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椎板双开门撑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7244发布日期:2020-12-08 14:4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椎椎板双开门撑开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椎椎板双开门撑开器。



背景技术:

颈椎椎板成形术是目前临床治疗颈椎疾患常用的术式。而双侧椎板开门成形术是将两侧椎板均作为铰链,自棘突中央及椎板处切开并翻向两侧分离为开门减压。该法可以利用棘突作为开门后的骨性支撑物,其减压效果相对较单开门彻底。

而颈椎椎板双开门成形术的关键之处在于安全有效地将开门的双侧椎板掀起并维持在合理间距,但目前临床上完成此步骤并无专用工具。一般都是采用神经剥离子插入每个棘突间的纵缝中,然后再借助骨膜起子缓慢地将双侧椎板向外侧打开。上述操作方法存在如下缺陷:1、神经剥离子和骨膜起子并非专用工具,操作起来不便,尤其是在插入和打开时,为了容易打开,门轴需要做的宽且内板薄,导致开门后容易造成即时或迟发性门轴骨折,甚至导致椎板移位,如向内前移位而刺入椎管,损伤脊髓而致瘫。2、使用上述工具时,工具很容易向前滑入椎管而损伤脊髓,因此医生在插入和撑开时均需非常小心翼翼,且只能凭经验控制插入深度。3、使用上述工具时,撑开的力度不易控制,容易造成开门宽度不适合或门轴断裂。

上述技术缺陷增加了颈椎椎板双开门成形术的风险,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颈椎椎板双开门的专用撑开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椎板双开门撑开器。该撑开器设有轴向延伸且较薄的撑开齿,对于厚度较小的棘突也可插入。同时,撑开器的头端设有限制撑开齿插入深度的限位肩,可有效防止撑开器在缝内插入过深而损伤脊髓或滑入椎管而损伤脊髓。另外,撑开器的撑开臂上还设有控制撑开宽度的螺纹孔和止推螺栓,可防止开门宽度不适合或门轴断裂。

为实现其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颈椎椎板双开门撑开器,其包括两个相互铰接连接的撑开臂,两个所述撑开臂的前端分别设有水平设置的限位肩,所述限位肩的内侧设有轴向延伸的撑开齿,所述撑开齿与所述限位肩之间形成90°夹角。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位肩和所述撑开齿构成限深组件,以限制撑开器于门轴中间已纵行剖开的棘突缝内的插入深度,防止撑开器在缝内插入过深而损伤脊髓,还能防止撑开器滑入椎管而损伤脊髓,有效降低了颈椎椎板双开门成形术的风险。插入时,将撑开齿小心置入棘突缝内,而限位肩卡于双侧棘突上。由于撑开齿较薄,因此厚度较小的棘突也适用。优选地,两个所述撑开臂的前端面相互齐平且与中轴线垂直,以形成所述限位肩。

优选地,任一所述撑开臂上设有贯穿其内外侧面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止退螺栓。优选地,所述螺纹孔设于所述撑开臂的铰接部位后2cm处。开门过程中,所述止退螺栓的进入端与另一撑开臂的内侧面相抵,通过螺纹孔与止退螺栓的配合来逐渐控制开门的宽度,以防门轴断裂移位刺伤脊髓。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螺纹孔和所述止退螺栓构成限制撑开器撑开宽度的限宽组件。由于所述止退螺栓与所述螺纹孔为螺纹连接,因此,所述止退螺栓不会从所述螺纹孔上脱落。而且,在开门过程中,医生旋钮所述止退螺栓即可控制其在所述螺纹孔上的进退,即调节所述止退螺栓穿出所述螺纹孔的长度,从而灵活控制开门的宽度。所述止退螺栓穿出所述螺纹孔的长度越大,开门的宽度越小,否则开门的宽度越大。

优选地,两个所述撑开齿相互贴合。

优选地,所述撑开齿的轴向长度为10~12mm,厚度为0.6~0.8mm。该规格的撑开齿的厚度较薄,棘突缝小的门轴也适用,而且,椎板厚度一般为10mm左右,撑开齿的长度为10~12mm,使开门插入时,棘突缝的底部留有空隙,不至于插入过深而导致损伤脊髓。

优选地,所述限位肩的水平宽度为6~8.5mm。该宽度的限位肩不会影响撑开器的开门效果,且辅助限深和防滑的效果较好,能稳固地卡于双侧棘突上,有效防止撑开器插入过深和滑入椎管。

优选地,所述撑开齿与所述限位肩的连接处为圆角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撑开臂之间设有撑簧。不受外力作用时,撑簧使两个撑开臂保持张开状态,且两个撑开齿保持贴合状态。撑开状态下,当外力消失后,撑簧弹力能使两个撑开臂张开恢复原状,两个撑开齿恢复贴合状态。

优选地,两个所述撑开臂的外侧面设有防滑槽、防滑花纹或防滑磨砂。如此,可防止手握撑开臂时打滑。

优选地,所述限位肩的表面设有防滑花纹、防滑齿或防滑磨砂。如此,能进一步增加限位肩的防滑作用,以更有效地防止撑开器滑入椎管。

优选地,所述撑开器的表面为哑光面。如此,可防止撑开器反光而影响医生手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撑开器设有由限位肩和撑开齿构成的限深组件,该限深组件可限制撑开器在门轴中间已纵行剖开的棘突缝内的插入深度,对门轴的要求低,具有通用性,厚度较小或厚度较大的棘突均适用,能有效防止撑开器在棘突缝内插入过深而损伤脊髓,还能防止撑开器滑入椎管而损伤脊髓。本实用新型的撑开器还设有由螺纹孔及止退螺栓构成的限宽组件,在开门过程中,通过旋钮止退螺栓来逐渐控制开门的宽度,操作简单、灵活,在保证门轴不断裂的情况下,将双侧棘突和椎板逐步地一致向外打开至预定宽度,有效防止门轴断裂移位刺伤脊髓。本实用新型的撑开器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有效降低了颈椎椎板双开门成形术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颈椎椎板双开门撑开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颈椎椎板双开门撑开器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颈椎椎板双开门撑开器的撑开臂外侧面设有防滑槽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颈椎椎板双开门撑开器的限位肩表面设有防滑齿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颈椎椎板双开门撑开器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撑开臂1、限位肩2、撑开齿3、防滑齿4、螺纹孔5、止退螺栓6、撑簧7、防滑槽8。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一种颈椎椎板双开门撑开器,其包括两个相互铰接连接的撑开臂1。两个撑开臂1的前端面相互齐平且与中轴线垂直,以形成限位肩2,限位肩的水平宽度为6~8.5mm(本实施例为7.3mm)。限位肩2的内侧设有轴向延伸的撑开齿3,撑开齿3与限位肩2之间形成90°夹角。同时,撑开齿3与限位肩2的连接处为圆角连接,两个撑开齿3相互贴合。撑开齿3的轴向长度为10~12mm(本实施例为12mm),厚度为0.6~0.8mm(本实施例为0.7mm)。另外,限位肩2的表面设有防滑花纹,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设置防滑齿4或防滑磨砂。限位肩2和撑开齿3构成限深组件,以限制撑开器于门轴中间已纵行剖开的棘突缝内的插入深度,防止撑开器在棘突缝内插入过深而损伤脊髓,还能防止撑开器滑入椎管而损伤脊髓,有效降低了颈椎椎板双开门成形术的风险。插入时,将撑开齿3小心置入棘突缝内,而限位肩2卡于双侧棘突上。由于撑开齿3较薄,因此厚度较小的棘突也适用。而且,限位肩2表面的防滑设计能进一步增加其防滑性能,以更好地防止撑开器滑入椎管。

进一步地,撑开器的其中一个撑开臂1上设有贯穿其内外侧面的螺纹孔5,螺纹孔5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止退螺栓6。撑开时,止退螺栓6的一端与另一个撑开臂1的内侧面相抵。螺纹孔5和止退螺栓6构成限制撑开器撑开宽度的限宽组件,开门过程中,通过螺纹孔与止退螺栓的配合来逐渐控制开门的宽度,以防门轴断裂移位刺伤脊髓。由于止退螺栓6与螺纹孔5为螺纹连接,因此,止退螺栓6不会从螺纹孔5上脱落。而且,在开门过程中,医生旋钮止退螺栓6即可控制其在螺纹孔5上的进退,即调节止退螺栓6穿出螺纹孔5的长度,从而灵活控制开门的宽度,单手即可操作。止退螺栓6穿出螺纹孔5的长度越大,开门的宽度越小,否则开门的宽度越大。

进一步地,撑开器的两个撑开臂1之间设有撑簧7。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撑簧7使两个撑开臂1保持张开状态,且两个撑开齿3保持贴合状态。撑开状态下,当外力消失后,撑簧7弹力能使两个撑开臂1张开恢复原状,两个撑开齿3恢复贴合状态。另外,两个撑开臂1的外侧面设有防滑槽8,除此之外,还可选择设置防滑花纹或防滑磨砂。如此,可防止手握撑开臂1时打滑。撑开器的表面为哑光面,如此,可防止撑开器反光而影响医生手术。

可见,本实施例的撑开器为专门针对颈椎椎板双开门所设计,其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能有效降低颈椎椎板双开门成形术的风险。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