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弹性线圈的钛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5615发布日期:2019-08-13 21:0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弹性线圈的钛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学—消化科—应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带弹性线圈的钛夹。



背景技术: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消化道早癌以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逐年升高。目前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最常用的方法为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ysubmucosaldissection,ESD)。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作为早期食道癌、胃癌、大肠癌这样的肿瘤性黏膜病变的根治术,是一种低风险、低伤害,且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其有用性以取得广泛共识。但因其操作困难、风险高,此技术尚不能广泛开展。尤其对于肠道早癌、癌前病变进行ESD术时,操作难度就更为加大。

在进行内腔镜手术中,离断器官和组织时需要夹闭血管,防止出血。目前存在的夹闭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医用生物夹单发施夹钳,此类施夹钳虽然可以有效解决内腔镜手术中血管结扎问题,但医生在夹闭每一枚生物夹以后需要将施夹钳从人体内取出,交给护士,护士将新的止血夹装入钳头夹嘴,然后再交给医生实现第二次施夹,如此重复操作,每完成一次施夹,需要两个人操作,花费时间较长;而且施夹钳反复出入人体,也增加了感染和出血风险。

(2)而且,对于一些细小血管、胆管等的夹闭,使用现有的钛夹极为不便;

(3)此外,对于胃部粘膜病变,有些医院采用牙线辅助的ESD术,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若以牙线辅助,则可达到在ESD操作过程中实现按需拉动牵引线帮助视野的暴露和控制,给透明帽一个较大的补充和帮助,同时避免因透明帽视野空间过小而发生的“下意识持续充气”所造成的意外情况,无论是术中操作的难度亦或是术后不良并发症的风险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然而由于肠道过长等原因,并不能将牙线辅助技术很好的作用于肠道早癌、癌前病变的ESD术中。

(4)另外,现有技术中已有的钛夹内侧面很光滑,夹闭后,其中的组织有可能滑脱,造成重复二次夹闭,手术麻烦,满足不了理想的手术效果。

因此,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发明人设计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弹性线圈的钛夹,该装置的设计克服了上述问题,具有显著的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弹性线圈的钛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弹性线圈的钛夹,包括钛夹本体(1)、左夹柄(2)、右夹柄(3)、弹性线圈(4)、防滑块(5)、弯折夹(6),所述左夹柄(2)、右夹柄(3)尾端均与钛夹本体(1)首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线圈(4)位于钛夹本体(1)中线处,且与钛夹本体(1)为嵌入式连接,所述防滑块(5)与左夹柄(2)固定连接,防滑块(5)首端呈粗糙结构,所述弯折夹(6)与右夹柄(3)首端固定连接,弯折夹(6)平面与右夹柄(3)首端平面呈90°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钛夹本体(1)的横截面形状包括长方形、正方形,所述钛夹本体(1)表面有凹槽结构,便于弹性线圈(4)的嵌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左夹柄(2)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首端和尾端,首端和尾端之间夹角的角度是100°-135°,左夹柄(2)内表面为粗糙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右夹柄(3)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首端和尾端,首端和尾端之间夹角的角度是100°-135°,右夹柄(3)内表面为粗糙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弹性线圈(4)采用长度为10-20cm的橡皮筋或尼龙绳材料制备,弹性线圈(4)的横截面是直径为0.1-0.5cm的圆形,弹性线圈(4)上还附有医用胶,弹性线圈(4)通过嵌入和胶粘的方式双重与钛夹本体(1)连接,该连接方式可避免弹性线圈(4)与钛夹本体(1)脱落的问题产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防滑块(5)均匀分布在左夹柄(2)内表面,左夹柄(2)的数量共有3-7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弯折夹(6)的厚度与右夹柄(3)的厚度相同,所述弯折夹(6)的内表面为粗糙结构。

本装置为一次性使用产品,每个带弹性线圈的钛夹均消毒处理后放置于消毒袋中;该设计理念有效地起到了防止感染的作用,为患者的健康增加了一道防线。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凡遇到肠粘膜ESD术,术中视野暴露不佳、操作困难的患者,均可使用本装置尾端带有尼龙绳((橡皮筋))弹性线圈的一次性小钛夹,通过第二个钛夹将线圈固定于对侧肠壁,以达到牵引、充分暴露病灶,协助手术操作的目的。

2、本装置设置的弹性线圈结构使术野充分暴露,为工作人员减轻了工作负担,同时也为患者的健康增加了一道防线;

本装置设置的防滑块起到防滑作用,可稳定的夹闭血管,使手术顺利进行,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装置设置的弯折夹在夹闭微小管道(如细小血管、胆管等)时,具有很好的夹持效果,起到很好的防止组织滑脱的作用;

本装置的左夹柄、右夹柄、防滑快、弯折夹内表面均为粗糙结构,该粗糙结构的设计使组织夹持更加紧密,效果可靠。

本装置中各结构的角度设计及弹性线圈长度设计合理,便于夹闭组织;

3、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效果可靠,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装置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装置的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左夹柄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实施例1中本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5是实施例2中本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1.钛夹本体 2.左夹柄 3.右夹柄

4.弹性线圈 5.防滑块 6.弯折夹

实施例1一种带弹性线圈的钛夹(一)

请参照图1,附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一种带弹性线圈的钛夹,包括钛夹本体1、左夹柄2、右夹柄3、弹性线圈4,所述左夹柄2、右夹柄3尾端均与钛夹本体1首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线圈4位于钛夹本体1中线处,且与钛夹本体1为嵌入式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钛夹本体1的横截面形状包括长方形、正方形,所述钛夹本体1表面有凹槽结构,便于弹性线圈4的嵌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左夹柄2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首端和尾端,首端和尾端之间夹角的角度是100°-135°,左夹柄2内表面为粗糙结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右夹柄3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首端和尾端,首端和尾端之间夹角的角度是100°-135°,右夹柄3内表面为粗糙结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弹性线圈4采用长度为10-20cm的橡皮筋或尼龙绳材料制备,弹性线圈4的横截面是直径为0.1-0.5cm的圆形,弹性线圈4上还附有医用胶,弹性线圈4与钛夹本体1通过嵌入和胶粘双重的方式连接,可避免弹性线圈4与钛夹本体1脱落的情况发生。

请参照图4,附图4是本实施例中本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实施ESD手术时,步骤如下:

1)灼烧标记;

2)局部注射;

3)切开黏膜;

4)拉开黏膜;

5)剥离病变组织,如图4所示,首先从消毒袋中取一个带弹性线圈的钛夹,通过左夹柄2、右夹柄3的作用将其固定于病灶上,然后取一个未带弹性线圈的钛夹(现有技术中已存在的钛夹),将其套入到弹性线圈4内部,将尼龙绳(橡皮筋)弹性线圈4固定于对侧的肠壁上,通过尼龙绳(橡皮筋)弹性线圈4的紧张度来牵引,力求降低肠道ESD术的操作难度。最后通过氩气烧灼隔断尼龙绳(橡皮筋)弹性线圈4的方式,将病灶取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为避免资源的浪费,可使用未带弹性线圈的钛夹(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普通钛夹)将尼龙绳(橡皮筋)弹性线圈4固定于对侧的肠壁上。

本装置为一次性使用产品,每个带弹性线圈的钛夹均消毒处理后放置于消毒袋中;该设计理念有效地起到了防止感染的作用,为患者的健康增加了一道防线。

实施例2一种带弹性线圈的钛夹(二)

请参照图2,附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一种带弹性线圈的钛夹,包括钛夹本体1、左夹柄2、右夹柄3、弹性线圈4、防滑块5、弯折夹6,所述左夹柄2、右夹柄3尾端均与钛夹本体1首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线圈4位于钛夹本体1中线处,且与钛夹本体1为嵌入式连接,所述防滑块5与左夹柄2固定连接,防滑块5首端呈粗糙结构,所述弯折夹6与右夹柄3首端固定连接,弯折夹6平面与右夹柄3首端平面呈90°夹角。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钛夹本体1的横截面形状包括长方形、正方形,所述钛夹本体1表面有凹槽结构,便于弹性线圈4的嵌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左夹柄2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首端和尾端,首端和尾端之间夹角的角度是100°-135°,左夹柄2内表面为粗糙结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右夹柄3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首端和尾端,首端和尾端之间夹角的角度是100°-135°,右夹柄3内表面为粗糙结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弹性线圈4采用长度为10-20cm的橡皮筋或尼龙绳材料制备,弹性线圈4的横截面是直径为0.1-0.5cm的圆形,弹性线圈4上还附有医用胶,弹性线圈4与钛夹本体1通过嵌入和胶粘的方式连接,可避免弹性线圈4与钛夹本体1脱落的情况发生。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防滑块5均匀分布在左夹柄2内表面,左夹柄2的数量共有3-7个。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弯折夹6的厚度与右夹柄3的厚度相同,所述弯折夹6的内表面为粗糙结构。

请参照图3,附图3是左夹柄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防滑块5与左夹柄2固定连接,防滑块5首端呈粗糙结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左夹柄2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首端和尾端,首端和尾端之间夹角的角度是100°-135°,左夹柄2内表面为粗糙结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防滑块5均匀分布在左夹柄2内表面,左夹柄2的数量共有3-7个。

请参照图5,附图5是本实施例中本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实施ESD手术时,步骤如下:

1)灼烧标记;

2)局部注射;

3)切开黏膜;

4)拉开黏膜;

5)剥离病变组织,如图5所示,首先从消毒袋中取一个带弹性线圈的钛夹,通过左夹柄2、右夹柄3的作用将其固定于病灶上,在使用的过程中,使需夹持的组织位于防滑块5中,细小组织位于弯折夹6内,然后取一个未带弹性线圈的钛夹(现有技术中已存在的钛夹),将其套入到弹性线圈4内部,将尼龙绳(橡皮筋)弹性线圈4固定于对侧的肠壁上,通过尼龙绳(橡皮筋)弹性线圈4的紧张度来牵引,力求降低肠道ESD术的操作难度。最后通过氩气烧灼隔断尼龙绳(橡皮筋)弹性线圈4的方式,将病灶取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为避免资源的浪费,可使用未带弹性线圈的钛夹(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普通钛夹)将尼龙绳(橡皮筋)弹性线圈4固定于对侧的肠壁上。

本装置为一次性使用产品,每个带弹性线圈的钛夹均消毒处理后放置于消毒袋中;该设计理念有效地起到了防止感染的作用,为患者的健康增加了一道防线。

使用本装置尾端带有尼龙绳((橡皮筋))弹性线圈的一次性小钛夹,通过第二个钛夹将线圈固定于对侧肠壁,以达到牵引、充分暴露病灶,协助手术操作的目的。本装置设置的弹性线圈结构使术野充分暴露,为工作人员减轻了工作负担,同时也为患者的健康增加了一道防线;本装置设置的防滑块起到防滑作用,可稳定的夹闭血管,使手术顺利进行,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本装置设置的弯折夹在夹闭微小管道(如细小血管、胆管等)时,具有很好的夹持效果,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止组织滑脱的作用;本装置的左夹柄、右夹柄、防滑快、弯折夹内表面均为粗糙结构,该粗糙结构的设计使组织夹持更加紧密,效果可靠。

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效果可靠,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