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用麻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5340发布日期:2020-04-14 20:32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临床医学用麻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医护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麻醉剂将患者麻醉,一般利用麻醉药气体进入呼吸后弥散到血液实现麻醉。专利文件专利文件“一种麻醉呼吸器”(cn204655715u)公开了一种麻醉呼吸装置,但是麻醉剂的供给量不易控制,麻醉剂的存储不够安全,长时间与大量的流动气体混合接触,一般药剂温度较低,产生的雾化后的混合麻醉药气体不能够保持较为合适的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临床医学用麻醉机。麻醉药剂的存储更安全,能够方便调控药剂供给总量,可对麻醉气体实现升温保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临床医学用麻醉机,包括呼吸机、氧气流量控制器、储药箱、雾化模块、气体显示仪、麻醉剂流量控制阀、呼吸底座和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氧气流量控制器连通有进氧管和出氧管;出氧管与呼吸机连通,呼吸机连通有主气路管;主气路管左端连通有呼吸管;呼吸管与呼吸底座连通;呼吸底座与呼吸面罩连通;呼吸面罩侧边连通有排气管;排气管内安装有排气单向阀;所述的储药箱上端设置有补药管;补药管端部螺纹密封连接有盖帽;储药箱内设置有气囊;储药箱右侧壁密封连通有气压平衡管;气压平衡管与气囊连通;气压平衡管内安装有进气单向阀;储药箱上连通有抽药管;抽药管上安装有抽药泵;抽药管上安装有流量传感器;抽药管左端连通有雾化反应箱;雾化反应箱右端上部与抽药管连通;主气路管中部连通有供气管;供气管下端伸入雾化反应箱内上部;雾化模块安装在雾化反应箱内底部;雾化反应箱上部连通有出药管;出药管上安装气体显示仪;出药管上端与主气路管中部连通;供气管上安装有供气止通阀;在供气管和出药管之间,主气路管上安装有供氧止通阀;主气路管左部包裹有电加热膜;在电加热膜和出药管之间,主气路管上安装有麻醉剂流量控制阀。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临床医学用麻醉机的主气路管和呼吸管之间接入导热管,导热管右端与主气路管连通,导热管左端与呼吸管连通;电加热膜包裹在导热管上。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临床医学用麻醉机的在呼吸管与呼吸底座连接处设置有吸气单向阀。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临床医学用麻醉机的抽药管上安装有出药止通阀。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临床医学用麻醉机的雾化反应箱为透明材质;雾化反应箱侧壁上沿上下方向设置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麻醉装置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储药箱和雾化反应箱的单独设立,可以更好的控制雾化供给的药量,储药箱为封闭箱体,通过气囊和气压平衡管的设置可平衡储药箱内部气压,减少气体与储药箱内存储的麻醉剂长时间接触混合,更好的保存药剂;

电加热膜的设置,可对雾化后的药剂混合气体起到加热保温的作用,使

其温度处于一个对呼吸较为舒适的范围;

2、导热管的设置可更好的传导热量;

3、出药管上设置出药直通阀,可防止气体倒流,与气囊和气压平衡管配合,更好的保存储药箱内的药剂;

4、流量传感器可检测麻醉剂的供药量,雾化反应箱上设置刻度线,可多方面进行直观的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电路示意图;

图中,1、呼吸机;2、氧气流量控制器;3、储药箱;4、雾化模块;5、气体显示仪;6、麻醉剂流量控制阀;7、呼吸底座;8、呼吸面罩;9、进氧管;10、出氧管;11、主气路管;12、呼吸管;13、排气管;14、排气单向阀;15、补药管;16、盖帽;17、气囊;18、气压平衡管;19、进气单向阀;20、抽药管;21、抽药泵;22、流量传感器;23、雾化反应箱;24、供气管;25、出药管;26、供气止通阀;27、供氧止通阀;28、电加热膜;29、导热管;30、吸气单向阀;31、出药止通阀;32、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临床医学用麻醉机,包括呼吸机1、氧气流量控制器2、储药箱3、雾化模块4、气体显示仪5、麻醉剂流量控制阀6、呼吸底座7和呼吸面罩8;其特征在于:氧气流量控制器2连通有进氧管9和出氧管10;出氧管10与呼吸机1连通,呼吸机1连通有主气路管11;主气路管11左端连通有呼吸管12;呼吸管12与呼吸底座7连通;呼吸底座7与呼吸面罩8连通;呼吸面罩8侧边连通有排气管13;排气管13内安装有排气单向阀14;所述的储药箱3上端设置有补药管15;补药管15端部螺纹密封连接有盖帽16;储药箱3内设置有气囊17;储药箱3右侧壁密封连通有气压平衡管18;气压平衡管18与气囊17连通;气压平衡管18内安装有进气单向阀19;储药箱3上连通有抽药管20;抽药管20上安装有抽药泵21;抽药管20上安装有流量传感器22;抽药管20左端连通有雾化反应箱23;雾化反应箱23右端上部与抽药管20连通;主气路管11中部连通有供气管24;供气管24下端伸入雾化反应箱23内上部;雾化模块4安装在雾化反应箱23内底部;雾化反应箱23上部连通有出药管25;出药管25上安装气体显示仪5;出药管25上端与主气路管11中部连通;供气管24上安装有供气止通阀26;在供气管24和出药管25之间,主气路管11上安装有供氧止通阀27;主气路管11左部包裹有电加热膜28;在电加热膜28和出药管25之间,主气路管11上安装有麻醉剂流量控制阀6;主气路管11和呼吸管12之间接入导热管29,导热管29右端与主气路管11连通,导热管29左端与呼吸管12连通;电加热膜28包裹在导热管29上;在呼吸管12与呼吸底座7连接处设置有吸气单向阀30;抽药管20上安装有出药止通阀31;雾化反应箱23为透明材质;雾化反应箱23侧壁上沿上下方向设置有刻度线3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储药箱3内存储麻醉剂,关闭供氧止通阀27,打开供气止通阀26和出药止通阀31,接通氧气源,开启呼吸机1,并根据需要通过氧气流量控制器2调节氧气流量,氧气通过呼吸机1后,沿主气路管11和供气管24进入到雾化反应箱23内,开启抽药泵21向雾化反应箱23内泵入一定的麻醉剂药量,流量传感器22可检测药剂流量,达到一定量后随即关闭抽药泵21和出药止通阀31,储药箱3内药量减少,外部的空气通过气压平衡管18单向进入到气囊17内,气囊17膨胀,占据储药箱3内的空间进行气压平衡。雾化模块4开启工作,将雾化反应箱23内的麻醉剂进行雾化,供气管24提供气流携带雾化后的麻醉剂通过出药管25进入到主气路管11的左部,气体显示仪5可检测麻醉剂与氧气的含量比例,方便于医护人员做调整。通过电加热膜28包裹的部位时,混合气体被加热保温,然后进入到呼吸管12内,呼吸管12采用软管材质,便于实现连接移动,混合气体通过呼吸底座7进入到呼吸面罩8被病患吸入,进入体内从而达到麻醉的效果。排气管13可用于排出呼吸气体。

当麻醉结束后,可关闭供气止通阀26,开启供氧止通阀27,对患者进行单独的供养,辅助患者快速恢复清醒。本实用新型中,雾化反应箱23内的药剂供给进行定量供给,在手术完成时,雾化反应箱23内的药剂基本消耗完,也可能存在少许余量,但是,关闭雾化模块4后,氧气经过供气管24进入雾化反应箱23内基本不会携带麻醉剂,因此可以不需要关闭供气止通阀26和开启供氧止通阀27的操作,也可以快速的实现单独供氧,减少操作步骤。

电加热膜28可加热保温,对流动的混合气体进行加热,电加热膜28不需要产生高温,避免造成气体温度过高而发生烫伤,主要起到保温作用,适当提高低温气体温度,因此电加热膜28自身温度也不会很高,可通过人手感知温度,从而确认是否开启电加热膜28进行加热。为实现完整的温度控制系统,可在导热管29内增加安装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处理器与电加热膜28的控制电路连接,以实现低温保温的作用,减少人为控制。

气囊17可采用医疗使用的弹性材质密封的气囊17或可充气的薄膜等。

本文所述的流量传感器22可与外界的显示设备进行连接,可对流量进行显示,该功能为公开的技术手段。

本申请中所涉及的电器元件,均为本领域内常规元器件,属于公开的技术手段,根据本申请描述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了解选择何种具体型号、何种安装连接方式以及控制电路等,本文无需赘述。比如,专利文件“一种麻醉呼吸器”(cn204655715u)公开了麻醉的基本原理,同时公开了麻醉剂流量控制阀6、气体显示仪5、氧气流量控制器2、呼吸机1等部件的使用安装结构等,专利文件“一种多功能麻醉气体传导装置”(cn106362258u)公开了吸气泵、雾化器和流量传感器22等的使用安装结构等,因此视为本领域内公开的技术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实现;同时,雾化模块4可选择超声波雾化器模块10t45-5b等,电加热膜28可选择pi膜加热片等,抽药泵21可选择p2502等型号,温度传感器模块可选择mte2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