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道用组织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5618发布日期:2019-08-13 21:04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化道用组织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是一种消化道用组织钳。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内镜诊疗的飞速发展,对应消化系统如肠、胃等粘膜因手术或其他原因导致有创的出血或穿孔,目前常用的止血方式为止血夹止血,但是由于现有的止血夹开口尺寸过小对应较大的创面或消化道穿孔闭合时很难做到快速止血或夹闭,紧急情况下甚至只能依赖于开腹手术,在外科医生的帮助下进行创面止血或缝合手术;开腹手术不仅创面大恢复时间久,时间及经济成本也非常之大,因为开腹手术为经皮有创治疗,住院时间增加,从一定程度上也占用了医疗资源。

目前市场上的结扎装置,如荷包环需要多个止血夹辅助尼龙结扎装置夹住创面边缘,从而可以收紧创面,在收紧创面的时候因为创面大、止血夹多导致止血夹翻入创面的比率增大这种方式不仅浪费了一定的医疗资源,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以及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消化道用组织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道用组织钳,包括手柄和钳体,所述钳体包括可开合的钳臂和用于控制钳臂开合角度的控制臂,手柄内设有拉索,手柄通过拉索和控制臂配合控制钳臂开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钳臂为一组长臂,所述控制臂为一组短臂,所述短臂的一端活动连接在钳座上,短臂的另一端连接到长臂中部,推拉杆的一端与长臂的一端活动连接,推拉杆的另一端连接到拉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短臂包括第一短臂和第二短臂,第一短臂上设有一组第一通孔,第二短臂上设有一组第二通孔,钳座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钳座通孔和第二钳座通孔,钳座包括第一销,第一销穿过第一钳座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二钳座通孔将第一短臂和第二短臂活动连接在钳座上;

长臂包括第一长臂和第二长臂,第一长臂上设有一组第三通孔,第二长臂上设有一组第四通孔,推拉杆上设有推拉杆通孔,推拉杆配套设有第二销,第二销穿过第三通孔、推拉杆通孔和第四通孔将一组长臂活动连接在推拉杆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销中部设有拉索孔,推拉杆末端连接的拉索穿过第一销中部的拉索孔连接到手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推拉杆包括钳体连接部和拉索连接部,所述钳体连接部为圆环结构,推拉杆通孔设在圆环结构的中部,拉索连接部连接到拉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拉索外圈设有柔性外管,柔性外管外圈设有定位外管,所述手柄设置在定位外管后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长臂内侧设有倒刺,增加夹紧牢固程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长臂的外表面上设有一组等间距的刻度分割线,可在内窥镜下测量病变位置的大小尺寸。

有益效果:本装置能够快速有效的闭合大部分消化道大创面,将其变为普通止血夹能够夹闭的较小创面,配合现有的止血夹对创面进行快速、有效的缝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爆炸示意图;

图2是钳体部分爆炸图;

图3是推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4a是钳体打开示意图;

图4b是长臂及短臂的连接剖视图;

图5是钳体闭合示意图;

图6a是钳体作为刻度尺状态的示意图一;

图6b是钳体作为刻度尺状态的示意图二;

图6c是钳体作为刻度尺状态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化道用组织钳,包括长臂1,短臂2,第一销3,第二销4,推拉杆5,钳座6,柔性外管7,拉锁8,定位外管9和手柄10,一组短臂活动连接在钳座上,一组长臂活动连接在推拉杆上,短臂的端部固定连接到长臂中部的外侧壁上,所述推拉杆连接到拉索。

如图2,具体的为,一组长臂1为钳臂,一组短臂2为控制臂,所述一组短臂2一端活动连接在钳座上,另一端连接到长臂1中部,一组长臂1活动连接在推拉杆5一端,所述推拉杆5另一端连接到拉索8。

短臂2包括第一短臂2a和第二短臂2b,第一短臂2a上设有一组第一通孔11a,第二短臂2b上设有一组第二通孔11b,钳座6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钳座通孔6a和第二钳座通孔6b,钳座包括第一销3,第一销3穿过第一钳座通孔6a、第一通孔11a、第二通孔 11b以及第二钳座通孔6b将第一短臂2a和第二短臂2b活动连接在钳座6上;

长臂1包括第一长臂1a和第二长臂1b,第一长臂1a上设有一组第三通孔12a,第二长臂1b上设有一组第四通孔12b,推拉杆5上设有推拉杆通孔5a,推拉杆配套设有第二销4,第二销4穿过第三通孔12a、推拉杆通孔5a和第四通孔12b将一组长臂1活动连接在推拉杆5上。

第一销3中部设有拉索孔3a,推拉杆5末端连接的拉索8穿过第一销3中部的拉索孔3a连接到手柄10。

如图3,推拉杆5包括钳体连接部13和拉索连接部14,所述钳体连接部13为圆环结构,推拉杆通孔5a设在圆环结构的中部,拉索连接部14连接到拉索8。拉索8穿入推拉杆5的拉索连接部14处孔内,焊接或铆接。

拉索8外圈设有柔性外管7,柔性外管7外圈设有定位外管9,所述手柄10设置在定位外管后端。柔性外管7作为整个器械的保护外管,且在产品开合时可以作为整个产品的支撑。

长臂内侧设有倒刺。

功能原理:使用特有的杠杆机械结构,其长臂的杠杆支点相对于器械的中轴线在位置上是变化的,当组织钳处于打开状态时,长臂的杠杆支点距离器械的中轴线最远,此时关闭组织钳所用的牵引力可以有效的传递到夹持组织的长臂的远端,随着夹闭过程的进行,长臂的杠杆支点距离器械中轴线越来越小,此时牵引力的力矩变小,而组织对长臂远端的扩张力不变或变大,使得需要给予更大的牵引力才能获得所需的关闭力,为此,器械增加一定位外管,用于给短臂施加一向器械中心收紧的力,辅助完成夹闭的过程;器械的开口距离理论上可以达到两个长臂长度的总和,即两个长臂的夹角最大可以张开到180度,配合长臂末端内侧的倒刺,可将两个长臂总长度的创面闭合。

长臂1的长度越长其所能夹闭的创面就越大,短臂2的远端连接于长臂1的中间部位,作为长臂1的杠杆支点,推送近端手柄组件10推拉杆5将两长臂1打开,此时长臂1的杠杆支点距离器械中轴线最远,在推拉杆上施加较小的力就可以使钳口开始闭合。

图4a是钳体打开示意图;

图4b是长臂及短臂的连接剖视图;长臂1和短臂2上孔17与轴16内径与外径活动连接。

图6a、图6b和图6c是钳体作为刻度尺状态的示意图,从左至右分别是钳子打开至180°时的俯视图,正视图,及内窥镜下观察到的样式。

举例说明钳体打开至180°为钳体直线状态最长状态,取此时俯视图上最大值为 27mm,分割线15将钳体9等分3mm间距,内窥镜下我们可以利用此等分距离来测量内镜检查或手术中病变的大小、位置等信息,从而为下一步手术提供良好的参考数据。

此处钳头的最大值max不仅限于如上27mm,可以是技术范围内能达到的所以数值,分割线15可以为任何数值的等分距离不限于9等分。

安装步骤:将两个短臂2孔对孔装入钳座6,利用第一销3将此三件连接;将推拉杆5孔对孔装入两长臂1再利用第二销4连接,将两个短臂2远端弯曲部位分别装入两个长臂1的中间孔,本实施例中此处由铰链连接;随后将推拉杆5与拉锁8连接,拉锁外装上柔性外管7,柔性外管7外装上定位外管9,最后将手柄组件与拉锁8及柔性外管连接7,此时一条消化道组织钳随即装配完毕。

操作过程:在正常的ESD胃部手术之后创面较大需要进行创面闭合,首先行常规进镜准备,助手将左手拇指、食指及中指分别伸入手柄三孔之内,医生将此器械远端通过内窥镜双钳道镜的其中较大的一个通道,送入创面处将创面合适的部分夹闭,使大的创面变为两个小创面,为了让创面有效闭合,此时助手用右手将定位外管9在近端向前推锁住钳头,参考图5状态;同时通过内窥镜另一钳道下常规止血夹依次将较小的创面逐一缝合,直到创面全部缝合之后退出此组织钳。

为了手术更加便利,可以先在组织钳夹闭位置的两边先各打一个止血夹,退出组织钳后再行常规的创面闭合手术。

为了更好的夹闭组织,长臂1上增加相应的倒刺。

为了有效的闭合创面,此组织钳增加定位外管9用于辅助创面的闭合过程和创面闭合后固定创面不轻易从器械中滑脱。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道用组织钳,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