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神经性耳聋药物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40502发布日期:2021-05-14 15:23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神经性耳聋的植物及其提取物,尤其涉及大蒜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神经性耳聋药物中的用途。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我国目前聋哑患者约有1770万,居残疾人之首。耳聋临床上分为以外耳和中耳病变引起的传导性聋;以内耳和听神经病变引起的神经性聋;外中耳病变和内耳听神经共同病变引起的混合性聋。
3.耳聋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在后天性耳聋中,药物性致聋发生率竟占40%。而在药物引起的耳聋者中,3岁前发病为50%,7岁前可达82%。其元凶是氨基糖甙类药物,如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与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及核糖霉素等,它们均能摧毁毛细胞与螺旋形神经节,以而使听觉传导系统受到严重损害,并导致病人耳聋。医学家为了提醒人们重视,便将它们称之为

耳毒性抗生素


4.长期以来,人们总以为造成药物性耳聋,主要由于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所致。但近几年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不少病人的药物剂量与疗程,均在规定的范围以内,却依然在劫难逃。为此医学家作了多年潜心研究,终于探明药物性耳聋,系由细胞线粒体的遗传基因发生变异之故。即家族的变异基因可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她的子孙,使之具有潜在的过敏性,此称母系遗传。如今多为独生子女,若不慎使用某些药物而引起耳聋,造成终生残疾,将会影响我国人口的素质。故不可等闲视之。
5.链霉素等药物导致的耳聋是药物性聋,属于神经性耳聋的范围,目前是没有办法治愈的。此种听力下降是药物毒性损害听神经引起的,是不可逆性改变。药毒性耳聋在早期及时治疗还可恢复一定的听力。时间长了比较难以通过治疗提高听力。如果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恢复起来会非常困难。
6.由于链霉素等药物引起的听力神经障碍,目前来看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可以治疗。通常医生建议患者去耳鼻喉科就诊,进行双耳听力检查,必要时可选择佩戴助听器改善听力。如果不行则考虑人工耳蜗。
7.人工耳蜗是针对没有听力的人研发的一种辅助听觉的工具,对于听不见声音的人来说装上人工耳蜗确实是非常急需的。
8.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本身比较昂贵,国外主要有3家生产厂家,分别有高端、中端和低端的产品。同时,也要根据儿童耳蜗情况选择适应的产品。国外耳蜗产品一般售价为10万元以上,最高可达到30万元。国内有2家厂家,但售价最少也需要8万元左右。
9.人工耳蜗这么贵,是因为做人工耳蜗需要一个开颅手术;它是根据耳蜗生理原理开发的一种电子仿生装置,是听力学、医学、生物医学、微电子学、材料学、机械学相结合的跨多学科的高新技术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替代受损的听觉器官,帮助听到东西。虽然现在科技非常发达,但是做手术就有风险。有的人也可能出现面瘫、听力依然很低、身体素质下降、脑膜炎等的问题。
10.人工耳蜗由耳内和耳外两部分组成,耳内部分需要通过手术植入到耳蜗及头部的肌肉和颅骨之间。手术时间通常需要2-3小时。术后伤口愈合的时间需要7-10天。术后伤口愈合一个月后,病人要回到医院接受外部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专业医师及听力学专家们会启动语言处理器内的电脑程序,根据病人对声音的适应程度进行言语处理器中的程序调试,使病人听到的声音更舒适。由于病人对植入后听到的声音需要有一段适应的过程,所以需要定期到医院来进行言语处理器的调试。与此同时,病人还要进行听力及言语的康复训练。对于语后聋的病人,训练通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对于语前聋的病人则需要2-3年的康复训练,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11.大蒜(garlic)起源于中亚和地中海地区,汉朝时期被引种到中国,9世纪传入日本和南亚地区,16世纪前叶在非洲和南美洲出现栽培,18世纪传入北美洲,现已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近年来,中国大蒜种植和加工产业发展迅速,主要生产区有山东、江苏、河南、四川、陕西等。2016年中国大蒜种植面积达791257hm2,产量达21197131t,均位于全球第一。
12.大蒜所含化学成分十分复杂,除大蒜特有的活性物质含硫有机化合物之外,还含有丰富的多糖、蛋白质、挥发油、氨基酸、维生素,皂苷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凝集素、前列腺素、生物活性酶以及丰富常量和微量元素等物质。大蒜所含有的这些复杂的成分是大蒜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
13.大蒜的药理作用:(a)具有广谱抗菌灭菌和消炎作用,有很强的抗病毒能力,其中活性成分大蒜素在医药上已用于临床;(b)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大蒜中的含硫有机物等功能成分不仅能抑制致癌物质亚硝胺类在体内的合成,而且对肿癌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c)保护心血管系统:抗高血脂和动脉硬化、抗血小板聚集、增强纤维蛋白溶能活性和扩张血管产生降压作用;(d)活化细胞,促进能量产生,加快新陈代谢,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等作用;(e)保护肝脏调节血糖水平,降低血粘度、预防血栓。
14.大蒜不仅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而且无过敏反应、无副作用、无毒性,已经成为重要的保健食品之一,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15.目前,我国大多以新鲜大蒜销售为主,大蒜深加工产品很少,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大蒜的销售渠道主要依赖蒜头出口,目前国内大蒜总量的70%~80%通过冷藏出口到海外超市销售,国内超市销售约5%,其余的20%小蒜和残次蒜通过加工成蒜片蒜粉等大蒜制品消化掉。大蒜精深加工链条中的高端产品如天然大蒜素、蒜氨酸等医药和保健品,在国内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1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大蒜及其提取物的新用途。即在制备治疗神经性耳聋药物中的新应用。
17.本发明公开了大蒜作为治疗神经性耳聋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和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现列举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19.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大蒜是由国外超市销售的中国出口蒜头。选择新鲜没有出芽的大蒜蒜头;每次吃一个蒜瓣(大约3-4克);除去蒜皮后;一个蒜瓣切成约10薄片;准备使用。
20.临床应用方法和疗效
21.本发明药物经过专利发明人和申请人志愿临床实验,下面就两个病例进行详细分析:
22.病例1。本专利的发明人之一,男,63岁。小时候(10岁)流感发高烧,打链霉素导致左耳听力完全丧失,造成神经性耳聋。年轻时(17-21岁)看了好多家医院,没有方法可以治疗。5个月前,该患者自愿开始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来治疗左耳神经性耳聋。
23.治疗程序。每天吃大蒜两次(早餐和晚餐时);每餐吃一个蒜瓣,大约3-4克。吃蒜方法如下:一个蒜瓣除去蒜皮后切成约10片;咬碎一口食物;吞咽之前;夹一蒜片放在口腔内喉咙左侧附近的两颗大牙齿之间;轻咬几下;感觉到大蒜的强烈辛辣之后;立即把食物和蒜片一起吞咽下去。
24.疗效:在治疗之前的50多年中,该患者左耳听不到任何声音。治疗两个月后用小手指在左耳朵外耳道内轻轻刮擦转动可以听到噪音。治疗四个月后用手指轻轻刮擦左耳朵耳廓可以听到噪音;同时左耳可以听到理发师剪头发的声音。治疗五个月后做耳保健操拨鼓膜:将掌心压住耳朵,随后迅速打开,左耳可以听到轻微的爆声。
25.病例2。本专利的申请人之一,女,42岁。小时候(3-8岁)流感发烧,服用西药打庆大霉素导致听力下降,19岁时医生诊断为神经性耳聋,没有方法可以治疗,开始佩戴助听器改善听力。然而在家里室内可以不使用助听器跟家人交谈。2018年11月因感染登革热住院两个星期西药治疗,出院后注意到听力下降,在家里室内需要使用助听器跟家人交谈。4个月前,该患者自愿开始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来治疗神经性耳聋。
26.治疗程序。每天吃大蒜两次(早餐和晚餐时);每餐吃一个蒜瓣,大约3-4克。吃蒜方法如下:一个蒜瓣除去蒜皮后切成约10片;咬碎一口食物;吞咽之前;夹一蒜片放在口腔内喉咙两侧附近的两颗大牙齿之间;轻咬几下;感觉到大蒜的强烈辛辣之后;立即把食物和蒜片一起吞咽下去。
27.疗效:治疗两个月后家人感觉到该患者听力有改善。治疗四个月后该患者在家里室内可以不使用助听器跟家人交谈。
28.用喉咙两侧附近的两颗大牙齿轻咬蒜片;需要选择左右侧。治疗左耳应该用喉咙左侧附近的两颗大牙齿轻咬蒜片;治疗右耳应该用喉咙右侧附近的两颗大牙齿轻咬蒜片。
29.本发明中使用的大蒜及其提取物并不限于前述的口服大蒜蒜瓣切片。例如:为了方便携带和使用;可以将新鲜大蒜汁提取物浓缩与赋型剂配制压成丹(片)剂;还可以将新鲜大蒜汁提取物浓缩填入胶囊制成为胶囊剂(外表看起来像鱼肝油丸)。使用方法如下:咬碎一口食物;吞咽之前;夹一蒜胶囊(或蒜药丹)放在口腔内喉咙附近的两颗大牙齿之间;轻咬几下;感觉到大蒜的强烈辛辣之后;把食物和蒜胶囊(或蒜药丹)一起吞咽下去。
30.本发明中使用的大蒜及其提取物并不限于上述的口服大蒜蒜瓣切片,口服新鲜大蒜汁提取物丹剂和口服胶囊剂。例如:可以将新鲜大蒜汁提取物浓缩配制成外用药膏(膏贴);贴用于听神经耳外(例如:下頜,颈部,面部)穴位。还可以将新鲜大蒜汁提取物浓缩净化精制成针剂,用于听神经耳外(例如:外耳,下頜,颈部,面部)穴位皮下注射。
31.根据大量文献研究和发明人亲身试药体会理解,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治疗神经性耳聋;可能是由于以下因素和事实。
32.咽部有部分神经与外耳道壁共用神经分支。神经反射咽部的感觉神经主要是舌咽
神经和迷走神经。舌咽神经的感觉纤维分布到咽、扁桃体、舌根、中耳鼓室和乳突小房等处的黏膜,迷走神经的咽支分布于咽,耳支分布于耳。夹一蒜片放在口腔内喉咙附近的两颗大牙齿之间;轻咬几下;感觉到大蒜的强烈辛辣;相当于喷洒新鲜蒜汁到口腔内咽部外侧的皮肤黏膜,首先刺激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然后受到刺激的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再产生连锁刺激反应;进一步刺激激活患者曾受损害的听神经。
33.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使用大蒜及其提取物治疗神经性耳聋;应用方法简单疗效明显且费用低廉。大蒜不仅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而且对人体无毒性及副作用,符合发明专利的条件,现依法提出发明专利申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