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染科净化式呼吸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8016发布日期:2019-12-20 20:1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染科净化式呼吸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感染科净化式呼吸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感染科患者由于患病的特殊性,在进行呼吸护理、供氧支持等护理环节时很可能通过呼吸、咳嗽等途径将体内感染性病菌传播到空气中,由于当前呼吸护理器械大多只有供氧支持一项功能,患者呼出的气体无法很好地进行消毒,传播到空气中极有可能威胁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而现有的感染科消毒方式也主要是定期的对病房进行酒精擦拭,紫外线消毒等,但这种非实时的消毒方式还是难以避免在两次消毒操作中间产生的病菌的传播,同时对进行消毒操作的医护人员也有潜在的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染科净化式呼吸护理装置,通过呼吸面罩与消毒器的结合的方式,以及hepa过滤网,紫外线杀菌和等离子体杀菌这些更高效的杀灭细菌的方法,解决了现有的不能对感染科病人呼出的气体进行实时消毒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感染科净化式呼吸护理装置,包括呼吸面罩和消毒器,所述呼吸面罩上设有单向进气口和单向出气口,所述单向进气口和单向出气口分别通过导管与所述消毒器进气口和消毒器出气口连通,所述消毒器包括一次过滤腔、紫外线杀菌仓和等离子体杀菌仓;

所述一次过滤腔安装在消毒器的内壁上,且所述一次过滤腔的一端通过导管与单向出气口连通;所述一次过滤腔内在垂直于导管截面的方向,依次设有灰尘过滤网及若干层hepa过滤网;

所述紫外线杀菌仓安装在消毒器的内壁上,且所述紫外线杀菌仓的进气口通过导管与一次过滤腔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紫外线杀菌仓的内壁上安装有紫外线发生器;

所述等离子体杀菌仓安装在消毒器的内壁上,且所述等离子体杀菌仓的进气口通过导管与紫外线杀菌仓的出气口连通,等离子体杀菌仓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单向进气口连通;所述等离子体杀菌仓内壁上安装有等离子体发生器;

所述一种感染科净化式呼吸护理装置还包括高压供氧设备,所述高压供氧设备包含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通过导管与等离子体杀菌仓连通,其中另一个输出端通过导管与单向进气口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压供氧设备与单向进气口连通的导管内设置有二级减压阀。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紫外线杀菌仓与等离子体杀菌仓之间还通过导管连通有二次过滤腔,所述二次过滤腔内设有垂直于导管截面的若干滤网。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等离子体杀菌仓的出气口处设有电磁阀。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管内均设有单向阀。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呼吸面罩的两侧分别连接两根弹性绑带的一端,所述两根弹性绑带的另一端采用卡扣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进气口与等离子体杀菌仓的导管连接处采用可拆卸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进气口与高压供氧设备输出端的导管连接处采用可拆卸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出气口与一次过滤腔的导管连接处采用可拆卸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呼吸面罩与消毒器的结合的方式,对每一位感染科的病人所呼出的含多种病菌的气体,进行实时的杀菌处理,避免了由于不能实时杀菌导致的病菌传播,同时也避免了医护人员在消毒过程中感染病毒的可能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级过滤及多种杀菌方式的组合,使得杀菌效率大大提高,在等离子杀菌仓中还加入了氧气气流进行搅动,更进一步优化杀菌效果。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所述一种感染科净化式呼吸护理装置内部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呼吸面罩,2-消毒器,3-单向进气口,4-单向出气口,5-一次过滤腔,6-紫外线杀菌仓,7-等离子体杀菌仓,8-灰尘过滤网,9-hepa过滤网,10-

紫外线发生器,11-等离子发生器,12-高压供氧设备,13-二级减压阀,14-

二次过滤腔,15-电磁阀,16-单向阀,17-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感染科净化式呼吸护理装置,包括呼吸面罩1、消毒器2、单向进气口3、单向出气口4、一次过滤腔5、二次过滤腔14、紫外线杀菌仓6、等离子体杀菌仓7、灰尘过滤网8、hepa过滤网9、紫外线发生器10、等离子发生器11、高压供氧设备12、二级减压阀13、电磁阀15、单向阀16和绑带17。

呼吸面罩1上设有单向进气口3和单向出气口4,单向进气口3和单向出气口4分别通过导管与消毒器2进气口和消毒器2出气口连通,病人所呼出的带菌气体通过面罩单向出气口4进入消毒器2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净化气体通过单向进气口3进入面罩,供病人吸入,依此不断循环,起到净化带菌气体的作用。呼吸面罩1的两侧分别连接一根弹性绑带17的一端,弹性绑带17的另一端采用卡扣连接,方便将呼吸面罩1固定在病人面部。

消毒器2包括一次过滤腔5、二次过滤腔14、紫外线杀菌仓6和等离子体杀菌仓7。

一次过滤腔5安装在消毒器2的内壁上,且一次过滤腔5的一端通过导管与单向出气口4连通,病人呼出的带菌气体经过面罩单向出气口4后,首先进入一次过滤腔5中进行过滤。一次过滤腔5内在垂直于导管截面的方向,依次设有灰尘过滤网8及若干层hepa过滤网9。其中灰尘过滤网8起到粗过滤的作用,将灰尘等大颗粒杂质先过滤掉。hepa过滤网9对于0.1微米至0.3微米的微粒过滤有效率达到99.998%,它的特点是空气可以通过,而烟雾、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却不能通过,hepa滤网可以采用pp滤纸、玻璃纤维、复合pppet滤纸、熔喷涤纶无纺布和熔喷玻璃纤维等材质制成。多层的hepa滤网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微粒的过滤效率。

紫外线杀菌仓6安装在消毒器2的内壁上,且紫外线杀菌仓6的进气口通过导管与一次过滤腔5的出气口连通,经过一次过滤腔5过滤的带菌气体进入紫外线杀菌仓6中,进行进一步的紫外线杀菌。紫外线杀菌仓6的内壁上安装有紫外线发生器1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采用紫外线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方式产生紫外线。紫外线杀菌仓6内外壁均采用304l或316l不锈钢材质,且经过抛光处理以加强紫外线辐照度,确保带菌气体在消毒灭菌过程中不会有消毒灭菌不完全的情形出现。

等离子体杀菌仓7安装在消毒器2的内壁上,且等离子体杀菌仓7的进气口通过导管与紫外线杀菌仓6的出气口连通,等离子体杀菌仓7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单向进气口3连通,经过紫外线杀菌仓6杀菌处理的初步净化气体再次进入等离子体杀菌仓7进行进一步的杀菌净化处理,处理后的净化气体通过单向进气口3进入面罩供病人吸入。等离子体杀菌仓7内壁上安装有等离子体发生器11,产生的双极等离子体静电场对带负电细菌分解与击破,将尘埃极化并吸附,等离子体的杀菌效果快速彻底,对空气中自然菌杀菌率30分钟达到100%,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40分钟内达到99%以上。等离子体杀菌仓7的出口处还安装有电磁阀15,以方便随时关闭整条通气管路。

通过设置二次过滤腔14也可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微粒的过滤效率的目的,而二次过滤腔14内的滤网设置也可以采用多种搭配组合的方式,如若干层灰尘过滤网8、若干层hepa滤网或者若干层灰尘过滤网8与若干层hepa滤网组合的形式等,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而二次过滤腔14的安装位置既可以是紧靠一次过滤腔5后面,也可以是紫外线杀菌仓6和等离子体杀菌仓7之间,也可以安装在等离子体杀菌仓7的后面,均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现。

一种感染科净化式呼吸护理装置还包括高压供氧设备12,高压供氧设备12包含两个输出端,每个输出端均设有阀门,方便单独设置通断。高压供氧设备12的其中一个输出端通过导管与等离子体杀菌仓7连通,其中另一个输出端通过导管与单向进气口3连通。高压供氧设备12与等离子体杀菌仓7连通是为了在等离子体杀菌仓7给初步净化气体进一步消毒杀菌时,可以通过通入氧气气流,从而对等离子体杀菌仓7的气体产生搅动的作用,使等离子体的杀菌效果更加充分。高压供氧设备12与单向进气口3连通是为了在病人需要时可以直接切换供氧管路为病人提供氧气,以缓解病人病情,其中的二级减压阀13是为了使管路中的高压达到供病人使用的正常压力。

在所有上述连接的导管上均设有单向阀16,以防止已经净化的气体被再次污染。

单向进气口3与等离子体杀菌仓7的导管连接处、单向进气口3与高压供氧设备12输出端的导管连接处、单向出气口4与一次过滤腔5的导管连接处均可以采用可拆卸结构,如螺纹结构等,以方便呼吸面罩1的更换。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呼吸面罩1上设有单向进气口3和单向出气口4,单向进气口3和面罩单向出气口4分别通过导管与消毒器2进气口和消毒器2出气口连通,病人所呼出的带菌气体通过单向出气口4进入消毒器2进行处理,呼吸面罩1的两侧分别连接一根弹性绑带17的一端,弹性绑带17的另一端采用卡扣连接,方便将呼吸面罩1固定在病人面部。

病人呼出的带菌气体经过单向出气口4后,首先进入一次过滤腔5中进行过滤。一次过滤腔5内依次设有灰尘过滤网8及若干层hepa过滤网9。其中灰尘过滤网8起到粗过滤的作用,将灰尘等大颗粒杂质先过滤掉。hepa过滤网9则主要针对0.1微米至0.3微米的细菌等进行过滤,多层的hepa过滤网9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微粒的过滤效率。

经过一次过滤腔5过滤的带菌气体进入紫外线杀菌仓6中,进行进一步的紫外线杀菌。经过紫外线杀菌仓6杀菌处理的初步净化气体再进入二次过滤腔14进行进一步的过滤,二次过滤腔14内设有若干hepa过滤网9,达到进一步过滤残余细菌的目的。再次净化后的气体通入等离子体杀菌仓7进行进一步的杀菌净化处理,其中的等离子体发生器11产生的等离子体静电场对带负电细菌分解与击破,将尘埃极化并吸附,在等离子体的杀菌处理过程中,高压供氧设备12向等离子体杀菌仓7内通入氧气气流,从而对等离子体杀菌仓7的气体产生搅动的作用,使等离子体的杀菌效果更加充分。处理后的净化气体通过单向进气口3进入面罩供病人吸入。当病人有紧急需要时等离子体杀菌仓7可通过关闭出口处的电磁阀15,随时关闭整条通气管路,转而开启高压供氧设备12向呼吸面罩1直接供氧的通路,为病人提供氧气,以缓解病人病情。

单向进气口3与等离子体杀菌仓7的导管连接处、单向进气口3与高压供氧设备12输出端的导管连接处、单向出气口4与一次过滤腔5的导管连接处均采用螺纹可拆卸结构,以方便呼吸面罩1的更换。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