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血管病变的治疗系统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83207发布日期:2020-03-13 05:5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血管病变的治疗系统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血管病变的治疗系统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动脉瘤包括主动脉瘤、内脏动脉瘤以及位于肢体的动脉瘤,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病理性的扩张,超过正常血管直径的50%;真性动脉瘤是血管变宽涉及血管壁的3层结构,假性动脉瘤是动脉局部破裂,由血块或临近组织封住而形成。主动脉瘤(包括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因其高死亡率和高并发症发生率,一直以来是主动脉外科最具挑战的手术,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包括:多器官功能衰竭、截瘫、心肌梗死等。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成熟、围术期护理及监护的发展,特别是微创支架技术的进步,主动脉瘤手术成功率大大增加,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以前明显降低。

主动脉夹层、动静脉瘘和血管畸形以及静脉曲张同样是高危及难治性疾病,动静脉瘘是指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异常通道,由于动脉的血液通过异常孔道流入伴行的静脉,可造成瘘的局部血管病变和瘘局部、周围循环和全身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先天存在或后天因外伤所致。血管畸形是一种具有正常内皮细胞的组织结构和生物特性的毛细血管、静脉和动脉或淋巴管的异常扩张和沟通。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分离状态。静脉曲张是指下肢大隐静脉反流造成的浅静脉扩张性疾病。

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和医疗器械的发展,主动脉瘤介入腔内治疗因为其微创性和安全性逐渐成为该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介入腔内治疗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覆膜支架隔绝动脉瘤腔,进而重新恢复正常血流,被隔绝的动脉瘤会逐渐血栓化,最终达到重建主动脉管腔结构。但由于不同部位血管结构的影响,如血管结构复杂覆膜支架植入不能完全贴合血管内壁易形成i型内漏;分支动脉靠近动脉瘤覆膜支架的植入易覆盖分支动脉造成缺血;分支动脉与动脉瘤连接,通过动脉瘤供血,覆膜支架隔绝动脉瘤时也阻断了分支动脉血流易造成相应脏器或组织缺血;分支动脉与动脉瘤连接且该动脉与其他动脉连接可以被覆盖,但覆膜支架的植入仅将主动脉和瘤腔隔绝,动脉瘤血液未被完全阻断,动脉瘤通过瘤体上的分支动脉血液回流(ii型内漏)而继续扩大。主动脉夹层的现有治疗方式为覆盖主动脉夹层近心端破口扩张主动脉真腔,但现有治疗在植入支架后一般仅覆盖了近心端破口,远端特别是靠近内脏动脉分支部位的破口无法用覆膜支架封堵,造成夹层假腔持续有血液,从而使得多数患者夹层直径逐渐增大形成夹层动脉瘤,瘤体扩张到一定程度会破裂出血导致患者死亡。动静脉瘘现有治疗方案主要是使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端漏口,但因为没有有效的材料封堵治疗漏口静脉端,动静脉之间仍存在广泛且细小的动静脉沟通血管,从而造成治疗失败。血管畸形目前主要采用弹簧圈、硬化剂、污水酒精等材料栓塞畸形血管团,但受到栓塞材料的限制,往往栓塞范围局限,并不能完整填充封堵全部的畸形血管团,从而仅取得非常有限的治疗效果。

因此,开发出一种能够应用于上述典型血管病变、且制作方便、疗效佳、副作用和并发症少的治疗系统是非常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血管病变的治疗系统及其应用。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血管病变的治疗系统,所述治疗系统包括辅助成型单元、输送单元和混匀器;所述输送单元用于输送水凝胶。

本发明所涉及的治疗系统各部分相互配合,其中辅助成型单元为血管建立通路,辅助水凝胶成型;混匀器将单组分或多组分水凝胶预聚体混合均匀;输送单元将水凝胶输送至目标血管腔用于填充。与将水凝胶的预聚体输送至目标位置后再凝胶的方式相比,此处选择混匀器更能够将水凝胶预聚体的不同组分充分混合均匀,以达到更好的凝胶效果,同时也避免了因不同组分混合不均匀造成预聚体凝胶不完全,以及流动态预聚体扩散的现象。

本发明所涉及的治疗系统采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水凝胶对血管异常部位进行填充,使其能够和血管组织良好粘接,能够防止动脉瘤进一步扩张和夹层的逆撕,同时能够封堵可能有血液回流的动脉;另外,水凝胶可依据形态各异的瘤体完全填充,固定成型,避免了其他填充方式造成的残余瘤腔,同时可根据血管形态进行塑形和分支动脉重建;同时,该治疗系统可依据治疗部位具体情况配制相近弹性模量的水凝胶进行填充,降低病变部位再复发率和减少异物感。

优选地,所述血管病变包括动脉瘤、血管畸形或静脉曲张;

优选地,所述动脉瘤包括主动脉瘤或动脉夹层;

优选地,所述血管畸形包括动静脉瘘。

本发明所涉及的治疗系统应用广泛,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血管病变的治疗并且具有很高的疗效,该治疗系统可以很容易地适应瘤腔形状各异的主动脉瘤、动脉夹层、血管畸形、静脉曲张,这是其他治疗方式难以解决的。

优选地,所述辅助成型单元包括球囊、支架或膜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至少两种的组合例如球囊和支架的组合、支架和膜材料的组合、球囊和膜材料的组合等,优选球囊和支架的组合。

此处辅助成型单元选用球囊和支架的组合方式即在球囊的基础上增加支架的使用是一种很好的策略,具体来看,对于真性动脉瘤,支架能够很好的固定水凝胶防止移位,另外支架的使用也能使填充部位具有更好的管腔形态,利于血液流通;而对于主动脉夹层,由于假腔挤压易造成真腔通道过小,水凝胶使用仅使填充了夹层,抑制了假腔的进一步发展,但对于真腔血流恢复效果不明显,在此类病例中在真腔中植入支架能很好地恢复真腔形态和血供。因此对于较大动脉瘤的病例,使用支架与水凝胶的组合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所述支架仅是用于血管腔成型,与常规利用覆膜支架对瘤腔或主动脉夹层破口的隔绝方式不同,可以减少副作用和并发症,这些副作用包括炎症、免疫反应以及血管再次损害等。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裸支架或覆膜支架。

优选地,所述支架具有网状结构或螺旋结构。所述网状结构的支架是通过编织激光切割或3d打印制备得到的。

优选地,所述支架为生物可降解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或可回收支架。

优选地,所述膜材料包括涤纶、ptfe、硅胶或聚乳酸。

优选地,所述输送单元包括导管。

优选地,所述导管的腔体数量为1-5。

优选地,所述水凝胶包括普通水凝胶、可粘接水凝胶、生物可降解水凝胶或生物可吸收水凝胶。

优选地,水凝胶为单组份或至少两种组分,至少两种组分的水凝胶可在体外混合均匀后导入、水凝胶导入过程中混合或导入到填充部位再混合。

在本发明中,所述水凝胶的制备原料包括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和溶剂。

优选地,所述单体包括双丙烯酸酯、丙烯酰胺、丙烯酸、玻尿酸、乳酸、乙醇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n-异丙基丙烯酰胺、乙烯亚胺、海藻酸钠、羧基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或羧基甜菜碱丙烯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至少两种的组合例如: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组合、海藻酸钠和羧基甜菜碱甲基丙烯酸酯的组合等,其他任意的组合搭配方式便不在此一一赘述。

优选聚丙烯酰胺和海藻酸钠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交联剂包括硫酸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三甲氧基甲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1-羧基-n,n-二甲基-n-(3-丙烯酰胺基丙基)乙胺内盐或1-羧基-n-甲基-n,n-二(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甲胺内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至少两种的组合例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1-羧基-n,n-二甲基-n-(3-丙烯酰胺基丙基)乙胺内盐的组合、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1-羧基-n-甲基-n,n-二(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甲胺内盐的组合等,其他任意的组合搭配方式便不在此一一赘述。优选硫酸钙和3-(三甲氧基甲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

优选地,所述引发剂包括过硫酸铵、过氧化苯甲酰、二苯甲酮、α-酮戊二酸或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至少两种的组合例如过硫酸铵和过氧化苯甲酰的组合、二苯甲酮和α-酮戊二酸的组合、过氧化苯甲酰和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的组合等,其他任意的组合搭配方式便不在此一一赘述。优选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

优选地,所述溶剂包括水、甘油、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二丙二醇、二甘醇、三丙二醇或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至少两种的组合例如水和甘油的组合、甘油和乙二醇的组合、丙二醇和丁二醇的组合等,其他任意的组合搭配方式便不在此一一赘述。优选水。

优选地,所述水凝胶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助剂和/或辅料。

优选地,所述助剂包括造影剂、稳定剂或药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至少两种的组合例如造影剂和稳定剂的组合、稳定剂和药物的组合、造影剂与药物的组合等,其他任意的组合搭配方式便不在此一一赘述。

优选地,所述辅料包括纤维、微球或显影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至少两种的组合例如纤维和微球的组合、微球和显影材料的组合、纤维和显影材料的组合等,其他任意的组合搭配方式便不在此一一赘述。

优选地,所述水凝胶的凝胶时间为0.1-30min,例如0.1min、0.5min、1min、5min、10min、15min、20min、25min或30min等。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治疗系统在制备治疗血管病变的装置中的应用。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治疗系统的使用方法,其使用方法具体为:

(1)使用辅助成型单元(如:支架、球囊等)放置在血管中,恢复正常血流或为水凝胶成型提供必要辅助;

(2)对于不同病变选取合适的不同特性的水凝胶(如:可注射、可降解或自粘结等)通过混匀器混合后再通过输送单元输送至病变部位(需要填充部位),通过必要条件(温度、光、引发剂或不同组分混合)进行引发凝胶;

(3)待水凝胶完成凝胶后撤去多余辅助成型单元,特殊病例部分辅助成型单元可保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治疗系统应用广泛,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血管病变的治疗并且具有很高的疗效,该治疗系统可以很容易地适应瘤腔形状各异的动脉瘤、血管畸形和静脉曲张。该治疗系统采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水凝胶对血管异常部位进行填充,使其能够和血管组织良好粘接,能够防止动脉瘤进一步扩张和夹层的逆撕,同时能够封堵可能有血液回流的动脉;可依据形态各异的瘤体完全填充固定成型,避免了其他填充方式造成的残余瘤腔,同时可根据血管形态进行塑形和分支动脉重建;另外,该治疗系统可依据治疗部位具体情况配制相近弹性模量的水凝胶进行填充,降低病变部位再复发率和减少异物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治疗系统用于治疗腹主动脉瘤的过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治疗系统用于治疗腹主动脉瘤的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治疗系统用于治疗主动脉夹层的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治疗系统用于治疗有分支血管的动脉瘤的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治疗系统用于治疗动静脉瘘的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治疗系统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腹主动脉瘤的治疗系统,包括辅助成型的球囊、输送水凝胶的单腔导管、混匀器和水凝胶,所述水凝胶的制备原料包括单体(丙烯酰胺和海藻酸钠)、交联剂(3-(三甲氧基甲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和硫酸钙)、引发剂(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和溶剂(水)。

其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具体方法为(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1为腹主动脉瘤腔、2为球囊、3为导管、4为混匀器、5为水凝胶注射器、6为水凝胶):

(1)制备水凝胶粉末:丙烯酰胺和3-(三甲氧基甲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在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引发下进行自由基加成,再将产物提纯,最后与海藻酸钠粉末混合制得a组分,b组分为硫酸钙粉末。

(2)经股动脉穿刺导入两根导丝到腹主动脉瘤处,一根置于瘤腔,一根沿腹主动脉穿过动脉瘤,沿置于瘤腔中的导丝导入单腔导管至导管头部处于瘤腔中,沿另外一根导丝导入球囊至动脉瘤处。

(3)注射水凝胶配置:取a和b粉末分别溶于适量水中,将两溶液分别装在水凝胶注射器的对应腔内备用。

(4)将导管、混匀器和水凝胶注射器依次连接,调整球囊位置充液使球囊覆盖瘤腔,再将步骤(3)制备好的水凝胶预聚体由水凝胶注射器推出经混匀器混合均匀后沿导管输送到血管瘤腔内,待水凝胶填充瘤腔后,撤去导管,等待水凝胶凝胶。随后撤去球囊和导丝,瘤腔被水凝胶填充,血流畅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腹主动脉瘤的治疗系统,包括辅助成型的球囊、输送水凝胶的单腔导管、混匀器和水凝胶,所述水凝胶的制备原料包括单体(丙烯酰胺和海藻酸钠)、交联剂(3-(三甲氧基甲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和硫酸钙)、引发剂(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和溶剂(水)。

其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具体方法为(其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1为腹主动脉瘤腔、2为球囊、3为导管、4为混匀器、5为水凝胶注射器、6为水凝胶、7为支架):

(1)制备水凝胶粉末:丙烯酰胺和3-(三甲氧基甲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在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引发下进行自由基加成,再将产物提纯,最后与海藻酸钠粉末混合制得a组分,b组分为硫酸钙粉末。

(2)经股动脉穿刺导入两根导丝到腹主动脉瘤处,一根置于瘤腔,一根沿腹主动脉穿过动脉瘤,沿置于瘤腔中的导丝导入单腔导管至导管头部处于瘤腔中,沿另外一根导丝导入血管支架至动脉瘤处,调整至支架覆盖瘤腔,并植入支架在瘤腔处,撤出血管支架输送系统,沿该导丝导入球囊至瘤腔处。

(3)注射水凝胶配置:取a和b粉末分别溶于适量水中,将两溶液分别装在水凝胶注射器的对应腔内备用。

(4)将导管、混匀器和水凝胶注射器依次连接,调整球囊位置充液使球囊覆盖瘤腔,再将步骤(3)制备好的水凝胶预聚体由水凝胶注射器推送,经混匀器混合均匀沿导管输送到血管瘤腔内,待水凝胶填充完瘤腔后,撤去导管,等待水凝胶凝胶。随后撤去球囊和导丝,瘤腔被水凝胶填充,血流畅通。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系统,包括辅助成型的球囊、输送水凝胶的单腔导管、混匀器和水凝胶,所述水凝胶的制备原料包括单体(丙烯酰胺和海藻酸钠)、交联剂(3-(三甲氧基甲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和硫酸钙)、引发剂(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和溶剂(水)。

其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具体方法为(其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1为主动脉夹层、2为球囊、3为导管、4为混匀器、5为水凝胶注射器、6为水凝胶、7为近心端破口、8为远心端破口):

(1)制备水凝胶粉末:丙烯酰胺和3-(三甲氧基甲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在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引发下进行自由基加成,再将产物提纯,最后与海藻酸钠粉末混合制得a组分,b组分为硫酸钙粉末。

(2)经股动脉穿刺导入两根导丝到主动脉夹层处,一根经远心端破口置于瘤腔(假腔),一根沿胸主动脉(真腔)越过动脉瘤,沿置于瘤腔中的导丝导入单腔导管至导管头部处于瘤腔中,沿另外一根导丝导入球囊至主动脉夹层近心端破口处。

(3)注射水凝胶配置:取a和b粉末分别溶于适量水中,将两溶液分别装在水凝胶注射器的对应腔内备用。

(3)将导管、混匀器和水凝胶注射器依次连接,调整球囊位置充液使球囊覆盖主动脉夹层的近心端破口,再将步骤(3)制备好的水凝胶预聚体由水凝胶注射器推送,经混匀器混合均匀沿导管输送到血管瘤腔内,待水凝胶填充完瘤腔后,撤去导管,等待水凝胶凝胶。随后撤去球囊和导丝,瘤腔被水凝胶填充,血流畅通。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动脉瘤上有分支血管并通过瘤腔供血的治疗系统,包括辅助成型的球囊和裸支架、输送水凝胶的单腔导管、混匀器和水凝胶,所述水凝胶的制备原料包括单体(丙烯酰胺和海藻酸钠)、交联剂(3-(三甲氧基甲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和硫酸钙)、引发剂(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和溶剂(水)。

其治疗的具体方法为(其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中:1为动脉瘤腔、2为分支血管、3为主干处支架、4为分支血管支架、5为水凝胶):

(1)制备水凝胶粉末:丙烯酰胺和3-(三甲氧基甲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在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引发下进行自由基加成,再将产物提纯,最后与海藻酸钠粉末混合制得a组分,b组分为硫酸钙粉末。

(2)经股动脉穿刺导入两根导丝到腹主动脉瘤处,一根置于瘤腔,一根沿腹主动脉穿过动脉瘤,沿置于瘤腔中的导丝导入单腔导管至导管头部处于瘤腔中,沿另外一根导丝导入血管支架至动脉瘤处,调整至支架覆盖瘤腔,并植入支架在瘤腔处,撤出血管支架输送系统;再经股动脉穿刺导入另外一根导丝至腹主动脉瘤处,导丝沿裸支架上靠近分支动脉开口的网眼穿过,并进入分支动脉,沿该导丝导入另一血管支架,并植入在分支动脉和移植入的主干支架网眼处,使分支血管支架与主干支架相同,撤去血管支架输送系统,沿两根置于血管支架的导丝导入球囊至瘤腔处和分支血管支架处。

(3)注射水凝胶配置:取a和b粉末分别溶于适量水中,将两溶液分别装在水凝胶注射器的对应腔内备用。

(4)将导管、混匀器和水凝胶注射器依次连接,调整分支血管支架中的球囊位置充液使球囊覆盖分支血管支架,调整主干血管支架中的球囊充液使球囊覆盖瘤腔,再将步骤(3)制备好的水凝胶预聚体由水凝胶注射器推送,经混匀器混合均匀后沿导管输送到血管瘤腔内,待水凝胶填充完瘤腔后,撤去导管,等待水凝胶凝胶。随后撤去球囊和导丝,瘤腔被水凝胶填充,血流畅通,分支血管由原主干动脉供血。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动静脉瘘的治疗系统,包括辅助成型的球囊、输送水凝胶的单腔导管、混匀器和水凝胶,所述水凝胶的制备原料包括单体(丙烯酰胺和海藻酸钠)、交联剂(3-(三甲氧基甲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和硫酸钙)、引发剂(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和溶剂(水)。

其治疗动静脉瘘的具体方法为(其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中:1为动静脉瘘、2为球囊、3为导管、4为混匀器、5为水凝胶注射器、6为水凝胶):

(1)制备水凝胶粉末:丙烯酰胺和3-(三甲氧基甲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在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引发下进行自由基加成,再将产物提纯,最后与海藻酸钠粉末混合制得a组分,b组分为硫酸钙粉末。。

(2)分别经静脉和动脉穿刺导入两根导丝到动静脉瘘处,一根置于静脉的瘘口处,一根置于动脉的瘘口处,再经动脉或静脉导入另一根导丝进入动静脉瘘内,沿置于动静脉瘘内的导丝导入单腔导管至导管头部处于瘤腔中,沿另外两根导丝导入球囊至动动静脉瘘两侧瘘口处。

(3)注射水凝胶配置:取a和b粉末分别溶于适量水中,将两溶液分别装在水凝胶注射器的对应腔内备用。

(4)将导管、混匀器和水凝胶注射器依次连接,调整动静脉瘘两侧的球囊位置充液使球囊覆盖两侧瘘口再将步骤(3)制备好的水凝胶预聚体由水凝胶注射器推送、经混匀器混合均匀后沿导管最终输送到瘘内,待水凝胶填充完瘘腔后,撤去导管,等待水凝胶凝胶。随后撤去两侧球囊和导丝,动静脉瘘被阻塞,血流恢复正常。

另外血管畸形也可参照本实施例进行治疗,其操作过程仅需选取与畸形血管主要相连的静脉或动脉为路入和封堵口,利用球囊封堵血管,在畸形血管中注入水凝胶,待凝胶后,撤去球囊,畸形血管被封堵,无血流通过。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静脉曲张的治疗系统,包括辅助成型的球囊、输送水凝胶的单腔导管、混匀器和水凝胶,所述水凝胶的制备原料包括单体(丙烯酰胺和海藻酸钠)、交联剂(3-(三甲氧基甲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和硫酸钙)、引发剂(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和溶剂(水)。

其治疗静脉曲张的具体方法为(其示意图如图6所示,其中:1为静脉曲张、2为球囊、3为导管、4为混匀器、5为水凝胶注射器、6为水凝胶):

(1)制备水凝胶粉末:丙烯酰胺和3-(三甲氧基甲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在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引发下进行自由基加成,再将产物提纯,最后与海藻酸钠粉末混合制得a组分,b组分为硫酸钙粉末。

(2)经静脉曲张段两侧穿刺导入两根导丝到静脉曲张两端,一根置于远心端,一根置于近心端。再在远心端或近心端穿刺处导入另外一根导丝,沿该导丝导入单腔导管至导管头部处于静脉曲张处,沿另外两根导丝导入球囊至静脉曲张两端处。

(3)注射水凝胶配置:取a和b粉末分别溶于适量水中,将两溶液分别装在水凝胶注射器的对应腔内备用。

(4)将导管、混匀器和水凝胶注射器依次连接,调整球囊位置充液使球囊覆盖瘤腔,再将步骤(3)制备好的水凝胶预聚体由水凝胶注射器推出经混匀器混合均匀后沿导管输送到静脉曲张处,待水凝胶填充静脉曲张区域后,撤去导管,等待水凝胶凝胶。随后撤去球囊和导丝,静脉曲张被水凝胶填充。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血管病变的治疗系统及其应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