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面修复程度检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12494发布日期:2019-12-03 23:39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创面修复程度检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通过不侵扰人体的方式辨别创面修复程度的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检测领域迅猛发展,通过形形色色的仪器,来辨别病症的种类和病程的发展,但是在一些领域仍因为病症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而无法开发出合适的仪器,如创面修复程度的辨别,目前,创面的修复程度仍通过医生的经验,根据肉眼观察来辨别,同时辅助以一定的试剂检测,这种方式不仅需要将创口暴露在空气中,接受二次感染,而且由于创口种类多种多样(有尖锐刺伤,划伤,烫伤,糖尿病陈旧性伤口,褥疮等等),其愈合发展过程和产生的组织液成分也不一样,因此医生产生误判而延误病情时有发生。对于需要与人体密切接触的创面治疗或辅助设备,其制造难度也较大,对材料和加工过程要求较高,因此目前还没有成熟且公开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创面修复程度检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通过此装置医护人员可以借助一定客观的视觉检测和化学检测指标,更加准确地判断创口愈合的程度,同时提供了关键部件的加工方法,方便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使用。

一种创面修复程度检测装置,其具有伤口罩,伤口罩通过固定粘贴膜固定在皮肤上,从而在伤口上方形成一个仅有管道与外界连通的空腔,伤口罩具有上盖,上盖的两侧具有透明边缘,透明边缘用来方便医生观测和视觉检测设备的观测,透明边缘具有凹槽,凹槽与底座卡接,同时底座的外侧具有换成的凸缘,底座具有向外伸出的一圈座脚,在凸缘的下侧具有一个方便对伤口进行护理的护理孔,可用来紧急注入冷氮气,消炎药,或抽出突然流出的组织液、血液等,护理孔通过塞子封住,在管道的入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实施适时检测墙体内微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信号传输至电信号调制解调装置1,然后再传输至中央处理器的a、d引脚,根据之前置入的不同病情的理想伤口恢复数据,判断恢复程度,同时,中央处理器还与互联网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相连,从而将数据也实时地传递给病人或家属的手机,rs232接口一边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另一边与触屏显示器连接,同时,中央处理器控制泵吸及负压电机,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腔体内的压力不符合预设的要求时,则启动电机提供负压。

进一步地,还包括外设的创口摄像头和图像比对模块,创口摄像头可沿着透明边缘设置2个,4个,6个或8个,探测的主要目标为创口颜色,面积,新增组织等主要指标,通过定期对图像进行比对,根据预设好的不同类型创口应有的颜色,面积或新增组织的图像变化规律,实时地讲创口的愈合情况予以反馈。

进一步地,还包括渗出液体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血液检测装置,组织液检测装置和微生物检测装置,ph检测装置,根据病人的危重情况,可以通过护理孔7定期抽取新鲜的渗出液体,进行成分检测,及时关注创口的感染状况。

通过此装置及制造方法,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实时地监控创口的愈合情况,并且方便向其中注入氮冷却气体和治疗气体,也方便提取液体进行化验,同时该制造方法使用钛合金,强度高,耐腐蚀,能够更加适应窗口处组织液多变的复杂环境,同时易清洗消毒,能够重复利用,该制造方法也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各个参数缺一不可,共同保证了才装置的使用要求,同时加工路径的选择也是尽可能考虑到钛合金粘性强,费刀的特点,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采用的不同的加工方式和刀具以及刀具参数,使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做到成本节约的最大限度。

附图说明

图1–创面修复程度检测装置机械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创面修复程度检测装置电子检测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创面修复程度检测装置,其具有伤口罩,伤口罩通过固定粘贴膜16固定在皮肤10上,从而在伤口上方形成一个仅有管道12与外界连通的空腔,伤口罩具有上盖13,上盖13的两侧具有透明边缘11,透明边缘用来方便医生观测和视觉检测设备的观测,透明边缘11具有凹槽,凹槽与底座15卡接,同时底座15的外侧具有换成的凸缘14,底座15具有向外伸出的一圈座脚8,在凸缘14的下侧具有一个方便对伤口进行护理的护理孔7,可用来紧急注入冷氮气,消炎药,或抽出突然留出的组织液、血液等,护理孔通过塞子封住,在管道12的入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实施适时检测墙体内微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信号传输至电信号调制解调装置1,然后再传输至中央处理器2的a、d引脚,根据之前置入的不同病情的理想伤口恢复数据,判断恢复程度,同时,中央处理器2还与互联网模块3和无线通信模块4相连,从而将数据也实时地传递给病人或家属的手机,rs232接口一边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另一边与触屏显示器连接,同时,中央处理器控制泵吸及负压电机,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腔体内的压力不符合预设的要求时,则启动电机提供负压。

进一步地,还包括外设的创口摄像头和图像比对模块,创口摄像头可沿着透明边缘11设置2个,4个,6个或8个,探测的主要目标为创口颜色,面积,新增组织等主要指标,通过定期对图像进行比对,根据预设好的不同类型创口应有的颜色,面积或新增组织的图像变化规律,实时地讲创口的愈合情况予以反馈。

进一步地,还包括渗出液体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血液检测装置,组织液检测装置和微生物检测装置,ph检测装置,根据病人的危重情况,可以通过护理孔7定期抽取新鲜的渗出液体,进行成分检测,及时关注创口的感染状况。

出于环保的考虑,国家对于医疗塑料制品的管控越来越严格,且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方便安全消毒并且可重复利用的医疗器具,对于创口检测装置,其处于组织液和微生物,细菌的持续腐蚀,容易损毁或者析出有害元素,而医用级钛合金就成为越来越多被使用的材料,对于创面修复设备而言,钛合金的使用需要保证表面具有极高的光洁程度,且钛合金薄壁件对前期热处理要求也比较苛刻,具体来说,这种创面修复程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包括,首先准备上盖13,底座15,在上盖13上加工管道12,在管道12的入口处设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在外部设置电信号调制解调装置1,中央处理器2,互联网模块3,无线通信模块4,泵吸负压电机,创口摄像头,图像比对模块以及渗出液成分检测装置,具体地,底座15的加工过程为选用钛合金坯料,经过锻压后,形成圆柱体坯料,然后在车床上进行粗车,粗车时的的主轴转速为1200r/min,进给速度为0.3mm/r,切削深度为0.2mm,粗车完成后,以外圆面为基准面,加工上端面和下底面,首先粗铣,采用pcd图层刀具,铣削速度为60m/min,每齿进给量为0.12mm/z,铣刀的背吃刀量为1.5mm,进一步地,通过车削的方式加工外圆面的上半部分,加工出凸缘14,然后再用钻削粗加工出护理孔7,再精铰护理孔7,使之内表面粗糙度在1.6μm以下,然后再以外圆面为精基准进行装夹,由于最后加工成为薄壁件,因此至少采用8个受力点加紧,在上端面的中心钻通孔,再用立方碳化硼镗刀扩孔,至最后成品前,留有0.2mm的加工余量,倒数第二次的加工使用金刚石镗刀,参数为转速2000r/min,进给速度为0.15mm/r,切削深度为0.1mm,最后一次加工的金刚石镗刀参数为转速1500r/min,进给速度为0.10mm/r,切削深度为0.1mm,从而获得表面粗糙度0.32μm一下的光洁表面,以确保微生物和渗出液不易残留,且容易清洗和消毒。

进一步地,底座15形成的薄壁件根据病人伤口和病程的不同,厚度为1-2mm。

进一步地,底座15的外表面进行镀镍处理,以进一步防止腐蚀。

进一步地,装夹底座15时采用锰元素小于0.5%的夹具,以防止钛合金由于与夹具黏连而造成锰污染。

进一步地,底座底部具有向外伸出的地脚,地脚为钛合金,地脚为环装,通过过盈配合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底部。

通过此装置及制造方法,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实时地监控窗口的愈合情况,并且方便向其中注入氮冷却气体和治疗气体,也方便提取液体进行化验,同时该制造方法使用钛合金,强度高,耐腐蚀,能够更加适应窗口处组织液多变的复杂环境,同时易清洗消毒,能够重复利用,该制造方法也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各个参数缺一不可,共同保证了才装置的使用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