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护理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3132发布日期:2020-06-17 00:2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科护理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科护理输液架。



背景技术:

输液架是医院中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分为悬挂式、移动式和固定式三大类,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移动式输液架,在医院的内科护理中,需要将输液瓶悬挂在输液架上,然后将输液管的一端与输液瓶连接,另一端插在病人的静脉处,进行静脉输注,但是目前的输液架大多为传统结构设计,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8989869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架,其交叉设置的第一挂臂和第二挂臂;第一挂臂位于第二挂臂的上方;上杆上端横向形成有插槽,第一挂臂插入于该插槽中;上杆顶端竖直地形成有第一螺孔,第一螺钉插入第一螺孔中,第一螺钉的下端抵靠在第一挂臂上;上杆上还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套圈、背板、第二螺钉、卡子;套圈用于套在上杆的外周上,套圈形成在背板的后侧;套圈上形成有贯通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钉安装在第二螺纹孔中;第二螺钉的端部抵靠在上杆外周上,由此将固定组件固定在上杆上;背板下侧形成有横槽;卡子包括卡口、螺杆、螺母;卡口用于卡持输液袋的端口;螺杆形成在卡口后侧,螺杆用于穿过所述背板的横槽;螺母固定在螺杆的后端,以将卡子固定在背板上。结合附图和说明书可知,存在如下弊端:1、仅仅依靠挂钩对输液瓶进行悬挂连接,输液瓶的稳定性不够,容易在移动输液架时发生晃动,影响正常输液;2、缺少对药液的加热功能,在冬天输液时,药液的温度过低,刺激病人的静脉血管,造成不适感。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内科护理输液架。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科护理输液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科护理输液架,包括带有轮子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下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挂钩,一个所述挂钩的外围设置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的底部设置有输液瓶,所述输液瓶的顶端与挂钩连接,所述输液瓶的底端固定套接有输液管;

所述支撑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活动套装有加热筒,所述加热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覆盖在固定板上方的盖板,所述加热筒内腔的底部固定套接有套管,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穿过套管并延伸至加热筒的下方,所述加热筒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袋。

优选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有支杆和限位环,所述支杆的数量为四个且呈十字对称固定连接在限位环的上表面,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横板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输液瓶活动套装在限位环的内圈中。

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内圈中设置有数量为四个的弧形稳定块,四个所述弧形稳定块呈十字对称,所述弧形稳定块靠近限位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与限位环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袋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加热筒内腔的两侧,两个所述加热袋相互靠近的一侧与输液管的外表面相接触且紧密连接,所述加热袋的内部装有用于加热药液的热水。

优选的,所述加热筒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套管固定套装在垫板的中部,所述加热袋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嵌位块,所述嵌位块的底端与垫板和套管卡接。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套装加热筒的套槽,所述加热筒顶端的外表面与套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盖板下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条,所述卡条的另一端与固定板的上表面卡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科护理输液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稳定机构、弧形稳定块和弹性元件的组合设计,实现对处于悬挂状态的输液瓶的稳定扶持作用,提高输液瓶的稳定性,避免输液架在移动后导致输液瓶晃动,以保证输液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块和固定板的设计,便于加热筒的拆装,通过在加热筒的内部放置加热袋,实现加热袋对输液管的局部加热,从而对流经输液管的药液进行稍微加热,避免药液的温度过低而对静脉血管造成刺激,提高了输液的舒适度,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稳定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杆;3、横板;4、挂钩;5、稳定机构;51、支杆;52、限位环;6、输液瓶;7、输液管;8、固定块;9、固定板;10、盖板;11、加热筒;12、套管;13、垫板;14、加热袋;15、嵌位块;16、卡条;17、弧形稳定块;18、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内科护理输液架,包括带有轮子的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板3,横板3下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挂钩4,一个挂钩4的外围设置有稳定机构5,稳定机构5的底部设置有输液瓶6,输液瓶6的顶端与挂钩4连接,输液瓶6的底端固定套接有输液管7;支撑杆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固定块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中部活动套装有加热筒11,加热筒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覆盖在固定板9上方的盖板10,加热筒11内腔的底部固定套接有套管12,输液管7的另一端穿过套管12并延伸至加热筒11的下方,加热筒1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袋14。

稳定机构5包括有支杆51和限位环52,支杆51的数量为四个且呈十字对称固定连接在限位环52的上表面,支杆51的另一端与横板3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输液瓶6活动套装在限位环52的内圈中,限位环52的内圈中设置有数量为四个的弧形稳定块17,四个弧形稳定块17呈十字对称,弧形稳定块17靠近限位环5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元件18(可选用常规的弹簧),弹性元件18的另一端与限位环52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支杆51和限位环52的组合使用,实现对输液瓶6的外围防护,再通过四个弧形稳定块17和弹性元件18的组合使用,使得套装在限位环52内圈的输液瓶6向外挤压弧形稳定块17和弹性元件18,利用弹性元件18的回复性,实现对输液瓶6的弹性夹持,提高输液瓶6的悬挂稳定性,避免输液架在移动时(例如病人上厕所时,需要移动输液架),输液瓶发生晃动,有利于输液的正常进行。

加热袋14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加热筒11内腔的两侧,两个加热袋14相互靠近的一侧与输液管7的外表面相接触且紧密连接,加热袋14的内部装有用于加热药液的热水,加热袋14上设置有可打开的密封口,用于热水的注入,可选用50-75摄氏度的温水,由于加热袋14和输液管7的双重隔绝,严格控制热量传导效率,起到对药液的轻微加热,避免药液温度过高而造成不适感,加热筒1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板13,套管12固定套装在垫板13的中部,加热袋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嵌位块15,嵌位块15的底端与垫板13和套管12卡接,垫板13和套管12组合成凸字形,两侧均为卡槽形,而嵌位块15的底部与此适配,起到对加热袋14的定位作用,通过在加热筒11的内部放置加热袋14,实现加热袋14对输液管7的局部加热,从而对流经输液管7的药液进行轻微加热,避免药液的温度过低而对静脉血管造成刺激,提高了输液的舒适度,便于推广使用(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加热袋14的内部充满热水时,能够保持较高温度30-45分钟,当热量流失较多后,需要医护人员更换加热袋14,正常输液的时长一般控制在1-2小时,期间只需更换2-3次,较为便捷)。

盖板10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套装加热筒11的套槽,加热筒11顶端的外表面与套槽的内壁固定连接,盖板10下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条16,卡条16的另一端与固定板9的上表面卡接,固定板9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卡条16相适配的卡孔,通过卡条16和卡孔的插接,便于盖板10与固定板9之间的紧密贴合,提高加热筒11的安装稳定性,同时便于拆装,提高使用便捷性。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