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药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19866发布日期:2020-08-11 21:3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炙药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炙药炉。



背景技术:

炙药是指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混合炒炙,以使得液体辅料渗入药材组织的内部,并溶解药材内部的化学物质,达到提取药材药用成分,提升药材药效的目的。目前,主要采用炙药炉对中药材进行炙药作业,炙药炉通过对药材与液体辅料的混合物进行加热炒炙,加速了药用成分在液体辅料中的溶解速率,从而进一步提升药材的药用价值。

然而,传统炙药炉的加热装置围绕炙锅的外表面设置,炙药过程中,炙锅内的药材受热不均,同一加热条件下产出的药材的质量相差较大,进而影响药材的药效;此外,传统炙药炉的搅拌装置多为下置方式安装,驱动电机穿设炙锅底部的传动孔与炙锅内的翻药板连接,并驱动翻药板,炙药作业过程中,药材易从传动孔处漏出,致使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卡死,进而影响炙药的效率及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加热不均及漏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炙药炉。

一种炙药炉,该炙药炉包括机架、炉体、加热件及搅拌组件,所述炉体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炉体具有炙药室,且所述炉体的侧面开设有入料口及辅料孔,所述入料口的输入端用于与外部药材箱连通,所述入料口的输出端与所述炙药室连通,所述辅料孔的输入端用于与外部辅料泵连通,所述辅料孔的输出端与所述炙药室连通,所述炉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输入端与所述炙药室连通,所述出料口的输出端用于与外部料斗连通,所述炉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炉体的内表面之间具有螺旋状容置腔,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螺旋状容置腔并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搅拌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及搅拌件,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炉体的外部并与所述炉体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炉体的顶部并插入所述炙药室,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搅拌件连接,所述搅拌件包括安装环及搅拌叶片,所述安装环套设于所述驱动电机的传动杆并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搅拌叶片与所述安装环连接,所述安装环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搅拌叶片上开设有安装通道,所述环形槽与所述安装通道连通,所述环形槽及所述安装通道内分别装设有电热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片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搅拌叶片均匀设置于所述安装环的圆周上并分别与所述安装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片的厚度沿远离所述安装环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片上设置有若干圆弧形的翻药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片呈螺旋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炙药炉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并与所述安装环的末端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所述传动杆螺钉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环的末端开设有插槽,所述锁紧件上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插设于所述插槽并与所述插槽的内表面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体的顶部开设有穿接孔,所述驱动电机的所述传动杆穿设所述穿接孔插设于所述炙药室,所述穿接孔内设置有隔热环,所述隔热环的外侧面与所述穿接孔相抵接,所述隔热环的内侧面与所述驱动电机的所述传动杆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上述炙药炉,通过分别在炉体上设置加热件,在搅拌件上装设电热丝,可同时对炙药室的中部和边缘加热,减小了炙药室内中部药材与炉体内表面周围药材的温差,提升了药材炒炙温度的均匀性,从而保证了药材的质量;搅拌组件采用上置方式安装,即将驱动电机设置在炉体的顶部,可防止因药材经由驱动电机与炉体连接处的缝隙漏料,造成的药材加剧驱动电机输出端磨损的问题,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炙药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炙药炉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搅拌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搅拌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安装环与锁紧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炙药炉10,该炙药炉10包括机架100、炉体200、加热件300及搅拌组件400,炉体200安装于机架100,炉体200具有炙药室210,且炉体200的侧面开设有入料口220及辅料孔230,入料口220的输入端用于与外部药材箱连通,入料口220的输出端与炙药室210连通,辅料孔230的输入端用于与外部辅料泵连通,辅料孔230的输出端与炙药室210连通,炉体200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240,出料口240的输入端与炙药室210连通,出料口240的输出端用于与外部料斗连通,炉体200的外表面与炉体200的内表面之间具有螺旋状容置腔250,加热件300设置于螺旋状容置腔250并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搅拌组件400包括驱动电机410及搅拌件420,驱动电机410位于炉体200的外部并与炉体200连接,驱动电机410的输出端贯穿炉体200的顶部并插入炙药室210,驱动电机410的输出端与搅拌件420连接,搅拌件420包括安装环421及搅拌叶片422,安装环421套设于驱动电机410的传动杆并与驱动电机410驱动连接,搅拌叶片422与安装环421连接,安装环421上开设有环形槽421a,搅拌叶片422上开设有安装通道422a,环形槽421a与安装通道422a连通,环形槽421a及安装通道422a内分别装设有电热丝430。

上述炙药炉10,通过分别在炉体200上设置加热件300,在搅拌件420上装设电热丝430,可同时对炙药室210的中部和边缘加热,减小了炙药室210内中部药材与炉体200内表面周围药材的温差,提升了药材炒炙温度的均匀性,从而保证了药材的质量;搅拌组件400采用上置方式安装,即将驱动电机410设置在炉体200的顶部,可防止因药材经由驱动电机410与炉体200连接处的缝隙漏料,造成的药材加剧驱动电机410输出端磨损的问题,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机架100用于支撑炉体200、加热件300及搅拌组件400,以实现炉体200、加热件300及搅拌组件400的安装设置。请参阅图4,一实施例中,机架100包括底板120、第一立板110及第二立板130,第一立板110与底板120的一侧面连接,第二立板130与底板120的另一侧面连接。可以理解为,底板120分别与第一立板110及第二立板130可拆卸的连接,这样,当第一立板110或第二立板130负载过高而破损时,可单独对破损部件进行更换,以降低炙药炉的使用成本。一实施例中,机架100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40。通过在机架100底部设置万向轮140,推动机架100即可调整炙药炉在厂房内的位置,有利于作业人员对厂房合理布局,降低了装置的搬运难度。

炉体200用于收容待炒炙的药材,并为药材的炒炙提供作业场所。请参阅图1与图4,一实施例中,第一立板110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11,第二立板130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131,炉体20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耳260及第二凸耳270,第一凸耳260穿设第一限位孔111并与第一限位孔111的内表面相抵接,第二凸耳270穿设第二限位孔131并与第二限位孔131的内表面相抵接。优选的,第一凸耳260的末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261,第一限位块261与第一立板110上背向炉体200的一面相抵接,第二凸耳270的末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271,第二限位块271与第二立板130上背向炉体200的一面相抵接。这样,在炙药炉的组装作业中,仅需分别将炉体200的第一凸耳260穿设第一限位孔111,将炉体200的第二凸耳270穿设第二限位孔131,即可实现炉体200在机架100上的安装设置,该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炙药炉的安装效率。一实施例中,炉体200的顶部开设有穿接孔280,驱动电机410的传动杆穿设穿接孔280插设于炙药室210,穿接孔280内设置有隔热环290,隔热环290的外侧面与穿接孔280相抵接,隔热环290的内侧面与驱动电机410的传动杆相抵接。通过在穿接孔280内设置隔热环290,可对驱动电机410的传动杆与穿接孔280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以防止炙药室210内的热空气经由该缝隙向外部环境逸散,造成炙药炉加热效率低下的问题,以保证药材的加工效率。

加热件300用于在接通外部电源的条件下发热,加热件300发热时产生的热量将经由炉体200的内壁向炙药室210内传递,也就是说,加热件300对炙药室210内的药材及辅料提供热辐射,以提高药材与辅料的温度,并促进辅料向药材内部的扩散,从而加快药材药用成分析出的效率,提升药材的药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件300设置于螺旋状容置腔250内,该螺旋状容置腔250一方面用于装设加热件300,另一方向,螺旋状容置腔250还限定了加热件300的铺设路径,也就是说,加热件300可看做是螺旋环绕炙药室210设置,如此,增大了加热件300与炉体200的接触面积,减少了炉体200上不同部位的温差,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炙药温度的均匀性。

搅拌组件400用于搅动炙药室210内的药材,以利于炙药室210中部及边缘的药材混合并进行热量交互,从而保证药材加工的均匀性。请参阅图5,一实施例中,搅拌叶片422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搅拌叶片422均匀设置于安装环421的圆周上并分别与安装环421连接。通过在安装环421上设置六个搅拌叶片422,有利于增大搅拌件420与药材的接触面积,也就是说,搅拌件420单位时间内可翻动的药材的量大大增加,从而提升了药材的搅拌效率,保证了药材的均匀加热。此外,通过使六个搅拌叶片422均匀设置于安装环421的圆周上并分别与安装环421连接,相邻两个搅拌叶片422之间的药材量相近,这样一来,在驱动电机410带动搅拌叶片422转动的过程中,药材对每个搅拌叶片422的作用力相差较小,搅拌件420受力均匀,搅拌叶片422与安装环421连接处不易断开,从而延长了搅拌件420的使用寿命。一实施例中,搅拌叶片422的厚度沿远离安装环421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小,也就是说,搅拌叶片422末端的宽度小于搅拌叶片422上与安装环421连接处的宽度,这样,在保证搅拌叶片422与安装环421连接强度的同时,有利于搅拌叶片422的末端插入药材散料中,降低了药材的搅拌难度。

一实施例中,搅拌叶片422上设置有若干圆弧形的翻药齿422b。通过在搅拌叶片422上设置翻药齿422b,可增大搅拌叶片422与药材的接触面积,也就是说,增大了搅拌件420的搅拌面积,从而提升了药材加热的均匀性。此外,通过设置翻药齿422b,增大了搅拌叶片422与药材的摩擦力,药材与搅拌叶片422接触后,药材相对于搅拌叶片422移动的速率较小,也就是说,药材在搅拌叶片422表面停留的时间较长,如此,增大了药材在搅拌叶片422带动下移动的距离,提升了药材的搅拌效果。请参阅图6,另一实施例中,搅拌叶片422呈螺旋状结构。通过将搅拌叶片422设置为螺旋状结构,进一步增大了搅拌叶片422与药材的接触面积,提升了药材的搅拌效果及药材加热的均匀性。

请再次参阅图3,一实施例中,炙药炉还包括锁紧件500,锁紧件500与驱动电机410的输出端连接并与安装环421的末端相抵接。优选的,锁紧件500与驱动电机410的传动杆螺钉连接。通过设置锁紧件500,限定了安装环421的位置,亦即,实现了对搅拌件420的定位,搅拌件420不易从驱动电机410的传动杆脱落,搅拌件420与驱动电机410连接的稳定性较强,从而保证了药材搅拌作业的有效进行。请参阅图7,一实施例中,安装环421的末端开设有插槽421b,锁紧件500上设置有插块510,插块510插设于插槽421b并与插槽421b的内表面相抵接。通过分别在安装环421上开设插槽421b,在锁紧件500上设置插块510,将锁紧件500插设在插槽421b内即可实现锁紧件500与安装环421的连接,也可以理解为,驱动电机410通过锁紧块与安装环421连接,如此,有利于驱动电机410的传动杆将运动传递至安装环421,从而带动搅拌件420转动,以保证药材加热的均匀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