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级加载的颈椎康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0317发布日期:2020-06-02 19:34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级加载的颈椎康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器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无级加载的颈椎康复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手机的普及使用以及人们越来越被忙碌的工作牵绊缺乏锻炼,广大城市从业者的颈椎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临床中,用于颈椎康复治疗中的物理治疗因安全环保无毒副作用而被广大群众机手。在物理治疗中,主要对患者的颈椎部位进行牵引,以达到放松舒缓肌肉的目的。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坐位牵引中,一方面,对颈椎加载的方法多采用人工加载,且加载形式为阶梯式,不能满足患者对于牵引力度的精确差异需求;另一方面,医师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其它人辅助才可以完成牵引力的加载,操作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无级加载的颈椎康复器,结构简单,加载、卸载可以实现无级控制,满足患者对于牵引力的细微差异需求,降低医师的工作强度。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级加载的颈椎康复器,包括机架、钢丝绳、头套以及无级加载机构,钢丝绳绕设在固定于机架上的多个定滑轮上,钢丝绳的一端与头套相连,另一端与无级加载机构相连;

无级加载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固定水箱和滑动设置在机架上的滑动水箱,滑动水箱与钢丝绳连接,并可通过将固定水箱中的水导入滑动水箱中以增大头套的牵引力或将滑动水箱中的水导入固定水箱中以减小头套的牵引力。

优选的,在固定水箱中设有用于将固定水箱中的水导入滑动水箱中的第一水泵,在滑动水箱中设有用于将滑动水箱中的水导入固定水箱中的第二水泵。

优选的,第一水泵设置在固定水箱的底部,第二水泵设设置在滑动水箱的底部;第一水泵的出口连接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通过第一软管与设置在滑动水箱顶部的第二水管相连,第二水泵的出口连接有第三水管,第三水管通过第二软管与设置在固定水箱顶部的第四水管相连。

优选的,在机架上设有用于实现固定水箱和滑动水箱之间集中互导的第三水泵和六通阀,六通阀包括圆筒形的阀套和转动设置在阀套中的圆柱形的阀芯,在阀套的套壁上贯穿并间隔开设有六个外接口,六个外接口分别与固定水箱的进口和出口、滑动水箱的进口和出口以及第三水泵的进口和出口相连,在阀芯上间隔并贯穿开设有三条连通孔,在阀芯的外缘对应三条连通孔端部的位置形成六个内接口,可转动阀芯并通过内接口和外接口的配合以形成连接固定水箱出口与滑动水箱入口以及连接滑动水箱出口与固定水箱入口的两条连通通道。

优选的,机架包括立柱、固定在立柱下端的底座以及转动设置在立柱顶端的转动杆,转动杆的中部设有转轴,在立柱的顶部设有供转轴转动的轴座。

优选的,在转动杆的两端和立柱的上端位置分别设有供钢丝绳绕设的定滑轮。

优选的,钢丝绳与滑动水箱的连接点与滑动水箱的重心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

优选的,水箱上设有滑块,在立柱上设有供滑块滑动配合的导轨。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水作为加载的介质,通过水在滑动水箱与固定水箱之间的流动改变头套对颈椎的牵引力大小,使得机械装置简单,对牵引力的控制简单。且水来源容易,造价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椎康复器,采用滑动水箱、钢丝绳以及头套将滑动水箱的重力转化为头套的牵引力。只要滑动水箱内所容纳的水量不变,则其提供的牵引力也不变,对颈椎来讲,安全可靠性增加。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椎康复器的滑动水箱,通过滑块与固定在立柱上的导轨,使得滑动水箱不晃动,使得做用在颈椎上的牵引固定,不会因为滑动水箱的晃动引起附加动载荷。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采用二台水泵,造价低;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采用一台水泵与六通阀的结构,只有一台水泵,设备少,控制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h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在增大加载力状态下的水路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在减小加载力状态下的水路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六通阀部分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1、滑动水箱,2、第二水泵,3、底座,4、第一水泵,5、固定水箱,6、头套,7、定滑轮,8、钢丝绳,9、转轴,10、立柱,11、转动杆,12、第三水管,13、第二软管,14、第二水管,15、第一软管,16、滑块,17、导轨,18、第四水管,19、第一水管,20、六通阀,2001、阀套,2002、阀芯,2003、外接口,2004、连通孔,2005、内接口,21、第三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无级加载的颈椎康复器,包括机架、钢丝绳8、头套6以及无级加载机构。

机架为工字型结构,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立柱10、垂直固定在立柱10下端的底座3以及转动设置在立柱10顶端的转动杆11。转动杆11的中部位置固定设有水平的转轴9,在立柱10的顶端对应设有供转轴9转动配合的轴座,以使转动杆11可以转轴9为中心进行转动。在转动杆11的两端位置和立柱10的顶端位置分别设有定滑轮7,钢丝绳8的一端与头套6固定,另一端依次绕过三个定滑轮7后与无级加载机构相连,通过无级加载机构实现头套6牵引力的无级加载。

无级加载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固定水箱5和可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机架上的滑动水箱1。钢丝绳8与滑动水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连接点与滑动水箱1的重心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相重合。从而可通过将固定水箱5中的水导入滑动水箱1中以增大头套6的牵引力或将滑动水箱1中的水导入固定水箱5中以减小头套6的牵引力。滑动水箱1的背侧间隔设有多个滑块16,在立柱10上对应设有供滑块16滑动配合的导轨17,以避免滑动水箱1在上升或下降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左右摆动。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固定水箱5中的底部设有用于将固定水箱5中的水导入滑动水箱1中的第一水泵4,在滑动水箱1中的底部设有用于将滑动水箱1中的水导入固定水箱5中的第二水泵2。第一水泵4的出口连接有第一水管19,第一水管19通过第一软管15与设置在滑动水箱1顶部的第二水管14相连,第二水泵2的出口连接有第三水管12,第三水管12通过第二软管13与设置在固定水箱5顶部的第四水管18相连。第一软管15和第二软管13均为软盘管,用于在滑动水箱1的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维持水路连通。

医生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首先由医生拉动头套6,并把头套6套在病人头上,钢丝绳8受拉,病人颈椎受拉,拉力大小与滑动水箱1的重力相等;然后医生推动病人身体前后晃动(或病人坐于带滑轮的椅子上由医生推动病人前后移动),此时通过头套6经过钢丝绳8带动滑动水箱1上下运动,滑动水箱1的重量通过钢丝绳8再传递给病人颈椎。从力的传递过程可以看出,只要滑动水箱1内水位不变,作用在颈椎上力就保持不变。

在部分牵引中需要根据病人颈椎的具体情况改变牵引力的大小。这时,可以通过改变滑动水箱1中的水的重量,改变对颈椎的牵引力。加载时,可以启动第一水泵4,固定水箱5中的水依次经过第一水管19、第一软管15以及第二水管14进入滑动水箱1中,滑动水箱1水位增加,牵引力也增加。当牵引力达到需求值时,关闭第一水泵4的电源,即可停止加载。减载时,可以启动第二水泵2由滑动水箱1向固定水箱5排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滑动水箱1中的水位降低,牵引力也降低。通过电气控制,可以实现滑动水箱1内的水位在一定范围内任意点的控制。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水管14的末端还可加设分布板,以避免由固定水箱5向滑动水箱1中注水时引起滑动水箱1的摆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2中仅通过一个第三水泵21与六通阀20的配合即可实现固定水箱5和滑动水箱1之间的双向导水。第三水泵21和六通阀20均设置在机架上。如图5所示,六通阀20包括圆筒形的阀套2001和转动设置在阀套2001中的圆柱形的阀芯2002。在阀套2001的套壁上贯穿并间隔开设有六个外接口2003,六个外接口2003分别与固定水箱5的进口和出口、滑动水箱1的进口和出口以及第三水泵21的进口和出口相连。如图3及图4所示,六通阀20的六个外接口2003与固定水箱5、滑动水箱1以及第三水泵21进出口的连接关系如下:a与第三水泵21的出口a相连,b与滑动水箱1的进口d相连,c与固定水箱5的出口f相连,d与第三水泵21的进口b相连,e与滑动水箱1的出口c相连,f与固定水箱5的进口e相连。

在阀芯2002上间隔并贯穿开设有三条圆弧形的连通孔2004,在阀芯2002的外缘对应三条连通孔2004端部的位置形成六个内接口2005。可转动阀芯2002并通过内接口2005和外接口2003的配合以形成连接固定水箱5出口与滑动水箱1入口以及连接滑动水箱1出口与固定水箱5入口的两条连通通道。

本实施例在具体应用中,在加载时,医生把六通阀20的阀芯2002拔到如图3所示的状态,开启第三水泵21运转,水由固定水箱5向滑动水箱1供水,当牵引力达到要求时关闭第三水泵21电源。当需要减载时,把六通阀20的阀芯2002拨到如图4所示的状态,再次开启第三水泵21电源,则由滑动水箱1向固定水箱5中供水,直至达到合适的牵引力后断开第三水泵21电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