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便于使用型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2463发布日期:2019-08-13 18:4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便于使用型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给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便于使用型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耳鼻喉科主要诊疗一些有关耳、鼻、咽喉的疾病,耳常见疾病有耳聋、耳鸣、耳硬化症、晕动病、爆震性聋和中耳炎等,鼻常见疾病有鼻疖、酒糟鼻、鼻硬结病、鼻息肉、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等,喉常见疾病有咽异感症、慢性咽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性会厌炎和扁桃体炎等,在对耳鼻喉科的病人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将药撒到病人耳鼻喉内的病灶上,现有的都是医护人员手拿粘药的棉签伸入到病人的耳鼻喉内进行给药,长时间手拿粘药的棉签,容易导致医护人员疲劳,加重了医护人员的负担,费时费力,不利于医疗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都是医护人员手拿粘药的棉签伸入到病人的耳鼻喉内进行给药,长时间手拿粘药的棉签,容易导致医护人员疲劳,加重了医护人员的负担,费时费力的缺点,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医护人员负担、省时省力的用于耳鼻喉科的便于使用型给药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便于使用型给药装置,包括有椅座、椅腿、椅背、大倒u形板、大矩形杆、大矩形套、大圆环、第一滑套、第一支杆、第一导向套、第一送药管、第一小推盘、第一小推拉杆、第二滑套、第二支杆、第二导向套、第二送药管、第二小推盘、第二小推拉杆、第三滑套、第三支杆、第三导向套、第三送药管、第三小推盘和第三小推拉杆,椅座的底部连接有椅腿,椅座顶部的后侧连接有椅背,椅背的顶部开有大矩形槽,椅背的顶部连接有大倒u形板,大矩形杆的下端位于大矩形槽内,大矩形杆的下端与椅背相连接,大矩形杆的上端与大倒u形板顶部的下侧相连接,大矩形套滑动式套在大矩形杆上,大矩形套的前侧连接有大圆环,第一滑套滑动式套在大圆环的左侧,第一滑套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导向套,第一送药管滑动式位于第一导向套内,第一送药管底部的右端开有第一出药口,第一送药管顶部的左端开有第一进药口,第一小推盘位于第一送药管内,第一小推盘与第一送药管滑动配合,第一小推盘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小推拉杆,第一小推拉杆与第一送药管相接触,第二滑套滑动式套在大圆环的右侧,第二滑套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导向套,第二送药管滑动式位于第二导向套内,第二送药管底部的左端开有第二出药口,第二送药管顶部的右端开有第二进药口,第二小推盘位于第二送药管内,第二小推盘与第二送药管滑动配合,第二小推盘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小推拉杆,第二小推拉杆与第二送药管相接触,第三滑套滑动式套在大圆环的前侧,第三滑套的顶部连接有第三支杆,第三支杆的上端连接有第三导向套,第三送药管滑动式位于第三导向套内,第三送药管底部的后端开有第三出药口,第三送药管顶部的前端开有第三进药口,第三小推盘位于第三送药管内,第三小推盘与第三送药管滑动配合,第三小推盘的前侧连接有第三小推拉杆,第三小推拉杆与第三送药管相接触,大矩形套的后侧开有活动槽,大矩形杆的后侧均匀开有若干个棘槽。

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拉簧,大矩形杆后侧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块,大矩形套后侧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位于活动槽的上方,拉簧的上端与第一连接块的底部相连接,拉簧的下端与第二连接块的顶部相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棘块、活动板、第一导向杆、第一弹簧、第二导向杆和第二弹簧,棘块滑动式位于活动槽内,棘块的前端位于棘槽内,棘块与棘槽相配合,棘块的后端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位于第二连接块的下方,活动板开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第一导向孔位于棘块的上方,第二导向孔位于棘块的下方,大矩形套的后侧连接有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第一导向杆位于第一导向孔内,第一导向杆与第一导向孔滑动配合,第二导向杆位于第二导向孔内,第二导向杆与第二导向孔滑动配合,第一弹簧套在第一导向杆上,第二弹簧套在第二导向杆上,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位于活动板的后方。

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第一滑套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二滑套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第三滑套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杆,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均与大圆环相接触。

在本发明中,首先让病人坐在椅座上,并靠在椅背上,然后用大圆环将病人的头部套住,大矩形套能够在大矩形杆上进行上下滑动,从而调节大圆环的高度位置,并将第一送药管、第二送药管和第三送药管调整到病人的耳鼻喉相应的位置,然后将大圆环扶住,然后医护人员可以将药通过第一进药口、第二进药口和第三进药口分别加入到第一送药管、第二送药管和第三送药管内,然后医护人员分别将第一送药管、第二送药管伸入到病人的耳内,然后通过第一小推拉杆和第一小推盘推动第一送药管内的药向内进行移动,第一送药管内的药通过第一出药口向下落到耳内的病灶上,然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第二小推拉杆驱动第二小推盘,第二小推盘将第二送药管内的药向内推动,第二送药管内的药通过第二出药口向下落到耳内的病灶上,而且医护人员可以将第三送药管伸入到病人的鼻内或口内,通过第三送药管向病人的鼻内或口内的病灶进行加药,通过第三小推拉杆带动第三小推盘对第三送药管内的药向内进行推动,第三送药管内的药通过第三出药口落到鼻内或口内的病灶上,使用方便,而且第一滑套、第二滑套和第三滑套能够在大圆环上进行滑动调整,同时第一滑套、第二滑套和第三滑套也能够在大圆环上进行转动,从而能够调整第一送药管、第二送药管和第三送药管的倾斜角度,从而更加方便的对病人进行给药。

此时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医护人员能够更方便的对大矩形套和大圆环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更加节省气力。

此时棘块卡在棘槽内,能够对大矩形套和大圆环更好的定位,当需要对大矩形套和大圆环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时,可以将活动板向后拉动,将棘块从棘槽内拉出,即可方便的对大矩形套和大圆环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

当对第一滑套、第三滑套和第二滑套在大圆环上调整完毕以后,可以分别对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进行旋拧,并分别通过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将大圆环卡住,从而可以方便的对第一滑套、第二滑套和第三滑套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便于使用型给药装置,无需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拿粘药的棉签,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省时省力,有利于医疗工作的开展和进行,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生产制造,易于维护维修,生产制造和维护维修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拉簧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椅座,2椅腿,3椅背,4大倒u形板,5大矩形杆,6大矩形套,7大圆环,8第一滑套,9第一支杆,10第一导向套,11第一送药管,12第一小推盘,13第一小推拉杆,14第二滑套,15第二支杆,16第二导向套,17第二送药管,18第二小推盘,19第二小推拉杆,20第三滑套,21第三支杆,22第三导向套,23第三送药管,24第三小推盘,25第三小推拉杆,31第一连接块,32第二连接块,33拉簧,41棘块,42活动板,43第一导向杆,44第一弹簧,45第二导向杆,46第二弹簧,51第一螺杆,52第二螺杆,53第三螺杆,111第一出药口,112第一进药口,171第二出药口,172第二进药口,231第三出药口,232第三进药口,301大矩形槽,421第一导向孔,422第二导向孔,501棘槽,601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便于使用型给药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椅座1、椅腿2、椅背3、大倒u形板4、大矩形杆5、大矩形套6、大圆环7、第一滑套8、第一支杆9、第一导向套10、第一送药管11、第一小推盘12、第一小推拉杆13、第二滑套14、第二支杆15、第二导向套16、第二送药管17、第二小推盘18、第二小推拉杆19、第三滑套20、第三支杆21、第三导向套22、第三送药管23、第三小推盘24和第三小推拉杆25,椅座1的底部连接有椅腿2,椅座1顶部的后侧连接有椅背3,椅背3的顶部开有大矩形槽301,椅背3的顶部连接有大倒u形板4,大矩形杆5的下端位于大矩形槽301内,大矩形杆5的下端与椅背3相连接,大矩形杆5的上端与大倒u形板4顶部的下侧相连接,大矩形套6滑动式套在大矩形杆5上,大矩形套6的前侧连接有大圆环7,第一滑套8滑动式套在大圆环7的左侧,第一滑套8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杆9,第一支杆9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导向套10,第一送药管11滑动式位于第一导向套10内,第一送药管11底部的右端开有第一出药口111,第一送药管11顶部的左端开有第一进药口112,第一小推盘12位于第一送药管11内,第一小推盘12与第一送药管11滑动配合,第一小推盘12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小推拉杆13,第一小推拉杆13与第一送药管11相接触,第二滑套14滑动式套在大圆环7的右侧,第二滑套14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支杆15,第二支杆15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导向套16,第二送药管17滑动式位于第二导向套16内,第二送药管17底部的左端开有第二出药口171,第二送药管17顶部的右端开有第二进药口172,第二小推盘18位于第二送药管17内,第二小推盘18与第二送药管17滑动配合,第二小推盘18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小推拉杆19,第二小推拉杆19与第二送药管17相接触,第三滑套20滑动式套在大圆环7的前侧,第三滑套20的顶部连接有第三支杆21,第三支杆21的上端连接有第三导向套22,第三送药管23滑动式位于第三导向套22内,第三送药管23底部的后端开有第三出药口231,第三送药管23顶部的前端开有第三进药口232,第三小推盘24位于第三送药管23内,第三小推盘24与第三送药管23滑动配合,第三小推盘24的前侧连接有第三小推拉杆25,第三小推拉杆25与第三送药管23相接触,大矩形套6的后侧开有活动槽601,大矩形杆5的后侧均匀开有若干个棘槽501。

实施例2

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便于使用型给药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椅座1、椅腿2、椅背3、大倒u形板4、大矩形杆5、大矩形套6、大圆环7、第一滑套8、第一支杆9、第一导向套10、第一送药管11、第一小推盘12、第一小推拉杆13、第二滑套14、第二支杆15、第二导向套16、第二送药管17、第二小推盘18、第二小推拉杆19、第三滑套20、第三支杆21、第三导向套22、第三送药管23、第三小推盘24和第三小推拉杆25,椅座1的底部连接有椅腿2,椅座1顶部的后侧连接有椅背3,椅背3的顶部开有大矩形槽301,椅背3的顶部连接有大倒u形板4,大矩形杆5的下端位于大矩形槽301内,大矩形杆5的下端与椅背3相连接,大矩形杆5的上端与大倒u形板4顶部的下侧相连接,大矩形套6滑动式套在大矩形杆5上,大矩形套6的前侧连接有大圆环7,第一滑套8滑动式套在大圆环7的左侧,第一滑套8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杆9,第一支杆9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导向套10,第一送药管11滑动式位于第一导向套10内,第一送药管11底部的右端开有第一出药口111,第一送药管11顶部的左端开有第一进药口112,第一小推盘12位于第一送药管11内,第一小推盘12与第一送药管11滑动配合,第一小推盘12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小推拉杆13,第一小推拉杆13与第一送药管11相接触,第二滑套14滑动式套在大圆环7的右侧,第二滑套14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支杆15,第二支杆15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导向套16,第二送药管17滑动式位于第二导向套16内,第二送药管17底部的左端开有第二出药口171,第二送药管17顶部的右端开有第二进药口172,第二小推盘18位于第二送药管17内,第二小推盘18与第二送药管17滑动配合,第二小推盘18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小推拉杆19,第二小推拉杆19与第二送药管17相接触,第三滑套20滑动式套在大圆环7的前侧,第三滑套20的顶部连接有第三支杆21,第三支杆21的上端连接有第三导向套22,第三送药管23滑动式位于第三导向套22内,第三送药管23底部的后端开有第三出药口231,第三送药管23顶部的前端开有第三进药口232,第三小推盘24位于第三送药管23内,第三小推盘24与第三送药管23滑动配合,第三小推盘24的前侧连接有第三小推拉杆25,第三小推拉杆25与第三送药管23相接触,大矩形套6的后侧开有活动槽601,大矩形杆5的后侧均匀开有若干个棘槽501。

还包括有第一连接块31、第二连接块32和拉簧33,大矩形杆5后侧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1,大矩形套6后侧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32,第二连接块32位于活动槽601的上方,拉簧33的上端与第一连接块31的底部相连接,拉簧33的下端与第二连接块32的顶部相连接。

实施例3

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便于使用型给药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椅座1、椅腿2、椅背3、大倒u形板4、大矩形杆5、大矩形套6、大圆环7、第一滑套8、第一支杆9、第一导向套10、第一送药管11、第一小推盘12、第一小推拉杆13、第二滑套14、第二支杆15、第二导向套16、第二送药管17、第二小推盘18、第二小推拉杆19、第三滑套20、第三支杆21、第三导向套22、第三送药管23、第三小推盘24和第三小推拉杆25,椅座1的底部连接有椅腿2,椅座1顶部的后侧连接有椅背3,椅背3的顶部开有大矩形槽301,椅背3的顶部连接有大倒u形板4,大矩形杆5的下端位于大矩形槽301内,大矩形杆5的下端与椅背3相连接,大矩形杆5的上端与大倒u形板4顶部的下侧相连接,大矩形套6滑动式套在大矩形杆5上,大矩形套6的前侧连接有大圆环7,第一滑套8滑动式套在大圆环7的左侧,第一滑套8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杆9,第一支杆9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导向套10,第一送药管11滑动式位于第一导向套10内,第一送药管11底部的右端开有第一出药口111,第一送药管11顶部的左端开有第一进药口112,第一小推盘12位于第一送药管11内,第一小推盘12与第一送药管11滑动配合,第一小推盘12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小推拉杆13,第一小推拉杆13与第一送药管11相接触,第二滑套14滑动式套在大圆环7的右侧,第二滑套14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支杆15,第二支杆15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导向套16,第二送药管17滑动式位于第二导向套16内,第二送药管17底部的左端开有第二出药口171,第二送药管17顶部的右端开有第二进药口172,第二小推盘18位于第二送药管17内,第二小推盘18与第二送药管17滑动配合,第二小推盘18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小推拉杆19,第二小推拉杆19与第二送药管17相接触,第三滑套20滑动式套在大圆环7的前侧,第三滑套20的顶部连接有第三支杆21,第三支杆21的上端连接有第三导向套22,第三送药管23滑动式位于第三导向套22内,第三送药管23底部的后端开有第三出药口231,第三送药管23顶部的前端开有第三进药口232,第三小推盘24位于第三送药管23内,第三小推盘24与第三送药管23滑动配合,第三小推盘24的前侧连接有第三小推拉杆25,第三小推拉杆25与第三送药管23相接触,大矩形套6的后侧开有活动槽601,大矩形杆5的后侧均匀开有若干个棘槽501。

还包括有第一连接块31、第二连接块32和拉簧33,大矩形杆5后侧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1,大矩形套6后侧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32,第二连接块32位于活动槽601的上方,拉簧33的上端与第一连接块31的底部相连接,拉簧33的下端与第二连接块32的顶部相连接。

还包括有棘块41、活动板42、第一导向杆43、第一弹簧44、第二导向杆45和第二弹簧46,棘块41滑动式位于活动槽601内,棘块41的前端位于棘槽501内,棘块41与棘槽501相配合,棘块41的后端连接有活动板42,活动板42位于第二连接块32的下方,活动板42开有第一导向孔421和第二导向孔422,第一导向孔421位于棘块41的上方,第二导向孔422位于棘块41的下方,大矩形套6的后侧连接有第一导向杆43和第二导向杆45,第一导向杆43位于第一导向孔421内,第一导向杆43与第一导向孔421滑动配合,第二导向杆45位于第二导向孔422内,第二导向杆45与第二导向孔422滑动配合,第一弹簧44套在第一导向杆43上,第二弹簧46套在第二导向杆45上,第一弹簧44和第二弹簧46均位于活动板42的后方。

实施例4

一种用于耳鼻喉科的便于使用型给药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椅座1、椅腿2、椅背3、大倒u形板4、大矩形杆5、大矩形套6、大圆环7、第一滑套8、第一支杆9、第一导向套10、第一送药管11、第一小推盘12、第一小推拉杆13、第二滑套14、第二支杆15、第二导向套16、第二送药管17、第二小推盘18、第二小推拉杆19、第三滑套20、第三支杆21、第三导向套22、第三送药管23、第三小推盘24和第三小推拉杆25,椅座1的底部连接有椅腿2,椅座1顶部的后侧连接有椅背3,椅背3的顶部开有大矩形槽301,椅背3的顶部连接有大倒u形板4,大矩形杆5的下端位于大矩形槽301内,大矩形杆5的下端与椅背3相连接,大矩形杆5的上端与大倒u形板4顶部的下侧相连接,大矩形套6滑动式套在大矩形杆5上,大矩形套6的前侧连接有大圆环7,第一滑套8滑动式套在大圆环7的左侧,第一滑套8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杆9,第一支杆9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导向套10,第一送药管11滑动式位于第一导向套10内,第一送药管11底部的右端开有第一出药口111,第一送药管11顶部的左端开有第一进药口112,第一小推盘12位于第一送药管11内,第一小推盘12与第一送药管11滑动配合,第一小推盘12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小推拉杆13,第一小推拉杆13与第一送药管11相接触,第二滑套14滑动式套在大圆环7的右侧,第二滑套14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支杆15,第二支杆15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导向套16,第二送药管17滑动式位于第二导向套16内,第二送药管17底部的左端开有第二出药口171,第二送药管17顶部的右端开有第二进药口172,第二小推盘18位于第二送药管17内,第二小推盘18与第二送药管17滑动配合,第二小推盘18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小推拉杆19,第二小推拉杆19与第二送药管17相接触,第三滑套20滑动式套在大圆环7的前侧,第三滑套20的顶部连接有第三支杆21,第三支杆21的上端连接有第三导向套22,第三送药管23滑动式位于第三导向套22内,第三送药管23底部的后端开有第三出药口231,第三送药管23顶部的前端开有第三进药口232,第三小推盘24位于第三送药管23内,第三小推盘24与第三送药管23滑动配合,第三小推盘24的前侧连接有第三小推拉杆25,第三小推拉杆25与第三送药管23相接触,大矩形套6的后侧开有活动槽601,大矩形杆5的后侧均匀开有若干个棘槽501。

还包括有第一连接块31、第二连接块32和拉簧33,大矩形杆5后侧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1,大矩形套6后侧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32,第二连接块32位于活动槽601的上方,拉簧33的上端与第一连接块31的底部相连接,拉簧33的下端与第二连接块32的顶部相连接。

还包括有棘块41、活动板42、第一导向杆43、第一弹簧44、第二导向杆45和第二弹簧46,棘块41滑动式位于活动槽601内,棘块41的前端位于棘槽501内,棘块41与棘槽501相配合,棘块41的后端连接有活动板42,活动板42位于第二连接块32的下方,活动板42开有第一导向孔421和第二导向孔422,第一导向孔421位于棘块41的上方,第二导向孔422位于棘块41的下方,大矩形套6的后侧连接有第一导向杆43和第二导向杆45,第一导向杆43位于第一导向孔421内,第一导向杆43与第一导向孔421滑动配合,第二导向杆45位于第二导向孔422内,第二导向杆45与第二导向孔422滑动配合,第一弹簧44套在第一导向杆43上,第二弹簧46套在第二导向杆45上,第一弹簧44和第二弹簧46均位于活动板42的后方。

还包括有第一螺杆51、第二螺杆52和第三螺杆53,第一滑套8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51,第二滑套14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52,第三滑套20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杆53,第一螺杆51、第二螺杆52和第三螺杆53均与大圆环7相接触。

在本发明中,首先让病人坐在椅座1上,并靠在椅背3上,然后用大圆环7将病人的头部套住,大矩形套6能够在大矩形杆5上进行上下滑动,从而调节大圆环7的高度位置,并将第一送药管11、第二送药管17和第三送药管23调整到病人的耳鼻喉相应的位置,然后将大圆环7扶住,然后医护人员可以将药通过第一进药口112、第二进药口172和第三进药口232分别加入到第一送药管11、第二送药管17和第三送药管23内,然后医护人员分别将第一送药管11、第二送药管17伸入到病人的耳内,然后通过第一小推拉杆13和第一小推盘12推动第一送药管11内的药向内进行移动,第一送药管11内的药通过第一出药口111向下落到耳内的病灶上,然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第二小推拉杆19驱动第二小推盘18,第二小推盘18将第二送药管17内的药向内推动,第二送药管17内的药通过第二出药口171向下落到耳内的病灶上,而且医护人员可以将第三送药管23伸入到病人的鼻内或口内,通过第三送药管23向病人的鼻内或口内的病灶进行加药,通过第三小推拉杆25带动第三小推盘24对第三送药管23内的药向内进行推动,第三送药管23内的药通过第三出药口231落到鼻内或口内的病灶上,使用方便,而且第一滑套8、第二滑套14和第三滑套20能够在大圆环7上进行滑动调整,同时第一滑套8、第二滑套14和第三滑套20也能够在大圆环7上进行转动,从而能够调整第一送药管11、第二送药管17和第三送药管23的倾斜角度,从而更加方便的对病人进行给药。

此时在拉簧33的拉力作用下,医护人员能够更方便的对大矩形套6和大圆环7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更加节省气力。

此时棘块41卡在棘槽501内,能够对大矩形套6和大圆环7更好的定位,当需要对大矩形套6和大圆环7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时,可以将活动板42向后拉动,将棘块41从棘槽501内拉出,即可方便的对大矩形套6和大圆环7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

当对第一滑套8、第三滑套20和第二滑套14在大圆环7上调整完毕以后,可以分别对第一螺杆51、第二螺杆52和第三螺杆53进行旋拧,并分别通过第一螺杆51、第二螺杆52和第三螺杆53将大圆环7卡住,从而可以方便的对第一滑套8、第二滑套14和第三滑套20固定。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