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活检术定位栅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94789发布日期:2021-02-09 11:42阅读:72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医用技术领域和零件制造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经皮穿刺活检术以及经皮穿刺治疗术可运用于人体各个病变部位的检查操作和精准定位治疗,定位栅栏可以实现在ct指导下的精确定位,实现对病变部位的穿刺活检取样操作或定位治疗手术。从已有临床经验可知,经皮穿刺活检术以及经皮穿刺治疗术若定位准确,其操作更便捷,诊断率更高。故需要进一步提高经皮穿刺活检术以及穿刺治疗术的定位精度,以确保手术的高成功率和高质量。
[0003]
临床中经皮穿刺活检术的定位器材常采用临时胶布简易自制栅栏和一次性胶布(或手术膜)栅栏两种类型。临时胶布简易自制栅栏是在临床需要时,利用介入治疗的废旧导管或金属丝按一定长度剪成5-10根,并排间距为0.5cm-1cm的栅栏横轴,再简单固定(如胶布)得到。虽制作简单,成本低,但制作粗糙、定位精度差,只能粗略估算定位,且不能反复使用。一次性胶布(或手术膜)栅栏是将自制材质的特殊金属丝(如硫酸钡丝线)按设计间距粘固在医用透明胶带和医用手术膜上制成的。使用时只需根据需求剪下合适长度的透明胶带式栅栏或选取所需规格的医用手术膜式的栅栏即可直接使用,虽然方便,定位精度较高,但不能反复使用。故为了满足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病变经皮穿刺所需不同规格栅栏,以及同时解决高精度和解决反复使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栅栏定位器材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得穿刺位置点定位简单,定位精度相对较高,可反复使用的经皮穿刺活检术定位栅栏的结构,以有效解决目前定位栅栏存在制作粗陋、难以精准定位、不可重复使用导致成本增加的技术难题。
[0005]
提出了一种经皮穿刺活检术定位栅栏的结构,包含用于固定总结构的粗圆柱形横轴、边轴;用于定位穿刺针的细圆柱形横轴、并实现多个定位栅栏组合连接固定时的扣钉和扣孔板。
[0006]
细圆柱形横轴采用硫酸钡丝制成,应用工艺为双压铸。
[0007]
述细圆柱形横轴固定于两端的边轴内,并按等距离10mm分布开来。
[0008]
述边轴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应用工艺为双压铸。
[0009]
一步的,边轴长度尺寸为50mm,尺寸较小以便于小目标范围内进行操作,以满足精度和定位要求。
[0010]
述扣孔板和扣钉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应用工艺为双压铸。
[0011]
一步的,扣钉垂直中心线距离其边轴近端面的距离为5mm,并以扣钉垂直中心线为基准,开一个宽度为2mm,深度为5mm的u型槽;板状结构的扣孔板圆孔的中心线距离其边轴近端平面的水平距离为11mm。
附图说明
[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在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对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列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其他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合理的附图。
[0013]
图1为本发明经皮穿刺术定位栅栏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定位栅栏具体结构参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其他研究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设计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具有一些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指某描述零件具有特定的位置。
[0016]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经皮穿刺活检术定位栅栏的结构,包含两端的边轴结构、粗圆柱形横轴、细圆柱形横轴、扣钉、扣孔板组成。
[0017]
定位栅栏每两横轴间的轴间距为10mm;纵向边轴一端是凸台结构的扣钉,另一端是板状结构的扣孔板,在需要多个定位栅栏进行组合连接时,由两个单元栅栏的扣钉和扣孔板结构的间隙配合来实现;扣钉垂直中心线距离其边轴近端面的距离为5mm,并以扣钉垂直中心线为基准,开有一个u型槽,以便连接时具有一定的缩放性;备注说明: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单体大小以及其排列的需要,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参数进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