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灸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6691发布日期:2019-08-21 00:1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灸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器械领域,尤指一种灸疗器。



背景技术:

艾灸在中医保健理疗疗法中是常见的理疗手段,现有的艾灸治疗一般是将燃烧的艾条放入瓶子或其它器具中,在艾灸时,器具受热后其外表面温度较高,容易烫伤患者,造成安全隐患,且热量扩散,治疗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高温、保护患者、提高治疗效果的灸疗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灸疗器,包括罐体,上盖与底座,所述上盖与底座分别可拆卸设在罐体的两端,所述罐体包括外筒、内筒与内胆,所述外筒与内筒螺纹连接,所述内筒内设有耐高温的网膜,所述内胆设在网膜上。

优选地,所述外筒与内筒均采用耐高温的尼龙材料制成,承受的温度范围为240-250°。

优选地,所述上盖包括顶芯、盖体与隔片,所述隔片设在盖体内,所述顶芯穿过盖体与隔片连接,所述隔片上设有通气孔。

优选地,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上盖连接且设在内胆内。

优选地,还包括网架,所述网架设在内筒内,所述网架与内胆连接,所述网架上设有圆环,所述圆环上设有若干根弹片,所述网膜设在网架内。

优选地,所述底座对称设有卡扣与扣座,所述扣座上设有扣孔,所述扣孔的两侧分别设有圆孔,多个灸疗器连接时卡扣与扣孔的扣合角度为0-30°,单个灸疗器使用时,将弹力绳绑在圆孔上,使灸疗器固定在人体上,多个灸疗器使用时,通过卡扣与扣孔卡合使多个灸疗器连接在一起并且可进行0-30度的角度调节,以适应人体弧线,与人体更紧密接触。

优选地,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具有空隙。

优选地,所述内筒上间隔分布有外螺纹,用于外筒和底座连接,同时解决了内筒在使用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所导致内筒收缩变松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侧壁环设有出烟口。

优选地,所述内胆的底部设有出烟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为了使艾灸时不烫,保持恒温,罐体倒下的时候不烫伤人体,罐体使用外桶与内筒隔热桶双层组合隔热结构。外筒与内筒隔热桶均采用了能够耐250度高温的尼龙材料合成,极大的延长了本产品的使用寿命。

底座葫芦口和罐盖八卦口的设计,是为了让气流达到一个循环状态,使艾条燃烧均匀,达到在施灸的过程中恒温40-45度。内筒的外螺纹设计,使用分段式四个方向组合螺纹,目的时为了解决罐体在使用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所导致的罐体材料的收缩变松的问题。卡扣和扣座形成阴阳卡口,确保了在罐子相互组合的情况下既能够牢固衔接又能够进行30度角度的扭曲造型。为了防止艾灸燃烧时艾灰掉落烫伤人体,在内层罐体底部放置网片,阻隔艾灰掉落。隔片可以过滤艾烟内的焦油,使空气中焦油含量减到最低。弹簧可以推进艾灸,使艾灸在燃烧的过程中不断的保持与罐口的相对距离,一直保持垂直向下,由下往上充分燃烧,为了防止艾灸燃烧时艾灰掉落烫伤人体,在内层罐体底部放置网片,阻隔艾灰掉落。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部件均可拆卸,拆装简单,清洗方便,可单独更换零件,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筒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筒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个灸疗器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人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盖;11.顶芯;12.盖体;121.出烟口;122. 卡槽;13.隔片;131.通气孔;2.罐体;21.外筒;22.内筒;221.外螺纹;23.内胆;231.出烟孔;3.底座;31.卡扣;32.扣座;321.扣孔;322.圆孔;4.弹性件;5.网架;6.圆环;7.网膜。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灸疗器,包括罐体2,上盖1与底座3,所述上盖1与底座3分别可拆卸设在罐体2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上盖1包括顶芯11、盖体12与隔片13,所述盖体 12的侧壁环设有出烟口121,所述出烟口121的形状按照八卦图案设计,所述出烟口121的下方环设有卡槽122,所述隔片13设在盖体 12内,所述隔片13中间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周围设有通气孔131,所述顶芯11穿过盖体12与隔片13螺纹连接,所述顶芯11上穿设有弹性件4,所述弹性件4为弹簧,所述弹簧穿设在内胆23内。

优选地,所述罐体2包括外筒21、内筒22与内胆23,所述外筒 21内部上端环设有卡块,所述外筒21内部底端设有内螺纹,通过卡块与卡槽122卡合从而使盖体12旋合在外筒21上,所述内筒22外壁间隔环设有四组外螺纹221,是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导致内筒22与外筒21连接不牢固以及提高内筒22与底座3连接的紧密性,所述外筒21与内筒22螺纹连接,所述外筒21与内筒22之间设有空隙,所述外筒21与内筒22均采用耐高温的尼龙材料制成,能够承受250°温度而不变形,所述内筒22内设有网架5,所述网架 5内设有网膜7,所述网膜7由耐高温材料制成,所述网架5上设有圆环6,所述圆环6设有四根弹片向圆心方向延伸,所述内胆23设在内筒22内且与网架5可拆卸连接,所述内胆23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出烟孔231。

优选地,所述底座3呈台型结构,所述底座3内部上端环设有卡条,通过卡条卡设在外螺纹221之间使底座3与内筒22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3分别对称设有两个卡扣31与两个扣座32,所述扣座32 上设有扣孔321,所述扣孔321的两侧分别设有圆孔322,多个灸疗器连接时卡扣31与扣孔321的扣合角度为0-30°,单个灸疗器使用时,将弹力绳绑在圆孔322上,使灸疗器固定在人体上,多个灸疗器使用时,通过卡扣31与扣孔321卡合使多个灸疗器连接在一起并且可进行0-30度的角度调节,以适应人体弧线,与人体更紧密接触。

底座卡扣旁边对称小圆孔“8、9”,单个罐使用的时候,可以用四个弹力绳绑在圆孔上,使艾灸罐固定于人体任何部位,多个罐使用的时候可以相互串联,任意拼接,形成多种组合。

为了使艾灸时不烫,保持恒温,罐体倒下的时候不烫伤人体,罐体使用外桶与内筒隔热桶双层组合隔热结构。外筒与内筒隔热桶均采用了能够耐250度高温的尼龙材料合成,极大的延长了本产品的使用寿命。底座方形口,放在身上稳定性高,不容易倒塌,艾灸时最大覆盖率,省人工,效果好。外筒内测口有四个突起方块211,为便捷卡口,有效提升了使用的效率。

内筒的外螺纹设计,使用分段式四个方向组合螺纹,目的时为了解决罐体在使用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所导致的罐体材料的收缩变松的问题。以及与底座的紧密边界组合。

搭扣相互连接,灵活拆卸,人体全身想艾灸哪里都可以360度无死角。卡扣和扣座形成阴阳卡口,确保了在罐子相互组合的情况下既能够牢固衔接又能够进行30度角度的扭曲造型。以至于可以完美的贴合人体曲线,产生更佳舒适的使用效果。为了防止艾灸燃烧时艾灰掉落烫伤人体,在内层罐体底部放置网片,阻隔艾灰掉落。隔片使盖子部分形成一个半封闭空间,可以过滤艾烟内的焦油,是空气中焦油含量减到最低。为了方便清洗,在设计的时候,整个罐体每个部分都可以拆卸成单独零件,在某个零部件损坏的时候,可单独更换,省成本,弹簧可以推进艾灸,保证恒温,使艾灸一直保持垂直向下,由下往上充分燃烧,盖体区别于市面上的螺旋设计,使用卡扣设计,点灸卸罐操作更加快捷、安全、简单。盖子内部有一个隔热层,使盖子形成独立的半封闭空间,隔片上设置了4个圆孔,便于使用过程中艾烟气流的流通。隔片的中间设置弹簧,目的是为了挤压艾柱,是他在燃烧的过程中不断的保持与罐口的相对距离。内胆铁桶设计,艾灸条点燃后放置内胆铁圈里,可以固定艾灸条位置,使灸条垂直向下。本金属内胆铁桶为一次性冲压定型,有效提升了强度。内胆铁桶的底座周围设置了圆孔和高度为了空气流通、保持艾柱燃烧是的热量强度。为了防止艾灸燃烧时艾灰掉落烫伤人体,在内层罐体底部放置网片,阻隔艾灰掉落。网片的圈体采用耐热250度的耐高温材料,确保使用过程中不变形,不损坏。网片中的四个不锈钢金属支架时为了使用中燃烧的艾条与网面保持一定的举例空间,避免艾柱的火被熄灭。

将本实用新型放在人体上,将艾条点燃,放入内胆23内,上盖 1与外筒21旋合,内胆23固定艾条的位置并且形成半封闭的空间,使艾条垂直向下充分燃烧并且集中艾条的热量,充分作用在人体上,提高治疗效果;艾条的燃烧端抵设在圆环6的弹片上,使艾条与网膜 7保持距离,避免艾条熄灭;燃烧后的艾灰掉落在网膜7上,防止烫伤人体;出烟孔231、通气孔131与出烟口121能够保证气流的循环流通,在艾灸治疗过程中保持在40-45度的恒温温度;隔片使盖子部分形成一个半封闭空间,可以过滤艾烟内的焦油,使空气中焦油含量减到最低,避免造成环境的污染;外筒21与内筒22结合组成双层隔热结构,不会烫伤人体,外筒21与内筒22均采用耐高温的尼龙材料制成,在艾条燃烧时不会发生变形;通过转动顶芯11弹簧推进艾条,使艾条与人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治疗的效果;将底座3设计成台形结构,提高放置稳定性,不易倾倒,使用单个灸疗器时,将弹力绳绑在圆孔322上,使灸疗器固定在人体上,使用多个灸疗器时,通过卡扣31与卡孔的扣合使多个灸疗器串联,并且根据人体的弧线对灸疗器进行0-30°的角度调节,以便贴紧人体,提高治疗效果;各个零部件均可单独拆卸,拆装简单,清洗方便,可单独更换零部件,节省成本。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