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双二氯酚用于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感染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02224发布日期:2020-01-03 13:09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硫双二氯酚用于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感染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硫双二氯酚用于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感染的用途。



背景技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感染人体不同部位而导致多种感染性疾病,从常见的毛囊炎、痤疮、麦粒肿等皮肤疾病,到肺炎、心内膜炎、骨髓炎和其他转移性并发症等深度、致命性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还可粘附在人体组织细胞或医用植入材料的表面形成一个由胞外多糖黏附分子、蛋白质、磷壁酸及胞外dna(edna)等构成的生物被膜结构,降低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逃避宿主免疫细胞的攻击和吞噬,从而造成慢性感染和迁延不愈。严峻的问题是,近年来随着多种导管、透析技术、假体关节等医用植入材料的广泛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相关的医院内感染日趋增多。目前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感染的药物不多,仅发现克林霉素、阿奇霉素、利奈唑胺和达托霉素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对部分菌株的生物被膜感染治疗效果很差。因此,发现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感染治疗作用的药物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硫双二氯酚,又名硫氯酚或硫二氯酚,1961年日本横川氏首先采用硫双二氯酚(bithionol)治疗肺吸虫病以来,目前发现该药具有疗效高、副作用轻、有广谱驱虫与杀虫作用的优点,是目前治疗各型肺吸虫病的首选药物。此外,对肠绦虫病与姜片虫病也有良好的驱虫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双二氯酚(bithionol)用于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感染的用途,该用途为硫双二氯酚的一种新用途,硫双二氯酚可显著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已形成的生物被膜,并可有效杀灭生物被膜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亚抑菌浓度下的硫双二氯酚还可以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被膜。

对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硫双二氯酚用于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感染的用途,所述硫双二氯酚用于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被膜感染。

硫双二氯酚作为抗寄生虫药,一般用于抗肺吸虫病药物用;经过研究发现,硫双二氯酚还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感染的用途,所述硫双二氯酚可以用于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被膜感染的药物中,用于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已形成的生物被膜,并杀灭生物被膜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亚抑菌浓度下的硫双二氯酚还可以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被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硫双二氯酚用于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已形成生物被膜的有效浓度范围为2.2-35.2mg/l。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硫双二氯酚用于杀灭生物被膜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有效浓度为17~18mg/l。进一步的,所述硫双二氯酚用于杀灭生物被膜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有效浓度为17.6mg/l。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硫双二氯酚用于亚抑菌浓度下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被膜的有效浓度为0.5~0.6mg/l。进一步的,所述硫双二氯酚用于亚抑菌浓度下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被膜的有效浓度为0.55mg/l。

本发明还公开了硫双二氯酚用于制备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感染药物中的应用。进一步的,该药物的形式可以是颗粒、片剂或针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感染药物为液体,药物中所述硫双二氯酚的有效浓度为2.2-35.2mg/l,用于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已形成生物被膜。

进一步的,药物中所述硫双二氯酚的有效浓度为17~18mg/l,用于杀灭生物被膜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进一步的,药物中所述硫双二氯酚的有效浓度为17.6mg/l。

进一步的,药物中所述硫双二氯酚的有效浓度为0.5~0.6mg/l,用于亚抑菌浓度下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被膜。进一步的,药物中所述硫双二氯酚的有效浓度为0.55mg/l。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感染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硫双二氯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公开了硫双二氯酚的一个新的用途,其用于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感染的用途,在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感染的环境中,硫双二氯酚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已形成的生物被膜,并杀灭生物被膜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亚抑菌浓度下的硫双二氯酚还可以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被膜,因此可以减少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感染引起的反复慢性感染和迁延不愈等不良预后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浓度的硫双二氯酚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sa113株已形成的生物被膜的结果分析图。其中,a)是硫双二氯酚治疗后sa113株剩余生物被膜的结晶紫染色原图;b)是硫双二氯酚治疗后sa113株剩余生物被膜结晶紫染色后的od570检测值,与0xmic组比较:***,p<0.001(student’sttest)。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浓度的硫双二氯酚清除3株mssa已形成的生物被膜的结果分析图。与0xmic组比较:*,p<0.05;**,p<0.01;***,p<0.001(student’sttest)。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浓度的硫双二氯酚清除3株mrsa已形成的生物被膜的结果分析图。与0xmic组比较:*,p<0.05;**,p<0.01;***,p<0.001(student’sttest)。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硫双二氯酚杀灭3株mssa生物被膜中的活菌的结果分析图。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01(student’sttest)。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硫双二氯酚杀灭3株mrsa生物被膜中的活菌的结果分析图。。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01(student’sttest)。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亚抑菌浓度的硫双二氯酚抑制3株mssa形成生物被膜的结果分析图。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student’sttest)。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亚抑菌浓度的硫双二氯酚抑制3株mrsa形成生物被膜的结果分析图。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student’sttest)。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检测:

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以atcc29213为质控株,按照clsi-m100-s27版进行操作。结果如下表1所示,硫双二氯酚对25株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株(包含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耐甲氧西林株mrsa)的mic为2.2mg/l。表1.硫双二氯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实施例2

硫双二氯酚可有效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已形成的生物被膜试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sa113株在tsb培养基中37℃,220rpm/min摇菌过夜培养10-12h。用tsbg培养基(tsb培养基+0.5%葡萄糖)将菌液1:200稀释,每孔200ul加入96孔板(costar3599),每株菌设3复孔,37℃静置培养24h形成成熟的生物被膜。弃去上清,无菌生理盐水洗脱3次(200ul/孔/次),随后加入新鲜的tsbg培养基(含不同浓度的硫双二氯酚/硫氯酚),静置培养48h(每24h更换1次新的培养基)后,弃去上清,pbs洗脱3次(200ul/孔/次),室温下干燥后加入甲醇固定15min(200ul/孔),弃去甲醇室温下干燥后每孔加入0.5%结晶紫染液100ul,室温下染色10min,清水下轻柔洗脱结晶紫染液直至流水无色,室温下干燥后在酶标仪上读取od570值。上述实验操作独立重复3次,数据表示为均数±标准差(mean±sd)。对比结果如图1所示,硫双二氯酚/硫氯酚的浓度在4xmic(8.8mg/l),8xmic(17.6mg/l),16xmic(35.2mg/l),可显著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sa113株已形成的生物被膜。

随后我们按照上述同样的操作,检测了硫双二氯酚/硫氯酚对3株mssa(chs101,yusa61和yusa80)和3株mrsa(chs655,chs712和yusa139)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发现在1-16xmic(2.2-35.2mg/l)浓度下可对这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被膜具有清除作用,结果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实施例3

硫双二氯酚/硫氯酚可杀灭生物被膜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试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株在tsb培养基中37℃,220rpm/min摇菌过夜培养10-12h。用tsbg培养基(tsb培养基+0.5%葡萄糖)将菌液1:200稀释,每孔2ml加入24孔板(costar3524),每株菌设3复孔,37℃静置培养24h形成成熟的生物被膜。弃去上清,无菌生理盐水洗脱3次(200ul/孔/次),随后加入新鲜的tsbg培养基(含8xmic浓度的硫双二氯酚或者不含药物),静置培养48h(每24h更换1次新的培养基)。弃去上清,无菌生理盐水洗脱3次,然后用高压灭菌的平头牙签将孔底的生物被膜刮取下来,重悬于1ml生理盐水中,加入胰酶充分消化30分钟之后,再用生理盐水洗涤2次,随后1:10倍比稀释之后取100ul涂布在tsa平板上进行cfu计数。上述实验操作独立重复3次,数据表示为均数±标准差(mean±sd)。结果如图4所示,硫双二氯酚在8xmic(17.6mg/l)浓度下可杀灭3株mssa株(chs101,yusa61和yusa80)生物被膜中的活菌,疗效明显优于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和利福平。硫双二氯酚在8xmic(17.6mg/l)浓度下也可杀灭3株mrsa株(chs655,chs712和yusa139)生物被膜中的活菌,疗效明显优于万古霉素、达托霉素和利福平,如图5所示。

实施例4

亚抑菌浓度的硫双二氯酚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被膜:

金黄色葡萄球菌株在tsb培养基中37℃,220rpm/min摇菌过夜培养10-12h。用tsbg培养基(tsb培养基+0.5%葡萄糖)将菌液1:200稀释(含或不含抗菌药物),每孔200ul加入96孔板(costar3599),每株菌设3复孔,37℃静置培养24h。弃去上清,pbs洗脱3次(200ul/孔/次),室温下干燥后加入甲醇固定15min(200ul/孔),弃去甲醇室温下干燥后每孔加入0.5%结晶紫染液100ul,室温下染色10min,清水下轻柔洗脱结晶紫染液直至流水无色,室温下干燥后在酶标仪上读取od570值。上述实验操作独立重复3次,数据表示为均数±标准差(mean±sd)。结果如图6和图7所示,可见硫双二氯酚在1/4xmic(0.55mg/l)浓度下可显著抑制3株mssa(chs101,yusa61和yusa80)和3株mrsa(chs655,chs712和yusa139)形成生物被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