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0426发布日期:2020-06-02 19:34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重症监护病房防止意识不清醒或烦躁不安患者出现各种意外的情况对患者使用必要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牢固与否决定着意外事件出现的多少,因而结实耐用的肢体固定带,是防止监护病人出现意外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一名护士同时监护几位患者时,肢体的妥善固定更为重要。

现有的重症临床用的固定装置多为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昂,且不方便快速简单操作,对病人的肢体固定位置限定,长时间处于同一位置时,会降低病人身体的舒适度,另外,对于输液中的患者来说,只需对其单手进行固定,而医院多数使用毛巾或束带对病人手臂进行束缚,但病人的手部可移动范围大,容易导致输液针头脱落,影响病人的输液,因此,我们设计一种具有位置调节,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操作的医疗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固定装置结构复杂,操作步骤繁琐,固定不牢固,位置限定不可调节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医疗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螺钉,所述固定件顶端中央处焊接有螺管,所述螺管内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首端设置有定位器,所述螺管的两侧于固定件顶端分别焊接有限位套管,所述限位套管内套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首端焊接在定位器的侧壁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u型工件,所述u型工件的开口处水平朝向螺杆的尾端,所述u型工件的上下两侧板上分别螺接有两组螺钉;

其中,固定件采用u型工件使其符合病床边缘直线型设计,从而能够将固定件很好地固定在病床的边缘支架上,采用螺钉的固定方式,使得固定件的位置便于调节,使其能够单点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尾端胶黏有防滑胶套,所述螺杆的首端通过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在定位器的侧壁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器包括两个半卡板,两个所述半卡板分别为左半卡板和右半卡板,左半卡板和右半卡板均为半圆弧形板,左半卡板和右半卡板的底端通过铰轴铰接,所述左半卡板的顶端弧形面上的两端分别胶接有凸块,所述凸块沿弧形面的弧度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右半卡板的顶端弧形面上的两端分别胶接有卡带,所述卡带上开设有与位于同一侧的凸块呈一一对应的卡口,两个所述半卡板内壁上胶接有气囊,所述气囊通过导气管与充气球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与限位套管滑动接触;

其中,限位杆与限位套管的滑动接触,使得使用人员在旋转螺杆时,限位杆与限位套的结合能够对定位器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限位器跟着螺杆一同旋转,影响操作。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杆、螺管与定位器的结构设计,使得定位器伸长的长度可调节,从而能够对病人固定肢体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病人的肢体能够在固定的同时,位置也能够得到调节,增加了病人的舒适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位器内壁上设置有气囊,从而使得本装置在对病人的肢体做定位固定时,增加了定位的舒适度,同时通过气囊的膨胀与收缩,可调节定位器的开合大小,结合卡带与凸块的设置,使得本装置能够定位不同粗细大小的病人的肢体,使用范围广。

3、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易于安装操作,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固定件;2-螺钉;3-螺管;4-螺杆;5-定位器;501-半卡板;502-铰轴;503-凸块;504-卡带;505-气囊;506-充气球;6-限位套管;7-限位杆;8-转动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医疗重症医学临床用固定装置,参照图1-2:包括固定件1,固定件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螺钉2,固定件1顶端中央处焊接有螺管3,螺管3内螺接有螺杆4,螺杆4的首端设置有定位器5,螺管3的两侧于固定件1顶端分别焊接有限位套管6,限位套管6内套设有限位杆7,限位杆7的首端焊接在定位器5的侧壁上。

固定件1为u型工件,u型工件的开口处水平朝向螺杆4的尾端,u型工件的上下两侧板上分别螺接有两组螺钉2;

其中,固定件1采用u型工件使其符合病床边缘直线型设计,从而能够将固定件很好地固定在病床的边缘支架上,采用螺钉2的固定方式,使得固定件1的位置便于调节,使其能够单点固定;

另外,螺管3与螺杆4的螺接结构,使得定位器5的位置距离可调节,通过转动螺杆4尾端的防滑胶套,并在限位杆7与限位套管6相配合的限位作用下,使得螺杆4沿着螺管3做旋转直线运动,从而方便将定位器5移动位置,避免病人的肢体长时间处于同一位置从而降低舒适度。

定位器5包括两个半卡板501,两个半卡板501分别为左半卡板和右半卡板,左半卡板和右半卡板均为半圆弧形板,左半卡板和右半卡板的底端通过铰轴502铰接,左半卡板的顶端弧形面上的两端分别胶接有凸块503,凸块503沿弧形面的弧度设置有若干个,右半卡板的顶端弧形面上的两端分别胶接有卡带504,卡带504上开设有与位于同一侧的凸块503呈一一对应的卡口,两个半卡板501内壁上胶接有气囊505),气囊505通过导气管与充气球506连接;

其中,两个半卡板501通过铰轴502铰接,并且半卡板501采用半圆弧形板结构设计,符合人的肢体构造,增加了定位的舒适性,另外两个半卡板501通过卡带504上的卡口套接卡扣在凸块503上,从而将两个半卡板501卡合在一起,该种固定方式,大大方便了医务人员的定位操作,省时省力;

另外,气囊505结合充气球506的设计,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医务人员可根据病人肢体的粗细大小,通过充气球506对气囊505进行充气,从而改变定位器5的开合大小,从而能够对不同粗细大小的肢体进行固定,同时,气囊505的设置也增加了装置的舒适度。

使用时根据病人需要固定的肢体位置,将固定件1固定安装在对应的病床边缘处的支架上,通过螺钉2将装置整体固定,使得定位器5对准病人的肢体,将卡带504从凸块503上取下,打开两个半卡板501,然后将病人肢体放置进两个半卡板501之间,再闭合两个半卡板501,再将卡带504上的卡口对准凸块503卡扣住,从而将病人肢体固定住,此时医务人员可定时旋转螺杆4上的防滑胶套,使得螺杆4沿着螺管3做旋转的直线运动,从而达到调节定位器5位置的目的,使得病人肢体的固定姿势和位置得以调节,增加了病人的舒适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