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栓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5568发布日期:2019-08-09 21: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取栓导管,包括:

外鞘管(1),前段设有膨胀部件(1a),所述膨胀部件(1a)膨胀后抵靠住血管内壁以对该外鞘管(1)的前端进行固定;

内鞘管(2),长度大于所述外鞘管(1),所述内鞘管(2)可插入外鞘管(1)内并可从外鞘管(1)的后端孔口抽出;

鞘芯(3),用于辅助所述外鞘管(1)和内鞘管(2)插至血管目标位置,所述鞘芯(3)可插入内鞘管(2)中并可在辅助外鞘管(1)和内鞘管(2)插管完成后从内鞘管(2)的后端孔口抽出,所述鞘芯(3)在轴线方向上设有导丝孔;

取栓组件(4),用于经所述内鞘管(2)插入血管内取栓并在取栓后随内鞘管(2)一起从外鞘管(1)的后端孔口抽出体外,所述取栓组件(4)包括推进线丝(4a)、套管(4b)以及固定在所述推进线丝(4a)前段的取栓笼(4c),所述取栓笼(4c)采用弹性线丝制成,所述套管(4b)套在取栓笼(4c)外部使其处于收缩状态;取栓时,将所述取栓笼(4c)从套管(4b)的前端孔口推出,所述取栓笼(4c)在自身回弹力作用下膨胀变大呈橄榄形以便于捕获血栓,在体外抽拉所述套管(4b)和推进线丝(4a)的后端可将套管(4b)以及处于膨胀状态的取栓笼(4c)拉入内鞘管(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鞘管(2)的前端设有喇叭形的扩口段(2a),所述扩口段(2a)采用弹性体材料制成;将所述扩口段(2a)从外鞘管(1)的前端孔口推出后,所述扩口段(2a)在自身回弹力作用下张开且其外沿可抵靠住血管内壁;在体外抽拉所述内鞘管(2)将扩口段(2a)经外鞘管(1)的前端孔口拉回外鞘管(1)中后,所述扩口段(2a)受压收拢,使得所述内鞘管(2)的前端孔口被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管(1)及内鞘管(2)的前段呈“J”字形弯曲形成弯曲段,所述膨胀部件(1a)设置在外鞘管(1)的弯曲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管(1)及内鞘管(2)的前段呈“J”字形弯曲形成弯曲段,所述膨胀部件(1a)设置在外鞘管(1)的弯曲段,所述扩口段(2a)设置在内鞘管(2)弯曲段的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笼(4c)包括经向线丝(4c1)构成的橄榄形的主体,所述经向线丝(4c1)间隔设置,在所述主体前半部的经向线丝(4c1)间设有波浪形线丝(4c2),所述波浪形线丝(4c2)与经向线丝(4c1)呈网状交织。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鞘管(2)的后端连接一中空螺杆(2b),所述鞘芯(3)的后侧设有与所述中空螺杆(2b)相匹配的螺纹套筒(3a),所述螺纹套筒(3a)的后端通过盖板封闭,所述鞘芯(3)的后端穿入螺纹套筒(3a)的内腔中并垂直连接于盖板,将所述鞘芯(3)与内鞘管(2)通过中空螺杆(2b)和螺纹套筒(3a)连接后,相对于所述中空螺杆(2b)旋拧螺纹套筒(3a)可使鞘芯(3)在内鞘管(2)中对应往前或者往后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线丝(4a)的后端连接一实心螺杆(4a1),所述套管(4b)的后端连接一可旋套在实心螺杆(4a1)上的套筒(4b1),所述推进线丝(4a)与套管(4b)通过实心螺杆(4a1)和套筒(4b1)连接后,相对于所述套筒(4b1)旋拧实心螺杆(4a1)可使推进线丝(4a)在套管(4b)中对应往前或者往后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部件(1a)为球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