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包水包油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74322发布日期:2019-11-29 21:47阅读:13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包水包油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包水型油含量比较多水含量比较少,油性成分包覆水性成分,外相多为油相霜状,涂抹时感觉比较稠厚,封闭性比较强,能锁住水分不流失。市面上护肤品名称中带“霜”、“膏”等字样的多为油包水质地。有利于锁水、保湿、强韧肌肤屏障、抵御外界侵害,市面上护肤品名称中带“霜”、“膏”等字样的多为油包水质地,有利于锁水、保湿,强韧肌肤屏障,抵御外界侵害。水包油型通常是水含量比较高而油含量比较低,水性成份包覆油性成份,外相为水相液体居多,使用起来感觉较为清爽,市面上护肤品名称中带“乳”、“露”、“蜜”等字样的多为水包油质地,质地比较轻盈清爽,呈半透明,水的比例比油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肤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纯的油包水型或水包油型护肤品并不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许多消费者希望得到肤感不油腻且保湿型强的护肤品来替代现有的“乳”或“霜”类护肤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包水包油霜的制备方法,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油包水包油霜的制备方法,其原料以重量份计为,水相72-88份、第一油相3.7-6.8份、第二油相7.5-9.8份及助剂1-2份,其制备步骤如下:

水相制备步骤:将所述水相升温至80-90℃,搅拌均匀至无颗粒物。

水包油相制备步骤:将所述第一油相加入所述水相中,开启均质3-5分钟后,降温至40-45℃,得到水包油相。

油包水包油相制备步骤:将所述水包油相分多次缓慢加入所述第二油相中,并进行低速搅拌,待所述水包油相剩下重量百分比为15%-25%时,将剩下的所述水包油相全部加入,同时进行中速搅拌,使所述水包油相全部被所述第二油相全部包住,得到油包水包油相。

成品制备步骤:将所述助剂加入所述油包水包油相,同时进行低速搅拌均匀后,再进行高速搅拌或低速均质,在温度为20-40℃时调整粘稠度至80000mpa.s以上,得到油包水包油霜。

将水相称量完后升温至80-90°,搅拌溶解均匀至无颗粒物,这步是为了让水相组分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充分的溶胀,完全分散溶解在水中。将第一油相加入水相加中,开启均质,均质3-5min使水相在第一油相中充分乳化,形成乳液状的水包油相,再将温度降至40-45℃,降低温度是为了下一步油包水油相的步骤中,保证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的冷包。油包水包油相制备步骤一开始使用低速搅拌,使第二油相缓慢的充分包住水包油相。助剂加入并搅拌均匀后再开启高速搅拌或低速均质,使其黏度有所提高,待温度为20-40℃时检测好黏度大于或等于80000mpas时停止搅拌,黏度设定值是为了让油包水体系的产品结构之间络合得更稳定、坚固,从而达到保障产品稳定性,延长货架时间的效果,待检测合格后(黏度达标、香味等符合要求)即可出料,即可得本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水相包括去离子水、edta二钠、甘油、丙二醇、黄原胶、透明质酸钠、硫酸镁及氯化钠,所述第一油相包括月桂醇聚醚-7、柠檬酸酯、辛酸/葵酸甘油三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异壬酸异壬酯,所述第二油相包括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硅石、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peg-10聚二甲基硅氧烷。

进一步的,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可替换为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辛酸/葵酸甘油三酯可替换为角鲨烷或异构十六烷,所述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可替换为c9-11异链烷烃或c10-13异链烷烃,所述助剂为防腐剂、香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进一步的,所有组分以重量份计为:水相:去离子水36-52份、edta二钠0.01-0.02份、甘油10-15份、丙二醇25-30份、黄原胶0.1-0.2份、透明质酸钠0.02-0.05份、硫酸镁0.2-0.5份、氯化钠0.2-0.5份;第一油相:月桂醇聚醚-7柠檬酸酯0.7-0.8份、辛酸/葵酸甘油三酯1-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2份、异壬酸异壬酯1-2份;第二油相:五聚二甲基硅氧烷3-4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4份、硅石0.1-0.2份、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0.7-0.8份、peg-10聚二甲基硅氧烷0.7-0.8份。

进一步的,在所述水包油相制备步骤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油相称量完后,升温至75-85℃,搅拌均匀至无颗粒物的步骤。

第一油相加热的温度不宜过高,过高会使油相组分中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在过高的温度下挥发,产生不好的油脂气味,太低则与水相无法充分的溶解、液化。

进一步的,在所述油包水包油相制备步骤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第二油相在常温下混合分散均匀的步骤。

第二油相在常温下充分混合即可,无需加热,优选的采用高速均质进行混合均匀,不再加热,则在油包水包油想的制备步骤中之前不需要再进行冷却,省时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油包水包油相制备步骤中,所述低速搅拌的搅拌速度为50-200rpm,所述中速搅拌的搅拌速度为200-500rpm。

进一步的,所述成品制备步骤中,所述低速搅拌的搅拌速度为50-200rpm,所述高速搅拌或低速均质的搅拌速度为500-1000rpm。

进一步的,所述油包水包油相制备步骤中,所述水包油相至少分4次加入所述第二油相中,每次加入所述水包油相并搅拌至其被完全包住后再加入另一份所述水包油相。分至少4次加入才能更好的使第二油相充分的包住水相,产品更稳定。

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油包水包油霜保湿效果好且不油腻,既有霜类产品的高保湿效果,又有乳液类产品的清爽感,消费者使用体验好。本制备方法严格控制各步骤中搅拌速度及温度,所得产品结构更稳定,质地均匀且无异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

水相:去离子水36份、edta二钠0.01份、甘油15份、丙二醇30份、黄原胶0.1份、透明质酸钠0.03份、硫酸镁0.3份、氯化钠0.3份。

第一油相:月桂醇聚醚-7柠檬酸酯0.8份、辛酸/葵酸甘油三酯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份、异壬酸异壬酯2份。

第二油相:五聚二甲基硅氧烷4份、聚二甲基硅氧烷4份、硅石0.2份、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0.8份、peg-10聚二甲基硅氧烷0.8份。

助剂:防腐剂0.05份,香精0.05份。

制备方法:

将水相称量完后升温至85℃,在均质机中搅拌溶解至无颗粒物;将第一油相升温至80℃,搅拌均匀至无颗粒物;将第一油相抽入水相中开启均质,均质3分钟,得到水包油相,然后将温度降至42℃;将第二油相混合分散均匀加入乳化锅中,将包好的水包油相均分为5次缓慢加入分散均匀的第二油相中,每次加入后进行低速搅拌,搅拌速度控制在100rpm,使第二油相慢慢包住水包油相,待完全包住之后,再次加入另一份水包油相,最后一次加入水包油相后将搅拌速度调为200rpm搅拌均匀,得到油包水包油相;将助剂加入油包水包油相中,开启低速均质,搅拌速度为800rpm,将其粘稠度在40℃下调节至8000mpas,得到油包水包油霜。

实施例2

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

水相:去离子水51份、edta二钠0.01份、甘油10份、丙二醇25份、黄原胶0.1份、透明质酸钠0.03份、硫酸镁0.3份、氯化钠0.3份。

第一油相:月桂醇聚醚-7柠檬酸酯0.7份、辛酸/葵酸甘油三酯1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份、异壬酸异壬酯1份。

第二油相:五聚二甲基硅氧烷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份、硅石0.1份、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0.7份、peg-10聚二甲基硅氧烷0.7份。

助剂:防腐剂0.05份,香精0.05份。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取普通的市售霜状护肤品(油包水型)。

对比例2取普通的市售乳液状护肤品(水包油型)。

使用体验测试

选100名年龄在20-50周岁之间皮肤健康的男性或女性进行测试,随机分为4组对应使用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例1、对比例2的产品,然后对其进行评分,使用环境为温度在26℃、空气湿度在75%左右。使用体验包括黏腻感及保湿性测试,然后进行评价,感觉黏腻且黏腻感在1小时内不消失为肤感黏腻,评分为差,有黏腻感,但黏腻感很快消为正常,清爽无黏腻感评分为好;保湿性测试为测试使用后5分钟及使用后4小时皮肤的失水率,失水率在8%以内为好,失水率在8%-12%为正常,失水率大于12为差最后统计个评价的人数。

表1使用体验测试结果

表中数字表示每种测试效果中对其打分的人数,如实施例1中使用黏腻感差的为0人。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制作的油包水包油霜基本无黏腻感,且保湿性好。

水溶性测试

将实验产品滴入水中并轻轻摇晃看是否能溶于水,一般溶于水的护肤品肤感更清爽。

实验将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例1、对比例2分别加一滴至清水中,轻轻摇晃,其中对比例2很快溶于水中,使水呈乳白色,对比例1不溶于水,实施例1及实施例2在轻轻摇晃后也能溶于水中,说明本发明生产的水包油包水霜质地较普通的油包水霜更清爽。

稳定性测试

将本发明的产品在冷冻和模拟运输的条件下持续5周,看是否会发生油水分离、颜色或形状的变化。

经测试,实施例1及实施例2在冷冻或模拟运输的条件下5周后均未发生油水分离、颜色或形状的变化。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更不能代表各部件的大小比例关系,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公开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为了示例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公开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