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75143发布日期:2020-02-08 06:1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分配用于治疗哺乳动物的药物的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各种类型的注射装置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注射装置的目的可以变化,包括许多注射装置,这些注射装置被设计成将液体注射到固体或半固体基质中。本发明尤其涉及用于将药物注射到哺乳动物中的注射装置。这种注射装置是众所周知的,并且从简单的注射器到可以设计成达到一个或多个端点的复杂的注射装置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注射可注射物质的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面向内部的壁,所述壁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多个肋,所述肋限定了在其间延伸的通道;可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柱塞杆,所述柱塞杆具有从其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突起;容纳所述可注射物质的瓶,所述瓶具有从其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突起;针座和固定到其的空心针;弹簧,安装在所述壳体的远端,所述弹簧偏置在所述壳体的远端与所述针座之间;以及推杆,安装在所述柱塞杆内,所述推杆布置成使得在所述柱塞杆上的压力将引起所述推杆将所述可注射物质从所述瓶推入所述空心针中进行注射,所述柱塞杆在其近端处具有弧形表面,从所述瓶向外延伸的所述突起与所述弧形表面接触,以引起所述瓶的旋转,从而允许所述弹簧在所述壳体内向上移动所述瓶。

如上所述,注射装置可用于将液体注射到哺乳动物中。在本申请中,优选的材料是固体或半固体药物,其被存储在形成注射装置一部分的瓶中。

优选地,本发明的注射装置被包装为即用型产品,其中针已经附接到针座,从而可以将该装置从包装中取出并就此利用来用药物注射需要治疗的患者。注射后,针座和相关部件撤回壳体内,以免发生针刺等现象。该装置被设计为一次性使用,并且该装置的结构防止其重复使用。

如本文所用,术语“远端”是指用于注射的端,即针端,并且术语“近端”是指注射者握住的那一端。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注射装置可用于注射任何可注射物质。可注射物质可以是用于治疗哺乳动物的药物的形式,但是本发明的装置同样可以很好地用于其他目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装置将物质注入哺乳动物。在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可注射物质为固态或半固态。

该装置将包括具有面向内部的壁的壳体和可在壳体内移动的柱塞杆。柱塞杆将沿预定路径移动,该预定路径将由形成一个或多个通道的肋确定,肋骑在通道中。

肋优选地在模制操作期间执行,因为壳体优选地由塑料材料形成。肋之间将具有一定的宽度,该宽度限定了通道,柱塞杆上的突起在该通道中移动。将理解的是,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部件被设计为双面,即,壳体的每一侧将被限定其通道布置,使得壳体的每一侧以相同的给定方向引导要被驱动的内部部件。

本发明将包括柱塞杆,该柱塞杆在其上具有一个或多个突起,这些突起被设计成骑在上述通道中。

该装置还包括容纳可注射物质的瓶。瓶具有通过推杆在给定方向上驱动的可注射物质,推杆与柱塞杆相关联并随柱塞杆一起移动。位于柱塞杆的近端的是针座,该针座容纳用于注射的针。优选地,瓶位于针座上并且可相对于针座旋转。可旋转运动最初是通过使用与壳体中形成的弧形壁接触的突起而施加到瓶上的,从而对其施加可旋转运动。由于这种旋转运动,可以通过安装在壳体内的偏置弹簧向上驱动针座和瓶。自然,一旦推杆将可注射物质推入针中,然后推入患者或哺乳动物中,就会发生这种返回运动。

在注射用完之后,如上所述,针座和瓶与壳体中的通道对准,使得弹簧可以起到驱动壳体内的组件(包括针)的作用,从而防止了针的进一步使用。

附图说明

已经一般性地描述了本发明,将参考附图描述其实施例,其中:

图1是组装的注射装置的透视图;

图2a是注射装置的分解图;

图2b是壳体的纵向剖视图;

图3a是柱塞杆的透视图;

图3b是从图3a的左手侧看的侧视图;

图3c是其仰视图;

图3d是其俯视图;

图3e是从图3a的右手侧看的透视图;

图4a是处于组装状态的注射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4b是启动之后的纵向剖视图的透视图;

图4c是截面图,示出了装置的启动;

图4d是沿图4a的4d-4d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4e是沿图4a的4e-4e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5a是剖视图,示出了可注射物质的注射;

图5b是其截面透视图;

图5c是沿图5b的5c-5c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6a是注射时装置的的透视截面图;

图6b是纵向剖视图,示出了装置在注射之后的运动。

图6c是其透视图;

图6d是沿图6a的6d-6d线截取的剖视图;并且

图7是剖视图,示出了注射装置在注射之后的运动。

具体实施方式

更详细地参考附图并参考附图标记,在图1中示出了总体上由附图标记10表示的注射装置。注射装置10具有外壳12,外壳12围绕其余部件,其余部件包括总体上以附图标记14表示的柱塞杆、总体上以附图标记16表示的瓶、针座18、弹簧20、注射针22、盖24和推杆26。

从图2b中可以看出,壳体12由主圆柱侧壁30、下侧壁32和上侧壁部分34形成。在圆柱侧壁3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上肋36和第二上肋38。

斜肋40在第二上肋38的端部与第一上肋36之间延伸。

第一下肋42平行于第二下肋44。从第二下肋44的上端向外延伸的是水平肋46。

下侧壁32还具有下肋48和与其平行的第二下肋50。这在它们之间定义了通道。注意,在肋42和肋48之间存在空间。从图2b中可以看出,内壁还设有上水平凸缘52和下水平凸缘54。

如在图2a中可以看到的,瓶16包括圆柱形主体66,在圆柱形主体66上形成有一对耳状物或上突起68。每个突起68具有位于其上的略微l形部分70。瓶16还包括从主体66向外延伸的下突起72。

如图2a所示,针座18具有上圆柱体74和下圆柱体76。还提供了从上圆柱体74向上延伸的向上延伸的突起78。将注意的是,瓶16位于针座18上。

在操作中,如图2a和4a所示组装注射装置。应当注意的是,凸起部分62骑在肋36、38、42、44之间,从而可以向下推动柱塞杆,使得推杆26将延伸穿过瓶16并将向下定位的药物推入空心针22中。这可以在将针22插入患者体内的运动过程中完成。

这样做时,上突起68接触凹入弧形壁58,并且由于凹入壁58的弧形性质而旋转。肋48和50防止突起78旋转。l形部分70与肋42的底部接合以防止向上运动。该旋转将使上突起68与肋42、44之间的通道成一直线。弹簧20的压力然后将导致针座18和瓶16向上延伸穿过壳体14。当部件被向上驱动时,突起68将接触对斜40并因此进入肋38和壁之间的空间。这样做,将通过水平肋46停止推动柱塞杆14的进一步尝试。

将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仅出于说明的目的,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改变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