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92953发布日期:2020-03-27 19:50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轮椅,具体的,涉及一种可以将病人方便的从轮椅输送至床面上的轮椅。



背景技术:

目前,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也是很多腿脚受伤或者残疾人士的代步工具。然而,现有的轮椅在使用时,使用者很难从轮椅中移动到床面上,往往需要外人的帮助才能够实现上述目的。

基于以上问题,申请人早期研发了一种具有搬运的座椅,参见图1至图2,其包括主体框架1,在主体框架1上设置有椅背2,椅背2包括与主体框架配合的靠背板20,所述靠背板20的一端转动设置,另一端扣合在主体框架1上。

在主体框架1上设置有滚轮连接板3,在滚轮连接板上设置有滚轮,在滚轮上设置有输送带,通过将抬升机构4将滚轮连接板抬升一定角度,然后将其扣在床体上,然后启动输送带将病人输送至床面上。在输送带启动的同时,可以通过将椅背板的另一端扣合状态解除,然后转动靠背板20,进而使得整个靠背板20不会在对输送带上输送的病人进行阻挡。所述的抬升机构包括电机40和被电机驱动的凸轮41,通过电机转动带动凸轮抬升滚轮连接板。

上述结构中具有如下缺陷:1)抬升机构的抬升力度不强,对电机的扭力要求较高,此外抬升机构的自锁能力较差,易发生在滚轮连接板未扣在床上时,发生滚轮连接板下坠的问题;

2)缺乏有效的对病人背部的托举手段,在输送带启动前,病人只能靠自己慢慢的倾身躺到在输送带上;

3)输送带在循环的过程中,由于其具有比较靠近地面的部分,在上述部分被循环至上方,即成为椅座部分时,容易粘上一些灰尘或者其它污物。

基于以上缺陷,有必要对上述轮椅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轮椅。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轮椅,包括一个主体框架和设置在主体框架上的椅背机构,在所述主体框架下方固定设置有底板,在所述底板下端固定设置有滚轮座,在所述滚轮座内转动支承有第一滚轮,且在所述滚轮座内设置有呈纵向的条形槽,所述第一滚轮的两端位于所述条形槽内,且通过一弹簧顶靠所述第一滚轮;在所述底板上端设置有滚轮连接板,所述滚轮连接板横向延伸至所述椅背后方,在所述滚轮连接板的后端上设置有卡扣件,所述滚轮连接板的前端和所述主体框架转动连接,在所述滚轮连接板的两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二滚轮,还包括一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被张紧在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上;在所述底板上端设置有用于抬升所述滚轮连接板后端的抬升机构和用于驱动所述输送带的输送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机构包括与所述主体框架固定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对称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的两侧,还包括椅背杆,所述椅背杆通过在其下端设置的转轴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在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固定有自锁电机,在所述自锁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啮合,在两个所述椅背杆之间张紧有带状的靠背带;

在所述底板上还固定有刮板机构,所述刮板机构包括刮板和在所述刮板下方固定设置的刮板槽,所述输送带通过所述刮板和所述刮板槽形成的空间内,且上述刮板和所述输送带的表面之间抵靠;

所述抬升机构包括一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上下两组通过连接块相互转动设置的连接杆,还包括一螺杆,所述螺杆具有间隔设置的两螺纹段,两螺纹段的螺距相同螺纹的旋向相反,两螺纹段分别和连接块上设置的螺孔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送带驱动机构包括一组主动滚轮,在所述主动滚轮上设置有齿轮部,还包括一输送带驱动电机,所述输送带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齿轮部啮合的大齿轮。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刮板的表面上设置有粘胶层。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抬升机构抬升力度更强,且具有极强的自锁功能,防止了下坠的缺陷;椅背可以再输送带启动前缓缓倾斜,辅助将病人躺卧在输送带上;且通过设置了刮板机构,有效的除去了输送带表面存在的脏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仰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刮板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抬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3至图8,一种轮椅,包括一个主体框架1和在主体框架1上设置的椅背机构9,所述椅背机构9包括与所述主体框架1固定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对称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1的两侧,还包括椅背杆90,所述椅背杆90通过在其下端设置的转轴91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在所述转轴91上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92,在所述框架主体1上固定有自锁电机93,在所述自锁电机93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94,所述主动齿轮94和所述从动齿轮92啮合,在两个所述椅背杆之间张紧有带状的靠背带95。

在所述主体框架1下方固定设置有底板2,在所述底板2下端固定设置有滚轮座20,在所述滚轮座20内转动支承有第一滚轮3,且在所述滚轮座20内设置有呈纵向的条形槽,所述第一滚轮3的两端位于所述条形槽内,且通过一弹簧100顶靠所述第一滚轮3。

在所述底板2上端设置有滚轮连接板4,所述滚轮连接板4横向延伸至所述椅背9后方。在所述滚轮连接板4的后端上设置有卡扣件40,所述卡扣件40用于和床体扣接配合。所述滚轮连接板4的前端和所述主体框架1转动连接,在所述滚轮连接板4的两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组第二滚轮5,还包括一输送带6,所述输送带6被张紧在所述第一滚轮3和所述第二滚轮5上。

上述结构中,通过弹簧100顶靠第一滚轮3,利用弹簧的回复作用,使得输送带6始终处于拉紧状态,避免了输送带在传送过程中因为滚轮与传送带间的间隙而打滑的现象。且通过所述第二滚轮5支撑所述输送带6,从而使得被所述第二滚轮5支撑部分的所述输送带形成整个轮椅的座体部。在滚轮连接板4上盖设有盖板300。

在所述底板1上还固定有刮板机构200,所述刮板机构200包括刮板200a和在所述刮板200a下方固定设置的刮板槽200b,所述输送带6通过所述刮板和所述刮板槽形成的空间内,且上述刮板和所述输送带的表面之间抵靠;在输送带运行时,通过刮板机构的刮板200a可以有效挂去粘在输送带表面的脏物,挂出的脏物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刮板槽200b内。且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刮板200a的表面上设置有粘胶层(附图未示出),以进一步粘附输送带表面的小颗粒粉尘。

在所述底板2上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抬升机构7,所述抬升机构7包括一组连杆机构70,所述连杆机构70包括上下两组通过连接块70a相互转动设置的连接杆70b,还包括一螺杆70c和驱动所述螺杆70c的螺杆驱动电机70d,所述螺杆70c具有间隔设置的两螺纹段,两螺纹段的螺距相同螺纹的旋向相反,两螺纹段分别和连接块70a上设置的螺孔配合。通过螺杆70c转动带动两连接块70a靠近或者远离,进而可以带动连接杆70b抬升或者下降,抬升机构的具体原理与汽车千斤顶类似,在实施例中不加以赘述。

在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输送带驱动机构8,所述输送带驱动机构8包括一组主动滚轮80,在所述主动滚轮上设置有齿轮部81,还包括一输送带驱动电机82,所述输送带驱动电机82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齿轮部啮合的大齿轮83。

本发明具体使用过程如下:首先启动抬升机构中的螺杆驱动电机,将所述滚轮连接板4抬升一定高度并且其一端的卡扣件40和床体边缘扣合,此时,自锁电机启动,带动椅背缓缓向下倾斜,可将病人在躺下前一直有一个托举,当椅背完全与输送带重合时,由于靠背板为带状,此时其不会干涉病人在输送带上的输送;最后启动输送带驱动电机,输送带驱动电机带动整个输送带将病人从轮椅输送至床体表面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本申请中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上述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