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消毒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0966发布日期:2020-10-30 21:3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消毒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消毒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病房中,传染病患者在呼吸过程中,呼出的气体内会含有大量传染病菌,且在混合病房中不同的病人会通过空气交叉感染,平时带的口罩只是简单的过滤病菌,并不能杀死有害病菌,因此,出现了专门对病人进行呼吸消毒的装置。

现有呼吸消毒装置都是采用对呼吸罩对病人进行隔离,再单独对呼吸出的气体进行消毒,但是现有装置对呼出气体的消毒效果较差,且不能将气体中的微生物完全消灭,不能从根本上对气体进行净化,此外,现有装置在病人使用完毕后之间放置哎空气中,这就导致同一呼吸罩在使用时可能会沾染空气中的病菌,且当不同病人使用呼吸罩时,可能还会产生交叉感染,为此,我们开发研究了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消毒杀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消毒杀菌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消毒杀菌装置,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挡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挡板一侧的消毒池,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挡板一侧的气体杀菌室,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辊,所述挡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气体净化室,所述转动辊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外部设置有旋转把手,所述消毒池的顶部规定安装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的内部开设有弧形卡接口,所述气体净化室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体传输管,所述气体净化室内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吸附网,所述气体净化室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体杀菌室,所述气体传输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呼气管,所述气体杀菌室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极板,所述气体杀菌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吸附网,所述气体杀菌室的内部设置有位于第二吸附网和电极板之间的紫外灯,所述呼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呼吸消毒装置,所述呼吸消毒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手持装置,所述呼吸消毒装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呼吸面罩。

可选的,所述呼吸消毒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持装置,所述呼吸消毒装置的底部设置有螺杆,所述呼吸面罩的顶部设置有螺纹,且呼吸消毒装置和呼吸面罩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气体传输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呼气管,所述气体净化室的内部设置有位于第一吸附网一侧的气体传输杆,且该气体传输管的输入端紧贴在第一吸附网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消毒池的内部填充有消毒液,且消毒池的顶部通过卡接板固定连接有呼吸消毒装置。

可选的,所述转动辊的一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转动辊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能够对转动辊进行旋转的旋转盘和旋转把手,且转动辊的内部缠绕有呼气管。

可选的,所述紫外灯设置在气体杀菌室内部位于第二吸附网一侧的位置上,所述电极板和紫外灯的数量各有两个,且在气体杀菌室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各设置有一个电极板和紫外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消毒杀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临床内科用呼吸消毒杀菌装置,通过消毒池内部紫外灯的设置,能够利用紫外灯发射出的紫外线对通过的气体进行杀菌,紫外灯一侧的电极板在通电后能够对通过的气体进行消毒,达到了能够对病人呼出和吸入的气体进行有效杀菌和消毒的效果,此外,通过在气体杀菌室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吸附网和第一吸附网,能够利用第二吸附网和第一吸附网对气体中的微小杂质进行吸附,避免空气中的部分杂质被吸入病人呼吸道内的情况发生。

2、该临床内科用呼吸消毒杀菌装置,通过消毒池顶部卡接板能够将呼吸消毒装置卡接在消毒池的顶部,当呼吸消毒装置不被使用时,再利用消毒池内部的消毒液对呼吸面罩进行浸泡和消毒,在对呼吸面罩进行消毒的同时能够避免空气中杂质吸附到呼吸面罩的表面,解决了现有装置难以便利地对呼吸面罩进行消毒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消毒杀菌装置;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消毒杀菌装置消毒池俯视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消毒杀菌装置侧视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底板;2、呼吸面罩;3、消毒池;4、呼吸消毒装置;5、卡接板;6、手持装置;7、呼气管;8、旋转把手;9、旋转盘;10、转动辊;11、气体传输管;12、挡板;13、气体净化室;14、第一吸附网;15、气体杀菌室;16、紫外灯;17、第二吸附网;18、电极板;19、弧形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消毒杀菌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固定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挡板12,固定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挡板12一侧的消毒池3,固定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挡板12一侧的气体杀菌室15,挡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辊10,挡板12的另一侧设置有气体净化室13,转动辊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旋转盘9,旋转盘9的外部设置有旋转把手8,消毒池3的顶部规定安装有卡接板5,卡接板5的内部开设有弧形卡接口19,气体净化室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体传输管11,气体净化室13内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吸附网14,气体净化室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体杀菌室15,气体传输管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呼气管7,气体杀菌室15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极板18,气体杀菌室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吸附网17,气体杀菌室15的内部设置有位于第二吸附网17和电极板18之间的紫外灯16,呼气管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呼吸消毒装置4,呼吸消毒装置4的顶部设置有手持装置6,呼吸消毒装置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呼吸面罩2。

其中,呼吸消毒装置4的内部设置有卡接杆,卡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持装置6,呼吸消毒装置4的底部设置有螺杆,呼吸面罩2的顶部设置有螺纹,且呼吸消毒装置4和呼吸面罩2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卡接杆的设置能够将呼吸消毒装置4与卡接板5内部的弧形卡接口19进行卡接卡接,达到在使用间隙对呼吸消毒装置4进行暂时存放的效果,再由消毒池3内部的消毒液对呼吸消毒装置4的底部的呼吸面罩2进行消毒,达到了能够对呼吸面罩2进行消毒的效果。

其中,气体传输管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呼气管7,气体净化室13的内部设置有位于第一吸附网14一侧的气体传输杆,且该气体传输管的输入端紧贴在第一吸附网14的一侧,气体净化室13和气体传输管11的设置能够对通过的气体进行传输,第一吸附网14的设置能够对病人呼出气体中的杂质进行吸附,避免由于呼出气体中杂质进入到气体杀菌室15内部而对电极板18工作产生影响的问题。

其中,消毒池3的内部填充有消毒液,且消毒池3的顶部通过卡接板5固定连接有呼吸消毒装置4,消毒池3内部的消毒液能够对呼吸消毒装置4底部的呼吸面罩2进行消毒,在病人使用间隙能够避免空气中的杂质吸附到呼吸面罩2的表面进而进入呼吸道内部的问题发生,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其中,转动辊10的一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挡板12,转动辊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能够对转动辊10进行旋转的旋转盘9和旋转把手8,且转动辊10的内部缠绕有呼气管7,当有不同距离的病人需要使用该装置时,拉动呼气管7能够使转动辊10旋转,进而能够拉伸出一定长度的呼气管7来适应不同距离的病人,此外,旋转把手8和旋转盘9的设置也能够对拉伸出的呼气管7进行旋转收集。

其中,紫外灯16设置在气体杀菌室15内部位于第二吸附网17一侧的位置上,电极板18和紫外灯16的数量各有两个,且在气体杀菌室15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各设置有一个电极板18和紫外灯16,紫外灯16发射出的紫外线能够对气体进行杀菌,当电极板18通电过后,电极板18产生的电波能够对气体进行消毒,解决了现有装置对于气体消毒杀菌效果差的问题,避免了由于对于病人呼出气体杀菌消毒效果差而导致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消毒杀菌装置,在使用时,拉动呼吸消毒装置4带动转动辊10旋转对呼气管7进行长度拉伸,能够适应不同距离的病人使用,将呼吸消毒装置4放置到相应位置,打开紫外灯16和电极板18,当病人进行呼吸时,呼出和吸入的气体均要通过气体杀菌室15的内部,并且气体杀菌室15内部的紫外灯16和电极板18能够对气体进行杀菌盒消毒,这样就能够达到对病人呼出气体进行杀菌消毒的效果,当病人使用该装置完毕后,取下呼吸消毒装置4,将呼吸消毒装置4内部的卡接杆与卡接板5内部弧形卡接口19进行卡接的同时呼吸面罩2会被放置在消毒池3的内部进行消毒杀菌,最后,定时根据需求对消毒池3内部的消毒液进行更换,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