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自动循环升降牵引和热敷的颈椎按摩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6929发布日期:2020-05-22 21:15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以自动循环升降牵引和热敷的颈椎按摩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枕,具体是一种可以自动循环升降牵引和热敷的颈椎按摩枕。



背景技术:

按摩枕是根据传统经络按摩与现代医学按摩原理而研制的一种保健产品。目前常见的按摩枕具有推拿、振动敲击两种手法,放松肌肉,加快血液循环。现代人由于长时间地低头看手机或者看电脑,导致颈椎肌肉长时间紧张疲劳,颈椎骨骼曲度消失,颈椎变直甚至颈椎反弓。普通的推拿按压式按摩器可以缓解肌肉疲劳,但是对颈椎曲度消失并没有效果。故而现有按摩枕不能完全满足需求,需要在恢复颈椎曲度的牵引理疗手法这一方面进行补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循环升降牵引和热敷的颈椎按摩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以自动循环升降牵引和热敷的颈椎按摩枕,包括升降台板、底板、微型气泵、三通、三通电磁阀a、三通电磁b、气囊a、气囊b和外壳,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上方盖有升降台板,升降台板为中部下凹的弧形板且其边缘均倒角成光滑的圆角,所述升降台板朝向人体肩部的一侧外壳成型成中间凹的下坡面,所述外壳的下方开口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底板,所述外壳的下方开口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底板,升降台板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空心柱a,空心柱a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空心柱b,空心柱b的底部和底板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气囊b,气囊b为上下两个气囊串联构成;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开设有气囊a的安装孔;所述升降台板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环形的电热丝固定凹槽,电热丝固定凹槽内固定有电加热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腔内壁均涂有阻燃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心柱b的侧壁上开设有供电加热丝的供电线路伸出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一侧还开设供控制按钮伸出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a设置卡板的下表面,而气囊a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层弹性布层,弹性布层的边缘固定连接在卡板上,卡板通过螺丝与底板固定,以实现气囊a的固定,卡板和底板上对应开设有用于穿过气路管道的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是用于垫在人体颈部,然后通过两个气囊交替升降实现对颈椎的抬升牵引按摩,同时配合加热实现对颈椎处的活血,从而起到恢复颈椎骨骼曲度,缓解颈部疲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可以自动循环升降牵引和热敷的颈椎按摩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以自动循环升降牵引和热敷的颈椎按摩枕中升降台板降下来的示意图。

图3为可以自动循环升降牵引和热敷的颈椎按摩枕中升降台板升起来的示意图。

图4为可以自动循环升降牵引和热敷的颈椎按摩枕中气囊即其相关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升降台板1、电加热丝101、电热丝固定凹槽102、控制按钮2、控制电路板3、底板4、微型气泵5、三通6、三通电磁阀a7、三通电磁b8、气囊a9、气囊b10、外壳11、空心柱a12、空心柱b13、卡板14、弹性布层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可以自动循环升降牵引和热敷的颈椎按摩枕,包括升降台板1、控制按钮2、控制电路板3、底板4、微型气泵5、三通6、三通电磁阀a7、三通电磁b8、气囊a9、气囊b10和外壳11,所述外壳1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上方盖有升降台板1,升降台板1为中部下凹的弧形板且其边缘均倒角成光滑的圆角,所述升降台板1朝向人体肩部的一侧外壳11成型成中间凹的下坡面,从而保证颈椎放置在升降台板1上的时候,外壳11朝向人体肩部的一侧不碍事。

所述外壳11的下方开口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底板4,升降台板1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空心柱a12,空心柱a12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空心柱b13(两个空心柱是方便生产和后续安装而设计的),空心柱b13的底部和底板4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气囊b10,气囊b10为上下两个气囊串联构成;所述底板4的下表面内开设有气囊a9的安装孔,气囊a9设置卡板14的下表面,而气囊a9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层弹性布层15,弹性布层15的边缘固定连接(可以通过胶水或者弹力带)在卡板14上,卡板14通过螺丝与底板4固定,以实现气囊a9的固定,卡板14和底板4上对应开设有用于穿过气路管道的孔,其中气囊a9和气囊b10的进出气孔分别通过软管连接三通电磁阀a7和三通电磁b8一个放气端口,而三通电磁阀a7和三通电磁b8的进气端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三通6的两个端口,而三通6的另一个端口通过管道连接微型气泵5的输出端口,而三通电磁阀a7和三通电磁b8的另一个放气端口开放。

具体为,通电后微型气泵5先向气囊a9充气,同时三通电磁阀a7打开充气的通路,充气几秒后,气囊a9充满,暂停几秒,然后三通电磁阀a7打开放气通路,气囊a9放气;同时微型气泵5工作给气囊b10充气,三通电磁b8打开气囊b10的充气通路,充气几秒后,暂停一会儿,然后三通电磁b8打开放气通路放气,暂停几秒;然后重复的气囊a9开始充气,这样连续工作15分钟,时间到了后自动关闭。

所述升降台板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环形的电热丝固定凹槽102,电热丝固定凹槽102内固定有电加热丝101,同时空心柱b13的侧壁上开设有供电加热丝101的供电线路伸出的通孔,从而位实现热敷功能提供结构基础。

所述微型气泵5、三通电磁阀a7、三通电磁b8和控制电路板3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底板4上,所述的微型气泵5、三通电磁阀a7、三通电磁b8均由控制电路板3进行控制,此为现有技术,而其供电方式可以是电池供电,也可以是用5v低压直流适配器供电,此也为现有技术,本申请不做赘述。

所述外壳11的一侧还开设供控制按钮2伸出的通孔,以便于人工按压控制,该控制按钮可以是触发式按钮,即按一下开启第一档,功能包括升降牵引和加热,再按一下,只有升降牵引,再按一下,升降停止,只有加热,再按一下关闭。该控制按钮2下方还设置控制电路板上的指示灯。

控制方式也可以是按一下开启第一档,功能包括中等力度的升降牵引和加热,再按一下,开始高等力度的升降牵引和加热,再按一下,升降停止,只有加热,再按一下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