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纹绣美容的迷你滚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7074发布日期:2020-01-31 14:18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纹绣美容的迷你滚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纹绣美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纹绣美容的迷你滚针。



背景技术:

纹眉是一种将金属或者植物颜料通过刺破皮肤来渗透入真皮层下,然后永久保持眉毛的形状的美容外科方法,纹眉的关键在于纹刺手法的轻重,颜料的浓淡。纹眉,可以增加眉毛的浓密感,增加人的面部的整体美感,适应于先天性眉毛稀疏或后天性眉毛部分缺失以及眉形不佳、眉内有疤痕、眉毛不均匀的人群。

目前,对于雾眉用针多为:单针、多圆针、排针7mm滚针10mm滚针,单针上色较慢多圆针或排针上色稍快但色彩不易均匀。传统单针上色慢,三针或多针上色不均匀。另外,在纹眉过程中,用力不均匀时就会不小心刺破真皮层,导致后期纹眉无法正常褪色并且伴有发蓝发红的现象。而且纹刺深度很难以控制,对纹眉技术人员的水平和经验要求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一种用于纹绣美容的迷你滚针。

一种用于纹绣美容的迷你滚针,包括滚轮针和滚轮连接头,所述滚轮针安装在滚轮连接头顶端;所述滚轮连接头上面设置有用于安装色料的孔洞;所述滚轮连接头尾部一体设置有螺纹接头,螺纹接头连接设置有手工笔。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针设置为齿轮状,针轮直径为8mm,牙口直径为1mm,总周长28.8mm。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连接头包括上部与滚轮针连接的板状结构以及与手工笔连接的柱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针上面的针数为26个。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连接头采用医用胶体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市面通用手工笔与医用胶体制作的滚轮连接头相结合,利用手工笔手柄带动滚轮针,在皮肤上带色进行360度滚动,在皮肤上留下均匀的点状痕迹,使着色部位形成均匀的色点,达到纹绣的快速上色。一方面,皮肤上色时更易于观察皮肤上色情况;另一方面进针深度更易于掌握操作者手感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滚轮针,2-孔洞,3-滚轮连接头,4-螺纹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纹绣美容的迷你滚针,包括滚轮针1和滚轮连接头3,所述滚轮针1安装在滚轮连接头3顶端;所述滚轮连接头3上面设置有用于安装色料的孔洞2;所述滚轮连接头3尾部一体设置有螺纹接头4,螺纹接头4连接设置有手工笔。

所述滚轮针1设置为齿轮状,针轮直径为8mm,牙口直径为1mm,总周长28.8mm。采用齿轮状设置,可以控制微针之间的具体,确保在施针过程中保持针孔之间的距离;采用8mm滚针,使得在微针能够稳定地扎入皮肤层中。

所述滚轮连接头3包括上部与滚轮针连接的板状结构以及与手工笔连接的柱状结构。

所述滚轮针1上面的针数为26个。迷你滚针8mm滚动360°可以快速将26个点着色于皮肤或粘膜组织上,解决纹绣眉眼唇上色慢,不均匀的弱点。

所述滚轮连接头3采用医用胶体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在进行纹眉操作时,操作人员保持90°手持上述滚针,将色料安装在孔洞2中;然后画好的眉形上滚动滚轮针1,进行点刺上色,同时一边用消毒棉球擦拭,以观察眉区着色情况。纹刺深度以色料刺入表皮与真皮之间较为合适,这一层即可保证颜色的稳定,也可避免色料变色的可能性,本发明的滚轮针1即可刺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深度,操作极其方便,不会一针过深一针过浅,好控制,对操作人员的能力和经验要求低。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