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磁力锚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7245发布日期:2020-12-08 14:4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磁力锚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磁力锚夹。



背景技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临床应用前景好,让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但esd相对操作时间长、操作难度较大且操作风险较大,而黏膜下视野的暴露不佳是导致这些困难的最重要原因。目前尚无特别理想的牵引方法。现有牵引方法无法根据剥离层面的需要和术者意愿而灵活地调整牵引方向,无法有效改善esd术中视野,手术时间长,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大,而其它牵引方法多需要退出内镜,携带牵引装置,再麻烦地重新进镜,费时费力,且不能实现动态多方向牵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磁力锚夹,可便利地将磁力锚夹装置经消化内镜的操作孔道直接送入消化道病灶区,夹住拟牵引的靶部位,释放磁力锚夹,通过外部磁体对磁力锚夹的吸引能够实现“体外遥控”动态多方向牵引,可根据剥离层面的需要和术者意愿而灵活地调整牵引方向,从而有效改善esd术中视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助于完成高难度esd手术,避免了开腹手术为患者带来的创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磁力锚夹,其特征在于:磁力锚夹的尾端与钛夹操作杆的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钛夹操作杆能够控制所述磁力锚夹的开闭,所述磁力锚夹的尾端外壁套设钕磁铁,牵引磁铁通过磁力牵引所述钕磁铁,供所述磁力锚夹移动;

所述磁力锚夹包括钛夹夹持部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呈圆管状,所述连接部的尾端设置钛夹操作孔,所述连接部的尾端外壁套设所述钕磁铁,所述连接部的前端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钛夹夹持部的尾端连接,所述钛夹夹持部的前端设有尖齿。

所述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磁力锚夹,其中:所述钛夹操作杆包括手柄、滑动手环、软管及牵引钢丝,所述手柄上滑动设置所述滑动手环,所述手柄的前端设置所述软管,所述软管内设置所述牵引钢丝,所述牵引钢丝一端与所述滑动手环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钛夹操作孔,并与所述磁力锚夹可拆卸连接。

所述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磁力锚夹,其中:所述滑动手环通过水平移动,拉动或推动所述牵引钢丝水平移动,所述牵引钢丝通过水平移动,控制所述磁力锚夹的开闭。

所述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磁力锚夹,其中:所述钕磁铁及所述牵引磁铁材质为钕铁硼磁性材料。

所述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磁力锚夹,其中:所述磁力锚夹与所述钛夹操作杆可拆卸连接,并可插入和通过内镜前端的活检孔道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esd操作过程中发现需要牵引时,可将磁力锚夹装置经消化内镜的操作孔道直接送入消化道病灶区,夹住拟牵引的靶部位,释放磁力锚夹,通过体外部磁体对磁力锚夹的吸引能够实现“体外遥控”动态多方向牵引,可根据剥离层面的需要和术者意愿而灵活地调整牵引方向,从而有效改善esd术中视野,辅助完成esd手术,在需要改变牵引着力点时,可以灵活方便地在新的靶部位再置放磁力锚夹,与原锚夹产生合力,在需要增加磁力吸引力时可以灵活方便地增加磁力夹的置放数量,与体外磁铁相互作用并获取合适的牵引力,充分发挥辅助esd治疗的作用,迅速、准确、安全地进行黏膜下剥离,有效减少esd手术时间及耗材,降低手术成本及手术相关并发症风险,节省患者住院费用,提高esd手术的安全性,提升效率,辅助高难度esd顺利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磁力锚夹的结构图。

图2为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磁力锚夹插入内镜前端的结构图。

图3为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磁力锚夹的工作结构图。

图4为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磁力锚夹与钛夹操作杆连接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尖齿;2-钛夹夹持部;3-固定轴;4-连接部;5-钕磁铁;6-钛夹操作孔;7-磁力锚夹;8-钛夹操作杆;9-内镜前端;10-活检孔道出口;11-手柄;12-滑动手环;13-软管;14-牵引钢丝;15牵引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磁力锚夹,其特征在于:磁力锚夹7的尾端与钛夹操作杆8的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钛夹操作杆8能够控制所述磁力锚夹7的开闭,所述磁力锚夹7的尾端外壁套设钕磁铁5,牵引磁铁15通过磁力牵引所述钕磁铁5,供所述磁力锚夹7移动。

所述磁力锚夹7包括钛夹夹持部2及连接部4,所述连接部4呈圆管状,所述连接部4的尾端设置钛夹操作孔6,所述连接部4的尾端外壁套设所述钕磁铁5,所述连接部4的前端设有固定轴3,所述固定轴3与所述钛夹夹持部2的尾端连接,所述钛夹夹持部2的前端设有尖齿1。

所述钛夹操作杆8包括手柄11、滑动手环12、软管13及牵引钢丝14,所述手柄11上滑动设置所述滑动手环12,所述手柄11的前端设置所述软管13,所述软管13内设置所述牵引钢丝14,所述牵引钢丝14一端与所述滑动手环12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钛夹操作孔6,并与所述磁力锚夹7可拆卸连接。

所述滑动手环12通过水平移动,拉动或推动所述牵引钢丝14水平移动,所述牵引钢丝14通过水平移动,控制所述磁力锚夹7的开闭。

所述钕磁铁5及所述牵引磁铁15材质为钕铁硼磁性材料。

所述磁力锚夹7与所述钛夹操作杆8可拆卸连接,并可插入和通过内镜前端9的活检孔道出口10。

实施例中将肾上腺素、亚甲蓝及生理盐水的混合液注射到黏膜下层中,通过hook刀等进行黏膜切开及剥离的手术,先将所述磁力锚夹7的尾端与所述钛夹操作杆8的前端可拆卸连接,并通过内镜前端9的活检孔道出口10插入体内,将所述磁力锚夹7放置于病变区域边缘,并确定拟牵引的病变黏膜边缘位置,此时的所述磁力锚夹7处于闭合状态,推动所述滑动手环12向前水平移动,并推动所述牵引钢丝14一起向前水平移动,通过所述牵引钢丝14的向前推动,能够控制所述磁力锚夹7前端设置的所述钛夹夹持部2处于张开状态,所述钛夹夹持部2的前端设有所述尖齿1,所述尖齿1到达拟牵引的病变黏膜边缘位置,拉动所述滑动手环12向后水平移动,并拉动所述牵引钢丝14一起向后水平移动,通过所述牵引钢丝14的向后拉动,能够控制所述磁力锚夹7前端设置的所述钛夹夹持部2处于闭合状态,所述尖齿1牢牢夹住病变黏膜边缘,继续拉动所述滑动手环12向后水平移动,并拉动所述牵引钢丝14一起向后水平移动,由于所述磁力锚夹7的尾端与所述钛夹操作杆8的前端可拆卸连接,当向后的拉力达到一定压力的时候,所述磁力锚夹7的尾端与所述钛夹操作杆8的前端脱离,所述磁力锚夹7处于闭合状态,并通过所述尖齿1夹住病变黏膜边缘,所述牵引磁铁15通过磁力牵引所述钕磁铁5,并供所述磁力锚夹7移动,所述牵引磁铁15通过改变空间位置,进而改变牵引力的大小及方向,供所述磁力锚夹7在体内移动,当所述牵引磁铁15调整到适当的位置后,被一个柔性机械臂固定,解放助手,通过所述磁力锚夹7受到磁力牵引进而拉动病变边缘,从而暴露黏膜下层的视野,迅速、准确、安全地进行黏膜下剥离,病变被完整切除后,内镜取出标本及所述磁力锚夹7,固定标本送病理检查。

本实用新型优点:

在esd操作过程中发现需要牵引时,可将磁力锚夹装置经消化内镜的操作孔道直接送入消化道病灶区,夹住拟牵引的靶部位,释放磁力锚夹,通过体外部磁体对磁力锚夹的吸引能够实现“体外遥控”动态多方向牵引,可根据剥离层面的需要和术者意愿而灵活地调整牵引方向,从而有效改善esd术中视野,辅助完成esd手术,在需要改变牵引着力点时,可以灵活方便地在新的靶部位再置放磁力锚夹,与原锚夹产生合力,在需要增加磁力吸引力时可以灵活方便地增加磁力夹的置放数量,与体外磁铁相互作用并获取合适的牵引力,充分发挥辅助esd治疗的作用,迅速、准确、安全地进行黏膜下剥离,有效减少esd手术时间及耗材,降低手术成本及手术相关并发症风险,节省患者住院费用,提高esd手术的安全性,提升效率,辅助高难度esd顺利完成。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