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单手穿刺和U型高举平台法固定的新型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5400发布日期:2019-09-21 01:06阅读:1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单手穿刺和U型高举平台法固定的新型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留置针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单手穿刺和U型高举平台法固定的新型留置针。



背景技术:

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产品在临床上用于外周静脉输液和血液样本的采集,用于进行短期静脉穿刺留置进行药液输注使用,因穿刺成功后仅有其中的高分子材料材质的导管留置人体静脉血管,静脉留置针由于具备对血管刺激小、可留置多日、减少病人穿刺痛苦、使用简便等特点,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穿刺工具之一。

但是现有的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左手往往是握扶、固定着患者的上臂穿刺部位,见回血后左手需松开固定部位,左手往前送导管,右手往后撤针管,一旦松开左手固定部位前送导管的时候,由于血管不再受到左手固定的外力作用,血管往往就会变得弯曲,不像原来那样笔直了,在方向上,角度上,都会发生些微的变化,导致穿刺失败。

留置针留置期间,临床要求延长管固定要高于穿刺点,应固定在穿刺点的上方,防止留置针回血,减少堵管、静脉炎等临床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常规的留置针要实现这种固定方向,就需要把延长管向上方弯折来实现,达到U形固定,存在U形弯折不规范,固定不牢、易夹闭延长管路发生折管等问题,同时临床中留置针为了有效固定导管,常采用高举平台法固定延长管,目前临床没有可实现高举平台法固定的装置,常常采用传统的胶布固定,用胶布直接固定管路于皮肤上,这种方法,胶布与皮肤间常常存在着间隙,胶布不能紧贴皮肤,管道与皮肤摩擦,胶布窄、粘性低,固定面积小,存在压迫皮肤,固定不牢、管路易脱出等缺点,尤其是对于躁动、不配合或者营养不良长期卧床的患者,固定方法不当,可导致局部皮肤压伤破损、更换体位时管路脱出等护理不良事件。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单手穿刺和U型高举平台法固定的新型留置针,可实现单手穿刺的同时,采用了U型高举平台法固定结构设计;解决了临床留置针穿刺时需要双手操作的问题,单手进针,单手送导管至血管;穿刺完成后,只需把延长管180度旋转至穿刺点上方,即可实现U型固定,同时采用高举平台法设计硅胶块,又可实现高举平台法固定,一步即可完成U型高举平台法固定。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可单手穿刺和U型高举平台法固定的新型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铆钉、硅胶导管座外套、导管座、隔离塞、推杆、钢针、针柄、针柄固定柱、延长管、止流夹、输液接口三通座、无针输液接头和端帽;所述导管座的内腔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限位台、定位台阶和点胶槽;所述限位台处设置有铆钉,铆钉与导管的一端相连接,导管的另一端穿过导管座的小孔;所述定位台阶处设置有隔离塞,隔离塞的前平面与定位台阶重合,隔离塞的末端设置有槽,槽与点胶槽平行,点胶固定隔离塞;导管座上固定有硅胶导管座外套;所述针柄固定柱的前端设置有钢针孔,针柄固定柱的末端设置有凸起环,针柄固定柱上设置有定位滑槽,定位滑槽的一端设置有前限位槽,定位滑槽的另一端设置有后限位槽;所述钢针的一端穿过导管,钢针的另一端通过钢针孔固定在针柄固定柱上;所述针柄固定柱穿过针柄的定位孔,针柄固定柱通过凸起环扣接在针柄的凹槽内;所述推杆的前端设置有定位柱,推杆的末端设置有手指推板,手指推板的下方设置有圆弧形按压槽,圆弧形按压槽的下方设置有卡头;所述推杆的一端通过定位柱与导管座相连接,推杆的另一端通过内孔套在针柄固定柱上,手指推板卡在滑槽内,卡头卡在定位滑槽内,可实现前后滑动;当卡头运动到后限位槽时,卡头卡在后限位槽内,实现后定位;按压手指推板时,手指推板可以在圆弧形按压槽内上下运动,可以使卡头下压进定位滑槽内,向前推动推杆,可以使推杆往前移动,当移动到前限位槽时,卡头卡在前限位槽,同理,按压手指推板,卡头可再次下压进入定位滑槽内,向后推动推杆可以使推杆向后运动;所述延长管的一端穿过硅胶导管座外套的延长管内孔后与导管座的Y侧通相连通,延长管的另一端与输液接口三通座的管路孔相连通,输液接口三通座的接口上设置有无针输液接头,输液接口三通座的侧通接口上设置有端帽;所述延长管上设置有止流夹,止流夹穿过延长管。

优选地,所述导管通过扩口装配到铆钉上,铆钉通过压合进导管座内的限位台处。

优选地,所述硅胶导管座外套通过内孔固定在导管座上,导管座的前端面与硅胶导管座外套的内平面重合,导管座的Y侧通与硅胶导管座外套的硅胶Y侧通同圆心,且Y侧通的前端面与硅胶Y侧通的内平面重合。

优选地,所述硅胶导管座外套上设置有回血窗,硅胶导管座外套的硅胶卡块上设置有凹槽。

优选地,所述硅胶导管座外套上设置有固定翼结构。

优选地,所述导管座上设置有朝上的Y侧通,Y侧通与导管座的中心轴线的夹角小于等于90°。

优选地,所述推杆上设置有固定夹,将硅胶导管座外套的硅胶卡块旋转180度后扣接在固定夹上。

优选地,所述推杆通过定位柱装配到导管座的内腔内,导管座的后端面与定位柱的底端面重合。

优选地,所述延长管的一端穿过硅胶导管座外套的延长管内孔后粘接在导管座的Y侧通上,延长管的另一端粘接在输液接口三通座的管路孔上。

优选地,所述无针输液接头通过鲁尔螺纹旋拧在输液接口三通座的接口上,端帽通过鲁尔螺纹旋拧在输液接口三通座的侧通接口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本发明可单手穿刺和U型高举平台法固定的新型留置针提高临床穿刺成功率,尤其是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减少血管壁的损伤,有效降低临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工作量降低,无需两人配合穿刺,降低医院人力成本,病人满意度提高。

(2)本发明可单手穿刺和U型高举平台法固定的新型留置针减少堵管的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压疮的发生率,有效降低临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反复穿刺,提高护士工作效率,病人满意度提高,固定牢固,避免意外拔管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可单手穿刺和U型高举平台法固定的新型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单手穿刺和U型高举平台法固定的新型留置针的爆炸图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导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导管座外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导管座外套设有固定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针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导管座、导管座外套及针柄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留置针组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留置针穿刺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留置针穿刺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留置针穿刺完成留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可单手穿刺和U型高举平台法固定的新型留置针,包括导管1、铆钉2、硅胶导管座外套3、导管座4、隔离塞5、推杆6、钢针7、针柄8、针柄固定柱9、延长管10、止流夹11、输液接口三通座12、无针输液接头13和端帽14;所述导管座4的内腔42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限位台43、定位台阶44和点胶槽41;所述限位台43处设置有铆钉2,铆钉2与导管1的一端相连接,导管1的另一端穿过导管座4的小孔45;所述导管1通过扩口装配到铆钉2上,铆钉2通过压合进导管座4内的限位台43处;所述定位台阶44处设置有隔离塞5,隔离塞5的前平面52与定位台阶44重合,隔离塞5的末端设置有槽51,槽51与点胶槽41平行,点胶固定隔离塞5;导管座4上设置有朝上的Y侧通47,Y侧通47与导管座的中心轴线的夹角小于等于90°;导管座4上固定有硅胶导管座外套3,所述硅胶导管座外套3通过内孔32套在导管座4上,导管座4的前端面46与硅胶导管座外套3的内平面34重合,导管座4的Y侧通47与硅胶导管座外套3的硅胶Y侧通35同圆心,且Y侧通47的前端面与硅胶Y侧通35的内平面重合;所述硅胶导管座外套3上设置有回血窗33,硅胶导管座外套3的硅胶卡块37上设置有凹槽38;硅胶导管座外套3可设置有任意形状的固定翼结构39;所述针柄固定柱9的前端设置有钢针孔92,针柄固定柱9的末端设置有凸起环91,针柄固定柱9上设置有定位滑槽95,定位滑槽95的一端设置有前限位槽93,定位滑槽95的另一端设置有后限位槽94;所述钢针7的一端穿过导管1,钢针7的另一端通过钢针孔92固定在针柄固定柱9上;所述针柄固定柱9穿过针柄8的定位孔82,针柄固定柱9通过凸起环91扣接在针柄8的凹槽83内;所述推杆6的前端设置有定位柱62,推杆6的末端设置有手指推板64,手指推板64的下方设置有圆弧形按压槽63,圆弧形按压槽63的下方设置有卡头65;所述推杆6的一端通过定位柱62与导管座4相连接,推杆6通过定位柱62装配到导管座4的内腔42内,导管座4的后端面48与定位柱62的底端面67重合;所示推杆6的另一端通过内孔66套在针柄固定柱9上,手指推板64卡在滑槽81内,卡头65卡在定位滑槽95内,可实现前后滑动;当卡头65运动到后限位槽94时,卡头65卡在后限位槽94内,实现后定位;按压手指推板64时,手指推板64可以在圆弧形按压槽63内上下运动,可以使卡头65下压进定位滑槽95内,向前推动推杆6,可以使推杆6往前移动,当移动到前限位槽93时,卡头65卡在前限位槽93,同理,按压手指推板64,卡头65可再次下压进入定位滑槽95内,向后推动推杆6可以使推杆6向后运动;所述推杆6上设置有固定夹61,将硅胶导管座外套3的硅胶卡块37旋转180度后扣接在固定夹61上;所述延长管10上设置有止流夹11,止流夹11穿过延长管10;所述延长管10的一端穿过硅胶导管座外套3的延长管内孔31后与导管座4的Y侧通47相连通,延长管10的另一端与输液接口三通座12的管路孔121相连通,输液接口三通座12的接口122上设置有无针输液接头13,输液接口三通座12的侧通接口123上设置有端帽14;其中,所述延长管10的一端穿过硅胶导管座外套3的延长管内孔31后粘接在导管座4的Y侧通47上,延长管10的另一端粘接在输液接口三通座12的管路孔121上;所述无针输液接头13通过鲁尔螺纹旋拧在输液接口三通座12的接口122上,端帽14通过鲁尔螺纹旋拧在输液接口三通座12的侧通接口123上。

本发明可单手穿刺和U型高举平台法固定的新型留置针的工作原理:

如图9所示,穿刺前,用注射器或者输液器与无针输液接头13连接,或者旋下端帽14连接在侧通接口123上,进行排气操作,排气完成后,左手固定患者穿刺点皮肤,绷直血管,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针柄8,以15-30度角度进针,直刺血管,在回血窗33观察到回血后,降低角度低至5-15度角,继续进少许,保证导管尖端进入血管内。

如图10所示,穿刺中,右手拇指按压手指推板64,使推杆卡头65脱离针柄固定柱9的后限位槽94,进入到定位滑槽95内,往前推动手指推板64,推杆定位柱62推动导管座4往前运动,推动导管1进入血管,导管1的有效长度根据不同规格设置不同的长度,比如24G留置针导管有效长度19mm,对应的定位滑槽95的长度也为19mm,可以保证推杆往前足够的距离,确保导管可以全部送入血管;整个置管过程,左手一直可以握扶住穿刺点,只需右手单手操作,即可完成整个的送管过程,提高穿刺成功率,尤其是一次成功置管率,减少血管壁的损伤,有效降低临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工作量降低,无需两人配合穿刺,降低医院人力成本,同时病人的满意度提高。

如图11所示,待导管1全部进入到血管后,完成穿刺,把硅胶导管外套3的硅胶卡块37从推杆6的固定夹61处取下,往上翻转180度,到患者皮肤,可以实现U型固定,同时由于硅胶卡块设计厚度在3-5mm,又可以实现临床的高举平台法固定导管,无需护士用医用胶布缠绕导管来实现U型高举平台法固定导管,简单方便,一步即可实现,减少临床护士的工作量;U型高举平台法固定设计结构可减少堵管的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避免反复穿刺,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固定牢靠,也可避免意外拔管的发生,减少了胶布的缠绕固定,可以减少压疮的发生,最后左手按住硅胶导管座外套,右手持针柄8,撤离钢针;用透明敷贴无张力固定硅胶导管外套即可;又由于导管座4的外面有硅胶导管外套3,硅胶材质,又可以减少传统的硬质塑料材质对皮肤穿刺点的压迫,减少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病患舒适度更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单手穿刺和U型高举平台法固定的新型留置针提高临床穿刺成功率,尤其是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减少血管壁的损伤,有效降低临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工作量降低,无需两人配合穿刺,降低医院人力成本,病人满意度提高;且本发明可单手穿刺和U型高举平台法固定的新型留置针减少堵管的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压疮的发生率,有效降低临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反复穿刺,提高护士工作效率,病人满意度提高,固定牢固,避免意外拔管的发生。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