合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方法由:1)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即,胰肠断端插入空肠断端内,形成“芯-鞘”结构。在此套入式基础上。衍生出了“捆绑式”吻合法,即,胰肠断端插入到空肠断端后,在空肠外壁用线将空肠壁与插入空肠腔内胰腺断端捆绑在一起。此外,还有用硅橡胶外插金属钛钉制成“胰肠吻合器”套在空肠壁上,并将金属钛钉穿过肠壁插入到胰腺实质中,形成“箍”。2)胰管空肠黏膜端侧吻合,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吻合方法,是最符合术后胰腺组织的愈合方式。并由此衍生出了“胰腺组织-空肠U型吻合法”、“Blumgart吻合”,其步骤包括:a、在距离胰腺残端大约1cm处行贯穿胰腺的U字型缝合,即从胰腺前壁进针、后壁出针,出针后缝合空肠后壁的浆肌层,然后再次从后壁进针,从距前壁进针点2mm处出针,此为一次U型缝合。以5mm的间距完成多次从胰腺上缘到胰腺下缘的U型缝合,使空肠后壁与胰腺的后壁紧贴。b、在胰管对侧空肠开一小口,显露空肠黏膜,行常规胰管和空肠黏膜吻合,一般需放入引流导管行内或外引流。c、完成胰管空肠黏膜吻合后收紧原U型缝合线并在胰腺表面打结。d、再次缝合空肠前壁浆肌层,收紧U型线打结使空肠包绕胰腺断端。此外,Kakita等报道了一种更简单、可靠的胰肠断端侧吻合方式,其步骤包括:分离出主胰管约0.5cm,经主胰管断端插入相应直径的引流管;主胰管与空肠黏膜行直接的间断缝合,胰管引流管穿过空肠壁引出体外,4周后拔除;胰腺断端与空肠黏膜行直接的单层间断缝合,只需6-8针即可完成。总之,以上方法都侧重于胰腺断面与空肠壁的紧密接触,未能全面解决胰痿发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胰肠吻合组件,其结构简单,不仅可简化手术操作过程,并且能避免胰痿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胰肠吻合组件,其包括套管部件以及导丝部件,其中,所述套管部件包括中空套管主体以及位于所述中空套管主体两端的套管头部和套管尾部,且所述套管头部形成有一弯钩部;所述导丝部件包括导丝主体以及导丝末端,其中,所述导丝主体为扁平形,且其上设有一穿孔。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部件为外径由套管尾部至套管头部逐渐减小的中空锥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弯钩部与所述中空套管主体的轴线形成一80°-90°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尾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压花纹路。

进一步地:所述导丝末端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穿孔位于导丝主体的前部,且其孔径为0.1mm。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套管主体的长度为4cm-6cm,且其内径为0.4mm-0.6mm。

进一步地:所述导丝主体的长度为18cm-23cm,且其厚度为0.15mm-0.25mm。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部件由不锈钢、铜、铝或ABS塑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丝部件由柔性钢丝或铜丝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胰肠吻合组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套管-导丝牵引式配合,可使得胰腺断面组织和胰管同时与空肠管吻合,避免了胰痿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套管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丝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胰肠吻合组件,其包括套管部件1以及导丝部件2,其中,如图1所示,所示套管部件1包括中空套管主体10以及分别位于中空套管主体10两端的中空套管头部11和中空套管尾部12。其中,所示套管头部11被成型成与具有一与所述中空套管主体10的轴线优选呈80°-90°夹角的弯钩部111,以利于套入胰管壁中的导丝部件2可以与胰管呈近似垂直于胰管方向的80°-90°角,从胰腺壁穿出。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套管部件1由不锈钢、铜、铝或ABS塑料制成,且所述套管部件1优选为外径由套管尾部12至套管头部11逐渐减小的中空锥形结构,且所述套管尾部12为手持部,其外表面形成有压花纹路,以便于手持时增加摩擦力。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中,所述中空套管主体10的长度优选为4cm-6cm,且其内径优选为0.4mm-0.6mm。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导丝部件2包括导丝主体21以及位于导丝主体21一端的导丝末端22,其中,所述导丝主体21被压制成厚度优选为0.15mm-0.25mm的扁平形,且其前部设有一孔径优选为0.1mm的穿孔211,以用于套住缝合线后回拉。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丝部件2由柔性细钢丝或铜丝制成,且位于导丝主体21末端的导丝末端22被折弯成圆形、椭圆形、方形、矩形等任何适合于手持的形状。此外,在实施过程中,所述导丝主体21的长度优选为18cm-23cm。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胰肠吻合组件的操作过程如下:1)将胰腺断面和空肠管壁开口按常规手术备好:胰腺断面按正前方圆周依照钟表顺时针方向设定为12点、3点、6点、9点4个标志点。2)将套管部件1的套管头部11插入胰管1cm,再将套管头部11的弯钩部111对准6点方向,将导丝部件2的导丝主体21从套管尾部12的空腔中传入,至胰腺6点方向上从胰腺后方包膜穿出。3)将20cm长,一端带缝针的5-0prolene线,穿入导丝主体21上的穿孔211,回拉导丝部件2,将5-0prolene线的无缝针端,穿过胰腺实质通过胰管内腔到胰腺断面上,备用。通过这种方法,在胰腺断面上其它缝合点按顺时针方向,8点、10点、12点、2点、4点分别放置6针的5-0prolene线。并将4点、6点、8点的缝线带针端放置在胰腺实质的下方;将9点、12点、2点的带针端缝线放置在胰管侧。4)将空肠攀侧壁打孔入肠腔内,孔直径与胰管直径相似,肠开口孔的缝合标志点与胰腺相对应,即也按钟表顺时针方向标出12点、2点、4点、6点、8点、10点,然后,将留置在胰腺断端面上的5-0prolene线带针端,按照胰腺断面和空肠攀开口孔对应的钟表点,全层贯穿肠壁缝合,与缝线的尾端收紧打结,至此,胰肠吻合完毕。整个过程简便易行。

本实用新型已通过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尽的说明。然而,通过对前文的研读,对各实施方式的变化和增加也是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所显而易见的。申请人的意图是所有这些变化和增加落在了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中。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为对具体的实施例加以说明,其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均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理解相同。任何对此产品进行的修饰与改良,在专利范围或范畴内同类或相近物质的替代与使用,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