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封闭式干湿调节湿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7172发布日期:2019-11-15 21:4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移动封闭式干湿调节湿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移动封闭式干湿调节湿化器。



背景技术:

湿化器可以为呼吸机产生的氧气提供一定的湿度,从而在比较干燥的情况下减少对于咽喉的刺激。但是现有的湿化器在需要湿度的时候,往瓶内装水。不需要潮湿的时候,只能将瓶子和湿化器壳体拆开之后,将水倒掉。这种操作方式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动式干湿调节湿化器,在管体上开设贯穿孔和开孔,通过可以移动的堵块,来封闭贯穿孔或是开孔,从而实现选择引导气流是否要进入水中。从而提高了湿化器的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封闭式干湿调节湿化器,包括湿化器壳体、瓶体、进气头、管道、出气头和管体,湿化器壳体与瓶体可拆卸连接,湿化器壳体上固定有进气头和管体,进气头通过管道与出气头相连通,湿化器壳体内设有两个腔道,管体上开设有用于和一个腔道连通的贯穿孔、用于和另一个腔道相连通的上开孔、下开孔,管体内设有堵块,堵块贴合在管体内腔壁上,堵块固定在拉动件上,贯穿孔与管道相连通。

具体地,堵块的材质为橡胶或塑料或金属。

具体地,拉动件为l形杆体。

具体地,拉动件的一端位于管体外。

具体地,湿化器壳体内设有气腔,进气头和腔道分别与气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动式干湿调节湿化器,在管体上开设贯穿孔和开孔,通过可以移动的堵块,来封闭贯穿孔或是开孔,从而实现选择引导气流是否要进入水中。从而提高了湿化器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湿化器壳体,2.瓶体,3.进气头,4.管道,5.出气头,6.管体,7.腔道,8.贯穿孔,9.上开孔,10.下开孔,11.堵块,12.拉动件,13.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移动封闭式干湿调节湿化器,包括湿化器壳体1、瓶体2、进气头3、管道4、出气头5和管体6,湿化器壳体1与瓶体2可拆卸连接,湿化器壳体1上固定有进气头3和管体6,进气头3通过管道4与出气头5相连通,湿化器壳体1内设有两个腔道7,管体6上开设有用于和一个腔道7连通的贯穿孔8、用于和另一个腔道7相连通的上开孔9、下开孔10,管体6内设有堵块11,堵块11贴合在管体6内腔壁上,堵块11固定在拉动件12上,贯穿孔8与管道4相连通。堵块11的材质为橡胶或塑料或金属。拉动件12为l形杆体。拉动件12的一端位于管体6外。湿化器壳体1内设有气腔13,进气头3和腔道7分别与气腔13相连通。

如附图1所示,当需要进行氧气湿化时,首先将进气头3与气源相连通,接着将湿化器壳体1和瓶体2拧开,将瓶体2内装水,此时出气头5没入到瓶体2内的水中。接着将湿化器壳体1和瓶体螺纹连接拧紧。然后握住拉动件12的弯头,将拉动件12在管体6内水平移动。当拉动件12水平移动时,可以带动堵块11沿着管体6内壁进行移动,使得堵块11贴合并堵住上开孔9,而此时贯穿孔8及下开孔10则处于开启状态。最后将管体6的出气口与面罩相连通。这样氧气就会从进气口3进入到气腔13内。然后气腔13内的氧气就会通过一个腔道7,从贯穿孔8进入到管道4内。管道4内的氧气进入到出气头5内,最后从出气头5上分布的孔流出到水中。进入到水中的气体最后从水中冒出,并通过下开孔10进入到管体6内,最后从管体6的出气口流出。

当不需要进行氧气湿化时,移动拉动件12,使得拉动件12上的堵块11贴合在贯穿孔8上,将贯穿孔8堵住。而上开孔9则处于开启状态,并且上开孔9与一个腔道7相连通。此时氧气就会从进气口3进入到气腔13内。然后气腔13内的氧气就会通过一个腔道7和上开孔9,进入到管体6内,最后直接从管体6的出气口排出,从而避免氧气接触瓶体2内的水。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