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形结构的血栓清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2974发布日期:2019-05-17 21:13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伞形结构的血栓清除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血管滤器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伞形结构的血栓清除器。



背景技术:

由于病变部位的粥样硬化等原因造成的血栓,如若不能及时清除可能导致严重的脑栓塞并发症。现有血栓清除器根据其用途大致可分为两种,其一主要用于已脱落血栓的过滤,主体结构是一螺旋形的记忆合金丝或者采用记忆合金丝编制而成的网状结构体,将其植入血管以后可以阻挡血栓的移动并及时清除,防止血栓形成栓塞。如中国专利011148896公开的《可回收血栓临时滤器》。另一种是在血栓过滤器的基础上增设切除和粉碎部件,用于分离、破碎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血栓或者已经形成栓塞的血栓,如中国专利2011103654757公开的《一种支架内血栓清除器》。由于血管内腔空间狭窄,这些血栓清除器均要采用温度记忆合金编织成的金属丝网,在植入之前金属丝网处于收缩状态,方便从狭小的切口导入,在输送到工作位置以后,再通过体外加温的方式使金属丝网膨胀,使其能够实现过滤血栓的功能。温度记忆合金编织的金属丝网不仅造价昂贵,使用过程中还需要特定的温度配合,受到手术环境和辅助设备的限制。另外,记忆合金编织的金属丝网一旦生产完成,其工艺参数就固定下来了,收缩状态和膨胀状态的直径是不可改变的,无法根据需要调整其工艺参数,通用性和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过程中不受温度限制、可灵活调整工作参数、适应性强的伞形结构的血栓清除器。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伞形结构的血栓清除器包括软管、设置在软管前端的导向头,所述导向头与软管之间设置有膨胀组件,所述膨胀组件包括摆杆、支撑杆以及用于驱动导向头轴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摆杆公共端和支撑杆的公共端铰接在一起,支撑杆的长度小于摆杆,摆杆的自由端铰接在导向头上,支撑杆的自由端铰接在软管上;多根摆杆环绕导向头的轴线均匀分布,与摆杆数量相等的多根支撑杆环绕软管的轴线均匀分布。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同轴安装在软管内腔中的电磁线圈、滑动安装在电磁线圈内腔中的中轴,所述中轴的后端固定连接衔铁,中轴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导向头上。

所述软管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端盖。

所述软管的外壁上带有轴向延伸的凹槽,所述支撑杆的自由端安装在凹槽的前端,在支撑杆的自由端带有沿着软管切向方向向两侧延伸的横杆以及沿着软管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竖杆,所述横杆和竖杆呈十字交叉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前端,横杆和竖杆均插装在凹槽的内侧壁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该血栓清除器结构紧凑、便于从狭小的切口导入,机械式伸缩膨胀机构不用记忆合金,生产制造成本低且使用过程中不受温度限制,通过调整电磁线圈和衔铁的工作间隙即可灵活调整工作参数,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膨胀组件收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具有多个膨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伞形结构的血栓清除器包括软管1、设置在软管1前端的导向头2,所述导向头2与软管1之间设置有膨胀组件。多个膨胀组件环绕导向头2和软管1的轴线均匀分布,为表达清楚,图1、图2中只画出一组膨胀组件,与其他多个膨胀组件一起排列成环状分布。

如图1、图2所示,所述膨胀组件包括摆杆3、支撑杆4以及用于驱动导向头2轴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摆杆3公共端和支撑杆4的公共端铰接在一起,支撑杆4的长度小于摆杆3,摆杆3的自由端铰接在导向头2上,支撑杆4的自由端铰接在软管1上;多根摆杆3环绕导向头2的轴线均匀分布,与摆杆3数量相等的多根支撑杆4环绕软管1的轴线均匀分布。摆杆3和支撑杆4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不锈钢丝或者钛钢制成,使其能够适应少量的弯曲变形同时又具有足够的刚性强度,实现支撑结构。摆杆3公共端和支撑杆4的公共端的铰接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在两者的公共端均弯曲成圆环形,并将两个公共端的圆环相互扣接在一起,形成扣在一起的环扣,从而实现摆杆3和支撑杆4的铰接;也可以在其中之一的公共端上设置铰轴,铰轴的轴线方向与软管1的切线平行,同时在另一个的公共端上设置轴孔,轴孔的轴线方向也是与软管1的切线平行,将所述铰轴安装在轴孔中即可实现摆杆3和支撑杆4的铰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铰接结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同轴安装在软管1内腔中的电磁线圈5、滑动安装在电磁线圈5内腔中的中轴6,电磁线圈5过盈配合固定安装在软管1内腔中,软管1的弹性产生的径向夹持力包裹住电磁线圈5,使其固定在软管1的前端、不能移动,在软管1的内壁或者外壁上带有电源线,该电源线的一端连接到电磁线圈5上、另一端连接到软管1后端控制手柄上的电源开关并通过该电源开关与电池或者直流电源连接,按下电源开关的时候电磁线圈5得电并在其两端产生电磁场,松开电源开关的时候电磁场消失。控制手柄和电源开关均为现有公知技术,在此无须详细描述。

所述中轴6的前、后两端均延伸到电磁线圈5外面,中轴6的后端固定连接衔铁7,所述衔铁7是圆柱体结构,其直径大于电磁线圈5的内径小于软管1的内径使其可以在软管1中自由移动但无法穿过电磁线圈5的内腔。中轴6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导向头2上。如图1所示,电磁线圈5得电的时候产生电磁场将衔铁7吸合在电磁线圈5的后端面上,同时将中轴6和导向头2向前推送、使导向头2离开软管1,导向头2带动摆杆3的自由端向前移动、摆杆3的公共端拉动支撑杆4的公共端使支撑杆4的公共端向外摆动转过一定的角度、摆杆3也向外摆动转过一定的角度,导向头2移动到前止点的时候支撑杆4和摆杆3呈小于90度的锐角夹角;如图2所示,电磁线圈5失电的时候,电磁场消失、衔铁7被释放,支撑杆4在弹力作用下恢复到紧贴在软管1外壁上的状态,回位的支撑杆4拉动摆杆3也恢复到紧贴在软管1外壁上的状态,同时摆杆3的前端拉动导向头2向后移动,移动的中轴6又会推动衔铁7使其向后移动一段距离,恢复到初始状态。

如图3所示,电磁线圈5得电工作的时候,环绕在软管1周围的多组膨胀组件同时向外撑开,形成由多个摆杆3组成的前小后大的锥形结构,或者说是伞形结构。使用时,首先将电磁线圈5断电,释放衔铁7,使支撑杆4和摆杆3紧贴在软管1的外壁上,通过手术部位的切口将导向头2和软管1伸进血管中,当支撑杆4和摆杆3越过血栓所在位置的时候就可以按压操作手柄上的开关给电磁线圈5供电,使衔铁7吸合、摆杆3张开形成如图3所示的锥状结构,随后即可利用锥状结构后端较大的开口收纳脱落的血栓块,用于血栓的过滤;也可以在血栓块进入摆杆3和软管1之间的时候,操纵电磁线圈5反复通、断电,带动摆杆3反复张、合,将大块的血栓块打碎;还可以在张开状态下轴向抽动软管1,利用摆杆3和支撑杆4的公共端的锐角划开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血栓,达到清理血管内壁的目的。上述三种工作模式可以在影像设备的辅助下,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管1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端盖8,中轴6贯穿插装在端盖8上。必要时,可以拧下端盖8,取出电磁线圈5以便于维修,也可以用于更换中轴6或者衔铁7;更换不同长度的中轴6,或者调整衔铁7在中轴6上的位置,即可调整初始状态下衔铁7与电磁线圈5后端面的距离,进而改变张开状态下支撑杆4和摆杆3向外摆动的幅度,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使用。如图3所示,需要调整衔铁7在中轴6上的位置的时候,可以在中轴6的后端设置外螺纹,将中心带有内螺纹孔的衔铁7和紧固螺帽71通过螺纹套装在中轴6,调整好位置以后将紧固螺帽71拧紧即可固定衔铁7的位置。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图3所示,所述软管1的外壁上带有轴向延伸的凹槽9,凹槽9的长度略大于支撑杆4,用于收纳收拢状态的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自由端安装在凹槽9的前端。如图4所示,在支撑杆4的自由端带有沿着软管1横切面的切向方向向两侧延伸的横杆41以及沿着软管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竖杆42,所述横杆41和竖杆42呈十字交叉固定连接在支撑杆4的前端,三者采用相同的材质、成一体化结构,自然状态下,横杆41与支撑杆4垂直,而竖杆42与支撑杆4位于同一直线上。横杆41和竖杆42均插装在凹槽9的内侧壁上,具体说横杆41的两端分别向两侧延伸插装在凹槽9左右两侧的内壁上,竖杆42向前方延伸插装在凹槽9前端的内壁上,横杆41和竖杆42的三个固定点将支撑杆4的自由端固定,防止其脱落或者移动位置;当支撑杆4的公共端43受力向外偏转的时候,如图3所示,在支撑杆4的前端接近横杆41的位置发生弹性弯曲变形,弯曲的角度越大支撑杆4的公共端43向外偏转的幅度越大,为了控制支撑杆4发生弯曲变形的位置,可以在支撑杆4的前端接近横杆41的位置设置一较细或者较扁平的弹性变形段44。相对于支撑杆4的其他部位,由于弹性变形段44较细或者较扁平,公共端43受力的时候弹性变形段44首先发生弹性弯曲变形,其余部位仍然保持较平直的状态,起到支撑和连接摆杆3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