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柔性支撑功能的升降式手术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6489发布日期:2020-01-14 23:46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柔性支撑功能的升降式手术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手术床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有柔性支撑功能的升降式手术床。



背景技术:

传统的长骨骨折复位方法是在直视环境下,医生凭借经验和技巧切开复位,但是切开复位方法容易破坏骨折周围的血云和软组织,出血多、易感染。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103462674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拆装式长骨复位机器人,其包括固定机构和复位机构,二者相互连接或者拆分;固定机构包括两组相同的固定单元,它们通过两个相同的连接板连接或者拆分;复位机构设置有小环状平台、大环状平台、12个万向铰以及6个驱动杆。该长骨复位机器人采用6自由度的并联机构,进行骨折复位。

但是,上述固定机构只考虑了骨折附近的固定,未能考虑手术时病人整体躺卧是否舒适可靠,现有的手术床也没有与骨折复位机器人相配的,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柔性支撑功能的升降式手术床,其具有能够与骨折复位机器人配合,提高病人手术时躺卧舒适可靠性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柔性支撑功能的升降式手术床,包括:

床体,所述床体底部设置有若干升降支脚组件;

承载于所述床体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床体滑动;以及,

承载于所述床体的止血支撑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支脚组件包括与所述床体连接的支脚,以及套设在所述支脚上的固定脚套;所述支脚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脚套移动,且两者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螺栓,所述固定脚套和支脚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限位螺栓配合的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支架以及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的近端骨外固定环,所述近端骨外固定环与固定支架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床体之间设置有滑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近端骨外固定环与固定支架通过固定螺栓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近端骨外固定环外侧壁延伸设置有固定支板,所述固定支板和固定支架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组件配合的第一支孔和第二支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支板配合的固定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止血支撑组件包括:

承载于所述床体的辅助支架;

承载于所述辅助支架的辅助环;

承载于所述辅助环的辅助带;以及,

承载于所述辅助带远离辅助环一端的止血环。

进一步地,所述止血环内设置有能够充气加压的气囊。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组件与床体通过定位螺栓连接,所述床体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定位螺栓配合的定位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升降支脚组件,从而产生方便调节床体高度的效果;

2、采用了滑轨组件与若干定位孔,从而能够根据病人的体型和骨折部位调节近端骨外固定环的位置,提高病人躺卧的舒适可靠性;

3、采用了止血环,从而产生止血和柔性支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带有柔性支撑功能的升降式手术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固定支架与近端骨外固定环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3为骨折复位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器人底座;11、定位板;21、远端骨外固定环;22、电动直线推杆;23、机器人支架;3、床体;31、支脚;311、第二限位孔;32、支撑板;33、定位孔;34、固定脚套;341、第一限位孔;35、限位螺栓;51、近端骨外固定环;511、固定支板;512、第一支孔;52、固定支架;521、固定卡槽;522、第二支孔;523、固定螺栓组件;61、辅助支架;62、辅助环;63、辅助带;64、止血环;71、滑轨支座;72、滑轨;73、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一种带有柔性支撑功能的升降式手术床,参照图1,其包括床体3,床体3底部均布设置有四个升降支脚组件;升降支脚组件包括与床体3底壁固定连接的支脚31,以及套设在支脚31上的固定脚套34;固定脚套34能够相对于支脚31移动,从而能够调节床体3的高度。

参照图1,固定脚套34与支脚31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限位螺栓35;固定脚套34和支脚31上分别开设有若干相对的第一限位孔341和第二限位孔311,限位螺栓35穿过第一限位孔341后,嵌入第二限位孔311内,从而能够限定固定脚套34与支脚31的相对位置;限位螺栓35与第二限位孔311可以为螺纹连接,从而能够提高限位的稳固性。

参照图1,床体3上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与床体3之间设置有滑轨组件,则固定组件能够相对于床体3移动,方便调节固定组件的位置;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支架52,固定支架52远离床体3的一端设置有近端骨外固定环51。

参照图1,滑轨组件包括与床体3连接的滑轨72,以及与滑轨72配合的滑轨支座71,滑轨支座71与固定支架52底端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滑轨组件与床体3通过定位螺栓73连接,且床体3上均布开设有若干与定位螺栓73配合的定位孔33;通过若干定位孔33能够调节滑轨组件与床体3的相对位置,进一步方便调节固定组件的位置。

参照图1,床体3上设置有辅助支架61,辅助支架61呈倒u型,且床体3侧壁凸出设置有与辅助支架61底端连接的支撑板32。

参照图1,辅助支架61上套设有辅助环62,辅助环62连接有辅助带63,辅助带63远离辅助环62的一端连接有止血环64;本实施例中辅助环62能够相对于辅助支架61滑动,从而能够根据近端骨外固定环51的位置对止血环64进行调节。

参照图1,止血环64内设置有能够充压的气囊(本附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气囊能够显示气压,将大腿穿过止血环64,对气囊进行充气增压能够起到止血的作用;同时,止血环64能够起到柔性支撑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病人手术时躺卧的舒适可靠性。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近端骨外固定环51与固定支架52通过固定螺栓组件523连接,近端骨外固定环51外侧壁对称延伸设置有固定支板511;固定支板511和固定支架52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与固定螺栓组件523配合的第一支孔512和第二支孔522;若干第一支孔512与第二支孔522配合,能够方便调节近端骨外固定环51与固定支架52的相对位置。

参照图2,固定支架52上开设有与固定支板511配合的固定卡槽521,固定支板511嵌设于固定卡槽521内,能够提高近端骨外固定环51与固定支架52连接的稳定性。

参照图3,一种与本实施例中手术床配合使用的骨折复位机器人,其包括机器人底座1,机器人底座1上设置有定位板11;定位板11上设置有呈六边形的机器人支架23,机器人支架23上设置有六个电动直线推杆22,六个电动直线推杆22远离机器人支架23的一端连接有远端骨外固定环21;电动直线推杆22一端通过万向铰与机器人支架23连接,另一端通过虎克铰与远端骨外固定环21连接,万向铰和虎克铰附图中均未示出。

工作原理如下:

近端骨外固定环51通过固定支架52与床体3连接,患者手术时可以舒适地躺在床体3上,大腿穿过近端骨外固定环51;骨折复位机器人上设置有与近端骨外固定环51配合的远端骨外固定环21,将远端骨外固定环21套设在大腿上,然后使用骨折复位机器人对患者的骨折处进行复位矫正;骨折复位完成后,在近端骨外固定环51和远端骨外固定环21之间通过六根手动推杆相连,形成泰勒骨外固定支架,然后将近端骨外固定环51与固定支架52分离,将远端骨外固定环21与骨折复位机器人分离,即可在术后进行畸形复位矫正。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手术床进行改进,与骨折复位机器人配合使用,则病人在手术时,不仅能够使骨折部位得到稳固的支撑,而且能够提高躺卧的舒适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