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部主轴及内窥镜操作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0061发布日期:2020-07-14 17:0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操作部主轴及内窥镜操作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窥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操作部主轴及内窥镜操作部。



背景技术:

医用内窥镜操作手柄配有弯角手轮,用来操控内窥镜头端部的弯曲动作,医生操作时利用左手拇指进行操作,长时间操作会使医生手指产生疲劳或酸软。因此,弯角手轮旋转的灵活顺畅程度是决定操控性优劣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具有好的操控性的医用肠胃内窥镜也更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赢得医生的青睐。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内窥镜的带有锁紧机构的牵引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552473],其主轴先通过螺钉固定在转接板(主轴固定板)上,再将转接板和主轴的整体通过螺钉固定在大底板上,后续再装配操作部上的护罩套、大轮转轴、小轮转轴等其他部件。主轴、护罩套、大轮转轴、小轮转轴等相邻之间存在配合关系,若任一结构件装配同轴度出现稍大的偏差,则会影响弯大手轮组件或小手轮组件旋转的灵活顺畅程度。

上述的装置中,由于需要通过转接板来实现固定,各个结构件加工误差的累积以及装配误差的类型,主轴轴线相对于大底板平面的垂直度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因此弯角手轮旋转的灵活顺畅性也很难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直接与大底板连接的操作部主轴。

还提出了一种转动灵活顺畅的内窥镜操作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操作部主轴,包括主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本体的一端具有与主轴本体一体成型的连接法兰,所述的连接法兰上具有若干连接孔,所述的主轴本体与连接法兰的上表面垂直。

在上述的操作部主轴中,所述连接法兰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定位台,所述定位台的上表面与连接法兰的上表面平行,所述的主轴本体垂直设于定位台的上表面上,所述定位台的侧部具有柱面一和定位平面一,所述柱面一的直母线与连接法兰的上表面垂直,所述的定位平面一与连接法兰的上表面垂直。

定位台为圆台,主轴本体同轴设于该圆台上,沿着圆台的轴向将圆台切掉一小部分后,剖切面为与连接法兰的上表面垂直的定位平面一。其中,柱面一和定位平面一构成了定位台的侧面。

在上述的操作部主轴中,所述的连接孔为3-6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3-6个连接孔环绕定位台设置。

在上述的操作部主轴中,所述的连接孔为4个。

内窥镜操作部,包括壳体、固定在壳体内的大底板、固定在大底板上的护罩套以及上述的主轴本体,所述的主轴本体穿设在护罩套内,所述的主轴本体上设有大轮组件和小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底板上具有通孔,所述主轴本体的下端穿过通孔后通过上述的连接法兰与大底板固连,所述的护罩套与大底板之间设有用于使护罩套与主轴本体同轴的定位结构。

通过连接法兰将主轴本体直接固定在大底板上,不使用转接板,可有效保证主轴本体与大底板的垂直度。

在上述的内窥镜操作部中,所述连接法兰的上表面与大底板的下表面平行,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护罩套下端且径向向外延伸的限位法兰和设于大底板上表面且环绕护罩套设置的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的上表面与大底板的下表面平行,所述限位法兰的下表面与护罩套垂直设置,所述限位法兰的下表面设有沿护罩套周向延伸的弧形凸缘,所述弧形凸缘的外环面与定位台阶的内环面配合设置,当限位法兰的下表面贴靠在定位台阶的上表面且弧形凸缘的外环面与定位台阶的内环面配合时护罩套与主轴本体同轴。

限位法兰并非一个完整的环形,而是跨度为1/2~2/3个整环形的半环;定位台阶也呈半环形,其跨度与限位法兰的跨度相等;弧形凸缘也呈半环形,其跨度与限位法兰的跨度相等。

在大底板上设有若干与连接孔一一对应设置的螺纹孔,通过螺钉将连接法兰固定在大底板上,达到将主轴本体固定在大底板上的目的,固定好后,主轴本体与大底板垂直。

当限位法兰的下表面贴靠在定位台阶的上表面且弧形凸缘的外环面与定位台阶的内环面配合时通过螺钉将限位法兰固定在定位台阶上,达到将护罩套固定在大底板上的目的,其固定方式与将连接法兰固定在大底板上的方式相同。

在上述的内窥镜操作部中,所述弧形凸缘的外环面与限位法兰的下表面垂直,所述定位台阶的内环面与定位台阶的上表面垂直。

在上述的内窥镜操作部中,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护罩套下端且径向向外延伸的限位法兰和设于大底板上表面且环绕护罩套设置的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的上表面与限位法兰的下表面平行,所述限位法兰的下表面与护罩套垂直,所述的定位台阶上具有沿限位法兰的边缘环向延伸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内环面与限位法兰的外环面配合设置。限位凸起的内环面与定位台阶的上表面垂直,限位法兰的外环面与限位法兰的下表面垂直。

在上述的内窥镜操作部中,所述通孔的内侧部具有柱面二和定位平面二,所述的柱面二与柱面一配合设置,所述的定位平面二与定位平面一配合设置。主轴本体固定在大底板上时,定位台位于大底板的通孔内,在定位平面一与定位平面二的作用下,能限制主轴本体相对大底板周向转动。其中,定位平面二和柱面二与大底板的下表面垂直。

在上述的内窥镜操作部中,所述的小轮组件包括套设在主轴本体上的小轮转轴、设于小轮转轴下端的小链轮和设于小轮转轴上端的小手轮,所述小轮转轴的内侧面与主轴本体的外侧面配合设置,所述小链轮的底面与定位台的上表面配合设置;所述的大轮组件包括套设在小轮转轴上的大轮转轴、设于大轮转轴下端的大链轮和设于大轮转轴上端的大手轮,所述大轮转轴的外侧面与护罩套的内侧面配合设置。

在主轴本体的加工过程中,需要保证连接法兰上表面与定位台上表面的平行度及连接法兰上表面与定位台外表面(由柱面一和定位平面一构成)的垂直度。大底板加工时,需保证定位台阶上表面与定位台阶内环面的垂直度、大底板下表面与通孔内环面(由柱面二和定位平面二构成)的垂直度以及大底板下表面与定位台阶上表面的平行度,定位台阶内环面的轴线与通孔的轴线的同轴度需得到严格控制,即两者同轴。护罩套在加工时,需保证限位法兰的下表面与弧形凸缘外环面的垂直度。主轴本体、大底板以及护罩套的配合面的外形尺寸公差也需要得到严格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连接法兰将主轴本体直接固定在大底板上,与通过转接板固定的方式相比,累计误差大大减少,可有效控制护罩套、大论转轴、小轮转轴与主轴本体的装配同轴度,提升操作的灵活顺畅性;小轮转轴的外侧面与大轮转轴的内侧面留有合适间隙,可防止大论转轴对小轮转轴的抱死,方式大手轮和小手轮发生联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操作部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镜操作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镜操作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罩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台与通孔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轴本体与大底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轴本体;2、连接法兰;3、连接孔;4、定位台;41、柱面一;42、定位平面一;5、壳体;6、大底板;61、通孔;611、柱面二;612、定位平面二;62、定位台阶;63、限位凸起;7、护罩套;71、限位法兰;72、弧形凸缘;8、小轮转轴;9、小链轮;10、大轮转轴;11、大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8所示,内窥镜系统包括主机a和与主机a连接的内窥镜b,在内窥镜b的操作部处设置有用于控制内窥镜b的前端部c旋转的手轮组d。本实施例主要对内窥镜的操作部及操作部主轴进行改进,使其转动更加顺畅灵活。

如图1所示的操作部主轴,包括主轴本体1,主轴本体1的一端具有与主轴本体1一体成型的连接法兰2,连接法兰2上具有若干连接孔3,主轴本体1与连接法兰2的上表面垂直。

如图1所示,连接法兰2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定位台4,定位台4的上表面与连接法兰2的上表面平行,主轴本体1垂直设于定位台4的上表面上,定位台4的侧部具有柱面一41和定位平面一42,柱面一41的直母线与连接法兰2的上表面垂直,定位平面一42与连接法兰2的上表面垂直。定位台4为圆台,主轴本体1同轴设于该圆台上,沿着圆台的轴向将圆台切掉一小部分后,剖切面为与连接法兰2的上表面垂直的定位平面一42。其中,柱面一41和定位平面一42构成了定位台4的侧面。

本实施例中,连接孔3为4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

如图2和图3所示的内窥镜操作部,包括壳体5、固定在壳体5内的大底板6、固定在大底板6上的护罩套7以及上述的主轴本体1,主轴本体1穿设在护罩套7内,主轴本体1上设有大轮组件和小轮组件。如图4所示,大底板6上具有通孔61,如图6和图7所示,主轴本体1的下端穿过通孔61后通过连接法兰2与大底板6固连。

护罩套7与大底板6之间设有用于使护罩套7与主轴本体1同轴的定位结构。通过连接法兰2将主轴本体1直接固定在大底板6上,不使用转接板,可有效保证主轴本体1与大底板6的垂直度。

在大底板6上设有若干与连接孔3一一对应设置的螺纹孔,通过螺钉将连接法兰2固定在大底板6上,达到将主轴本体1固定在大底板6上的目的,固定好后,主轴本体1与大底板6垂直。

连接法兰2的上表面与大底板6的下表面平行,如图5和图4所示,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护罩套7下端且径向向外延伸的限位法兰71和设于大底板6上表面且环绕护罩套7设置的定位台阶62,定位台阶62的上表面与大底板6的下表面平行,限位法兰71的下表面与护罩套7垂直设置,限位法兰71的下表面设有沿护罩套7周向延伸的弧形凸缘72,弧形凸缘72的外环面与定位台阶62的内环面配合设置,当限位法兰71的下表面贴靠在定位台阶62的上表面且弧形凸缘72的外环面与定位台阶62的内环面配合时护罩套7与主轴本体1同轴。

限位法兰71并非一个完整的环形,而是跨度为1/2~2/3个整环形的半环;定位台阶62也呈半环形,其跨度与限位法兰71的跨度相等;弧形凸缘72也呈半环形,其跨度与限位法兰71的跨度相等。当限位法兰71的下表面贴靠在定位台阶62的上表面且弧形凸缘72的外环面与定位台阶62的内环面配合时通过螺钉将限位法兰71固定在定位台阶62上,达到将护罩套7固定在大底板6上的目的,其固定方式与将连接法兰2固定在大底板6上的方式相同。

如图5所示,弧形凸缘72的外环面与限位法兰71的下表面垂直,定位台阶62的内环面与定位台阶62的上表面垂直。

如图4所示,通孔61的内侧部具有柱面二611和定位平面二612,如图6所示,柱面二611与柱面一41配合设置,定位平面二612与定位平面一42配合设置。主轴本体1固定在大底板6上时,定位台4位于大底板6的通孔61内,在定位平面一42与定位平面二612的作用下,能限制主轴本体1相对大底板6周向转动。其中,定位平面二612和柱面二611与大底板6的下表面垂直。

本实施例中,仅通过定位台阶62的上表面、限位法兰71的下表面、定位台阶62的内环面和弧形凸缘72的外环面保证护罩7与主轴本体1同轴。

如图2所示,小轮组件包括套设在主轴本体1上的小轮转轴8、设于小轮转轴8下端的小链轮9和设于小轮转轴8上端的小手轮,小轮转轴8的内侧面与主轴本体1的外侧面配合设置,小链轮9的底面与定位台4的上表面配合设置;大轮组件包括套设在小轮转轴8上的大轮转轴10、设于大轮转轴10下端的大链轮11和设于大轮转轴10上端的大手轮,大轮转轴10的外侧面与护罩套7的内侧面配合设置。

在主轴本体1的加工过程中,需要保证连接法兰2上表面与定位台4上表面的平行度及连接法兰2上表面与定位台4外表面(由柱面一41和定位平面一42构成)的垂直度。大底板6加工时,需保证定位台阶62上表面与定位台阶62内环面的垂直度、大底板6下表面与通孔61内环面(由柱面二611和定位平面二612构成)的垂直度以及大底板6下表面与定位台阶62上表面的平行度,定位台阶62内环面的轴线与通孔61的轴线的同轴度需得到严格控制,即两者同轴。护罩套7在加工时,需保证限位法兰71的下表面与弧形凸缘72外环面的垂直度。主轴本体1、大底板6以及护罩套7的配合面的外形尺寸公差也需要得到严格控制。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仅通过定位台阶62的上表面、限位凸起63的内环面、限位法兰71的下表面和限位法兰71的外环面保证护罩套7与主轴本体1同轴。

具体的,如图4所示,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护罩套7下端且径向向外延伸的限位法兰71和设于大底板6上表面且环绕护罩套7设置的定位台阶62,定位台阶62的上表面与限位法兰71的下表面平行,限位法兰71的下表面与护罩套7垂直,定位台阶62上具有沿限位法兰71的边缘环向延伸的限位凸起63,限位凸起63的内环面与限位法兰71的外环面配合设置。限位凸起63的内环面与定位台阶62的上表面垂直,限位法兰71的外环面与限位法兰71的下表面垂直。当限位法兰71的下表面贴靠在定位调节62的上表面上时,限位凸起63的内环面与限位法兰71的外环面配合设置,此时护罩套7与主轴本体垂直。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