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异物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5566发布日期:2019-12-13 18:2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金属异物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金属异物钳。



背景技术:

异物钳是消化内科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它的主要作用是手术时辅助医生将患者肠胃中的异物给钳取出来,并要求在手术时尽量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因为人体的器官结构较为复杂,所以就要求医生在操作异物钳时需要较高精度的钳取,和但现有的金属异物钳内因其夹持部不能单独转动或者摆动,所以想要在手术时操作夹持部转动或者摆动,就只能操作手柄让整个异物钳整体转动或者摆动,这样便会给患者造成比较大的疼痛感,且操作误差也会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异物钳承,其操作精度较高,能单独操作夹手转动和摆动,并且转动之后能够固定夹手,操作幅度较小从而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异物钳,包括施力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施力组件包括相铰接的左手柄和右手柄,所述右手柄上设置有套环,所述左手柄上设置有套管,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安装管,所述安装管包括安装头和管身,所述安装头通过转动轴铰接在管身上实现安装头在管身上的摆动,所述安装头上铰接有夹手,所述管身转动套设在套管上,所述安装头和管身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使安装头摆动的推动件,所述推动件包括相连接的斜块和推动杆,所述斜块倾斜面抵触设置在安装头的外周壁上,所述推动杆靠近左手柄的一端设置有推钮,所述推钮设置在管身外,所述管身对应推钮位置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安装管与套环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夹手收紧的推杆,所述管身靠近套管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开口,所述套管对应螺纹开口的位置套设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与螺纹开口螺纹配合实现了锁定件对于安装管的锁定。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在需要操作夹手转动一定角度以便于抓取肠胃器官内的异物时,操作安装管的管身转动从而带动了安装管上的夹手转动,便可实现夹手一定角度的转动,从而便于异物的夹取,该异物钳可以操作夹手转动任意角度,且操作精度较高,并且医生只需小幅度操作便可实现夹手的转动,而在需要操作夹手摆动一端角度时,需推动推动件的推钮使斜块滑动,且随着斜块的滑动,斜块的斜面与安装头的外周壁的抵触弧度就会越大,夹手摆动的角度就会越大,该调节夹手摆动和转动的机构操作方式较为简单,操作幅度较小,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疼痛感。而因为锁定件和螺纹开口之间是涨紧配合,所以在转动完之后可操作锁定件往螺纹开口旋紧实现对安装管的锁定从而实现对安装头上夹手的锁定,当锁定后的夹手需要重新转动时只需把锁定件在螺纹开口内旋松便可以解除锁定件对于夹手的锁定,使夹手重新恢复可转动状态,该锁定件结构简单,利于实现,且固定性较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杆滑动穿过安装管设置,所述推杆包括设置在安装头内的推头、设置在管身内的杆身和用于连接推头和杆身的弹性拉绳,所述夹手的一端为暴露在外的夹持端,另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铰接在安装头的侧壁上,并向安装头内延伸有抵触部,所述抵触部与推头相抵触设置,所述推头在夹持端与固定端之间设置用于驱动夹手收紧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截面为梯形,所述驱动块靠近抵触部的一端的直径小于远离抵触部一端的直径,所述驱动块的两端通过平滑的斜面连接。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推头上设置驱动块,当需要夹手收紧夹持异物时,操作杆身滑动,杆身会拉扯弹力拉绳从而驱动推头滑动,而驱动块会随这推头滑动直到与夹手的抵触部进行抵触,因为驱动块的截面为梯形且靠近抵触部的一端的直径小于远离抵触部一端的直径,所以当驱动块与抵触部抵触时,驱动块会使夹手转动,从而使夹手的夹持端收紧,进而对异物进行夹持,且只要驱动块不离开抵触部,便可使夹手的夹持端一直保持收紧,该夹持机构夹持力较大而且夹持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触部包括与推头抵接的抵触头,所述抵触头靠近套管的一侧延伸有抵触片,所述抵触片与安装头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夹手复位的复位簧片。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抵触头靠近套管的一侧延伸有抵触片,抵触片与安装头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夹手复位的复位簧片,当异物钳使用完毕后可通过复位簧片使夹手的夹持端松开,并快速的复位到初始状态,该复位簧片保证了夹手的复位,保证了异物钳能够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手柄与右手柄通过转轴相铰接设置,所述右手柄包括相互之间呈v字形连接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左手柄包括相互之间呈v字形连接的第三支臂和第四支臂,所述套管设置在第三支臂上,所述套环设置在第一支臂上,所述杆身固定设置在套环上实现了第一支臂与推杆的联动。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操作右手柄的第一支臂,使右手柄在转轴上转动,且因为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相连接,套环安装在第一支臂上,推杆的杆身又是固定设置在套环上的,所以当右手柄转动时能带动第二支臂上的推杆向靠近套管的一侧滑动,当推杆滑动时便能带动推头上的驱动块滑动,并且抵触夹手的抵触部,从而使夹手收紧,完成夹持,此操作结构,操作简单,且推杆是向靠近套管的一侧滑动的带动夹手收紧的,这样就能使推杆往肉眼已知的区域滑动来带动夹手收紧,这样便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且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身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套管相抵触,另一端与套环相抵触。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在夹持完之后,可以通过在杆身上套设的复位弹簧使右手柄复位从而带动推杆复位,从而使驱动块远离抵触部,进而使夹手的夹持端复位,该复位弹簧保证了推杆能够快速的复位,保证了异物钳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身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套管设置有环形凸环,所述环形凸环与环形凹槽卡接配合实现安装管在套管上的轴向限位。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套管上的环形凸环与安装管管身上的环形凹槽相卡接实现了安装管在套管上的轴向限位,保证了安装管在转动时不会滑移,从而影响手术的进行,提高了安装管的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a;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b;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图5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异物钳,包括施力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施力组件包括相铰接的左手柄1和右手柄2,所述右手柄2上设置有套环21,所述左手柄1上设置有套管11,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安装管3,所述安装管3包括安装头31和管身32,所述安装头31通过转动轴8铰接在管身32上实现安装头31在管身32上的摆动,所述安装头31上铰接有夹手33,所述管身32转动套设在套管11上,所述安装头31和管身32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使安装头31摆动的推动件4,所述推动件4包括相连接的斜块41和推动杆42,所述斜块41倾斜面抵触设置在安装头31的外周壁上,所述推动杆42靠近左手柄1的一端设置有推钮43,所述推钮43设置在管身32外,所述管身32对应推钮43位置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321,所述安装管3与套环21之间设置用于使夹手33收紧的推杆5,所述斜块41靠近所述夹手33铰接在所述管身32靠近套管11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开口,所述套管11对应螺纹开口的位置套设有锁定件111,所述锁定件111与螺纹开口螺纹配合实现了锁定件111对于安装管3的锁定。在需要操作夹手33转动一定角度以便于抓取肠胃器官内的异物时,操作安装管3的管身32转动从而带动了安装管3上的夹手33转动,便可实现夹手33一定角度的转动,从而便于异物的夹取,该异物钳可以操作夹手33转动任意角度,且操作精度较高,并且医生只需小幅度操作便可实现夹手33的转动,而在需要操作夹手33摆动一端角度时,需推动推动件4的推钮43使斜块41滑动,且随着斜块41的滑动,斜块41的斜面与安装头31的外周壁的抵触弧度就会越大,夹手33摆动的角度就会越大,该调节夹手33摆动和转动的机构操作方式较为简单,操作幅度较小,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疼痛感。而因为锁定件111和螺纹开口之间是涨紧配合,所以在转动完之后可操作锁定件111往螺纹开口旋紧实现对安装管3的锁定从而实现对安装头31上夹手33的锁定,当锁定后的夹手33需要重新转动时只需把锁定件111在螺纹开口内旋松便可以解除锁定件111对于夹手33的锁定,使夹手33重新恢复可转动状态,该锁定件111结构简单,利于实现,且固定性较强。

上述推杆5滑动穿过安装管3设置,所述推杆5包括设置在安装头31内的推头51、设置在管身32内的杆身52和用于连接推头51和杆身52的弹性拉绳53,所述夹手33的一端为暴露在外的夹持端331,另一端为固定端332,所述固定端332铰接在安装头31的侧壁上,并向安装头31内延伸有抵触部333,所述抵触部333与推头51相抵触设置,所述推头51在夹持端331与固定端332之间设置用于驱动夹手33收紧的驱动块511,所述驱动块511的截面为梯形,所述驱动块511靠近抵触部333的一端的直径小于远离抵触部333一端的直径,所述驱动块511的两端通过平滑的斜面连接。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推头51上设置驱动块511,当需要夹手33收紧夹持异物时,操作杆身52滑动,杆身52会拉扯弹力拉绳53从而驱动推头51滑动,而驱动块511会随这推头51滑动直到与夹手33的抵触部333进行抵触,因为驱动块511的截面为梯形且靠近抵触部333的一端的直径小于远离抵触部333一端的直径,所以当驱动块511与抵触部333抵触时,驱动块511会使夹手33转动,从而使夹手33的夹持端331收紧,进而对异物进行夹持,且只要驱动块511不离开抵触部333,便可使夹手33的夹持端331一直保持收紧,该夹持机构夹持力较大而且夹持稳定

上述抵触部333包括与推头51抵接的抵触头334,所述抵触头334靠近套管11的一侧延伸有抵触片335,所述抵触片335与安装头3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夹手33复位的复位簧片。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抵触头334靠近套管11的一侧延伸有抵触片335,抵触片335与安装头3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夹手33复位的复位簧片336,当异物钳使用完毕后可通过复位簧片336使夹手33的夹持端331松开,并快速的复位到初始状态,该复位簧片336保证了夹手33的复位,保证了异物钳能够正常使用。

上述左手柄1与右手柄2通过转轴6相铰接设置,所述右手柄2包括相互之间呈v字形连接的第一支臂22和第二支臂23,所述左手柄1包括相互之间呈v字形连接的第三支臂12和第四支臂13,所述套管11设置在第三支臂12上,所述套环21设置在第一支臂22上,所述杆身52固定设置在套环21上实现了第一支臂22与推杆5的联动。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操作右手柄2的第一支臂22,使右手柄2在转轴6上转动,且因为第一支臂22和第二支臂23相连接,套环21安装在第一支臂22上,推杆5的杆身52又是固定设置在套环21上的,所以当右手柄2转动时能带动第二支臂23上的推杆5向靠近套管11的一侧滑动,当推杆5滑动时便能带动推头51上的驱动块511滑动,并且抵触夹手33的抵触部333,从而使夹手33收紧,完成夹持,此操作结构,操作简单,且推杆5是向靠近套管11的一侧滑动的带动夹手33收紧的,这样就能使推杆5往肉眼已知的区域滑动来带动夹手33收紧,这样便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且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感。

上述杆身52上套设有复位弹簧7,所述复位弹簧7一端与套管11相抵触,另一端与套环21相抵触。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在夹持完之后,可以通过在杆身52上套设的复位弹簧7使右手柄2复位从而带动推杆5复位,从而使驱动块511远离抵触部333,进而使夹手33的夹持端331复位,该复位弹簧7保证了推杆5能够快速的复位,保证了异物钳的正常使用。

上述管身32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套管11设置有环形凸环,所述环形凸环与环形凹槽卡接配合实现安装管3在套管11上的轴向限位。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套管11上的环形凸环与安装管3管身32上的环形凹槽相卡接实现了安装管3在套管11上的轴向限位,保证了安装管3在转动时不会滑移,从而影响手术的进行,提高了安装管3的安装稳定性。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比如采用类似工艺、类似结构的等效产品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