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动脉压迫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9717发布日期:2019-08-07 01:3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内科动脉压迫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内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内科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压迫止血装置,大多通过按压动脉起到止血作用,但医护人员在使用时,无法判断压迫止血装置对患者动脉按压力度,容易造成调节过度,导致压迫止血装置对动脉按压力度较大,使按压处周围的皮肤因压力过大而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新颖,便于判断按压力度的心内科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心内科动脉压迫止血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上方包括第一螺纹杆、支撑板、支撑套筒、支撑杆和限位架,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与第一支撑架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顶部通过轴承与支撑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内壁与支撑套筒的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套筒的底部贯穿第一支撑架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架的底部,所述支撑套筒的内壁与支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与限位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架的内壁与第一螺纹杆的表面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部包括支撑块、压紧块、弹簧、挡板、第一连接块、第二支撑架和固定机构,所述支撑块的内壁与支撑套筒的底部并位于第一支撑架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内部通过轴承与第一螺纹杆的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压紧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并位于支撑块与压紧块之间与弹簧的内壁套接,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并位于支撑块与弹簧之间与挡板的内壁套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部左侧与第一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表面通过销轴与第二支撑架的内壁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内壁通过销轴与固定机构的表面铰接,所述固定机构的表面与第一支撑架的内壁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连接块、第二螺纹杆、固定块和限位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表面通过销轴与第二支撑架的内壁铰接,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上表面与第二螺纹杆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与第一支撑架的内壁相互配合,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顶部与固定块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部与限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包括透明套筒、固定板、指示块和刻度尺,所述透明套筒的底部与支撑板的上表面粘接,所述透明套筒的上表面与固定板的底部粘接,所述固定板的内壁与第一螺纹杆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指示块靠近第一螺纹杆的一侧分别与限位架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刻度尺的靠近第一螺纹杆的一侧分别与透明套筒的左右两侧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套筒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支撑套筒以第一螺纹杆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套筒为钢化玻璃套筒。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的中心与第一支撑架的中心在同一垂直面内。

1、该心内科动脉压迫止血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螺纹杆、支撑板、支撑套筒、限位架、支撑杆、支撑块、压紧块、弹簧和挡板,转动第一螺纹杆,使支撑块向下移动,压紧块与患者皮肤接触后,继续转动第一螺纹杆,使弹簧压缩,压缩的弹簧对压紧块起到推动作用,通过压紧块将患者动脉压住,弹簧压缩,使限位架与支撑套筒之间的距离增大,医护人员通过限位架与支撑套筒之间的距离,判断弹簧压缩程度,进而判断压紧块对患者动脉按压力度,防止压迫止血装置对动脉按压力度较大,使按压处周围的皮肤因压力过大而受损。

2、该心内科动脉压迫止血装置,通过设置透明套筒、固定板、指示块和刻度尺,透明套筒为钢化玻璃套筒,便于观察透明套筒内部的限位架的位置,同时刻度尺与指示块之间呈十字交叉状态,限位架与支撑套筒之间的距离通过刻度尺显示出来,便于作业人员判断限位架与支撑套筒之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

其中,1第一支撑架、2第一螺纹杆、3支撑板、4支撑套筒、5支撑杆、6限位架、7支撑块、8压紧块、9弹簧、10挡板、11第一连接块、12第二支撑架、13固定机构、131第二连接块、132第二螺纹杆、133固定块、134限位块、14透明套筒、15固定板、16指示块、17刻度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心内科动脉压迫止血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一支撑架1的上方包括第一螺纹杆2、支撑板3、支撑套筒4、支撑杆5和限位架6,第一螺纹杆2的表面与第一支撑架1的内壁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2的表面顶部通过轴承与支撑板3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板3的内壁与支撑套筒4的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支撑套筒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支撑套筒4以第一螺纹杆2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支撑套筒4的底部贯穿第一支撑架1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架1的底部,支撑套筒4的内壁与支撑杆5的表面滑动连接,支撑套筒4对支撑杆5起到导向和支撑作用,支撑杆5的上表面与限位架6的底部固定连接,限位架6对支撑杆5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支撑杆5移出支撑套筒4内部,导致该压迫止血装置无法正常使用,限位架6的内壁与第一螺纹杆2的表面滑动连接,支撑板3的上方包括透明套筒14、固定板15、指示块16和刻度尺17,透明套筒14的底部与支撑板3的上表面粘接,透明套筒14为钢化玻璃套筒,透明套筒14的上表面与固定板15的底部粘接,固定板15的内壁与第一螺纹杆2的一侧滑动连接,指示块16靠近第一螺纹杆2的一侧分别与限位架6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刻度尺17的靠近第一螺纹杆2的一侧分别与透明套筒14的左右两侧粘接,通过设置透明套筒14、固定板15、指示块16和刻度尺17,透明套筒14为钢化玻璃套筒,便于观察透明套筒14内部的限位架6的位置,同时刻度尺17与指示块16之间呈十字交叉状态,限位架6与支撑套筒4之间的距离通过刻度尺17显示出来,便于作业人员判断限位架6与支撑套筒4之间的距离。

第一支撑架1的底部包括支撑块7、压紧块8、弹簧9、挡板10、第一连接块11、第二支撑架12和固定机构13,支撑块7的内壁与支撑套筒4的底部并位于第一支撑架1的下方固定连接,支撑块7的中心与第一支撑架1的中心在同一垂直面内,支撑块7的上表面内部通过轴承与第一螺纹杆2的表面底部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2转动,使支撑块7上下移动,支撑杆5的底部与压紧块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杆5的表面并位于支撑块7与压紧块8之间与弹簧9的内壁套接,压缩的弹簧9对压紧块8起到推动作用,通过压紧块8将患者动脉压住,支撑杆5的表面并位于支撑块7与弹簧9之间与挡板10的内壁套接,挡板10对弹簧9起到阻挡作用,第一支撑架1的底部左侧与第一连接块1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11的表面通过销轴与第二支撑架12的内壁铰接,通过第一连接块11将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12连接在一起,第二支撑架12的内壁通过销轴与固定机构13的表面铰接,固定机构13的表面与第一支撑架1的内壁相互配合,固定机构13包括第二连接块131、第二螺纹杆132、固定块133和限位块134,第二连接块131的表面通过销轴与第二支撑架12的内壁铰接,第二连接块131的上表面与第二螺纹杆132的内壁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132的表面与第一支撑架1的内壁相互配合,第二螺纹杆132的表面顶部与固定块133的内壁螺纹连接,转动固定块133,使固定块133与第二连接块131之间的距离减小,将第一支撑架1固定在第二连接块131与固定块133之间,使第一支撑架1与第二支撑架12固定在一起,第二螺纹杆132的顶部与限位块134的底部固定连接,限位块134对固定块133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固定块133移出第二螺纹杆132表面,导致固定块133丢失,使该压迫止血装置无法正常使用。

分别将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12套在,患者需要止血的部位,将第一支撑架1与第二支撑架12对齐,同时,将第二螺纹杆132插入第一支撑架1内部,转动固定块133,通过固定块133,将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12固定在一起,转动转动第一螺纹杆2,使支撑块7向下移动,压紧块8与患者皮肤接触后,继续转动第一螺纹杆2,使弹簧9压缩,压缩的弹簧9对压紧块8起到推动作用,通过压紧块8将患者动脉压住,弹簧9压缩,使限位架6与支撑套筒4之间的距离增大,医护人员通过限位架6与支撑套筒4之间的距离,判断弹簧9压缩程度,进而判断压紧块8对患者动脉按压力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