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肌肉按摩枪的新型摇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0024发布日期:2020-12-08 15:0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肌肉按摩枪的新型摇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肌肉按摩枪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肌肉按摩枪的新型摇杆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运动健身逐渐全民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运动健身的重要性,开始爱上体育运动,在运动锻炼过程为了增加身体的核心力量及提升身体素质,通常需要进行一些力量锻炼或者高强度运动,身体经过运动后,往往会出现肌肉酸痛的情况,而消除肌肉酸痛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对肌肉进行放松按摩,放松按摩不仅能够消除肌肉酸痛与疲劳,而且能够提高血液流动,改善身体情况。

肌肉按摩枪是一种用于对肌肉进行按摩的设备,现有的肌肉按摩枪结构不紧凑体积大,外形不够美观,传动不平稳,动平衡差,有噪音,影响用户使用的体验效果。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肌肉按摩枪的新型摇杆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肌肉按摩枪的新型摇杆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安装于驱动装置前端输出轴上并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的摇杆轴承及至少一个连接于摇杆轴承摇臂上并随摇杆轴承做直线往复运动的锤头组件,所述的摇杆轴承设置有相对称的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所述的锤头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摇臂和/或第二摇臂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摇臂与所述锤头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摇臂和所述锤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的摇杆轴承旁侧设置有一直线限位槽,所述的第二摇臂穿过该直线限位槽。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锤头组件并列设置有第一锤头组件和第二锤头组件两个,所述的第一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摇臂和所述第一锤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锤头组件与所述第二摇臂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摇臂和所述第二锤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锤头组件和所述第二锤头组件分别随所述第一摇臂和所述第二摇臂交替做直线往复运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摇臂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动连接机构,该第一转动连接机构包括有套设于所述第一摇臂上的连接头、套设于连接头两端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及安装于连接头两端并分别用于固定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第一卡簧挡圈和第二卡簧挡圈,所述的第一连杆一端成型有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上的第一轴套部和第二轴套部;所述的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摇臂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连接机构,该第二转动连接机构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机构结构相同。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连杆与所述摇杆轴承之间设置一t型曲柄组件,该t型曲柄组件包括有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一端的t型曲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摇臂与t型曲柄上的第三连杆、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二摇臂与t型曲柄上的第四连杆及固定于所述机壳上并与t型曲柄铰接的支撑柱,所述的t型曲柄上设置有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第三铰接部及第四铰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铰接部铰接,所述的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二铰接部铰接,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的第三铰接部铰接,所述的第四铰接部铰接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的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一摇臂之间设置有第三转动连接机构,所述的第四连杆与所述第二摇臂之间设置有第四转动连接机构。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锤头组件后部成型有向一侧倾斜并与所述摇杆轴承连接的连接杆部,该连接杆部的后端通过第三销轴与所述摇杆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摇臂和所述第二摇臂贯穿所述第三销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机壳、安装于机壳内并用于给所述驱动装置提供电力的电池、设置于机壳上部的前端并用于供所述锤头组件穿过的第一开口及设置于第一开口内的活塞套,所述的锤头组件安装于所述活塞套内,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机壳上部的后端,所述的电池安装于所述机壳下部的手柄部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驱动装置前端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传动轴,所述摇杆轴承安装于该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有一u型箱体,该u型箱体前端通过第三轴承安装于所述传动轴上,该u型箱体后端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不动,该u型箱体下端与所述机壳固定不动,所述的直线限位槽设置于所述u型箱体侧面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锤头组件包括有安装于所述活塞套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的活塞及安装于活塞前端的锤头,所述的第一连杆与所述活塞之间设置有第五转动连接机构。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活塞后端成型有一u型槽,所述的第一连杆另一端成型有插入所述u型槽内的第三轴套部,所述的第五转动连接机构包括有贯穿所述u型槽与所述第三轴套部的第一销轴、设置于所述第三轴套部与第一销轴之间的第四轴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销轴两端并用于固定第一销轴的第三卡簧挡圈和第四卡簧挡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摇杆轴承作为传动件,将驱动装置输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第一摇臂的往复摆动,并经第一连杆带动锤头组件前后做直线往复运动,实现对肌肉的锤击按摩,不需要齿轮传动结构,因此,传动噪音小。

2、本实用新型中将驱动装置与锤头组件采用中心线重合排列设置,而不是两者中心线垂直排列,省去了机壳上端传统的凸出部分,使机壳更简洁美观;并且摇杆轴承的摆动平面与机壳的手柄部轴线垂直设置,使得电池在竖直方向有更多的安装空间,手柄部会更短,整体结构更紧凑。

3、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对称并列设置的第一锤头组件和第二锤头组件,并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将第一锤头组件和第二锤头组件与摇杆轴承的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连接,通过驱动装置经摇杆轴承带动第一锤头组件和第二锤头组件做交替往复直线运动,实现对肌肉的两个部位同时按摩,相当于增加按摩频率;并且整个运动机构全部是对称式的设计,动平衡性好,使摇杆轴承在工作过程中更加平稳,震动和噪音更小。

4、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连杆与摇杆轴承之间增加一t型曲柄组件,通过该t型曲柄组件可以使得锤头组件对肌肉的按摩频率增加一倍,从而提高按摩效率。

5、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对称并列设置的第一锤头组件和第二锤头组件,并将第一锤头组件和第二锤头组件通过倾斜的连接杆部分别与摇杆轴承的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连接,通过驱动装置经摇杆轴承带动第一锤头组件和第二锤头组件做交替往复直线运动,实现对肌肉的两个部位同时按摩,相当于增加按摩频率;并且整个运动机构全部是对称式的设计,动平衡性好,使摇杆轴承在工作过程中更加平稳,震动和噪音更小,同时,由于将锤头组件后端倾斜的连接杆部直接于摇杆轴承连接,使得结构更加简单,整体体积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五转动连接机构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转动连接机构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摇杆轴承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杆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分解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1中b-b截面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三的分解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摇杆轴承的分解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六转动连接机构的分解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四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机壳12电池13第一开口

14活塞套2驱动装置21输出轴

3摇杆轴承30螺纹31内圈

311滚道32外圈321第一摇臂

322第二摇臂33滚珠34支撑架

4锤头组件41第一锤头组件42第二锤头组件

43活塞431u型槽44锤头

45连接杆部451第三销轴51第一连杆

511第一轴套部512第二轴套部513第三轴套部

52第二连杆6u型箱体61直线限位槽

62第三轴承71第一转动连接机构711连接头

712第一轴承713第二轴承714第一卡簧挡圈

715第二卡簧挡圈716螺母717第一c型卡簧

718第二c型卡簧72第二转动连接机构73第三转动连接机构

74第四转动连接机构75第五转动连接机构751第一销轴

752第四轴承753第三卡簧挡圈754第四卡簧挡圈

755第一垫片756第二垫片76第六转动连接机构

761第二销轴762第五轴承763第五卡簧挡圈

764第六卡簧挡圈765第三垫片766第四垫片

77第七转动连接机构78第八转动连接机构79第九转动连接机构

8t型曲柄组件81t型曲柄811第一铰接部

812第二铰接部813第三铰接部814第四铰接部

82第三连杆821第三轴套部822第四轴套部

823第五轴套部824第六轴套部83第四连杆

85支撑柱851底座852凸柱

853第六轴承854第七卡簧挡圈9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至图19所示,为一种肌肉按摩枪的新型摇杆机构,其包括:驱动装置2、安装于驱动装置2前端输出轴21上并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的摇杆轴承3及至少一个连接于摇杆轴承3摇臂上并随摇杆轴承3做直线往复运动的锤头组件4,所述的摇杆轴承3设置有相对称的第一摇臂321和第二摇臂322,所述的锤头组件4连接于所述第一摇臂321和/或第二摇臂322上。所述的摇杆轴承3包括有套设于所述输出轴21上的内圈31、安装于内圈31上的外圈32、设置于内圈31和外圈32之间的滚珠33及设置于内圈31和外圈32之间并用于固定滚珠33的支撑架34,所述第一摇臂321和所述第二摇臂322成型于外圈32上,所述的内圈31上设置有呈椭圆形并用于所述滚珠33滚动的滚道311。通过在驱动装置2的输出端设置摇杆轴承3作为传动件,将驱动装置2输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为第一摇臂321和第二摇臂322的往复摆动,并经第一连杆51带动锤头组件4前后往复运动,实现对肌肉的锤击按摩,因此,结构简单紧凑,无传动噪音。

还包括机壳11、安装于机壳11内并用于给所述驱动装置2提供电力的电池12、设置于机壳11上部的前端并用于供所述锤头组件4穿过的第一开口13及设置于第一开口13内的活塞套14,所述的锤头组件4安装于所述活塞套14内,所述驱动装置2安装于所述机壳11上部的后端,所述的电池12安装于所述机壳11下部的手柄部中。所述的机壳11呈t字形。

所述的驱动装置2前端的输出轴21上设置有一传动轴9,所述摇杆轴承3安装于该传动轴9上,所述传动轴9上套设有一u型箱体6,该u型箱体6前端通过第三轴承62安装于所述传动轴9上,该u型箱体6后端与所述驱动装置2固定不动,该u型箱体6下端与所述机壳11固定不动,所述的直线限位槽61设置于所述u型箱体6侧面上。所述的驱动装置2为电机。

所述的锤头组件4包括有安装于所述活塞套14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杆51铰接的活塞43及安装于活塞43前端的锤头44,所述的第一连杆51与所述活塞43之间设置有第五转动连接机构75。

所述的活塞43后端成型有一u型槽431,所述的第一连杆51另一端成型有插入所述u型槽431内的第三轴套部513,所述的第五转动连接机构75包括有贯穿所述u型槽431与所述第三轴套部513的第一销轴751、设置于所述第三轴套部513与第一销轴751之间的第四轴承752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销轴751两端并用于固定第一销轴751的第三卡簧挡圈753和第四卡簧挡圈754。所述的第三卡簧挡圈753与所述u型槽431上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755,所述的第四卡簧挡圈754与所述u型槽431下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756。

见图2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第一摇臂321与所述锤头组件4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51,该第一连杆51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摇臂321和所述锤头组件4转动连接;所述的摇杆轴承3旁侧设置有一直线限位槽61,所述的第二摇臂322穿过该直线限位槽61。所述的第一摇臂321的末端设置有螺纹30。

所述的第一连杆51与所述第一摇臂321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动连接机构71,该第一转动连接机构71包括有套设于所述第一摇臂321上的连接头711、套设于连接头711两端的第一轴承712和第二轴承713及安装于连接头711两端并分别用于固定第一轴承712和第二轴承713的第一卡簧挡圈714和第二卡簧挡圈715,所述的第一连杆51一端成型有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轴承712和所述第二轴承713上的第一轴套部511和第二轴套部512,第一轴承712和第二轴承713分别用第一c型卡簧717和第二c型卡簧718固定在第一轴套部511和第二轴套部512上,所述的连接头711通过一螺母716固定于所述第一摇臂321上。

本实施例一工作时,由驱动装置2经传动轴9带动摇杆轴承3的内圈31转动,由于直线限位槽61限制了摇杆轴承3的外圈32转动,因而在内圈31转动时,外圈32沿直线限位槽61前后往复摆动,下一步,由摇杆轴承3的第一摇臂321通过的第一转动连接机构71经第一连杆51带动锤头组件4在活塞套14内前后往复移动,从而实现锤头组件4对肌肉的按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施例一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一将驱动装置2与锤头组件4采用中心线重合排列设置,省去了机壳11上端传统的凸出部分,使机壳11显得简洁美观;并且摇杆轴承3的摆动平面与机壳11的手柄部轴线垂直设置,使得电池12在竖直方向有更多的安装空间,手柄部会更短,整体结构更紧凑。

见图7至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二中:所述的锤头组件4并列设置有第一锤头组件41和第二锤头组件42两个,所述的第一连杆51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摇臂321和所述第一锤头组件41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锤头组件42与所述第二摇臂322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杆52,该第二连杆52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摇臂322和所述第二锤头组件42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锤头组件41和所述第二锤头组件42分别随所述第一摇臂321和所述第二摇臂322交替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的第一摇臂321和所述第二摇臂322的末端均设置有螺纹30。

所述的第一连杆51与所述第一摇臂321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动连接机构71,该第一转动连接机构71包括有套设于所述第一摇臂321上的连接头711、套设于连接头711两端的第一轴承712和第二轴承713及安装于连接头711两端并分别用于固定第一轴承712和第二轴承713的第一卡簧挡圈714和第二卡簧挡圈715,所述的第一连杆51一端成型有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轴承712和所述第二轴承713上的第一轴套部511和第二轴套部512;所述的第二连杆52与所述第二摇臂322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连接机构72,该第二转动连接机构72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机构71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转动连接机构71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机构72分别通过螺母716固定于所述第一摇臂321和所述第一摇臂322上。

所述的第一连杆51与所述第一锤头组件41通过第五转动连接机构75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52与所述第二锤头组件41之间设置有第九转动连接机构79,该第九转动连接机构79与所述第五转动连接机构75结构相同。

所述的活塞43后端成型有一u型槽431,所述的第一连杆51另一端成型有插入所述u型槽431内的第三轴套部513,所述的第五转动连接机构75包括有贯穿所述u型槽431与所述第三轴套部513的第一销轴751、设置于所述第三轴套部513与第一销轴751之间的第四轴承752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销轴751两端并用于固定第一销轴751的第三卡簧挡圈753和第四卡簧挡圈754。所述的第三卡簧挡圈753与所述u型槽431上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755,所述的第四卡簧挡圈754与所述u型槽431下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756。

本实施例二工作时,由驱动装置2经传动轴9带动摇杆轴承3的内圈31转动,由于直线限位槽61限制了摇杆轴承3的外圈32转动,因而在内圈31转动时,外圈32沿直线限位槽61前后往复摆动,下一步,由摇杆轴承3的第一摇臂321通过的第一转动连接机构71经第一连杆51带动第一锤头组件41在活塞套14内前后往复移动,同时,由摇杆轴承3的第二摇臂322通过的第二转动连接机构72经第二连杆52带动第二锤头组件42在活塞套14内前后往复移动,从而实现第一锤头组件41和第二锤头组件42交替对肌肉的按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二中采用对称并列设置的第一锤头组件41和第二锤头组件42,并通过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分别将第一锤头组件41和第二锤头组件42与摇杆轴承3的第一摇臂321和第二摇臂322连接,通过驱动装置2经摇杆轴承3带动第一锤头组件41和第二锤头组件42交替往复摆动,实现对肌肉的两个部位同时按摩,相当于增加按摩频率;并且将摇杆轴承3的第一摇臂321和第二摇臂322分别连接到第一锤头组件41和第二锤头组件42,使得整个运动机构全部是对称式的设计,动平衡性好,振动和噪音更小。

见图10至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在实施三中:所述的第一连杆51与所述摇杆轴承3之间设置一t型曲柄组件8,该t型曲柄组件8包括有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51一端的t型曲柄81、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摇臂321与t型曲柄81上的第三连杆82、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二摇臂322与t型曲柄81上的第四连杆83及固定于所述机壳11上并与t型曲柄81铰接的支撑柱85,所述的t型曲柄81上设置有第一铰接部811、第二铰接部812、第三铰接部813及第四铰接部814,其中,所述第一连杆51与所述第一铰接部811铰接,所述的第三连杆82与所述第二铰接部812铰接,所述第四连杆83与所述的第三铰接部813铰接,所述的第四铰接部814铰接于所述支撑柱85上;所述的支撑柱85包括有固定于所述机壳11上的底座851及成型于底座851上端的凸柱852,所述的第四铰接部814套设于所述凸柱852上,所述凸柱852与第四铰接部814上设置有第六轴承853,该第六轴承853通过第七卡簧挡圈854固定于所述凸柱852上。所述的t型曲柄81呈t字形。

所述第一连杆51与所述第一铰接部811之间设置有第六转动连接机构76,该第六转动连接机构76包括有贯穿所述第一铰接部811与所述第一连杆51的第一轴套部511和第二轴套部512的第二销轴761、设置于所述第一铰接部811与第二销轴761之间的第五轴承762、设置于所述第二销轴761两端并用于固定第二销轴761的第五卡簧挡圈763和第六卡簧挡圈764、设置于所述第五卡簧挡圈763与所述第一轴套部511上端面之间的第三垫片765及设置于所述第六卡簧挡圈764与所述第二轴套部512下端面之间的第四垫片766;所述的第三连杆82与所述第二铰接部812之间设置有第七转动连接机构77,该第七转动连接机构77与所述第六转动连接机构76结构一样;所述第四连杆83与所述的第三铰接部813之间设置有第八转动连接机构78,该第八转动连接机构78与所述第六转动连接机构76结构相同。

所述的第三连杆82与所述第一摇臂321之间设置有第三转动连接机构73,所述的第四连杆83与所述第二摇臂322之间设置有第四转动连接机构74。所述的第一摇臂321和所述第二摇臂322的末端均设置有螺纹30。所述的第三转动连接机构73与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一转动连接机构71结构一样,所述第四转动连接机构74与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二转动连接机构72结构相同。所述第三转动连接机构73和所述第四转动连接机构74分别通过螺母716固定于所述第一摇臂321和所述第一摇臂322上。

所述的第三连杆82一端设置有呈u型排列的第三轴套部821和第四轴套部822,该第三轴套部821和第四轴套部822通过所述第三转动连接机构73与所述第一摇臂321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杆82另一端也设置有呈u型排列的第五轴套部823和第六轴套部824,该第五轴套部823和第六轴套部824通过所述第七转动连接机构77与所述t型曲柄81的第二铰接部812连接;所述的第四连杆83与所述第三连杆82结构一样,且该第四连杆83一端通过所述第四转动连接机构74与所述第二摇臂322连接,该第四连杆83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八转动连接机构78与所述t型曲柄81的第三铰接部813连接。所述第四转动连接机构74与所述第三转动连接机构73结构相同。所述第八转动连接机构78与所述第七转动连接机构77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三工作时,由驱动装置2经传动轴9带动摇杆轴承3的内圈31转动,由于直线限位槽61限制了摇杆轴承3的外圈32转动,因而在内圈31转动时,外圈32沿直线限位槽61前后往复摆动,下一步,由摇杆轴承3的第一摇臂321通过第三转动连接机构73经第三连杆82带动t型曲柄81绕支撑座85转动,再由t型曲柄81经第一连杆51带动锤头组件4在活塞套14内前后往复移动,同时,由摇杆轴承3的第二摇臂322通过的第四转动连接机构74经第四连杆83带动t型曲柄81绕支撑座85转动,再由t型曲柄81经第一连杆51带动锤头组件4在活塞套14内前后往复移动,t型曲柄81在摇杆轴承3的一次旋转周期中带动锤头组件4在活塞套14内实现两个周期的移动,从而实现锤头组件4对肌肉的按摩频率增加一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三中在第一连杆51与摇杆轴承3之间增加一t型曲柄组件8,通过该t型曲柄组件8可以使得锤头组件4对肌肉的按摩频率增加一倍,从而提高按摩效率。

见图17至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在实施四中:所述的锤头组件4后部成型有向一侧倾斜并与所述摇杆轴承3连接的连接杆部45,该连接杆部45的后端通过第三销轴451与所述摇杆轴承3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摇臂321和所述第二摇臂322贯穿所述第三销轴451。所述的锤头组件4并列设置有第一锤头组件41和第二锤头组件42两个。

本实施例四工作时,由驱动装置2经传动轴9带动摇杆轴承3的内圈31转动,由于第一锤头组件41和第二锤头组件42共同限制了摇杆轴承3的外圈32转动,因而在内圈31转动时,外圈32只能前后往复摆动,下一步,由摇杆轴承3的第一摇臂321带动第一锤头组件41在活塞套14内前后往复移动,同时,由摇杆轴承3的第二摇臂322带动第二锤头组件42在活塞套14内前后往复移动,由于第一锤头组件41和第二锤头组件42后端通过倾斜的连接杆部45分别与第一摇臂321和第二摇摆322连接,通过连接杆部45的倾斜角度,可以保证第一摇臂321推动第一锤头组件41在活塞14内做直线往复移动以及第二摇臂322推动第二锤头组件42在活塞14内做直线往复移动,从而实现第一锤头组件41和第二锤头组件42交替对肌肉的按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施例四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四中采用对称并列设置的第一锤头组件41和第二锤头组件42,并将第一锤头组件41和第二锤头组件42通过倾斜的连接杆部45分别与摇杆轴承3的第一摇臂321和第二摇臂322连接,通过驱动装置2经摇杆轴承3带动第一锤头组件41和第二锤头组件42交替往复摆动,实现对肌肉的两个部位同时按摩;并且将摇杆轴承3的第一摇臂321和第二摇臂322分别连接到第一锤头组件41和第二锤头组件42,使得摇杆轴承3在工作过程中更加平稳,运行顺畅,震动和噪音更小,同时,由于将锤头组件4后端倾斜的连接杆部45直接于摇杆轴承3连接,连接结构更加简单,整体体积更小。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